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最后是怎么死的?有何记载?
唐僧可以解释为唐代的高僧,是一个泛称,但在这是指的是唐玄奘(如图)。
唐玄奘(602~664)是唐僧的法号,本名叫陈祎(yi),古洛州缑(gou)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现在偃师市有唐僧的许多遗址,比如唐僧墓就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有兴趣的亲们可游览一番。
我们通常对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津津乐道,这是因为受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人们对唐僧取经后的事儿知之甚少,比如唐僧是怎么死的?我估计有许多人不知道。
下面我就跟亲们聊一聊唐僧是怎么死的
《西游记》书中描述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如来佛祖对唐僧说: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引自《西游记》
什么是旃檀(zhan,tan)功德佛呢?
简单说就是三十五位佛之一,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能消过去,能阻止僧人的罪业。(如图)
与此同时,如来封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分封为八部天龙。
值得注意的是,成佛后就没有死这一说了,阎王爷管不着。所以《西游记》中的唐僧不生不灭,一直不死。
真实的唐僧是肉身,虽然取回了真经依然要死,是不是很悲哀?悲哀的事还在后面呢!亲们接着往下看。
话说陈家好像和佛有缘,唐僧的父亲陈惠生了4个儿子,唐僧是第四个儿子,他的二哥陈素,10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
唐僧到了10岁时也在净土寺出家了,跟着哥哥(长捷法师)研究佛经。这一年是唐僧人生的转折点,所以唐僧把这一年,即公元612年(隋大业八年)牢牢记在心里。(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14岁。)
唐僧果然有天赋,加上哥哥刻意培养,之后名声大噪,不断受到邀请去各地讲经布道。
唐僧一边讲经一边深造,经过四五年的磨练和名师指教,他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有了很深的见解。
转眼十年又过去了,唐僧在讲经求学过程中,发现西方的佛学和中国的佛学有冲突有矛盾的地方,也就是说理论很混乱,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答案。唐僧这时产生了想去印度取经的念头。
要去印度取经的想法萌生于公元627年(贞观元年),这一年唐僧记得很清楚,李世民刚刚称帝。
要去印度取经相当于出国取经,要出国必须有通关文碟,唐僧于是就向李世民请示“西行求法”。
你猜怎么着?李世民竟然不批准,根本不是《西游记》描写的那样——李世民很感激唐僧还和唐僧结拜为兄弟,御弟长,御帝短的叫,真实的历史就没那回事儿。
皇帝不批准我偷渡也要去,唐僧很执着。次年,也就是公元628年,27岁的唐僧背上行囊,不顾众徒弟的劝阻,决然的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唐代如果有直播,唐僧肯定会挣到大钱,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他穿越了许多国家,见识了异域风光,这都是可以换成金钱的资本。亲们可以查看一下世界地图,告诉我从长安到印度有多远?其中经过了哪些国家?
经过4年的跋涉,唐僧领略到了异域风光,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31岁时(公元633年)终于进入了中印度。
当时的古印度面积很大,它是一个联邦制的形式,由许多小国组成。唐僧游历了当时的十几个小国家,每到一个地方就学习整理当地的佛经。
在印度经过了11年时间的整理、学习和考察,唐僧收获满满的,到了公元643年,42岁的唐僧踏上了回国之路。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唐僧回到了长安。这一年他43岁。
也就是说从27岁踏上取经之路,经过了16年的学习和领会,唐僧最终带着大量的经书和一些佛教文物回到了大唐。
唐僧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佛经佛典非常丰富,共有526箱、657部佛经,还有大量的舍利子及高僧遗骨。
讲真唐僧对大唐的佛教事业贡献巨大,接下来他要用毕生的精力把这些印度佛经翻译成中文,以便在大唐推广开来。
唐僧实指望皇上能支持他的事业,然而李世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就在唐僧回国的第二年,他提出让唐僧还俗来朝廷做官。当时唐僧很愕然,随即断然拒绝了。
李世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原来李世民对和尚很反感,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做法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梁武帝统治期间,全国各地建了许多寺庙,养了大批的和尚。
李世民害怕重蹈梁武帝的覆辙,老百姓都当和尚谁来种地呢?所以极力劝说唐僧还俗。
其实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李世民想经营西域、番邦这些地区,需要精通西域、中亚各国地理交通、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的人才,而唐僧恰恰符合这些条件。
皇上需要唐僧帮助自己打江山,而不需要什么狗屁的经文。
李世民从来不相信“仁慈”可以坐天下,假如李世民信佛,他就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了,也就不会射杀哥哥、勒死弟弟、逼父退位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唐僧逃避李世民的征召,一个人跑到了嵩山少林寺闭门译经。
李世民信奉武力,手持利刃磨刀霍霍,唐僧一心向善,教导人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两种不同的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唐僧在李世民的政治压迫和威逼之下战战兢兢翻译着经文。唯恐有一天惹怒李世民。
李世民对唐僧确实很恼火,但障于情面又不便动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和唐僧的高徒——辩机和尚通奸的事儿。
辩机是唐僧翻译经文的徒弟。李世民的小女儿高阳公主主动勾引辩机,二人偷情被李世民侦知。
本来唐朝公主十分滥情,公主与和尚私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李世民借题发挥腰斩了辩机。其实这是李世民变相向唐僧施压,唐僧比谁心里都清楚。
也许是上天保佑唐僧,他的徒弟辩机被杀半年后,(公元649年)李世民突然病逝。
李世民52岁就死了,任谁看来都不正常,当时有人说是如来佛保佑唐僧而改变了李世民的寿命,否则,按李世民心黑手辣的行事作风,唐僧早晚会被他杀死。
这下好了,唐僧可以全心全意的翻译他的经文了,他要在有生之年把这些印度经文翻译成中文,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作。
暑去寒来,15年的光阴匆匆而过。
在唐僧62岁时,从印度带回来的所有佛经终于译制完成。此时耗尽了他的最后一点精力,看着自己的成果,唐僧含笑坐化而死。
唐高宗李治辍朝三日,朝野为唐僧送葬者达百万余人,高宗将火化后的唐僧遗骨葬于西安东郊浐(chan)水东岸的白鹿原上。
文/秉烛读春秋
北周武帝宇文邕时,佛教盛行全国,佛教信徒数百万,寺院有数万余所。教徒遁入空门,逃避各种劳役;寺庙占有大量土地,免交各种赋税。宇文邕铲除权臣宇文护后,为扩大兵源、增加国库收入,稳固政权,大力打压佛教,重振儒学。在这次灭佛运动中,有4万余所寺院被辟为府第,300余万僧尼被强制还俗,佛教活动陷于低潮。
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后,建立隋朝,他采取了和宇文邕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大兴佛教,修缮寺庙,允许百姓出家。他的继任者杨广也笃信佛教,继位后也大建寺庙,开展译经事业,佛教在隋朝开始全面复兴。
玄奘法师就出生在佛教全面复兴的隋朝,他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也就是独孤伽罗皇后去世的那年。玄奘法师便是后世俗称的“唐僧”。
玄奘本名陈祎,河南洛州缑氏人氏。他出身于诗书世家,祖上陈钦、陈康都学而优则仕,出任高官。玄奘的父亲陈惠也是个博学的大帅哥,曾做过隋朝的县令,不过后来辞官归隐。
玄奘的童年比较孤苦,父亲辞官归隐后,家道就中落了。不幸的是,玄奘在5岁和10岁时,接连失去了母亲和父亲,后跟随早已出家的二哥陈素(长捷法师)前往洛阳净土寺生活,学习佛经。
玄奘年少早慧,在年仅10岁的时候,被当时的洛阳度僧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慧眼识中,破格准许他在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号玄奘。玄奘在净土寺师从慧景、慧严,学习经文。
隋朝末年,战乱四起,洛阳也不太平。玄奘与其兄长捷离开洛阳,辗转来到四川益州的空慧寺。这里聚集了大批躲避战乱的高僧,玄奘在这里如鱼得水,勤奋求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此受具足戒。此后,玄奘开始云游四方,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在讲学的过程中,由于佛学派别各异,对教义的理解不一,玄奘决定西行印度求法。可是,因为当时突厥经常骚扰唐朝边境,所以当时西行的边境就关闭了,玄奘几次申请出境都没有被允许。玄奘求知心切,在贞观元年(627年)就偷偷出境了。
历经千辛万苦,玄奘于贞观三年到达印度。此后玄奘游历印度各地,学习梵文经典,讲经说法,其佛学造诣,备受当地人推崇。
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印求学十余年之久的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了657部佛经。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行宫召见了玄奘,唐太宗有意让玄奘还俗,辅佐他处理西域事务,可玄奘志在佛学,婉拒了唐太宗的要求。此后,玄奘入驻长安弘福寺,专心翻译佛经并撰写《大唐西域记》。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玄奘住持大慈恩寺,继续从事译经。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也曾多次要求玄奘还俗辅佐自己,均被玄奘婉拒。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李治到洛阳游历,命玄奘伴驾。玄奘是洛阳人,此时他已50多岁。伴驾之际,他乘机提出年高体弱,请求皇上准许他归隐少林寺,专心译经。这项请求又被高宗李治否决,这次伴驾耗时一年之久,光做这些皇家脸面的事情,耗费了玄奘宝贵的时间。
晚年的玄奘为了专心译经,离开了喧闹的长安,入住洛阳玉华寺,专心翻译《大般若经》。历时四年之久,这部600卷的大部头终于完成翻译,玄奘也为此耗尽了心血。
据玄奘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麟德元年(664年)正月初一,众僧请求玄奘再译《大宝积经》,可是玄奘已体力不支,翻译了几行就停笔了。到了初八日,弟子玄觉梦到佛塔塌陷,玄奘自知大限已至。过了一日,玄奘不慎跌倒,从此病倒。至二月五日夜圆寂。
玄奘一生致力于佛学传播,不畏艰险,独行数万里,耗时十余年,游历印度寻求真经。他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被鲁迅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归来,修成正果,这是小说和电视剧里的结局。
其实,唐僧真正的结局并不美好,他的故事虽然倍受民众的拥戴和崇拜,并且身居佛教领袖的地位,但是他却陷入了当时的佛道之争,受到了朝廷打压,甚至被限制居住,直到病故。
想要了解唐僧死前是怎么样的,得从他取经后回到大唐开始说起。
盛名所累,失去自由
公元645年的一天,大唐长安城发生了一件超大型“追星”事件。在佛教的圣地——印度荣获了大师称号的唐僧,取经归来,返回长安,受到官员、市民以及所有寺院僧侣夹道欢迎,唐朝宰相房玄龄亲自主持盛大的欢迎仪式。闻讯赶来的百姓多达百万人,人群热血沸腾,阻塞道路,挤得水泄不通,盛况空前。
受到这种“超巨星”待遇的主角,自然是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即玄奘法师。
朝庭专门派了护卫队维持秩序,护卫玄奘带回来的宝物,有657部印度佛经,7尊珍贵的佛像,150多粒佛舍利。这么多难得一见的珍品被玄奘法师带回大唐,人们能不激动吗。
这一局面让玄奘明白了一个道理:译经,只有盛唐具备这种实力。
这一局面也让唐太宗明白了一个道理:招安,必须让玄奘还俗。
因为西行前,唐朝与突厥战事紧张,多次下达“禁边令”,不允许百姓私自出国,玄奘上表被拒,于是非法偷渡。如今归来,一呼百应的领袖风采,不能为朝庭所用,必成隐患。
唐太宗多次邀请玄奘还俗出任高官辅佐自己,玄奘都以译经为由婉拒。
最终两人达成了合作,玄奘用“自由”换取了唐太宗对“译经”的支持。
所谓修成正果,就是玄奘凭实力找到这份正式工作,而他并不清楚修成正果带给他的是什么。
玄奘接受朝庭的安排,住在长安弘福寺,从此有了住处。
唐太宗命人从全国各大寺院选拔9名优秀僧侣作为玄奘助手,协助他翻译佛经。朝庭负责各项经费,包括寺院修缮、保存佛经,人员吃住。
传播佛法不再是玄奘个人行为,成为国家一项浩大工程。
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母亲建造大慈恩寺,唐太宗任命玄奘为第一任主持。还亲自给玄奘翻译的佛经作序:《大唐三藏圣教序》,同时赠给玄奘一件价值百金的袈裟。
四年后,玄奘亲自设计建造大雁塔,保存佛经佛像。
玄奘传播佛法的事业达到了一个高度。
玄奘在盛唐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首先给他带来第一个打击的是他最有名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成书之后最早的用途并不是被朝廷用于佛教,而是用于血腥杀戮的军事。这与玄奘传扬佛法理念背道而驰。
玄奘虔诚信仰佛教,怀着慈悲之心弘扬佛法,将自己行程5万里,历时19年的取经见闻实录,真实的口述下来,他的大徒弟辩机奉唐太宗之命笔录,共同编写《大唐西域记》。
书中记录玄奘西行的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对西域和印度的地理贡献是空前的。
玄奘期待这本书快点完成,与人分享游历佛教圣地的喜悦。唐太宗也期待这本书快点完成,尽快了解西域地理民俗,为进攻突厥和西域那些威胁大唐的民族做好准备。
公元646年,在唐太宗的督促下,《大唐西域记》在玄奘回国的第2年就完成了。
唐太宗早在公元640年派兵攻灭西域高昌国,此后向西域各国推进的过程中,进展并不顺利。沙漠道路难行,粮草运输困难。西域很多传奇国家,时而联盟,时而投降,军情复杂,致使大唐不能保障丝路的安全,严重威胁大唐。大唐向西域进兵困难重重,迫切需要西域各国地理实际情况。
《大唐西域记》对唐太宗意义非同一般,被视为地理指南,此书完成第2年,即公元647年,大唐开始全面进攻西域各国,最终收复突厥,打通丝绸之路。
这是玄奘在大唐受到礼遇的最初价值。玄奘明白唐太宗对《大唐西域记》的喜爱不是为佛,而是为兵,也并没有气馁,他性格坚毅,通晓世故,他视取经和译经为自己的事业,只要能继续翻译佛经,《大唐西域记》用在国家其他事业上,他也能默默承受,毕竟写书也是传播佛教的一部分。
徒弟被腰斩,事业遭受沉重打击
玄奘主要工作是翻译佛经。
然而翻译工作十分艰巨,并不是1人之力能完成的,帮助玄奘翻译的9名优秀佛门子弟中,最著名的弟子叫辩机。
辩机被选为玄奘弟子时虽然才26岁,但依然才华出众,英俊帅气。颇有《西游记》中“唐僧”的神韵,是能吸引各路女王、女妖怪的存在,然而辩机并不具备“唐僧”的定力,香艳风流案最终败露。
受唐太宗之命,玄奘口述西行游历见闻,辩机下笔,编写《大唐西域记》。辩机陪同玄奘,经常有机会出入皇室,辩机随即认识了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性格娇惯放纵,是典型的公主病,放在民间就是“作死女”,易生事端。虽然已经嫁给丞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为妻,但仍然密会辩机,两人相见倾心,私下里做下苟且之事。
本来交往是极其秘密的,不会漏给外人知道。但是,机缘巧合之下,这个秘密被一落网盗贼揭开了。经过审讯,盗贼供出一个镶满黄金和宝石的名贵玉枕,是从辩机和尚的住处偷来的,查问玉枕来源,竟然是高阳公主赠送的定情信物。
《资治通鉴》记载“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凭借《大唐西域记》和翻译佛经的成就,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辩机和尚应该会成为一代高僧而不是一位淫僧。
没有人敢给辩机立传,正史也避而不谈,只有寥寥数笔。
高阳公主成为皇家最大丑闻,也是唐太宗最坑爹的女儿,但她没有因此事受到处罚,也没有因为惨死的辩机收敛,天下“作死女”的通病,就是一作再作,于是几年后的又一次“作死”而被唐高宗处死,还连累了房玄龄一家被清洗,此处放下不表,单说通奸事件对玄奘的影响。
和尚通奸皇室公主,在长安城影响极其恶劣,人们纷纷质疑僧侣的品行,影响人们对佛教的信任,破坏了玄奘和皇室的关系,作为辩机的师傅,他自然要承担教徒不严的责任。
此后,出于无奈,玄奘努力修复与皇室的关系,多次为皇室成员祈福,包括为武则天生子祈福。
同时辩机的去世,使玄奘缺少一名得力助手,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夜以继日的翻译佛经,这严重损耗了他的健康。
唐朝借助玄奘抑佛重道,晚年遭受致命一击。
佛门清苦,生活不易,玄奘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僧侣争取生存空间。
公元655年,玄奘上表唐高宗,要求调整佛道名位,惹怒高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高宗回复:“佛道名位,先朝处分。”当天就拒绝了。
原来,唐朝的国教是道教。李渊颁布《沙汰佛道诏》记载:“浮惰之人,苟避徭役。”意思是:僧侣是懒惰的人,逃避徭役,对国家没有好处,命令还俗。
唐太宗也曾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直接划定佛道地位,明确佛教排位在道教之后。
但是,佛教在民间发展日渐崛起,有超越道教的趋势。玄奘归唐引起轰动一幕仍然令李唐皇族记忆犹新。
当初,唐太宗看中德高望重的玄奘,也是为了掌控佛教,防止佛教势力做大,给予什么待遇,修建何种规模的寺庙,这些都要皇族说了算。这才是玄奘的真正价值。
玄奘明白犯了李唐大忌,自己西行19年,没有吃透政策,高估了自己的贡献。
玄奘上表要求去嵩山少林寺静修,再次被驳回,并要求他以后不要再提。
朝廷的决定昭然若揭,玄奘年近60岁,连去一个理想寺院的自由都没有,这已经形同高等级软禁了。
玄奘决定避祸,求往陕北玉华寺翻译《大般若经》,这里是皇家的避暑之地,但远离了权利中心,从此专心翻译佛经。
三年后,玄奘62岁时,因为一次意外摔倒受伤,几日后,就悄然离世了。出殡那天,百万民众自发送葬。
一代高僧功成名就后,结局却如此悲凉,在近似幽禁的环境中生活了19年。
但是,他为中国佛教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一生所翻译的佛经多达一千多卷,其中,他所译的《心经》就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他《大唐西域记》更是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为我国的历史增添了色彩。
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被后人称为大遍觉,是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初祖。在翻译完六百卷《大般若经》后,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农历二月五日夜半,玄奘法师圆寂于陕西铜川玉华寺,虚岁寿64岁。详细记载请看玄奘法师亲传弟子慧立所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1,玄奘法师圆寂前后
玄奘法师晚年在陕北的玉华寺专心翻译《大般若经》。玉华寺是由唐太宗的避暑行宫玉华宫改建而成,冬季气候较冷。
玄奘法师早年西行去印度求法,经过大雪山,受过风寒,落下风疾,回国后曾屡次发病。
玄奘法师在翻译完六百卷《大般若经》后,感觉时日无多。
麟德元年(公元664)正月初一,众弟子请他接着翻译《大宝积经》,也大约有六百卷,玄奘法师只翻译了几行就搁下,没有再接着翻译《大宝积经》。
玄奘说:
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正月八日,一个高昌国僧人玄觉,梦见有一尊佛像非常高大,忽然崩倒。玄觉非常吃惊,就告诉玄奘法师。玄奘说:不是你的事,这是我谢灭的征兆。
正月初九晚上,玄奘到后房去的时候,迈过一个小沟渠,大概是因为结冰的缘故,就跌倒了,但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腿上擦破了点皮。一连四天,都还可以随意走动。
正月十三日,玄奘就卧病在床。
正月十六日,玄奘无论睁眼闭眼总看到白莲花:
“吾眼前有白莲华,大于槃(盘),鲜净可爱。”
正月二十三日,
“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兜率陀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南无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无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二月五日夜半,
“弟子光(普光)等问。和上(和尚:亲教师)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法师报云。得生。言讫喘息渐微。少间神逝。”
玄奘法师信奉弘扬唯识学的弥勒菩萨,最后往生兜率天内院,面见弥勒菩萨。
《西游记》说太上老君也在兜率天炼丹。
2,唐高宗对玄奘法师猜忌多于支持
唐朝的皇帝把自己的族谱追溯到老子李耳,唐高宗更倾向于道教,还把老子封为太上玄元皇帝,下圣旨将道教排在佛教前面,“况道先佛后,又何疑焉!”
唐高宗还认为:黄、老,中国之大圣,佛乃西胡之善人。
所以唐高宗自己对玄奘法师比较冷淡,在政治上还警惕形成宗教的一种势力。
但因为武则天崇信佛教,所以唐高宗对玄奘法师时冷时热。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到洛阳去住,也把玄奘带过去,其实也是一种监视,安排他住在西苑的积翠宫。
在皇宫里面被卫士看守,非常不自在。玄奘曾向唐高宗上表到少林寺翻译佛经,唐高宗不准许。
玄奘在积翠宫继续译经,积劳成疾,这次病得非常严重。积翠宫连医生都没有,玄奘没有请示唐高宗,直接从积翠宫到了洛阳一个寺院,请医生来治疗。
唐高宗非常不高兴。
玄奘只得赶紧上表谢罪。
显庆三年,唐高宗带玄奘回到长安,却把玄奘安排到了新建的西明寺,给了玄奘十个新弟子。而玄奘原来培养的译经人才都在弘福寺和慈恩寺,这导致玄奘无法正常翻译佛经。
再加上唐高宗和武则天开始整肃旧大臣,特别是原来唐太宗留下来的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长孙无忌最终被逼死。
这些大臣多与玄奘关系良好。
一方面为了翻译,一方面为了避祸,玄奘上表请求到非常偏远的陕北玉华寺去,并请派五个卫士把守寺门。
唐高宗看到是偏远之地,就准许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我觉得,这道题是想问,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怎么圆寂的(在佛教中,高僧大德一般不说死,而是圆寂)。
《西游记》中的唐僧因被封为佛,不会死
如果是问《西游记》里面的唐三藏,那肯定是没有死的。
根据《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的记载,唐僧是被如来封为了“旃檀功德佛”、“正果了本位”,随后留在了如来佛的身边。(小说与电视剧完全不同。在电视剧中,唐僧是留在长安讲经说法。其实,在小说中,唐僧把经文送回长安之后,就被八大金刚带回了灵山)。
《西游记》中的唐僧,前世原本是如来佛的徒弟,金蝉子,因为不听如来说法,生出了轻慢之心,才被如来贬到东土。取经之后,功德圆满,肯定留在如来身边,长生不老。因此,就不存在死亡之说。
真实的玄奘晚年并不舒心,回到长安之后经受了一连串打击
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究竟是怎么圆寂的呢?
我们很多人受到《西游记》的影响,肯定认为玄奘法师一生光明磊落,作为高僧大德,晚年一定是顺利圆寂的。
但其实根据由玄奘弟子撰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晚年并不愉快,发生的几件事直接导致玄奘内心凄苦不已,也直接促使玄奘圆寂的。
那究竟是什么事呢?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话说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偷渡出关,西行求法,历经种种艰辛,终于在贞观五年(631年)到达印度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并在那里学习了5年之后,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学成归国。
在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43岁的时候,带着大量梵文经书回到长安,受到太宗李世民的热情迎接。随后,玄奘就被安排到了弘福寺,与许多僧人一起,开始了晚年的译经生涯。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玄奘46岁,慈恩寺落成,玄奘成为住持,开始在那里继续翻译佛经。
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玄奘开始接接二连三受到打击。
第一个打击是唐太宗的去世。
唐朝虽然笃信道教,把道教当成是国家宗教,但是太宗李世民却对佛教也非常倾心。玄奘回国之后,太宗经常与其攀谈,甚至想让玄奘参与政治,辅佐自己,不过被玄奘拒绝。
玄奘翻译佛经,也是太宗出面,由政府出资支持,供养这些僧侣。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去世,享年五十三岁。由此,大力支持玄奘的帝王不在了。或许是玄奘觉得,新皇帝也许不再关心佛经翻译工作,随时有可能不再支持他们;也或许是玄奘看到太宗去世,深受震动,觉得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
所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自此之后,专务翻译,无弃寸阴。”从那个时候开始,玄奘一门心思开始了翻译,每天制定计划,做不完就不睡觉。
大量的翻译工作,开始逐渐损害玄奘的身体。
第二件事是玄奘晚年最看重的弟子辩机和太宗女儿高阳公主私通。
事发之后,辩机直接被腰斩。
这件事对玄奘打击更大,或许玄奘觉得,自己晚年不再有衣钵传人。
第三件事则是一场牵涉政治的论争。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玄奘五十六岁。
此时的玄奘,已经翻译了多部经典佛经,玄奘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有了大批的信徒,就连日本、朝鲜、西域的僧人都来长安拜见玄奘。
于是,有人看不惯了。一位名叫吕才的文人,写了一部书,批驳玄奘翻译的两本逻辑(因明)学著作《因明入正理论》和《因明正门理论》。
表面上是批判佛教的逻辑学著作,背后则是认为,玄奘的影响太大,很多人因为玄奘开始信仰佛教,这导致国家僧侣地位增高,人数增多,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高宗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没有支持玄奘,而是下令,让玄奘与吕才进行辩论。玄奘此时应该也预感到,高宗开始对他产生了怀疑。
第四件事则是玄奘晚年的一个“污点”。
有一位印度僧人福生,带来了一千五百余部佛经来到长安,也打算将其翻译为汉文。
结果,这名福生遭到了玄奘的压制,或许也可能是玄奘的弟子和信徒对他进行压制,导致福生被迫离开长安,最后死在了南方瘴气之地,而他带来的梵文佛经,也被玄奘拿走。
这件事后来被传开,对玄奘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压力,也让他内心很痛苦。
第五件事则是玄奘曾经给高宗上了两道奏章,全被高宗驳回。
玄奘建议高宗,希望可以改变“先道后佛”的宗教政策,把佛教排到道教前面。但是,唐朝立国根本是道教,于是高宗直接将这个建议驳回了。
第二个则是希望高宗废除僧尼犯法与百姓同罪的法律条文,给予僧尼“治外法权”。这一条同样也被高宗驳回。
玄奘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不再受皇帝信任,于是内心更加不安。
玄奘晚年旧病发作,开始受到高宗猜疑
显庆元年(656年),在这两道奏章被驳回不久,玄奘西行求法,翻越雪山时染上的疾病开始发作。随后,玄奘跟高宗要求,自己想离开长安,去嵩山少林寺闭门翻译佛经。结果,高宗就连这个建议都不允许,亲自给他回信,让他不许去!我们推测,高宗是害怕玄奘离开长安,玄奘的弟子和信徒太多,脱离控制,万一造反的话,高宗很难对付。
这件事让玄奘内心更加痛苦。这一年十一月,玄奘再次发病,身体日渐虚弱,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玄奘的最后时刻,从意识到命不久矣到陷入昏迷
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六十五岁。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将命不久矣。他甚至跟弟子们说,如果我“无常”(即圆寂)之后,你们办葬礼的时候,一定要节俭,使用最简单的礼仪。
正月初三,玄奘的弟子恳请玄奘翻译《大宝积经》,但玄奘却说这部经体量太大,我“死期已至”,已经没有精力翻译了。此后,玄奘彻底停止了他将近20年的译经工作。
正月初八,玄奘的一位弟子,突然梦到一座佛塔倒塌。玄奘说“此是吾灭谢之征”,也就是说这是自己圆寂的征兆。
转天,玄奘突然在屋子后面的小水沟摔了一下,虽然只是脚上擦破了点皮,但引起了玄奘的病情急转直下。
到了正月十六,玄奘陷入了昏迷状态,口里不停的说:“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
转天,玄奘又梦见自己的屋子里,出现了佛教里极乐世界的景象:成百上千的人,身着锦绣服装,不停的穿梭,屋子后面布满了金幡、旗帜,林间有各种各样的音乐,门外有华丽的车子,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
玄奘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正月二十四,玄奘开始了“回光返照”,此时,他说出了最后的一段话。大意是:我自己的身体是不洁净的,我已经厌恶了这个肉身。我在人间的事都已经做完了,我愿把我的福德回向给有情众生。我希望大家能跟我一起到弥勒菩萨身边,获得最高的智慧。
说完这段话之后,玄奘就不再说话了,只是不停的口诵佛经。
二月初四夜晚,玄奘右手支撑头部,左手放在左腿上,右胁而卧,准备圆寂。
二月初五晚上,有弟子问玄奘:“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
玄奘回答:“得生”。
说完之后,玄奘圆寂。一代高僧玄奘,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62岁。
《西游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重要人物唐僧更是妇孺皆知,而他的历史原型就是唐朝时期的著名高僧玄奘大师。
《西游记》里说唐僧取经成功后,成佛去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真实的玄奘大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玄奘大师剧照)
玄奘俗家姓名叫做陈祎,出生官宦世家。祖上曾出任太守,父亲陈惠曾做过县官。公元602年,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缑氏县。
幼时的玄奘,聪慧机敏。父亲去世后,11岁的玄奘随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学习佛学经典达6年之久。公元618年,为躲避战乱,玄奘与兄长从长安出发,辗转于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遍访高僧,求佛学法,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公元627年,当玄奘又一次回到长安时,深感当时的佛经纷繁杂乱,歧义丛生,于是萌生了前往佛学发源地天竺求取真经的想法。
公元628年秋天,玄奘只身一人踏上了西行求经之路。他沿着漫长的河西走廊西行,横穿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独自跋涉了广袤无垠的荒凉西域,徒步穿越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灼热沙漠,翻越了险峻高耸的喀喇昆仑山和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艰难跋涉1.3万余里,途经数十个国家,终于抵达了他心目中的佛教圣地天竺。
在天竺,玄奘如饥似渴地学习佛法,遍访天竺得道高僧,成为那烂陀寺的十大法师之一,赢得了天竺佛学界的普遍尊重。
17年后,也就是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回到了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接待。其后,玄奘分别在长安慈恩寺和铜川玉华寺等地开始了他长达19年的翻译经书和讲学生涯。前后共翻译经书47部和1335卷高难度的佛经,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和精神财富,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太宗剧照)
那么,这样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是怎么去世的呢?
《大恩慈寺三藏法师传》里,对玄奘临终前的言行,有详细的记载。
公元664年,62岁的玄奘仍然在玉华寺夜以继日的翻译佛经。有一日,玄奘召集弟子说到:“玄奘今年六十有二,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辛劳。”
也就是说,这时的玄奘,似乎在冥冥之中已经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尤其是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愈发地感到体力精力不济,因此鼓励众弟子勤奋工作。
不久之后,玄奘又对弟子们交代了身后事:“若无常后,汝等遣我宜从俭省,可以遽除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不净之身,宜须屏远。”
到了这一年的正月初三,玄奘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开始翻译《大宝积经》。但也只是开了一个头,就此停下了他终身爱不释手的翻译工作,并满怀遗憾地对弟子们说:“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正月初八,玄奘的一个弟子半夜梦见玉华寺里的一座佛塔倒塌,惊醒之后的他,心急火燎地跑到玄奘的禅舍,询问玄奘梦境的预示。玄奘对他说:“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
一天之后,玄奘不慎摔倒,脚踝受伤,从此卧病不起,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经常发出呓语:“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
在清醒之时,他会将昏迷中所见情景告诉弟子,说他见到了众多的僧人,乘着华丽的马车,载着各种精美的食物,举着鲜艳的金幡,前来迎接自己。
(玄奘故里石碑)
正月24日,玄奘的病情突然有明显好转,他召集所有弟子齐聚佛堂,留下了最后的一段思路清晰的话:“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此后,玄奘几乎不再说话,直到公元664年的二月初四半夜,“以右手而自支头,次以左手申左髀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迄至命终竟不回转”,保持着一副标准的卧佛姿势,再也没动过分毫。
二月初五夜半时刻,玄奘的弟子询问道:“师傅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
这句话的意思是问玄奘是否已经决定生到弥勒身边。
玄奘回到:“得生。”
在留下这最后的两个字后,玄奘就此圆寂。
唐高宗得知消息后,痛心疾首地说到:“朕失国宝矣!”
而后下诏,罢朝数日,命户部下拨玄奘下葬的全部费用,允许京城所有寺庙的僧众参加玄奘的葬礼。
其后,玄奘被葬于浐水之滨。朝野送葬之人达百万余众,每天前来墓地吊唁的的民众络绎不绝。
直到现在,玄奘的影响还在持续着,虽然他所翻译的经卷已大部分遗失,但他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刻苦专研、惜时如金的治学态度,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大恩慈寺三藏法师传》)
历史上的唐僧,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硬汉”。
提到唐僧,不少人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个弱不禁风,且胆小怕事的唐长老,另外,还会想到他相当啰嗦的碎碎念。
但实际上,历史中真正的唐僧,不仅不是这个模样,反而完全相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
他的经历,堪比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更重要的是,他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了西行取经的壮举。
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唐僧那“彪悍”的一生。
一心向佛的少年
唐僧是一个泛称,他在历史中真正的称呼叫做唐玄奘,又称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俗家姓陈,全名陈祎,乃是古洛州缑氏(今洛阳偃师)人,其父名为陈惠,而玄奘大师则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
得益于隋文帝杨坚的倡导和支持,佛教在隋朝建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并且,杨坚的继任者隋炀帝杨广,同样也十分笃信佛教,因此佛教当时在中原可谓是极为昌盛。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对于佛教的接受程度自然就相当高,出家为僧也在当时十分流行,不少人家都会把孩子送往寺庙里修行。
玄奘大师的家中也是如此,他的父亲陈惠原是隋朝的一名县令,对佛学经典研究极深,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包括玄奘大师在内的几个孩子,从小就对佛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像玄奘大师的二哥陈素,就是在10岁左右时,就被父亲送到洛阳的净土寺进行修行。
而玄奘大师与佛家结缘,也是因为他的二哥,在玄奘大师11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前去净土寺投奔二哥陈素。
此时的陈素,已经是净土寺的长捷大师,在长捷大师的引荐之下,聪慧异常的少年玄奘,被当时洛阳的度僧考官郑善一眼看中,准许他在净土寺出家为僧。
自此,玄奘大师踏上了他追求一生的求佛之路。
史料中记载,在进入净土寺后,少年玄奘师从慧景、慧严两位师傅,在他们两位的精心教导之下,玄奘深入研习了《涅槃经》、《严华经》等佛学经典,很快就小有所成。
时光流逝,转眼玄奘在净土寺已经呆了足足六年,这六年让他成长为一个丰神俊朗的美男子,而长期研习佛法,也让他的气质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原本,按照这个剧情发展,假以时日,玄奘大师会成为净土寺的一名高僧,甚至是主持也说不定,但命运似乎不准备让他就这么平凡下去,而是给他了一个丰富自我认知的机会。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被杀的消息传回洛阳后,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包括窦建德、王世充以及李渊等人纷纷寻求自立,天下顿时烽烟四起。
由于洛阳是混乱的中心之一,因此,玄奘大师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和哥哥长捷大师一起离开净土寺,前往相对安稳的川蜀地区。
几经辗转,玄奘大师一行人最终来到了四川益州的空慧寺,在这里,玄奘大师接触不少为了躲避战乱来此的僧人,而在这其中,就有不少全国各地的得道高僧。
利用这个机会,玄奘大师虚心地向高人请教,由此获得的极大地收获,自身也得到很大的进步与成长。
到了武德年间,也就是唐朝开国之后,玄奘大师已经是当地有名的高僧,由于他对儒家经典和佛经都研究很深,因此在讲解经义时,往往能引经据典,且深入浅出,获得了不少人的尊崇和认可。
之后,不满于现状的玄奘大师开始踏上了游历之路,他希望通过游历四方,一是来增加自己的见识,二是能让自己对于佛经的理解更深刻一些。
带着这种目的,他前后游历了约有五年左右,在这五年时间里,玄奘大师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而对佛经的理解与造诣也更加深刻。
那么,他是如何踏上西行取经之路的呢?这还要从公元626年地说起。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公元626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当年的长安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该起事变,导致了唐高祖李渊退位,而李世民也因此登基,是为唐太宗。
除了玄武门之变外,当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天竺的僧人团来到了中原。
天竺是古代对古印度地区的统称,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曾被叫做“身毒国”,而到了唐朝建立后,才正式称其为天竺。
而天竺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位于如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有一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即释迦牟尼),是他创建了佛教,而经过他的传道,佛教在这里极为昌盛。
因此,天竺就被视为佛教的发源地,而天竺的僧人来到中原,同样也是为了宣扬佛法。
而在这次天竺僧人在中原宣扬佛法前,玄奘大师经过游历,就发现中原流传的佛法讲义,对核心内容的理解千差万别,基本上是各有各的说法,这背后有语言翻译的原因,也有个人理解程度的因素。
而天竺僧人的到来,让玄奘大师看到了佛法经义统一的希望,更促成了他西行取经的决心。
为了寻求心中真正的答案,玄奘大师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天竺求取真经。
不过,与《西游记中》不同的是,玄奘大师计划取经的时候,没有唐皇李世民的殷殷期许,更没有李世民的不舍相送,相反,李世民根本不同意这件事。
倒不是李世民对玄奘大师有什么过节,而是当时的政策不允许,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登基后,为了应付来自突厥的威胁,因此就实行了禁边政策,不允许私自出关。
所以,玄奘大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出去。
如果是寻常人,可能因为这个困难就会放弃,但对于玄奘大师来说,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他一个包袱一匹马,靠着混成难民的方式,离开了玉门关,正式踏上了西行之路。
出关只是他旅途中遇到的小问题之一,而之后的旅程,才算是真正的地狱模式。
首先,从相关地图上来看,古代的玉门关之外,是一望无垠的荒漠,这里人烟罕至,并且时不时地还有各种野兽出没,最重要的是,昼夜温差极大。
每一项,都是在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把这个条件放到现在,一个全副武装的野外探险家都会感到困难重重,何况是在古代没有什么生存设备的情况下呢?
其次,西出玉门,一路上尽是林林总总的西域国家,这些国家对大唐的态度不一,甚至还有不少是充满敌意的。
一个孤身上路的大唐僧人,经过这样的国家,那可真的是成了西游记中的“唐僧肉”。
还有,也是最致命的,随身生存资源的匮乏,现实中的玄奘大师,没有齐天大圣那般神通广大的徒弟,风餐露宿,甚至忍饥挨饿,都成了家常便饭。
他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但是靠着惊人的坚韧意志,他达成了最终的目标。
在荒芜的沙漠里,玄奘大师曾经在四五天的时间内,没有喝上一滴水。
“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大唐西域记》
路过高昌国时,高昌国国王执意要玄奘大师留下来弘扬佛法,甚至派兵包围了玄奘大师的住处,不准他离开本国国土。
无奈之下,玄奘大师只能绝食抗议,最终对高昌国国王晓之以情,这才得以离开继续西行。
凡此种种,在他西行的路上,几乎是每日都在上演,而玄奘大师也经常处在生与死的边缘,但前路即使是再艰难困苦,也没有阻止他的坚定脚步。
终于,在长途跋涉数年后,玄奘大师几经辗转来到了佛教圣地,也就是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那烂陀寺,在这里,他遇到了圣僧戒贤法师。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戒贤法师已年过百岁,并且,对佛法造诣极高,他年轻时,曾靠着深厚的佛学功底,以辩论击败南印一大外道,获得了国王的极高赞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戒贤法师先后担任了那烂陀寺的住持、长老等职务,而在玄奘大师来到那烂陀寺时,戒贤法师已经是该寺的首席大长老。
而戒贤法师在第一眼看到玄奘大师,并得知他来自遥远的东土大唐时,竟然当场泣不成声。
戒贤法师为什么会泣不成声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戒贤法师在三年前,曾患上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正当他因为痛苦而一心求死时,有一个云游到此的高僧告诉他,他之所以患病痛苦万分,是因为在他的前世,曾做出不少坏事,因此才会报在了今世。
接着,那位高僧告诉戒贤法师,让他再忍耐三年,只要等到一个来自东土大唐的高僧前来,并倾其所学教授他佛法,身体就自然会康复。
所以,戒贤法师在看到来自大唐的玄奘大师时,才会泣不成声,也因此当即收他为徒。
不管这个故事是传闻还是确有其事,但玄奘大师自此开始跟随戒贤法师研习佛法则是真的,通过戒贤法师的倾心传授,玄奘大师在这里学习了《俱舍论》、《大毗婆沙论》、《因明论》、《声明论》等佛经论典。
五年后,玄奘大师学有所成,开始继续游历,先后来到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这次游历,让他对佛法的领悟更进一层。
并且,在游历返回那烂陀寺后,玄奘大师又主持了数次佛法辩论大会,屡次均以胜利告终,这就更让他在当地声名鹊起。
就连印度戒日朝的国王,在亲自听了玄奘大师的辩论后,也被他的风采所折服,并在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杰县)为玄奘举办无遮大会。
终于,在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后,玄奘大师踏上了返回故土的路程。
功德圆满后安然圆寂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大师回到长安,这次回来,距离他当初西出玉门,已经过去了十七年之久。
在这十七年里,他旅程五万余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来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得知玄奘大师归来后,唐太宗李世民安排宰相房玄龄前去迎接,并将玄奘大师安置在长安城的弘福寺,到了当年二月,李世民由洛阳返回,亲自接见了玄奘大师。
这次接见,太宗皇帝与玄奘大师相聊甚久,对于玄奘大师的壮举,李世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当时李世民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认为玄奘大师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就提出让玄奘大师还俗,入朝为官。
想象一下,这种皇帝本人亲自提出的邀请,若是换做寻常人,恐怕忙不迭地就答应了,毕竟皇帝金口玉言,况且高官厚禄就在眼前,几乎是唾手可得。
但玄奘大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当场拒绝了太宗皇帝。
他的志向,是弘扬佛法,是为了佛法能够统一,而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完全是过眼云烟。
见邀请不成,李世民倒也开明,没有再勉强玄奘大师,只是提出,让他将多年来在西域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这便是《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的由来,经玄奘大师口述,其徒弟辩机编撰,一部地理史籍横空出世,让当时的大唐人,从这部著作里看到了更远的世界。
在此之后,玄奘大师便安居弘福寺,开始他长达二十余年的译经事业。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玄奘大师先后译出佛经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包括《大般若经》、《大菩萨藏经》、《大毗婆沙论》等,另外,他还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为当时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的不少僧人也纷纷来到长安,拜入玄奘大师门下,成为他的弟子,像著名的唯识宗创始人慈恩法师,以及被誉为“海东瑜伽之祖”的圆测法师等人,都是玄奘大师的门下弟子。
然而,纵然弟子众多,朝廷派来帮助玄奘大师翻译经书的助手也不少,但精通梵文和佛理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玄奘大师一人在废寝忘食的工作。
而这样枯燥的日子,玄奘大师坚持了十九年,直到公元664年的一天夜里,他翻译完最后一卷经书后,放下手中的笔,对身旁的徒弟说,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力气几乎耗尽了。
一个月后,玄奘大师在玉华寺安然圆寂,享年62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而玄奘大师,就是一个舍身求法的人,所谓一生一事,一事一生,说的就是近乎完美的玄奘大师。
公元664年,唐玄奘弟子疑惑地问:“大和尚得生弥勒否?”,“得生!”说完,一代高僧唐玄奘圆寂。
在《西游记》里面唐僧取经后成了佛,现实中的唐玄奘圆寂前,说自己能得生弥勒佛的兜率天,结局堪称完美。
玄奘作为唐朝的一代高僧,受到了后世人们的尊重和推颂,其历经磨难孜孜不倦,孤身一人西行取经、归来后手不释卷翻译大量经典、创建了唯识宗等种种事迹,比起其他几位西行的高僧,朱士行、法显、义净、智猛等,无疑他的成就是最高的,
但与其他高僧详尽记录了生活起居,甚至圆寂前的种种事迹,发现人们对唐玄奘的关注,其焦点放在了他西行取经和归来翻译经典上。
人们对唐玄奘取经归来后的经历印象很模糊?甚至不了解唐僧因何圆寂?唐僧想去少林寺归隐却一直无果?圆寂前唐僧见到了什么,让弟子疑惑地发问?
唐僧圆寂
公元664年,唐玄奘圆寂后,遗骸被供奉在大慈恩寺翻经院内,唐高宗敬重玄奘德行,御旨厚葬白鹿原,唐玄奘圆寂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人们敬慕唐玄奘的德行,百姓都自发地来到纪念唐僧,
下葬的当天,《新唐书》记载,长安500里外,自发给唐玄奘送行的人有百万之众,直到夜间一些唐玄奘的仰慕者,还久久徘徊在墓前,人数多达三万余人。
其后仰慕唐三藏的人依然不少,甚至唐高宗每每站在大明宫前,眺望远处的白鹿原,见到了唐三藏的庐宿墓,依然心生感触和怀念之情,毕竟唐玄奘作为唐高宗的师父,两人是有着一段深厚的情谊。
公元669年,唐高宗决定将唐玄奘迁葬到风景优美的樊川凤栖原北岗,并且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护国兴教寺庙,同时造塔供奉唐玄奘,至今唐玄奘的舍利塔,依然保存完好,每年都会迎来大批的慕名而来的游客。
可是人们不知道,长安附近并不是他的理想归宿地,他曾经的心愿是远赴嵩山少林寺归隐,但终其一生,这个愿望都无法实现,
最终他选择了玉华寺作为归隐之地,唐玄奘一生中最后的时光,就是在玉华寺渡过,至今陕西铜川玉华寺遗址还保存着许多唐玄奘的遗迹,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玉华寺遗址,曾经发现脚印碑刻,当时佛教界极为关注,
1999年,玉华寺遗址又出土了另外一块硕大脚印碑刻,这块碑刻上还有残缺铭文。这两块碑刻最终经过专家鉴定,唐玄奘雕刻的佛足脚印,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除了发现佛足印碑刻,在玉华寺还发现了一尊金刚石座,根据石座上的铭文,断定它的制作年代为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石座上有玄奘亲笔题记“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等20个字。
同时考古人员,还在玉华寺遗址,找了传说中的“圣渠”。“圣渠”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就唐玄奘在公元664年,正是要跨越这条小渠时,忽然跌倒地方。
谁也没想到,走过了万水千山,穿越漫漫黄沙的唐玄奘,就因为这一次摔跤便卧床不起直至圆寂。
在玉华寺唐玄奘总结了一生,特别是在圆寂前的几天,让弟子们取来了译经目录。不顾当时的身体虚弱重新翻译经典目录再校对一次,
认为准确无误后,才放下心来。唐僧圆寂前最为牵挂的,是他主持翻译的最后一部经典,600卷大约有600万字的《大般若经》,至今这部《大般若经》也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
搬入玉华寺后,唐玄奘就深感自己可能时日无多,因此每天都很勤快,希望经历把《大般若经》翻译完,因此他曾经告诫过弟子们,
“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
可见唐玄奘当时已经预感到不久将来,自己将圆寂在玉华寺,而唐玄奘的贡献不仅仅是翻译《大般若经》,唐玄奘还翻译出一部只有200字的经典,这就是著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好几个译本,但是论知名度最高,百姓普及率最广的,就是唐玄奘翻译的版本,可见唐玄奘对于佛教文化传播的贡献,可谓是十分巨大的。
而唐玄奘的人生成就不仅如此,他的人生成就除了译经,还有另外几个。
唐玄奘的人生成就。
一:唐僧的学术成就
历史上佛教高僧如恒河沙数,可为何唐玄奘能家喻户晓呢?
其中的主要原因,归功于一部明朝吴承恩编撰的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里面的内容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由于这是一部小说,因此情节读起来比佛经是简单有趣。
《西游记》其参考的元素之一是唐玄奘编撰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是唐玄奘归唐后,将自己取经的过程中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一部游记。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对于千年前生活在中原、很少与外国接触的唐朝人来说,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为当时的学者和百姓,开启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西域之外大大小小的国家,各种各样的风景和不同的风俗。广袤大地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种族、语言和服饰的人,还有一路上各种神奇和荒诞的传说,以及玄奘本人坎坷的经历。所有这些被唐僧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因此其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
宋元以后,民间出现了大量的依据大唐西域记创作的各种小说和戏曲,到了明朝,吴承恩更是将这些民间演义,汇聚成一部划时代的名著《西游记》。
从西游记被广为传颂开始,唐玄奘=唐僧,基本上唐玄奘的形象就定了下来,而这样导致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其真实的经历却逐渐模糊。
不过,稍微对唐玄奘有过了解的人,都知道留下《大唐西域记》这本巨著,实际上和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大的关系,正是李世民的高瞻远瞩,唐玄奘才在繁重译经工作中,抽出时间来编撰大唐西域记。
后世人对唐玄奘的这部书倍加推崇,特别是这部书的内容,更指导了异邦探寻印证过去的历史,因此这本书即便是千年前编撰的,但是到了至今也被地理,历史,文化专家作为参考文献,
可后世和民间对此书如此的敬重,但唐玄奘本人却并不把《大唐西域记》放在心里。历史记载写这本书的时候,唐玄奘并没有翻译佛经的严谨,反而是“玄奘口述,辩机缀文”而成。
在唐玄奘眼里,佛经的翻译才是严谨和极为重要的,但是在客观和世俗的角度看,《大唐西域记》其价值和意义却非常的重大。
在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文化专家眼中,它的重要性无疑比唐玄奘带回来的一大堆佛经重要。
为何专家眼中《大唐西域记》比佛经还重要呢?
因为千百年来,虽然有无数的高僧大德西行求法,归来后都留下了自己的游记,但是《大唐西域记》却以知名度高,记载内容丰富,真实性强著称。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南亚考古学中,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一些消失的遗址,都是在《大唐西域记》的指导下挖掘和重现的。
除了南亚大陆在国家,唐玄奘还在取经中,还途经中亚、西亚等地区,接触过当时富庶一时的“西域三十六国”。而《大唐西域记》同样记载了这些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成为了后世的西域诸国考古和历史主要文献,
《大唐西域记》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让唐玄奘在学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反而是他意想不到的。
二:唐玄奘的伟大人格与精神,成为了后世人铭记他的原因。
唐玄奘做了三件事,让后人对他是铭记很赞颂。
一:坚定信心西行取经,唐玄奘西行之路的困难,在大唐西域记中有充分的讲述,此处是不多说了,而他能孤身一人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的西行取经,就这一点便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二:唐玄奘西行取经,并非为自己的私心,而是为了中原更多百姓,为此他放弃了荣华富贵机会,放弃了在西域国度被供养衣食无忧的日子,这一点任何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时至今日,依然让人敬佩。
三:他学成并没有贪恋在天竺的名誉和地位,不忘初心毅然选择了回到祖国,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悟,带回了中土。可见他对祖国的至诚至真,而这种的祖国人民的热爱,救苍生于水火的大愿精神,不但感动了唐王李世民,还感动了唐朝的百姓,同样感动了后来的如恒河沙数的僧俗。
四:归国后,唐玄奘大师,埋头翻译了众多经卷,翻译了大量的经典,同时还将中土的道德经等翻译成梵文,不但把佛教文化带入和融入中土,更将东方的优秀文化传播到西方,并且他还创建了为以逻辑和理论见长的唯识宗,教育出一批高僧大德,和无数的翻译人才,可他自己却不贪恋名声和荣华富贵,这等的精神和人格,是后世对他敬仰不已的原因之一。
三:唐玄奘临终异象
玄奘大师临终,徒弟问了一句:“大和尚得生弥勒否?”,很多人忽视了这个细节,就是为何这位弟子会这样发问,按照唐玄奘的修行和贡献,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其实这和唐玄奘临终的几件异象有关,唐玄奘最后几年是在玉华寺度过,而他圆寂和一次度过一条小溪有关,谁也没想到,历经千山万水,穿越过漫长的戈壁滩的唐玄奘,会在跨过玉华寺的一条溪流时,因为摔了一跤而卧床不起。
这条小溪至今还保存了部分的遗迹,就是至今玉华寺遗址的圣渠,此后唐玄奘告诉了徒弟自己的各种梦想。
“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
又过了不久,他清醒过来后,告诉徒弟们,梦中有许多人,拿着鲜花、宝幢,在美妙的音乐下,驾着一辆金光闪闪的车,来迎接他。当时在梦中,他错愕的自言自语:我有何功劳,能受如此大的供养?
想来后,他将此事告诉了徒弟们,此后在他人手最后的几天,唐玄奘还是不放心经典,不顾身体的虚弱,重新整理了一次自己毕生精力翻译的经典。
在这些都做好后,唐玄奘再无牵挂,在禅堂“吉祥卧”,等待圆寂,到了子夜。徒弟们都坐在堂下等候,一位弟子,问出了最后的疑惑。
“大和尚得生弥勒否?”
“得生!”这两个字说完,唐朝一代高僧唐玄奘闭目圆寂。
为何弟子有如此一问,因为所有的人对唐玄奘是无限的敬仰,作为人师唐玄奘的“得生”,影响非常在大,弟子们也解开了疑惑,这两个字千年来,同样也激励了无数僧俗。
玄奘大师西行,跋山涉水、数次遇险,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最终达成了取回了真经,同时不贪恋财富和地位,毅然携带所学归国,归国孜孜不倦的翻译经典,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玄奘大师其为天下苍生的胸怀和刻苦的精神,其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千年后的百姓,而他的事迹也激励了后来千万人,人们缅怀唐玄奘功绩,依据大唐西域记创作了名著西游记,正是《西游记》让唐玄奘在众多高僧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僧。
唐玄奘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成就一番功业,必须抛却私利,初心不改努力为苍生谋福祉,才是至关重要的。
谨以此文,顶礼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提起唐僧,马上就会想到《西游记》,《西游记》里的唐僧最后成了佛,他是永远不会死的。现实生活中的唐僧和我们一样,也是肉体凡胎,也会生老病死。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怎么死的呢?
唐僧原名陈?,法号唐玄奘,公元628年,乘船渡海,历尽艰辛到达印度,在那里他走遍了大小寺庙,取得真经,于公元645年正月,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他接风洗尘,他也因此成了弘福寺的主持,开始了他译经,传经的生涯。
据《后汉书》记载,唐僧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圆寂长安玉华宫,后迁至樊川。陵墓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9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
关于唐僧的死,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他取得真经之后,日夜整理文献,积劳成疾,终于把全部经文全部翻译过来。然后他坐下来,笑着圆寂了,他死后被葬在白鹿原。另一种说法是,农历大年初九,独自到后屋东西,不慎滑倒,卧病不起,直到最后生命结束。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13岁出家,24岁时就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门课程,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为了探究佛教各派学说,于唐贞观元年向唐太宗打报告,请求西行前往印度留学,唐太宗都没有批,多次申请无果后,求学若渴的玄奘决定偷渡,私自前往印度,他一个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前后历时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于贞观十七年启程回国,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七尊,经论657部。 贞观十九年玄奘到达长安,此时唐太宗为了征战高句丽,住在洛阳,立即诏令玄奘前往洛阳见他,唐太宗见到玄奘,深感欣慰,并问玄奘当年取经为何不告知朝廷,玄奘说,我再三陈表,但朝廷就是不批,没有办法,我只能私自前行。
玄奘想到家乡附近的少林寺翻译经书,那里远离市集,环境清静,但唐太宗不准,他想让玄奘弃佛还俗,帮助他处理政务,唐太宗的这些要求与玄奘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的宗旨相违背,理所当然的遭到了玄奘的断然拒绝,唐太宗仍不放弃,又想要玄奘随自己一同前往辽东观战,也遭到了玄奘的拒绝。 唐太宗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自然也就不允许玄奘回少林寺,只允许玄奘在长安的皇家寺庙弘福寺及大感恩寺等地译经。
唐太宗及唐高宗李治之所以多次要求玄奘还俗,主要是因为唐朝初期对佛教并不支持,甚至排斥佛教,再加上唐朝多次受到西突厥的骚扰,先后多次发动战争,唐太宗非常需要精通西域、中亚各地地理、交通、民族风情、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人才,而玄奘沿途历经西域、中亚等多地,对那里的情况都非常了解,他是不二人选,唐太宗多次提出让他还俗都遭到拒绝,因此玄奘想会少林寺的请求唐太宗也是不答应的。
玄奘无奈,只好潜下心来编译佛经,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在贞观二十二年将翻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送给唐太宗作序,唐太宗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后来唐高宗李治又为其撰写后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都由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唐麟德元年(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后水渠时不慎跌倒,小腿被划伤破皮,从此一病不起,至二月初五夜半时圆寂,据说当年有近百万人为其送葬,这么多人为一个和尚送葬,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