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又好看,如何理解与学习?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3关键词:

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又好看,如何理解与学习?

点赞1、丰城市 网友:弦断听音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都很美,怎么去理解和学习呢?”魏晋小楷字大大小小不同,这确实是魏晋时代书法的一个特点,我们掌握的时候啊,千万要注意,一定要从一个帖的整体出发,理解他在一个帖里面的位置和特点,不要把它单独的看成是大或者是小,或者把他写的一模一样,因此我们从2点来说。

第一点,要注意字帖整体布局特点

第二点,要注意笔画结构用墨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特点出发来谈谈如何理解魏晋书法的笔法。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好,事实上我们看唐代的书法家写字也不一定全都是每个字都写得一样大,比如说欧阳询的字大大小小还是有穿插的,有些字特别大,有些字特别小,我们在《九成宫》这个字帖里边就可以找到很多大小不一样的字。例如“凿”这个字,在《九成宫》里边是最大的一个字,又例如“云”、“不”、“日”、“之”等等是《九成宫》里最小的字。但是,像《九成宫》中字写的有大有小,这样的例子确确实实也不是太多。

  • 这是钟繇《宣示表》中的字注意看笔法、笔势的变化

总的来说,欧阳询的字基本上接近于魏晋的风格,到了颜真卿,他的字写的圆圆满满,字径大小都差不多一样了,不管这个字的笔画是多还是笔画少,不管这个字长字写的是长还是短,他都写得非常开张满格,后来,柳公权的字,也写得跟颜真卿一样。这是唐代书法的特点,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在王羲之的书法,特别是在钟繇书法的字帖里边,看到的字确确实实是大小错落,甚至于大头小尾巴,显得非常的活泼可爱。

我们知道,楷书是从隶书里边而来的,那么像钟繇把字写的大大小小错错落落的,是不是隶书里边都是这样的,也不一定是。

在隶书这个书法体系里边,也是像篆书一样,有的写的大小很匀称,有的也是大小穿插的错错落落的,到底钟繇的书法是继承了哪一个传统,今天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最早在汉代中期到三国时代这一段时间,都已经产生了楷书的迹象,这些书法是许多书法家分别创造出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书法就像隶书多姿多彩一样,每一个书法家都有个人的色彩,而且这种色彩确确实实是五彩斑斓的,钟繇就是这五彩斑斓中的书法风格之一。但是到了唐代,书法逐步的趋向于统一了。

  • 欧阳询的《九成宫》字虽然有大小安排,但是笔法趋于统一非常明显

这个统一有两个方面的统一。第一是归于楷书这样一个体系,第二是在楷书里边归于王羲之和钟繇这样一个书法体系,这样一来,书法学习继承传统的面就会逐渐的缩小范围,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在唐代之前,我们的书法家可能有100个老师,100个风格,但是唐代之后,可能也就是四五个老师四五种风格,然后再往下缩,缩到三四个风格了。所以唐代以后的楷书,比较接近的成分就很大,多姿多彩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从书法的艺术性上来说,我们认为,唐代以后的书法在逐步的走向套路和僵化,而唐代之前的书法却是绚烂夺目,多彩多姿的,所以魏晋时代的书法,特别是魏晋的小楷就显得灵动剔透,活泼可爱充满着朴实和浪漫天真的这样一种气息,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感到它的趣味的存在,这种趣味我们要从整体上来理解,它不能从单独的一个字上来看,因为单独的一个字它的写法,我们在临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写得大一点,也可以把它写得小一点,或者把所有的字都写得一模一样,大来消除原来的大小排列这样一个风格和原汁原味的趣味,这是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来调整的。

  • 钟繇《宣示表》中的单字,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大小宽窄,长短笔画的粗细变化比较丰富,这是和唐代的书法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比如说钟繇的著名的字帖《宣示表》里边的很多的字,是大小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临摹的时候,可以把它临摹的一模一样大小啊,这就是艺术家的章法安排的问题,这个还真的不太好学。

我们看着字帖的时候,当然字帖上写的大我们就写大,字帖上写的小,我们就写小,这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时候要把握这个尺度和调节能力就比较难了,这也是书法的境界和意境问题,所以把握这个尺度这个能力是比较难以获得的。

为此我们根据您的提示和提问,我们就探讨一下我们如何去理解像钟繇这样的书法,大小错落穿插有致的这样一种艺术风格,他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去继承它。

  • 钟繇的书法不属于特意有成行成列安排布局的章法,但是它的章法的安排是有组织的,例如上图的六个字就是一组,这在整体的章法里边属于块面的安排,我们临摹字帖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特点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整体出发,我们临出魏晋的书法风格,它的整体的风格就是自由、消散,这是它的一些特点,如果排除了这些特点,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样,因为每一个字我们都可以把它写的一模一样大,或者我们可以自由的调节它的大小。例如,像欧阳询《九成宫》中的很多字他是故意写的小,但是这些写的小跟魏晋书法,特别是像钟瑶这样的书法作品里边的大小配置是完全不太一样的一个概念,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所以习惯于唐楷学习的朋友们,应该在进入魏晋书法的时候要更加的活泼和放得开一些,特别是除了笔法之外,要从整体上把握章法安排,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学问,实际上这正是魏晋书法的特别之处,也是他的很高的境界之处,就是前面我们讲的他是属于潇洒自由,而不像唐楷那样工整、拘谨或者是比较的规范统一。

第二个就是墨法笔法的问题。经过魏晋书法和唐楷不一样之处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魏晋书法的小楷比较多,那个时候由于造纸还不是非常的成熟和发达,因此纸张都比较小,大概就是一尺左右所以魏晋时代的人们在写书法的时候,他们的字也写的不是很大,魏晋时代的字指有多大呢,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6开的性质那样大,因此他们的字也写的不是很大,大体上来说,跟我们今天写的钢笔字的大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魏晋书法的精妙,它就在于能够在像篆刻一样在方寸之间看到一个大世界,在这么小的字里边,它也能够善于大胆的用墨笔画,有的鹤叔有的很细,例如项重要的书法就特别有这样的特点,他的《荐季直表》中的字和章法的安排足的看看几个字。

这4个字是《荐季直表》中选的。

我们看这个“臣”字,第1个笔画写的多重,好像是浓墨淋漓大笔信挥而就。

但是,就是在这一个字里边,它的粗细变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如果这个字是唐楷来写,你想一想,它的笔画的变化绝对没有那么大。这就魏晋书法是给我们感觉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有强音,有弱音,有长音,有短音,短的短,长的长,重的重,轻的轻,给人一种愉快节奏之美。

当你进入临摹这样的字帖的时候,你一定就像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一样,感受到了无限的熏陶。临摹魏晋书法,给人的心情也特别的愉快,感觉容易放松或者是非常抒情的感觉。

但是,我们千万要记住,这个时候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笔法,一定要稳、准、狠,做到心到手到。特别是我们在起笔、行笔、收笔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个部位都掌握好,才能够把这个字写的稳重当中有变化。要不然就会产生一种油滑的东西了,因为你写的心情很愉快,这一愉快,笔下也就不顾笔法里边的结构变化了,如果一个笔画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这个字写出来就一定是没有什么韵味的。

我们一定要记住,如果一个笔画里边的结构不存在了,这个书法就一定是写不好。

  • 注意下面的笔画,没有横画,看起来是4个点,但是这4个点的承接关系非常的严格,又非常的自由

魏晋的书法虽然是从汉代的隶书里边儿演进而来的,但是从汉代的隶书到魏晋笔法,笔法的结构已经形成,这就是书法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这三个节奏里边,它有严格的变化,同时又有自由的调节,这个变化和调节,魏晋书法掌握的是自由,而唐代的书法里边掌握的是森严。

这是魏晋书法和唐代书法的重要区别,因此我们临摹魏晋书法字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特点。

如果我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把握好整体的章法安排和具体的一个字里边的笔法的自由变化这两个特点,那么我们对魏晋书法的临摹或者是理解应该说基本上就已经是非常接近原始的状态了,也就是魏晋人的风度了。

事实上,所有的书法都有共同的特征和规律,那就是要紧紧的抓住两个结构,一个结构是,笔法结构,一个结构是,字法结构。

我们在专注于书法风格的时候,把这样两个结构掌握好,再加上我们对章法的重视,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透彻地理解书法里边的境界问题,魏晋书法是一种境界,唐代书法、宋代书法,都有自己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要着眼于魏晋书法的时代特点,同时也要注意贯穿历史的承传的优秀品质都有哪些,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书法的艺术的真谛。

以上就是我对魏晋书法的一点个人的看法,也许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欢迎您提出自己的意见,也欢迎您提出对我的批评指正。

点赞2、铜仁市 网友:彼岸草

魏晋小楷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非常和谐好看,该如何理解和取法学习。

题主所言,确实如此,因为古代小楷书法,在字形构势上基本上都随字赋形,因势生形。笔画多的字形大一些,字形小的写小一些,要做到字形小不至于猥琐,字形大不能密不透风,不过这也是基本基本上如此,也有字形小借助复杂用笔是其体型虽然小单但不简的意趣,也有笔画翻繁而字形简单的技法,比如笔画繁多的字,往往会把主笔写突出的基础上把一些副笔点画造型尽可能简洁处理。特别是框内部分的相同点画,均左作简洁处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才使得虽然字形大小不一,但排列成行却能够和谐统一,舒畅协调。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技巧法呢?我们知道汉字的点画因为字形结构不同,笔画多寡不同,势必会造成字形的大小不一,再说,一个因为其原本的造字原因,也不可能的的一模一样,自然会有点画多寡的情形。如果我们在书写是都写的一模一样大小,本身就不可能。未为了整体或者说通篇的和谐融洽,智慧的先民在创作创造和书写汉字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一套对于应当的结构和和章法处理技法。

努力使得大小,点画多寡不一的字形组合成文章是时那个和谐规范。这一方面与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有关 也与汉字的基本造型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美好化的需要,古代的书法家们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书法点画、结构和章法技法,使得字形组合成篇是更加合理。一方面基本保持了单字本身的自然形态与整个字形轮廓,一方面也适度进行了微妙的调整。比如方框的字,如“国”字、“固”字等,实际上也并不是仍然按照其本身的轮廓去书写的,而是更就视觉原理的误差,已经与其它字在一起的和谐需要,会比原来的字形略微缩小一点,以使得和相邻的字在大小疏密等方面相称,不至于大小过于悬殊。实际上这种审美与技法,在古代未必是有意自觉如此,多是因为审美的自然而然所形成,之后被后来者总结而成技法与理论。

实际上,题主所说的大小,在书法中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大小,而是视觉审美上的一种感觉。因为书法家在处理大小特点的字形,往往会使大者不见其对大,小者不见其小,要以相称为妙。所以会对点画单一,字形较小者,通过一些技法之使其有一种密或大的感觉,比如只有一画的“一”字,往往或将其加粗或用笔上复杂化,甚至将其位置偏高一些处理,使其在空间位置是不至于过小。

题主所谓,字形大小不一,但放到一起又非常好看,实际上就是让字形既要保持原来的字体形势,同时通过微调使的各字之间,在作品的章法构成中,又处于一种相衬的理想境地,自然会使得每一个字即具有独自的个性特征,同时又能够和其它字和谐融洽相处的天然美的艺术境界。

如何学习这种技巧呢?一方从理论上认识理解这种技巧,同时要在临摹与读帖中善于发现经典书法作品中的技巧与出彩之处,在临摹过程中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与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点赞3、衡阳市 网友:寄春。

大小不一结构一样,学习中理解,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点赞4、宜兴市 网友:狂拽龙少

在书法中,不仅仅是魏晋小楷,无论是哪个朝代的书法,无论是何种书体,都要求大小错落。

我们知道,一支军队,既要有主力部队,又要有后勤部队;既要有英雄,也要有伙夫;既要有指挥官,更要有普通战士。只有大家有机组合,相互协作,才能形成战斗力。正如,抗美援朝能取得胜利,除了前线战士奋勇作战外,绵延不断的运输线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就如一支团结协作的军队,字与字之间要主次有别,错落有致,不能都是同一个大小,那样只会“状如算子”,如同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算盘珠子,索然无味。

楷书出现于汉末魏初,魏晋之时正是其发展规范之时,也就是那个时候确定了楷书的基本规则。

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他的作品无论是《荐季直表》还是《贺捷表》,都充分体现了大小错落的参差之美。

而唐代的楷书也遵循了这一规则,在被誉为“楷书典范”的《九成宫》中,其字形也是大小穿插的。

书法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不能如印刷体一样大小一致,那样只会失去变化,走入死胡同。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点赞5、扬州市 网友:凡珊。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确实,魏晋小楷往往字的大小不同,笔画粗细不致,不像后期的唐楷那样规整划一,但却是学习小楷的必经之路,小楷不宗魏晋便难写出高古拙朴之意。今人很多人学习小楷都从唐人入手,结果就造成了千人一面,只可远观而不可细品。谈点个人的肤浅认识,权当交流吧。

一、魏晋小楷是楷书的祖师爷,追本溯源才能理解小楷的精髓与精神。楷书始于三国时代,隶书楷化几乎与草化同时进行,钟繇、皇象这两位大书家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不管是在推动汉字演进上还是在推动书法艺术发展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钟繇将隶书简化笔画,增其顿势或钩挑而成,变圆为方,省去隶意,实现书体的转换,创造出楷书,因此推为楷书鼻祖。《宣示表》《贺捷表》等为其代表作品,其结体自然而真趣,笔中带有明显的隶书笔意,可以说集法度与趣味于一体。这是外在的。从内在看,钟繇的这种探索为后代书家创新创造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极具借鉴意义,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本源所在,因此最为高古。到了东晋,一代女书家卫夫人将钟繇的楷书进行再一次的演化,再传给弟子王羲之,王羲之则进行了再次的探索创新,使小楷的笔法、结体实现审美转换,脱尽隶意成为巅峰,为后世立下楷则。到了唐代,则转入森严法度中不能自拔,书写规范虽然达到了极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创新的方向几乎堵死了。就像我们今天的阅兵一样,虽然气势恢宏、步履铿锵、整齐划一,但要在战场上那样持枪行走,你还未等到“子弹飞一会儿”就已经被淘汰了。所以,魏晋小楷是很多学书人一生的追求,那是楷书艺术的根源所在,是楷书创新的原点。

二、“书不入晋终下品”,学习小楷的突破性转折在得魏晋之法。有个有趣的现象,一些武林门派的创始人、祖师爷一类的人物都非常厉害,但越到后来门牌弟子越来越不争气,偶有某门派出现一个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一出手便能笑傲江湖。这是为什么?因为创始人、祖师爷一类的人物,本就是经过岁月和武林选择出来的强者,都有笑傲江湖的拿手本领,门派后辈大多只是学着他们的功夫、循着他们的路子走罢了。楷书也是一样,即便你的智商再高,但若放着神仙的招数不学,偏要学习民间散打,就算是活到老学到老,也只能是民间散打的巅峰,终究入不了神仙之境。但民间散打有用不呢?当然有,能够强身健体、开化筋骨。所以我认为,学习小楷可以唐楷为启蒙,打好基本功,起码要做到笔随心动,而后则上溯魏晋,理解魏晋小楷的变化之法和无法有法,增加动势和趣味,由约而博,假以时日便可自出面目。但要有一点一定要记住,不要学习个性很强的帖子,个性强烈的帖子前面必无去路,容易掉进习惯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另外,写经一类的帖子可以打辅助,但不能主攻,毕竟写经一类的帖子以抄经为目的,速度较快,笔法简约,字字雷同,有法度但无趣味,无能细品。


三、学小楷不能单学小楷,一定要学会融通。练习楷书,可以选择其他一两类的书体同步进行,比如隶书和行书。我们看魏晋的一些经典小楷之作,很少有像唐楷那样通篇全是楷书的模样,有的有行书笔意,有的有隶书笔意,还有的有篆书笔意,巧妙把其他书体的笔意,融合在楷书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趣味。

以上观点,仅为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批评。

点赞6、诸暨市 网友:*安若汐

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又好看,如何理解与学习?我们现在所讲的魏晋小楷,它主要是指钟繇的小楷和王羲之的小楷这两种风格为主。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是在于他对小楷的一种创新,而王羲之学自钟繇又将小楷进一步的规范化,使之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的楷书字体样式。

至于小楷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放在一起又好看,这是因为他们做到了重心平稳,节奏鲜明,另外,在书写风格上也得到了统一,因此能够更加鲜明的表达作者的神采,使欣赏者能够体会到作品的美。而这些特点即使在我们现在书法创作中也是一样实用的。

想要通过学习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我上面所说的几点之外,在临帖中最好能够采用块面来进行学习,比如说,你可以先临习一行或者一块甚至一页,不要对单个字进行反复练习。


图片:钟繇小楷作品

一、钟繇小楷

钟繇是将隶书字体演变到楷书字体,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在他的楷书中还是很大程度地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且在字形上还是以隶书的扁方形为主。

因此,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发现其章法布局上还是以隶书的那种为根本。


图片:钟繇小楷《荐季直表》

二、王羲之小楷

王羲之的楷书学自钟繇,但是其又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了创新,将带有隶书笔意的笔画进行了变化,使之更趋向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楷书字体。楷书的标准化、规范化是王羲之在书法史中的贡献之一。


图片: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综上所述

魏晋时期的小楷,正是由隶书转变为楷书字体的演变过程,钟繇在此间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大,王羲之又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小楷字体大小不一,形态参差不齐,只要掌握住它们的书写重心以及节奏,是能够将它们的美体现出来的。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点赞7、运城市 网友:龙吟帝

不仅是魏晋小楷,书法作品都有这些变化的,从书体的产生顺序看,魏晋时期产生的草、楷、行书较之前的篆书、隶书变化更大,对比更强烈,艺术手法也更丰富。

书法的重要艺术手段就是对比,在字的大小,形状;笔画粗细、方圆、长短;结字的收放、疏密;体势的欹正、聚散........等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对立的关系既形成对比,又要和谐统一。手法越多,书法水平越高,作品的艺术性越强。

这是书法之法则的核心部分,也是一切自然天道。古人所讲的阴阳、天地、尊卑.......就是这个法则,他们的举止言谈、行走坐卧无不遵从这一法则,所以他们已经把这个法融入血液中了,书写时一种不经意的自然展现,所以显得那么的自然和谐,也就是好看了。

我们今天的人生活在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时代,所有的事物都是整齐划一的,这是现代美,工业化的美,就连汉字也是从印刷体到电脑打印体,变成了统一形状大小的“方块”字,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视觉环境中成长的,从出生睁开眼睛就耳濡目染了,我们习惯了整齐划一。而传统书法的美是自然的美,如同天下找不出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综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传统书法难的原因。上课的时候,我讲到这些,有学员问,那王羲之、颜真卿写字时会考虑这些吗?我说不会!因为他们对这些法已经融会贯通,了然于胸了,他们做一切事,包括写字都如理如法。他依然不能明了。我只好这样解释,如同我们呼吸一样,在当下一瞬间,你会考虑该吸气还是该呼气吗?答案肯定是不会,我们就是自然而然地呼吸了,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情况是呼之后是吸,吸之后又是呼,特殊情况,比如受到惊吓,会连续吸,深吸,之后还是呼。

这里把呼吸换成字的大小大致可以理解一二了。但这个过程又不能是简单的大-小-大-小变化的机械重复。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书法难以理解,难以掌握,难以学会的地方,学习中每一个对立的手法都要从法帖中提炼、归纳、总结出来,通过专项的训练,逐步掌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点赞8、滕州市 网友:戒心ら

魏晋小楷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其结体章法讲究"因势布形,错落有致”,和行书、草书一样,多呈欹侧之势,不用打格子,不受格子束缚,讲究竖有列、横无行。钟繇的小楷隶书笔意多一些,二王小楷与行草一起构成晋韵,萧散、飘逸。二王小楷和行草可同练,相互促进,加深晋韵的理解。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