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吃什么?
随笔:
和现在差不多,
只不过肉少。
现在肉多嫌无味,
急到乡下去找…
野菜撑饱还夸真好!
谢谢邀请!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八十年代以前是否可以吃饱。除了六零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其余时间没问题可以吃饱。
第二,八十年代大家都吃什么?从1972年开始除了定量供应,市场上鸡鸭鱼肉蔬菜都可以买到,各种粮票肉票布票逐步取消,当时城市居民养鸡养猪是允许的。农村生活相比之下还是差一些,但是生活质量也是在逐步提高。
第三,有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行的原因,是因为小孩太多造成的。大部分家庭一个人上班月薪38元左右,5个小孩,少部分家庭12个小孩。在八十年代,不仅主副食品,各种糖果也很丰富。
第四、有人说包产到户以前吃不饱,单干以后粮食产量提高就吃饱了。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不是你家的地就不好好干,不是你家的工厂就不好好打工,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第五、吃好吃坏是相对的,比如用1980年对比2020年的鸡鸭鱼肉,再用2060年每天吃天鹅肉对比今天,这样没有什么可比性。我们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吃的很好,八十年代也吃的很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八四年我考入中专,直到毕业分配学校没有让我们交过一分钱;每个月还有16块5毛钱的助学金,每学期运气好的话还有奖学金。
因为从学校到家有一点距离,所以中午在学校吃饭;16块5毛钱,每个月都用不完。学校的饮食很便宜,比大街上的饭店价格要低很多,其实每天吃肉也足够。 记得有一年过中秋的时候,学校食堂供应油炸香酥鸡,1块5一只,而当时在市场上买一只活鸡都要好几块;我买了两只,带回家一只,自己吃一只。
那时候就很喜欢喝酒,因为钱少,只能喝便宜的。当时喝的最多的是太白酒,1块5一瓶,味道真的很好。我们四五个要好的男同学经常在一起小聚,一人一瓶肯定不够,不过基本上也差不多。同学的家里的父母一般情况也都比较支持,总是会有一些可口的饭菜相伴。
八五年底的冬天学校突发奇想,要求我们上晚自习。我是高兴坏了,晚上有合理理由可以晚回家了;晚上放学后,我们同学一行四人骑自行车到烈士陵园门口,(市中心位置。)吃馄饨。 那个时候没有假香油,也没有地沟油,混沌非常的香,尤其是在冬天的晚上。四个人饿的时候每人四碗,平时两碗,吃完后身上热乎乎的,骑着自行车悠然回家。
……
那个年代虽然不怎么富裕,却让人感到满满的幸福。
答: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都吃什么”的话题,身为“80后”的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相信就有难忘的记忆。
1984年,这位未来的“美职篮巨星”,还是个4岁的“小吃货”。饭量奇大无比:每天要吃两个鸡蛋喝两瓶牛奶,而且“吃饭离不开鱼”。到了稍大一点,饭量更涨得跟“个头”一样快,“一顿能吃四块大排”。虽然以姚明自己的话说“我们家并不穷”,可如此饭量,依然叫当时姚明父母天天发愁。为这“伙食问题”,后来区体校还给姚明每月发了一百元“营养补贴”。多年以后的姚明也感慨说:“我小时候对营养的需求甚至成了家里的负担。”
(图片来自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可见,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工薪家庭想“上点营养”,钱包都是不富裕。
当然,有些先富起来的城市,那是经常“上营养”。比如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广州:1986年广州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猪肉约26公斤、植物油6.6公斤、牛羊肉4.08公斤。当时的广州市民,对“吃”更是越发讲究,比如1986年中秋节时,广州市场上以品质优良著称的“清平鸡”,每公斤涨到20元钱,却依然在节日期间大火,一天卖出1700只。还有每公斤2元的“优质多维营养米”,是年9月一个月里卖出1800吨……
这种“营养水平”,在今天看似乎不算啥,放在当时,却堪称鹤立鸡群:1986年的广州市,市民每人每月基本收入是109元,而在同一年,全国城镇居民每月的平均收入才76元。广州居民每月的猪肉消费,比全国平均水平多8公斤,牛羊肉消费多1公斤,家禽消费多9公斤。1987年来广州“体验生活”的著名影星杨在葆,走访了一些广州工人家庭后,也发出一声由衷感慨:“相比其他地方,就好像天天在过年。”
放在全国其他城市,“伙食水平”可就差一些了。在《京华时报》2008年的采访里,北京市民陈林回忆了1980年时家里的伙食,当时全家每天的伙食费不到一块钱,每个星期能吃到一顿猪肉和两次鸡蛋。这在当时的北京,已经算是“高伙食标准”。
1981年,学者章徽考入大学,当时大学食堂里,素菜多是两毛钱一份,带点肉就要三毛钱,一份红烧大排要四毛钱。看上去价格便宜,但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职员,月工资也只有46元。沾点荤腥?那是十分不易。而放在全国其他城市,作家鱼在洋小说《阳光下的迷惘》里那一句“午饭,又是白白的面条还有大块的白菜”,更是许多家庭餐桌的真实写照。
许多现代年轻人熟悉的快餐,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更是不折不扣的大餐:1987年11月12日,中国大陆境内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当时的北京市民人均收入约89元,而肯德基的一块普通原味鸡,售价就是2.5元,几乎相当于北京人大半天的工资。但即使这样,开业当天店里五百个座位瞬间座无虚席,许多市民在门外雪花里,排了两个小时队在等到位子。之后的好些年里,北京新人办婚礼,首选都常是肯德基。一场热热闹闹的婚宴后,就连肯德基的包装盒都要被新人带回家,成为多少北京家庭的“结婚纪念”。
以《经济观察报》的感慨,那时候“不少家庭要攒上一个月的收入来尝一尝肯德基”,如此价位,自然意义重大。
而比起“吃肉”来,八十年代中国人的另一个“吃饭问题”,就是“吃菜难”。由于地域与季节的限制,哪怕在北京,冬天可供应的蔬菜依然非常少。还是在2008年《京华时报》对北京市民陈林的采访里,那时“冬季的北京,桌上的主角永远是大白菜、土豆、萝卜、白薯。”这种“餐桌风景”,当时也遍及冬天的北方城乡。“冬天储备大白菜”更是多少“80后”的童年记忆。
比如“童年大王”郑渊洁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309暗室》里,那一句“每当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守着一座金城吃熬白菜而毫无怨言时,他们就确信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两座金山”。说的是皮皮鲁鲁西西的童话奇遇,却也是多少孩子们“吃熬白菜”的生活。
不过,比起城市里的餐桌来,放在县城以及农村,“上营养”就更不容易。作家刘绍棠那篇被编入教科书的散文《榆钱儿》里,描述了自己家乡通县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生活变化。文中那一句“1982年更有酒肉了”,曾叫多少“学生党”们上着课流口水。但其实在那时,县乡地区的家庭想“有点酒肉”,也并不容易。
比如1983年,未来的著名作家阿来,还是四川省马尔康县中学的一名教师。暑假时接到了一个“自治州笔会”的邀请,还不懂啥叫笔会的他,一听说这次笔会可以“每天交八毛钱管三顿有肉的饭”,立刻毫不犹豫交钱参加,因为“那会三顿有肉就很不简单了”。然后,就这么在笔会上灵感大发,写下了处女作《振响你心灵的翅膀》,走上了文学之路……
县里尚且如此,农村当然更可以想。
虽然中国各地农村的收入水平不同,但一直到1986年时,中国农村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462元。华北地区的农民收入575元,最高的华东地区也只有610元。比起城镇收入来,还是要差不少,想要“吃好”,当然也更不容易。
以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刘成玉的统计,1981年到1987年,当时中国农村人均消费的肉食数量,只有城市人均消费量的百分之五十二,鲜蛋消费量只有百分之二十六,食用油消费量是百分之六十六,鱼虾消费量更只有百分之四十。城乡的差异,反映在餐桌上十分明显。
但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这样的水准,已经是在大踏步前进。1988年,学者李慷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蹲点,亲眼见识了改革开放十年来农民生活的变化:以当地南竹村支书的话说“肉比过去吃的多了”。改革开放前,村里农民每年也就杀30来头猪。到1988年春秋时,村民们竟一口气杀了160头猪,每家能做100斤左右的熏肉,一口气能再吃大半年。甚至“肉吃多了,水菜也少吃少种了,农民嘴巴也刁了。”
这位书记的描述,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大农村地区“餐饮生活”的缩影:农民们每年节衣缩食,通常都是到过年时才“放开了吃”。同样是以学者刘成玉的估算,许多地区农民在春节20天的肉食消费量,竟占到全年肉食消费量的近一半。这看似“枯燥”的数字,却是那个时期,无比热闹的农村春节,是多少生在农村的“80后”朋友们,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年味”。
不过,虽说“上营养”不容易,上世纪八十年代,也确实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在大幅度改变的时代。每年的饮食消费里,肉菜蛋的消费比重都在增长。即使是“吃的不如城里”的农村,1987年中国城镇的人均牛羊肉消费,比1981年增加了2公斤,而1989年的中国农村,农民人均消费的肉食,也比1981年增加了5公斤。
同样是关于“吃”,上世纪80年代末,更有一件关乎千家万户餐桌的大事:1988起正式启动的“菜篮子工程”。不到五年时间,中国就建起了八千多个农副产品市场和八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昔日“单调”的集市上,鸡鸭鱼以及各类蔬菜突然多了起来。昔日的“冬季三宝”大白菜、土豆、萝卜,冬天“只吃熬白菜”的日子,都在渐渐远去。中国人,就这样越吃越好,甚至1987年“广州天天过年”的生活,也渐渐变成大多数国人的日常……
那些曾经难忘的“八十年代伙食”,那“越吃越好”的历程,就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无比生动的注脚——越吃越好的中国人,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新闻晚报《篮球明星姚明:童年为喝牛奶进体校学习篮球》、蒋家风《篮球之家的一颗小明珠》、张恩众,吕志勇《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初探》、邓演超《广州人的生活方式》、经济观察报《开放中国:改革的四十年记忆》、陈煜《中国生活记忆:80年代》、鱼在洋《阳光下的迷惘》、章徽《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张化桥《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张翠珍《浅谈我国农村收入的地区差异》、刘成玉《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利弊分析》、凤凰书品《围观名人故事:鲁豫有约系列》、李慷《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民生活》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吃什么?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吃法,农村人有农村人的吃法,城里人吃的精致,花样多,农村吃的稍微粗糙些,比较原生态。我对农村比较熟悉些,说说我们这里的农村。
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虽然已经开始大包干了,但是普遍还是比较穷的。那时候化肥还没有开始大量普及使用,再说化肥太贵,也不舍得用太多,所以亩产量普遍比较低。我记得八十年代连收割机都没有普及,小麦全都靠镰刀一下一下割的,割完之后还要再过一遍,拾麦子。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生活上哪有这么丰富呢?
回想那时候吃的其实跟现在的差别并没有太大,最大的区别就是那时候吃的没有现在丰富量大,比如吃烧肉过年只舍得割一小块,现在一下割五六斤,那时候一只鸡要加入咸菜做成大锅菜,省着吃,现在就敢单煮一只鸡吃了。总体来说就是量上的丰富度导致的珍惜度不一样,所以感觉那时候的东西味道更好,就像饿了吃什么都感觉更香一样。
鸡:八十年代吃的鸡一般都是自家养的,养上半年一年的,平时下蛋,过年就杀了吃了。而且吃鸡的时候是不敢单独吃鸡的,太浪费了。需要切上两三个咸菜疙瘩,炒一大盆,吃上半个月。过年当晚,盛上两盘,就是上好的菜。
猪肉:猪肉当然是少不了的了,但是那个年代,就是缺。我记得有一次我爸称了一斤烧肉,真好吃,我贪吃,吃了一大块,结果拉肚子拉了一下午,课都没有上好。
鱼:我们村临河,鱼是不缺的,夏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抓鱼,那时候河里的鱼真多,我自己曾经徒手抓过一条三斤重的鲤鱼,过瘾。
主食:主食跟现在没多大区别,馒头,饼。有时候村里会来换油条,换火烧的,解解馋。是的,那时候是换,一斤小麦换多少油条之类,倒是少用钱,现在彻底没这样干的了。
菜:那时候的菜多是自己种的,记得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菜园,不过冬天就没啥菜吃了,只有屯好的白菜,萝卜。现在自己种菜的少了,大集上啥都有。
还一个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桌上的野菜少了,那时候什么灰灰菜,荠菜都经常搬上桌,现在都不稀罕了。
另外,那时候自己家里来客人,绝对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这些年,农村做菜的越来越少了,都是叫外卖,定好十个盘,到点就送来了。都嫌做菜麻烦了,也是最大的变化之一。
谢谢邀请!八十年代,我们这里人们都能吃饱饭了。我清楚的记得八二年分了地,八三年以后连续大丰收,玉米山芋就没人吃了,也种,都当作饲料。吃饭,不是米就是面,吃菜,早上都是家常菜,豆腐豆芽,萝卜白菜之类,一般是种什么菜就吃什么菜,午饭还有一个荤菜,不过量不多,到了八十年代末,量就大了!随便吃,想吃鱼就买鱼,想吃肉就买肉。早晨还是随便吃,中午呢?最少两个荤菜,正常都吃不完。
八十年代初,还拿购粮本到粮管所买粮食,那时人们都称呼非农业户口的硬壳本,满羡慕人的,若买米,每斤0.142元;若买面,每斤0.16元,比市场便宜一半。可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不知不觉就不去买了,因为那时价格都差不多了,地里收的就吃不了,还买它干什么?硬壳本也没用了。
我是79年的,八十年代真的很苦,没有肉吃,玉米饼子蘸盐水是我的餐桌噩梦,而且那时候一天只有两餐饭。童年的我一直认为,一天两餐是正常现象,如果偶尔有晚餐吃就是奢侈。
01:父亲买的一罐辣椒酱,那美味,是我童年里永不磨灭的美好回忆。
那年收成特别差,那年的春天,日子格外难过,没有白面,只能吃玉米饼子,没有菜,连辣椒大蒜也没有,就用生的井水,放点盐,滴几滴油,这样的盐水就算是菜了,每天玉米饼子蘸盐水。
后来父亲到处打听,打听到了一个外出打工的机会,跟着一个远亲去远方做建筑工。母亲卖了一只小羊,给父亲做路费,父亲那次破天荒地去集市上买了一罐辣椒酱回来。
那年我八岁,我是第一次吃到买的辣椒酱,真好吃,加上已经好多天都是蘸盐水了,我们姐妹几个都很馋,三天就把一罐辣椒酱吃完了。
母亲说:“等你爸打工回来挣了钱,再给你们买一罐辣椒酱。”
从此,每天蘸盐水的日子里,多了甜蜜的盼头,盼着父亲打工回来。
然而,一个月后,父亲背着铺盖卷回来了,胡子拉碴的,他的刮胡刀在车站被偷了,所以一直没有刮胡子。
也没有带来我们想象中的好吃的,被工头坑了,一分工资也没有给。
最难熬的春天,妈妈总是在摸摸我的背:“一到春天,这都饿瘦了!”因为我挑食,不爱吃玉米饼子。即使妈妈再怎么哄我也没有用,妈妈总是这样哄我:“吃玉米饼子长得高,你看,玉米比小麦高那么多!”然而我吃了那么多年玉米饼子,终究没有长高。
02:八十年代,我们那里的农村大部分人家是两餐制。
现在人们一日三餐是常态,有时候还要加上下午茶和夜宵,但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地方都是两餐制,我们老家就是如此。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邻居新娶个媳妇,刚和公婆分家,那个媳妇比较讲究生活质量,每天一日三餐准时吃饭,冬天也如此。
我妈不但不夸奖那个媳妇勤劳能干,反倒嘴巴一撇:“真是不会过日子,农忙时吃晚餐就算了,冬天没事干,吃什么晚饭!”
那个时候,家家烧柴,谁家煮饭没,邻居一目了然,一煮饭,厨房上面就有炊烟。
当然家里要是养猪的话,即使冬天晚上也要给猪煮猪食的,有时候晚上觉得饿,就在给猪煮猪食的时候,捞一块里面的地瓜吃。每年都种地瓜,存一地窖,人吃,也喂猪。
冬春农闲时节,大部分人家基本不吃晚饭,中饭煮得晚一点,到了晚上也不觉得怎么饿。
夏秋农忙时节,白天长,又要干活,晚上肯定会饿肚子,但也很少煮饭,基本都是吃早上的剩馒头加一头生蒜头,或者中午的剩面条。
实在没有得吃的了,偶尔才会煮个晚餐。
03:大部分人家还做不到整年吃细粮,每年都要在冬春时节,青黄不接时,吃上几个月的粗粮。
当年,我们那边的田地普遍有种树,不知道在哪里听到的消息,说种树不影响粮食产量,能多一项收入,于是家家户户都在田地边上或者中间种上一行两行泡桐树。
于是粮食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自然不可能高产,加上每年都要交不少的公粮,剩下的小麦基本都不够一家人吃。
由于没有地方打工,一家人全靠土地生活,秋季种的棉花收入也寥寥无几,供应一家人的整年的花销和下一年的投资。
也根本没有余钱去买细粮,于是秋季种的玉米只能走上餐桌代替小麦。
玉米饼子就成了我童年的噩梦。
每年一到冬季农闲,玉米饼子就开始上了餐桌,哪怕过年,也要吃玉米饼子。每年过年,我们都会蒸很多馒头,但也要蒸玉米饼子,过年就除夕,初一和初二,这三天不吃玉米饼,初四开始玉米饼就上餐桌了,白馒头只在来客人时吃。
冬季还有菜吃,秋季储存的萝卜白菜,腌制的豆酱咸菜,日子还好过些。
到过了春节,萝卜白菜基本吃完,即使还有残留的一些也开始坏掉,萝卜开始空心,白菜开始坏心。
所以春季二三月是最难熬的时节。大部分时间都是玉米饼子配捣辣椒或者大蒜泥。
更惨的境况,连辣椒和大蒜也没有了,于是就用水泡点盐,滴几滴油,玉米饼子蘸盐水吃。
那年头,除了收麦播种这种典型的农忙辛苦季节,基本都不会去买菜的,因为很多人家连买盐都困难,靠卖几个鸡蛋换点磨面买盐钱。
04:青黄不接的春天到了,物产丰富的夏天还会远吗?
虽然春天是最难熬的季节,但是也很快就能熬过去了,即使在最难的春天,也依然有不少的美好记忆。因为吃的匮乏,野菜就要登场了。
“正月茵陈二月茼,三月茵陈当柴烧”,正月二月,我们会去田里挖一种野草,方言叫蒿蒿棵,据说就是中药中的茵陈,可以拌面粉或者玉米粉蒸来吃,很美味。
但也就只能吃十天半个月左右,过了时节就老了,只有嫩嫩的好吃。
而且,田里的草并不多,因为大家都靠田吃饭,家家的地弄得很干净,生怕影响庄稼生长。当然还有荠菜。但荠菜更难挖,分布本身就很少。
春天最好吃的野菜当属槐花和榆钱。
每到槐花和榆钱盛开的时节,总要好好解解下馋。
蒸槐花,炒槐花,蒸榆钱,榆钱窝头,榆钱直接生吃也行啊,爬到榆树上,捋到一把,直接塞进嘴里,也是清新的美味。
05:物产丰富的夏秋,是最幸福的季节。
芒种过后很快收麦,收了麦子,就昭示着一年最幸福的日子来了,不管穷富,家家餐桌上都换上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地里种的各种蔬菜也开始登场,萝卜白菜,豆角辣椒,茄子番茄等,每家的田间地头都会有种各种各样的蔬菜。
仅仅有白馒头吃已经是美味,再配上各种蔬菜,用我妈妈的话说,家家户户,油锅滋拉拉的,日子美得很。
06:再怎么幸福的夏秋,和肉还是几乎无缘的。
八十年代的农村,肉和过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年仅有两次必须吃肉的节日,一个是春节,再一个是冬至。
冬至一定要吃饺子,我们的风俗,说是冬至这天要是不吃饺子,耳朵就会冻掉的。所以冬至买肉包饺子也是一种习俗,再怎么穷,哪怕买上半斤肉也要过这个节。
春节就是吃肉的黄金时节了,如果说冬至节,还有个别人家悄悄的不买肉,包个白菜饺子,那么过年则必要吃肉了,因为过节要串亲戚,来客人不上点肉说不过去。
有一年,一家邻居大婶和我妈妈哭诉,说过年就买了七两肉。
除了过节,根本不存在买肉吃的可能。
但孩子们还是可以有机会解馋的。那就是家里的鸡鸭领盒饭的时候。
家家都有养鸡鸭,难免的,有些鸡鸭会生病,现在的说法,所有的病的动物都要无害化处理,那个时候,几乎都会拿来吃掉,哪里会舍得扔掉的呢?眼看着孩子们一年到头没有肉吃,都会拿来吃掉。
有一年,我家养了好多鸡,刚好又遇到鸡瘟流行,隔三差五的死,后来还剩下十只鸡,也没有保住的可能了,都还没有成年,我妈妈一次性把剩下的鸡都杀了,煮了满满一大锅,那次的肉吃得真香真痛快啊,吃了好几顿。
@张小蝉讲故事幸福的夏秋季节过去,又是苦哈哈的冬春,一年又一年的轮回,这样的苦日子直到90年代初才彻底改善。后来我们那边重新分了田地,所有田里种的树都全部砍光了,而且陆续地有了一些出门打工的机会,大家的生活也陆续好起来了,粗粮彻底走下了餐桌。粗粮再次出现在餐桌上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人们开始讲究养生,重新认识到了粗粮的好处。
然而,吃怕了玉米饼子的我,直到如今,对粗粮都有着发自胃底深处的反感。
80年代的中国人吃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幅员辽阔,不论是饮食习惯还是生活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就80年代而言,城市生活水平要远强于农村。
80年代初,城市工人的月工资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虽然工资不高,但解决基本的生活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蔬菜、水果大多都是每斤几毛钱,猪肉、羊肉每斤也就一元多,不到两元钱。85年的新鲜鸡蛋每斤才1.29元。
牛奶每斤6毛多,纯手工豆腐每公斤不到5毛钱。好大米每斤是0.17元,食用油每斤8毛钱,精白粉每斤0.22元。
虽然80年代初的部分食品还是定量制,但满足基本需求是没问题的,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人。
如果是双职工家庭,顿顿可以吃油炒菜,甚至是肉菜,像鸡蛋、牛奶这类东西,几乎每天都能吃得上(不超量)。
至于市民具体吃什么,各地因饮食习惯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米面油是必备品,北方主要以面食炒菜为主。
南方的鱼虾要多一些,那时的海产品非常便宜,挣工资的都能吃得起,鱼虾螃蟹每斤的价格都没有牛羊肉贵。
那时的城里人隔三差五的要下馆子,相当于享受生活,鸡鸭鱼都是必点的菜,再配上米饭或馒头那叫一个美。
到了80年代末,城里人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物价也水涨船高,但幅度并不大,人们的追求已不单是吃了。
相比城里人,农村人的生活就要清苦一些。下面笔者说一下,80年代的家乡人都在吃什么,美好的儿时回忆。
老家80年代的饮食,主要以面食为主,几乎没吃过米饭,面条、馒头、稀饭、腌咸菜是村里人主要吃的东西。
早饭是小米稀饭加馒头,菜要么是咸菜(冬季),要么是凉拌西红柿加辣椒(夏季),调料是盐、酱油和醋。
下午饭通常是面条,有时是白面条调点盐,有时是土豆、豆角、南瓜烩面,菜一般是咸菜或者是拌的鲜韭菜。
晚饭与早饭差不多,以稀饭、馒头为主,有时也吃点面粉做的“老哇”,这是一种将面和稀加成疙瘩的吃法。
“老哇”指的是乌鸦,“撒”指的是头,意思就是这种面疙瘩与乌鸦头大小差不多,将疙瘩夹在沸水中煮熟了吃。
至于油炒菜,家里很少吃,因为吃不起食用油,当时整个村里都是这种情况。每当闻到油烟味,感觉特别香。
有时候,家里炒一盘土豆片,感觉像是在过年,放的油特别少,整个盘子都要被馒头擦一遍,不会剩一滴油。
逢年过节,家里会买些猪肉,还有少许羊肉。母亲煮肉时,我和妹妹围着锅台转来转去,不停的问熟没熟。
夏天的蔬菜比较多,都是自己种的。冬天全靠地窖中的菜过活,主要是萝卜和土豆,另外还要腌制一些咸菜。
比如洋姜、萝卜、甘蓝及大蒜,基本够一冬天吃。上学从没在家里吃过早餐,都是书包中背上一个冷的馒头。
当时的馒头都是白面和黑面掺和着蒸,纯吃白面的家户很少,还有一些人口多的家户吃的是玉米面蒸的馒头。
鸡蛋主要靠自家养的鸡下,只能吃一点,大部分要用来卖钱。奶类主要以羊奶为主,从村里养羊的人家中买。
到了80年代后期,油炒菜逐渐增多,家中自种一些油菜,每年能榨一些油。但整体生活水平与城市没法相比。
那时的小伙伴能吃上酸梅粉、果丹皮或者麦乳精,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能吃上方便面,已经是90年代了。
村里人改善生活,就是在集市上吃几沓油炸的油糕或者是糖油糕坨,条件好的来一碗羊肉泡馍已非常奢侈了。
大概就这样吧,虽然无法了解到80年代全国人都在吃什么,但对儿时家乡的生活还是记忆犹新的。
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人,吃的是大集体种下的粮食做的饭;八十年代以后,吃的是分田到户后私人种下的粮食做的饭。味道是一样的,意义却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八十年代那些年
生活已有大改善
虽然不如现在好
改革开放已开展
工资到了六十元
二十一级行政钱
养活全家五六口
还有另钱吃喝玩
芹菜炒肉二角钱
全家成员都拉馋
菠菜豆腐炒一锅
隔三差五来一碗
有时来锅渣豆腐
一锅能吃两三天
单位食堂也方便
饭票一斤一角九
六个馒头香又圆
一个妙菜一角五
全天不到五角钱
现在物价虽然高
从不缺少魚肉蛋
天天生活象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