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古代“河”特指黄河,诗经这里面呢?
这个“河”可能指的是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与长安区交界处狄寨镇南2公里的鲸鱼沟上游水段
当然,仅仅是可能。请听小可片面的解释一番。
从诗中看,诗中的故事应当发生在陕西一带,而且诗中的河肯定也不是黄河主线。
诗里有“在河之洲”,所谓“洲”指的是水中的小陆地,重要的是后面还有“荇菜”一词,荇菜的生长环境要求水流平稳,比如水池,湖泊,沟渠等处。因此,有荇菜的地方水流一定平稳,黄河似乎不大符合。
而且,荇菜的分布位置陕西附近,这一点与西周相符。西周的疆域并不小,但其主体仍然是河南,陕西附近。
诗中的后面还有“琴瑟”、“钟鼓”,显然,喜欢这个河边女子的男人,不是百姓,能够随时调来乐队的人,绝对是王孙公子。
并且,这个王孙公子之前肯定不认识这个女子,诗中的这个女子在采荇菜,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平稳水流的区域,绝不是私人领域或皇家领地,只能是公共湖泊,所以自由采摘。
不是黄河,陕西,贵族,平稳水域,公共水域,这几样加起来,再查翻地图,得到了一个地名。
鲸鱼沟!
鲸鱼勾上面有瀑布,还有河,水也清澈,而且迂回成一个小湖泊。而且还是公共湖泊,湖里肯定生长有“荇菜”,同时离西周都城也不远,这完全符合这首诗中的“河”和“故事”的所有要求。
一个贵公子出了都城来游玩,看到心仪的美女,然后追求,又调来乐队。请记住,这不是一般的乐队,因为有“钟鼓”,按现在的解释,代指乐队,可是在西周年代,钟鼓是重大节日所用的礼乐之器。
能拿出礼乐之器的,要么是诸侯王,要么就是周天子家人。可如果是诸候王,他们的属地未必有“荇菜”,因此,而能有“荇菜”的地方只能是都城的特级权贵。
所以,小可的片面之辞就是,这个河指的就是
鲸鱼沟!
胡乱猜测,方家莫笑!
我发现西边有个地方的人吹牛逼真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了!
《关雎》来自《诗经·国风·周南》,“周南”指的是周朝首都洛阳周边及南部的地区,而河在古代就是黄河专用名字!
所以《关雎》描写的是洛阳附近,靠近黄河的地方发生的故事!
有些地方人什么都敢抢走贴自己脸上,脸皮也真够厚的!能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点基本常识再吹牛逼吗?!
《关雎》是《诗经·周南》第一篇,那么周南在哪里?
宋儒朱熹在《诗集传》中说:“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周国本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而分岐周故地以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奭宣布于诸侯,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这段话告诉我们,周指陕西岐周之地,南指江沱汝汉之间。
那么“在河之洲”的河,指哪条河,朱熹“河,北方流水之通称”。文学作品,是泛指。
周灭商后,周人“以民为本”,对殷遗在内的各民族,采取民族融合政策,这个做法,亚圣孟子称为“用夏变夷”,就是用夏文化,即周文化教化各个民族,从文化上融合各民族,使天下华夏化。
而《关雎》一诗正是正风化、淳风俗,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始。
所以《关雎》是《诗经·国风》第一首,更是《诗经》第一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先秦典籍中“河”特指黄河,这个没什么疑问。《诗经》篇幅来源有周南、召南,《关雎》一篇即出自“周南”。
周南,地名。指成周 (今河南洛阳 )以南。《韩非子·说林下》:“ 周南之战, 公孙喜死焉。”一说即洛阳。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 : “太史公留滞周南。”裴骃 《集解》 徐广曰: “虞挚曰: 古之周南,今之洛阳。” 《索隐》: 张晏云,“自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也”。另说在今河南陕县以东地区。
周南、召南,与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乘分陕有关;姬旦常驻洛邑,姬爽常驻镐京。“南”为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召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的南方流域;“召南”是召公统治的南方流域,二南包括了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
关雎一书出自诗经.周南
相传大禹南巡之时,遇到涂山氏女(汉中秦岭一带),于是做歌《候人兮漪》实为南音。周公召公来此采风,做周南召南。
周南 共有诗篇11首,以关雎 汉广最为优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汉有游女 不可游思
因为诗词优美 曹植的洛神赋也引用了汉广的诗句,从南湘之二妃 携汉滨之游女,做洛神赋。
上述是南音,其实还有东音 西音北音
1、西音,殷整甲又名胤甲,是为帝堇,相传 帝堇宅西河 (大约韩城一带)在此,想起了祖先大禹在此治水。于是做西音以纪念。
史籍记载是:犹思故处 乃做西音
秦穆公来此采风 做秦音,这就是秦腔原型
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而司马迁就葬于西山,因此判断,秦穆公来的采风处就是韩城,也是帝堇做西音处。
2、东音,东音出自孔甲,孔甲,帝堇的儿子,孔甲原本在西河养龙,后来不养了,去东阳(商丘一带)打猎,突然刮大风,孔甲就躲进一户民宅躲风雨。
遇一妇人奶孩子,说这个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又或者说这孩子不好,将来遭殃。孔甲说:“胡说八道,有我罩着,谁敢动他试试”。
于是就带走了这个小孩。及长,这个小孩被居然被斧子所戗。
孔甲于是做东音名为《破斧之歌》这就是第一个东音。
4、北音,北音出自有娀氏(商洛一带),相传有娀氏生了俩可爱的小女孩,帝喾专门给这俩小孩修了一个高台~曰九成之台,这俩小孩每次吃饭都必须听鼓,有一天,帝喾带了带了一对燕子去看小孩,俩小孩跟燕子玩的忘乎所以,结果把燕子笼子弄坏了,燕子北飞,遂不返。帝喾为二女做歌,《燕燕于飞》是为北音。
5、凡音者,感于心则荡乎音,成于外而化乎内,闻其音而知其风,查其风而知其志,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乐淫,郑卫之音,桑间之音,乱国之所好,衰徳之所说。
本文出自吕氏春秋.音律
参考竹书纪年
很难得注释,想诗经最大特点赋比兴,作者是一种比喻吧,那美丽的水鸟生活在河边,淑女如鸟一样漂亮,想必河泛比水边吧。又因古人围水而居,他不可能具体到那一条河。不知对否?望指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亳无疑问就在黄河,古代黄河统称为河,况且诗经总题目已明确在周南,先弄清周南属地就清楚了,这个优美的故事也许也泛指周南黄河一带的沿岸,并无确切的地点,所以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但发生在周南一带是不可意改的事,确切的说,就在当今洛河孟津一带。
溱与洧,方涣涣兮!
这句诗写的是郑州双洎河,就是轩辕丘所在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显然,写的是郑州黄河岸。这里水阔流缓,沙洲众多,飞鸟群集,郑州又是世界古都之祖,这里是中国文化的图腾之地,直到唐代还有诗篇追忆之:多闻仙地多后身,焉知不是具茨人?八千年郑州具茨山文明,东方文明的主流源泉,世界文明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