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北洋陆军的“师”是由清末新军的“镇”改称而来,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大清朝有多少新式陆军呢?不过14个镇以及18个混成协(混成旅),平均每个行省都摊不上一个师级建制。民国建立袁世凯1912年正式上台后,为了体现新旧军制的不同,才特别将镇、协、标三级军队编制改称为“师、旅、团”。
(张作霖剧照)
那么北洋军在鼎盛时期有又多少部队呢?大约有120万人马,编有陆军师33个、混成旅97个和其它杂七杂八的混成团等部队,其中有半数为北洋嫡系。你会发现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并没有师级以上的建制,陆军师已经是最大编成;其二是陆军正规师的数量也不很多,远不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动不动就180个、200多个甚至到最后345个师的状态。
按照清朝所谓十八行省的行政区划,每个省民初其实还是摊不到两个陆军师的番号,既然暂时没有师以上的军、路军等建制,那么在有兵就有地盘的年代,师级部队就是最大的编制,师长职务当然性命攸关。袁世凯是依靠“北洋六镇”起家的,非常清楚军权的重要性,麾下几个后来的北洋军阀段祺瑞、冯国璋、曹锟也都是“统制”(师长)出身,也自然了解师长职务是为要害岗位。
(袁世凯)
同时有一点尤应注意,北洋早期虽然存在军阀混战,但全国却只有一个政权:即袁世凯任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看来,那属于“和平时期”。而袁世凯是个毫无争议的政治与军事强人,至少在他倒行逆施决定称帝之前,国内没有一个省的势力敢公开跟袁大头叫板,否则一准被团灭。既然是非战争状态下,为了防止各省督军拥兵自重,袁世凯规定师级番号为最大军队编制,那也就无人敢公然违抗。
根据北洋政府1912年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师一级为基本战略单位,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另附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营辖4个步兵连。可以发现,民国早期的军制是模仿日本军队的,平时只有“师团”建制,战争时期才有军、方面军甚至总军(总方面军)的编成。
(曹锟)
比如奉系军阀张作霖最重要的一个职务,就是袁世凯1912年任命其为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东三省另外一支师级部队,则是张作霖盟兄冯德麟统率的陆军第28师,在袁世凯死前只有这两个师,并且互相没有节制关系,张作霖怎么可能轻易放下师长一职?那是军事实权所在。偷偷摸摸扩军的事情虽然有,比如私建几个混成旅,但是公开建立新师完全没有可能,北洋政府的“陆军部”根本不给你番号。
《少帅》里其实有个不太引人注意的桥段,张作霖正跟日本顾问谈话间,副官来报段祺瑞政府“婉拒”了奉军新增混成旅的申请,那已经是袁世凯死后的20年代,北洋政府对各地军阀扩充部队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张作霖真正奠定“东北王”的地位已是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失败,遂夺其第28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冯德麟)
看见了吧?张大帅仅仅拥有两个师的陆军部队番号,就足可成为雄踞关外的霸主,足见北洋早期师长职务的重要性。奉军开始有“军”级建制已经是1922年,是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作霖将所部编成“镇威军”共六个军的番号,入关争夺北洋政府控制权,既然刀兵相见了,那么北洋政府的规矩和限制也就无所谓了。这一年其实也是个分水岭,各地区军阀纷纷大肆扩军,实乃中央政权衰弱所致。
直系军阀的重要一派曹锟和吴佩孚,起家部队就是北洋陆军第3师,吴佩孚直到第一次直奉大战前还兼着第3师师长职务。而西北军的冯玉祥,发家部队则为北洋陆军第16混成旅,到巅峰时期该旅已有兵力10000余人,但仍然顶着“混成旅”的番号,其一是皖系军阀掌握的“陆军部”严格控制着其他派系的师级番号,其二是小军阀们懂得隐藏实力,树大招风啊。
(段祺瑞)
补充一下,北洋军确实曾经组建过“军级”部队,但只发生在镇压武昌起义的大规模作战时期,比如段祺瑞就曾任第一军“统领”,南北议和之后最大编制又恢复成师。
北洋军1913年新建第7、8两个师(规模13个师)、1914年仅建了一个第10师(达到14个师)、1915年又裁撤了第23师(规模减至13个师)、1916年新建第11、第12、第13师(规模增至16个师),足见在袁世凯挂掉(1916年6月16日)之前,对师级编制看管之严,也说明师长职务的抢手不足为奇。
(吴佩孚)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抓这师长的职务不放?当然了,在民初的时候军阀的眼里,这帽子死都不能撒手。
其实这事有很多的小伙伴很明白:“军阀吗?手上有军队,这才叫军阀,没兵有钱那叫财阀,既没有钱又没有兵,还嚷嚷那叫土匪,所以军阀当然的把手里头的帽子给抓紧了。”
可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嘛是师长,而不是军长,或者是司令呢?
咋说呢?北洋陆军里头他能够控制军队的官,那就是师长,再高一级,就袁世凯那样的,就这位置能有几个?
这么说吧!这北洋陆军里头的师,其实是来自于清末的新式陆军摆弄出来的镇,当时全国清朝准备整三十六镇。
这不没钱吗?到了武昌起义的时候,也就成立了二十六镇,您听明白吗?是成立,有了招牌还没东西的。
到了清朝覆灭之后,真正弄出来的也就十六个镇和十六个混成协,当然也有说是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
这协其实就是旅。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咋还有混成协呢?不是弄镇的吗?”
毛病还是出在钱上了,清朝自己没有钱,扣扣索索弄了个北洋六镇出来,作为嫡系养在紫禁城周围,其他三十镇这不就分给地方,让他们自己花钱,自己筹建。
有钱的省,没问题呀!你给多少名额,他就能整出多少东西来。
可到了穷一点地方,他朝你吐舌头,没钱,那就弄的小一点,总之给你弄出来不就完事了吗?这不混成协就这样出炉了。
那么到了袁世凯当了总统之后,这要体现一下和旧时代的不同,这就把镇,协,标改成了师,旅,团。
这师长,旅长,团长就出来,所以那个军队里头掌握实权最大的官其实就是师长。
后来的事
除非像袁世凯这样自己一个人训练六镇,管理六个师长,所以当时咱大华夏地头上,实力最大的就是袁世凯的六镇官兵,一个镇就有一万两千五百一十二人。
那么后来这都知道了手中有军队,干啥都好使,所以这部队就扩编了,弄出三十三个师,混成旅就有九十七个,这里头有一半以上都是北洋出身。
瞅见没就三十三个师,多抓俩,这就代表着实力的暴增啊!
当年东北王张作霖坐镇东北那会,这嘎达就俩师,一个是张作霖的27师,另一个就是他的把兄弟冯德麟的28师,俩人属于平级。
袁世凯给东北弄这么俩师长,其实也有那么个搞平衡的意思。
张作霖自己私下搞几个混成旅,这属于黑户,在北洋政府那档案里头压根是没有的。
后来张作霖借着冯德麟跟着张勋搞复辟这事,才拿到了28师的兵权,这才成为了真正的东北王。
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冯玉祥知道吧?他的根基是第16混成旅,当他实力暴增,手底下有一万多人,这比一个师的兵力还多,还顶着一个第16混成旅的番号。
所以那个时候,所谓的军级单位,那都是要打仗了,临时把几个师弄一块,再弄一个领导机构,这就有军了。没事的时候,这就各回各家了,还是师长说了算。
咋说呢?当地方上的军力足够和北洋政府进行抗衡,甚至出兵,所谓的抓着师长不放也就不灵光了,毕竟他都不听你的了,北洋政府弄的那套规矩和制度也就没啥用处了。
当第一次直奉大战的时候,啥师长不师长的,只要手里有兵,您给自己整个元帅都没人说了,那个时候张作霖自己手里就有六个军的番号,当然是他自己搞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北洋陆军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题材,也曾写过几篇短文。因为题主问的是“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没问其他的,所以我也就只针对主题作答如下:
说北洋时期的军阀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的确如此。那时的军阀,可以不当省长,可以不当督军,甚至可以不当总长,却不能不当师长。在北洋军阀控制的省区,各省的军政长官(不同时期称都督、将军、督军、督理、督办等,特别区称都统)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兼任一个师长。还别说一个省的军政长官了,许多军阀即使当上了相当于战区司令一级的巡阅使,官居上将了,也依然紧紧抓住师长的权柄不放。比如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兼第3师师长;苏皖赣巡阅使齐燮元,兼第6师师长;热察绥巡阅使王怀庆,兼第13师师长;闽浙巡阅使孙传芳,兼第2师师长;两湖巡阅使萧耀南,兼第25师师长;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兼第11师师长。除了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外,全部的巡阅使都兼了某一个师的师长。
北洋时期的大军阀,为啥都紧紧抓着师长的权柄不放?因为那时的一个陆军师实在是太牛逼了。咋一个牛逼呢?
第一、 北洋时期的陆军师是当时最高编制单位
这个没道理可讲,当年它就是这么个体制,即以师为最高编制单位。那时也有军或路的编成,但都是战时编组,不是一级编制单位。
第二、 北洋时期的陆军师少而精
和四十年代国军的步兵师曾达到两三百的数量不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陆军师为数很少,真正走的是一条精兵之路。
那时的军队,分中央陆军和各省陆军。中央陆军历年在编数罗列如下:
1912年,随着部队名称的改变,北洋第1至第6镇、第20、第23镇等8个镇改成了8个师,番号不变。又增建第19、第27、第28师,北洋陆军实力为11个师。
1913年, 建第7、第8两个师,达13个师。
1914年, 建第10师,达14个师。
1915年, 裁第23师,又减至13个师。
1916年, 建第11、第12、第13师,又增至16个师。
1917年, 建第15、第16、第18、第29师,达20个师。
1918年, 建第9师、参战军第1、第2、第3师,达24个师。
1920年直皖战争后,建第23、第24、第25、第26师,裁第11、第15师、边防军第1、第2、第3师,总数减至23个师。
1921年, 建第11师,总数又增至24个师。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裁第16师,第27、第28、第29等3个师独立于北京政府之外,又建第15师,北洋实际控制的陆军师减至21个。
1923年, 建第14师,又增至22个师。
上列统计中,虽使用中央陆军番号,但隶属关系归地方长官而与北洋少有渊源的如川军等师未列入。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疾速走向灭亡。这之后的中央陆军各师,已是破败不堪,提不起来了,因之未再统计。
兵少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可以集中人、钱、物于重点,形成拳头,练成精兵。
北洋陆军师的精,体现在哪儿呢?
一是编制先进。下表是诞生于1904年9月12日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贯穿整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陆军师的编制:
上表中,镇、协、标、营、队、排、棚,对应民国后改称的师、旅、团、营、连、排、班。
对应地看,将炮兵团、骑兵团编到师,这是后来包括最牛逼的美械师也没能达到的,可北洋师达到了。
二是实力充足。和后来抗战时骑兵团没马或少马、炮兵营没炮或少炮的情况不同,北洋陆军师的步、骑、炮、工、辎等兵种都是齐装满员。来看看辛亥革命前北洋陆军六镇的实力:
先说炮。
第1镇:日造75毫米野炮18门,德造格鲁森57毫米野炮18门,德造格鲁森57毫米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第2镇:日造29倍径75毫米野炮36门,日造13倍径75毫米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第3镇:德造克虏伯75毫米野炮36门,75毫米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第4镇:日造75毫米野炮36门,75毫米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第5镇:德造克虏伯75毫米野炮36门,75毫米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第6镇:法造克鲁苏75毫米野炮36门,75毫米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您看清了,这可不是纸面上的编制数,这是实力数。
1906年,清新军在彰德举行秋操(即于秋季组织的红蓝实兵对抗演习),组成南军与北军。南军由第8镇与第29混成协组成,共装备野炮36门,山炮54门。北军由第5镇和第1混成协组成,共装备野炮54门,山炮36门。显而易见,参加秋操的两个镇是按编制编满了54门炮,两个混成协没有法定编制,却都实有炮36门,这恰恰是两个炮兵营的满编数。
说完了炮再说枪。
还以北洋六镇为例。1905年,北洋常备军第1、第2、第3镇建成,其中第1镇(后改番号为陆军第2镇)的步骑枪于1903年购自日本,为三零式,口径6.5毫米。
第2镇(后改番号为陆军第4镇)的步枪于1903年购自德国,为毛瑟式,口径7.9毫米,骑枪系于同年购自日本,为三零式,口径6.5毫米。
第3镇(改称陆军后仍为第3镇)的步枪也是于1903年购自德国,骑枪则既有德国造,也有汉阳造,惟口径则均为7.9毫米。
1906年,北洋陆军(此时已改称陆军不再称常备军)第1、第5、第6镇次第建成,其中第1镇、第6镇所用步骑枪均购自日本,为三零式,口径6.5毫米。第5镇初建时所用步骑枪较差,“系旧式,且极凌杂”,但仅仅一年以后,到了1907年,便已经全部换成德国造毛瑟系列,口径7.9毫米。
从以上不难看出,北洋六镇建军之初,所装备的步枪只有两大类,即德制7.9毫米毛瑟系列步骑枪和日本以毛瑟为母本仿制并改进的6.5毫米三零系列步骑枪。毋庸置疑,这都是当年最先进的步枪。
民国建成后,到1920年直皖战争前,北洋陆军装备的步枪除德毛瑟系列依旧外,日三零系列换装为三八系列,又增加了俄莫辛纳甘系列。机枪则以德马克沁、法哈其开斯、日三八式为主要装备。
查阅北洋陆军在清末民初时的装备,往往是该编多少就有多少,一挺机枪、一门火炮也不少,而且枪炮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说完了枪再说人。
看一看截止到1910年,全国新军各镇的实力:
北洋陆军:第1镇,12524人。第2镇,12468人。第3镇,12636人。第4镇,12504人。第5镇,12504人。第6镇,12599人。
其他省陆军:第8镇,11204人。第9镇,9044人。第10镇,7233人。第17镇,未详。第19镇,4486人。第20镇,5357人。第21镇,2542人。第23镇,8231人。
当时一个镇的编制员额为12512人,由上列各镇实有官兵人数,可以清楚地看出北洋六镇的满员情况,看出与其他各镇的对比情况。
在1920年直皖战争之前,因为饷项有保证,内战消耗也不大,兵员的征招条件也定得比较高。要求新兵年龄需在20至25岁之间,身高在当时官裁尺4尺8寸以上,力大能平举100斤以上,步行每小时能行20里以外者。这样的招兵标准,是民国后来任何一支军队都不曾有过的。
那时国力不强,但以有限的军费,集中装备一二十个师,就能够保证它的齐装满员和兵强马壮。试想一下,若是同样的钱,用来养二三百个师,它还能不能保证每师编配54门75火炮的一个炮团?还能不能保证军饷不拖欠?还能不能保证经常性地搞数万人的实兵对抗演习?肯定不能了。所以,虽然军费总量可能并不高,但因为部队数量少,落实到每个师里,它的单位数量就足够多了。有了钱,装备上去了,训练上去了,战斗力自然也就上去了,一个师举足轻重炙手可热也就好理解了。
俗语说,物以稀为贵。在北洋军阀分裂混战以前,属于中央的陆军师最多时也仅有二十几个,平均每个省不足一个,自然就占秤。相反,如果一个地区都有数十个上百个师了,每个师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当然要掉价。这就好比八十年代,一个数千人的大厂,大学生往往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自然就让人刮目相看。而如今失业求职的大军中,大学生多得一块砖头掉下来都能砸中好几个,也就没有谁再把他当回事儿了。一样的理儿。
上图系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远征军在胜利阅兵式上。可见此时的北洋陆海军官兵身材高大,气势威猛,与旁边的法国兵相比,还略胜一筹。
第三、军队合成,唯此一级
北洋陆军是跨越清末到民初的一个武装集团。1912年9月镇改师后,编制上又做了一些微改,比如骑兵团的编制缩小,在各团增设机关枪连等。此时的编制如下表:
还有几处微改,没有在上表中体现出来,补充以文字如下:
一是增编了师属电信队。电信队为连级,下辖2个无线电通信排,2个建筑排,1个输送排。共计官弁兵夫163员名。
二是增编了师属气球队。气球队也是连级,下辖1个制气排,1个司球排,1个吊笼排,1个输送排,另有系留班、通信班各1个。共计官弁兵夫221员名。
可以这么说,整个旧中国,没有哪一个时期哪一支军队的师具备如此完整的战斗体系。不仅如此,它的兵种单位配备得够大、够用。单说这师属炮兵,能在每个师编一个54门制炮兵团的,在旧中国几十年间,也只有北洋陆军。后来的国民党军,有过多种类型的师,但从无将一个54门制75口径的野炮、山炮混编炮兵团编到师的。四十年代后期的美械部队,不过是每师一个12门制75口径的山炮营而已,那就牛逼得不要不要的了,可以想象北洋陆军的师当年有多牛逼了。
更让它牛逼的是,与今天诸兵种合成在营以上每一级都有体现不同,北洋时期的合成只体现在师这一级。就拿火炮这一项来说,后来的军队,统帅部有预备炮兵,军有军属炮兵,团有团属炮兵,营有营属炮兵。但北洋时期不一样,除了师这一级,其他任何一级什么也没有。师以上的军是战时编组,只有指挥权,而无行政权,军长手中基本不掌握战斗支援、勤务支援和战斗保障单位,它必须通过临时归其指挥的师才能达成指挥意志。师以下的旅、团、营等都是单一的步兵,战斗支援、勤务支援和战斗保障单位也是什么都没有。
有人可能要问了,每次战斗都要一个师出动吗?若是小规模的战斗,只需一个团,或一个营,没有战斗支援和勤务支援,战斗如何实施呢?
是这样,那时若需要旅、团、营等独立执行某个作战任务,则由师根据需要加强骑、炮、工、辎等兵种组成混成旅、混成团、混成营等,战后兵种单位归建。比如1913年北洋军征赣时的第6师张敬尧团,便是临时配属炮兵第6团1个连、骑兵第6团1个连、机关枪2个连、卫生队、电话队各一部组成的混成团。同年在反击外蒙侵略战争中的第1师李奎元支队,也是以步兵、骑兵各2个营,炮兵、机关枪兵各1个连组成的混成支队。护国战争时的北洋陆军第3师第5旅、第6师第11旅等,也都是临时组成的混成旅。
这么说吧,甭管你上级的军(路)也好,下级的旅、团也好,没有我师长给予兵种单位的支援,你就无法编组合成的战斗单元,也就谈不上遂行合同作战。
所以说那时的陆军师牛逼,它没办法不牛逼。这就好比你有锅灶却没有柴火,他有柴火却没有米,唯独我有锅有柴也有米,能不牛逼吗?这也就难怪北洋时期的军阀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了。
“死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题主所问好像有些内涵啊,话中有话的意思便是北洋军阀时期,70多个军阀头子都将自身的长远目光放在了“师长”这一职位之上了。但是师长以上还有军长或者司令呢,北洋军阀头子为何只将毕生心血付诸于谋求师长呢?但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上来了,看过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的影视剧作品的读者都几乎对这么一个镜头似曾相识吧?那就是北洋军阀当中,级别职位最高的就是师长了,当然,北洋军阀政府的总统和副总统除外。其实,题主发问还应该完善一下,那就是“北洋时期的军阀除了紧紧抓着师长一职,还有就是北洋政府总统的职位了”。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张作霖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不假,但是他依旧是名副其实的第27师师长,直系首领吴佩孚则是名副其实的第3师师长,只不过后来张作霖坐到了大元帅、吴佩孚坐到了总司令的职位上。
在北洋军阀时期,师级是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也是一个政府最为基本也是必须要有的作战单位。因为北洋军阀时期,在其本质上虽然说政府只有一个,但是地方政权却数不胜数。再加上,混战时期,武力资本才是立足于世的首要因素。另外,北洋军阀时期,浮现出一个尤为明显的现象,那就是“重武轻文”,因为民国同宋朝不一样,宋朝的中央集权很紧缩,而民国前期军阀遍地都是,权力十分分散。故“重武轻文”现象比较严重,而“师长”一职又是当时军队中的最高编制单位,所以说,诸位军阀头子才死死地抓着师长的职位不放。有些官职较低、势力较小的地方军阀甚至将“升至师长”当做毕生梦想。(毕竟当时全国的师长也没几个,而北洋政府的最高军队编制也只有师长)
不知道大家可曾知道北洋官制是清朝新军官制的后来继承者,也就是之前新军官制的原封不动地继承。1912年8月,北洋政府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军衔制又重新编定了北洋政府军衔制,在此基础之上紧接着又颁布了《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因为当时主要以陆军为主,所以说陆军军官仍然分为三等九级,有上、中、下三等官衔之说,在其之内,还有更为细分的“九级”。当时陆军虽然也设有比较系统完善的军衔制,但是主要有所侧重的便只是师长一职。当时的师部军官编制军衔:①师长-中将;②参谋长-上校;③副官、军法、军需、军医处长等官职,皆为中校。
综上所述,北洋时期的各地军阀头子之所以都紧紧抓着师长一职而不放,究其根本,还是当时在师长这一职务之上最有实权。因为处于当时军阀混战的情况之下,一方面各地军阀要接受北洋政府的军队编制,另一方面还要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实力,这样“两不耽误”才是生存的王道。
因为北洋有传统,将官不杀。
到了师长这一级别,北洋在战场上都有优待,哪怕打得一塌糊涂,战场上也不针对师长进行狙杀,哪怕战败被俘的师长,最多也是拿钱赎人,礼送出境的待遇。
整个北洋军阀时代,只有少数几个将官被杀的反例,并且还有几段故事。例如徐树铮杀陆建章,段祺瑞手下心腹大将徐树铮飞扬跋扈,积极筹划武力统一中国,为了杀鸡儆猴,徐树铮打破潜规则诱杀了陆建章,之后陆建章的侄女婿冯玉祥找机会公报私仇,也杀了徐树铮。还有一个例外是施从滨,孙传芳和施从滨有旧怨,孙传芳坐大的时候,施从滨战败被俘,本来孙传芳的部下还挺守规矩地把施从滨礼送到孙传芳处,结果飘起来的孙传芳翻脸将施从滨处斩……十年后,孙传芳兵败下野,跑到天津租界当寓公,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为父报仇,枪杀了孙传芳。这两样举动都被当时舆论所认可,所以冯玉祥虽然反复横跳倒戈,但对他抱有好感的军阀也不少,施剑翘更是被官方特赦,活到了79年。
这个问题严格的说是军阀为什么抓着军权不放,倒不一定是师长的职务。
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后,曹锟为首的直系击败了奉系,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一时如日中天。然而直系的二号人物、曹锟的心腹吴佩孚却意识到此时的直系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随着直系势力的扩张,原来隶属于曹锟或者依附曹锟的一些军头也有了自己的地盘,隐隐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新势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在北洋时期由于中央政府收入有限,各省的军队大多是自筹军饷,谁地盘大,能筹到钱,就能自己养更多的部队,对于北洋政府的依赖性不大。所以一旦那些军头有了自己的地盘,就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而脱离曹锟的掌控。
所以吴佩孚提出了一个方案,将军权上收,也就是各省的巡阅使、督军不再兼任军职,专心管理地方事务,并由北洋政府重新任命他们兼任的部队长官。然而谁都知道,军阀混战时期没有军权的督军和巡阅使就是个笑话,所以自然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
不过吴佩孚不为所动,先后解除了两湖巡阅使、湖北督军兼省长萧耀南、直鲁豫巡阅副使、直隶督军兼省长王承斌、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陆锦、河南督军张福来、安徽督军兼署省长马联甲、山东督军郑士琦所兼任的军职。
这几人中除马联甲兼任的是旅长外,其他兼任的都是师长。他们得知消息以后表示宁可保留军职,但是却遭到了吴佩孚的拒绝,并重新任命人员出任了他们所兼任的师长和旅长职务。
从表面来说,这些人确实是死抓着师长或是旅长的职位不放,但是其实质双方争夺的是对军队的控制权。吴佩孚不仅免去了他们兼任的军职,更重要的是不给他们重新任命部队长官的权力,而是由自己来任命。在这种情况下,萧耀南等于失去了对自己基本部队的控制权。
而曹锟、吴佩孚虽然也表面上辞去了兼任的军职,但是他们可以继续任命自己信的过的人来管理部队,这样他们不兼任师长职务,一样可以控制部队,所以就无所谓了。
所以吴佩孚和萧耀南等人争夺的,其实是部队的控制权,而不光光是一个师长的职务。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因为师长这个职务,对一个军阀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很多军阀,宁可不当都督或督军,也要当师长,因为,丢了师长这个职位,基本上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件事,从北洋第三师的师长延续中可以看的很清楚。
北洋第三镇,肇始于清朝的北洋新军第三镇,是北洋六镇之一。第一任统制为段祺瑞,后来成了皖系军阀首领,他的势力就是在担任北洋第一镇统制期间建立起来的。
北洋第三镇的第二任统制是曹锟。1907年,曹锟带着第三镇出兵东北,支持徐世昌在东北搞官制改革,让东北成了北洋军队的大后方。东北剿匪过程中,吴佩孚担任管带(营长),功劳很大,被曹锟赏识,提拔为统带(团长)。
民国建立后,北洋第三镇改为第三师,曹锟继续担任师长,吴佩孚是炮兵第三团团长。袁世凯实行帝制时,吴佩孚就做到了旅长的位置上。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皖系军阀掌握北洋政府,谋求武力统一。段祺瑞最聪明的一点是,自己不直接掌权,而是让自己的四大金刚徐树铮靳云鹏等人出面干预政治。1918年,段祺瑞扶持徐世昌当总统,让靳云鹏当总理,又让徐树铮组织安福系掌握议会,靠着老徐和小徐,段祺瑞就掌握了整个北洋政府。
1919年,围绕巴黎和会的讨论的山东问题,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并且迅速蔓延全国,皖系军阀统治面临最严峻的考验。段祺瑞让徐树铮联络张作霖阎锡山等人,并且专门告诉徐树铮,注意探听吴子玉的意见。
徐树铮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吴佩孚算个什么东西?能和一省督军相提并论?
吴佩孚确实资历太浅,从两年时间升了旅长又当了师长,对于徐树铮这样的北洋老人来说,实在太嫩,但是,徐树铮不知道,在北洋体系中,一个有分量的师长,能量绝对超过一个省的土皇帝都督。
可巧的是,吴佩孚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年后,就是吴佩孚带着第三师,以及王承斌、阎相文、肖耀南3个混成旅从湖广地区北上,彻底击溃了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徐树铮组织的安福系土崩瓦解,从此,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掌握北洋政权。
吴佩孚能力实在太强,利用直系军阀掌权的前两年时间,把河南、湖北和湖南收入囊中。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更是让吴佩孚成“中国最强者”,吴佩孚和曹锟的地位发生逆转,吴佩孚成了主角,曹锟成了配角。
段祺瑞、曹锟和吴佩孚都是北洋第三师的三任师长,而他们又存在着北洋政权的继承关系。不得不说,做师长,是北洋时期最为有前途的工作。
为什么北洋军队中的师长职位这样重要?笔者认为,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
1,师是北洋军队中最高一级的编制。清朝一开始筹划建立36镇,到灭亡时,也仅仅建立了26镇,形成了后来的26个师。这26个师,分别驻扎全国各地,互不统属,谁要是能把自己的师战斗力经营起来,就能称王称霸了。
2,一个师兵力达到一万二千多人,足以掌控一个省,拥有自己地盘,就能继续扩军成就霸业。比如张作霖的27师,虽然不是北洋嫡系,而且在民国时期才建立,可是张作霖就利用27师掌握奉天,进而控制东三省,成了东北王。较弱小的阎锡山和冯玉祥,都是民国初期的混成旅旅长,后来也又不错的发展。
3,作为一个师长,或者混成旅旅长,就有在政治舞台上发声的权力,在政客们的纵横捭阖中,攫取更大权力。典型例子就是1919年爆发的湖南驱张运动,湖南人除了搞轰轰烈烈的请愿运动,还请出了与张敬尧有矛盾的吴佩孚师长和冯玉祥旅长,这两人表示,给一笔开拔费,直接撤出湖南。张敬尧的湖南本来就是吴佩孚和冯玉祥打下来的,这两人一走,张敬尧自然就任人宰割了。
师长这个职位,在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中是高级将领,放在国民党时期的新军阀混战中,有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蒋冯战争前,韩复榘被冯玉祥免去师长职务,怀恨在心,中原大战中带着国民军第20师投靠老蒋,得到了山东省主席的职务。另一个师长石友三,带着24师投靠蒋介石,则得到了安徽省主席的职务。
蒋桂战争中,蒋介石重金收买了桂军的三个师长胡宗铎、陶钧、夏威,这三人表示通电下野,服从中央安排。于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没咒念了,只好宣布失败。
不同的是,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新军阀混战,虽然每次兵力也就是十几二十万,并不比直皖战争直奉战争规模大多少,可是他们的编制明显高很多,上千人就能组成一个师,然后上面有军,军上面有路军、方面军、集团军等。所以这样看起来,师长这个官,好像并不大了。
军阀混战的年代,能掌握一万多人的一支军队,谁敢轻视?这就是民国师长职位被人们追捧的真正原因。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这就是他们得以立足而成为军阀的根本,当然不能放。
当时一个师的满编人数是在12000人左右,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一些少,但是我们要知道老袁当总统的资本也就6个师而已。
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北洋六镇,清末的“镇”其实就是后来的师,一个镇就是一个师。
老袁之所以能够逼得“孙黄”等人不得不向他低头妥协,逼得隆裕不得不抹着眼泪答应让老溥逊位,几乎就是这6个师的功劳。
当然,老袁当时手里还有载沣柄政之后花了近3年的时间和无数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才训练出来的禁卫军。
这支禁卫军的人数也是12000人左右,所以也相当于一个师。
只不过这个师的兵源相对特殊,所以成军之后并没有大放异彩而已,反而有一种成为了冯国璋私人卫队的感觉。
这也就是说,老袁能够当上总统,其实手里最精锐的部队也就只有北洋六镇和禁卫军这7个师。
这7个师有多少人?满编的话也就84000人而已,当然这个数据肯定会有一定的出入,但不会太大。
老袁仅凭7个师就坐上了总统的位置,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师”的重要性?
我们再看曾经虎踞东三省的张作霖,张作霖在进入1912年之后,他手上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师。
当时的奉天巡防营一部分被改编成了第27师,一部分被改编成了第28师。
张作霖就是第27师师长,而他的拜把子兄弟冯德麟就是第28师师长。
所以,老张一开始其实并没有一个人控制住奉省,而是和拜把子兄弟冯德麟平起平坐。
可是俗话说得好,一山容不下二虎,总得有一人成为虎王。
这样一来,张、冯二人就有了明争暗斗,一直到段芝贵进入奉省,并被张、冯二人联手驱逐之后,才基本有了定调。
段芝贵被张作霖和冯德麟联手驱逐的过程中,张作霖扮演的是红脸,冯德麟扮演的是白脸。
这就造成了段芝贵仇视冯德麟,而亲近张作霖的结果。
所以,段芝贵回到京城之后,就向老袁举荐张作霖当奉省督军。
老袁当时为了拉拢张作霖,也就同意了段芝贵的建议,从而任命张作霖为军务督办,而冯德麟只是军务帮办。
张作霖从此之后就有了逐渐压倒冯德麟的趋势,只是一来冯德麟手中有28师,二来两人又是拜把子,所以老张并没有急于出手对付冯德麟。
到了1917年,冯德麟应张勋之邀带着百来号人赴京“共襄盛举”,他原本以为这是他翻盘的一个机会。
可是没想到,张勋失败了之后东躲西藏,他老冯也不知道是懵了还是怎样,竟然被段祺瑞给逮住了。
张作霖也就是抓住了这个大好机会,一口吞下了冯德麟的第28师。
老张就这样依靠27师和28师,一跃成为了控扼一省的军阀。
也就两个师而已,多吗?
说实话并不算多,可这两个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少了一个师他老张就成不了那个气候。
这也就是军阀们如此重视“师”这个单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军阀死抓着师长这个职务不放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说白了就是对部队的一个控制而已。
段祺瑞在北洋六镇时期曾经出任过三个镇的统制官,也就是后来的师长。
这段经历给段祺瑞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老袁病逝了之后,他可以依靠着这份声望成为老袁的第一个接班人。
可是到了后来,老段做事为什么处处受到掣肘呢?
不仅直系、奉系想要取代他,就连皖系内部也出现了不再支持老段的声音。
这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老段他虽然曾经当个三个镇的统制官,可是现在他已经不是了,那几个师已经不在听他的命令了。
师长直接控制着一个师,而师长之上的老段却无法让一个师长听话,这对老段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那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不只是老段,就是老袁也是如此。
老袁当上了总统之后,他的更多的精力就放在了政治上,而部队的掌控权就得往下放,这就造成了他对部队的控制力严重被削弱了。
那些师长因为直接控制着一个师,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那当然就会对上面的老袁、老段阳奉阴违,甚至是置之不理或者试图取而代之。
倘若军阀们不死抓着师长这个职务不放的话,他们最后很可能也会走上这条路。
所以,手上只有一个师的军阀,那他就必然会亲自当师长。
如果是手上拥有多个师的军阀,那么对于师长的人选,他就必然会慎之又慎,选择最忠心最可靠的人当师长。
这是他们的立足根本,他们不能不重视,也不敢不重视。
北洋军一开始的时候,被称为北洋六阵,当然这个镇,其实我之前也就分析过了,大概就1万多人,其实也就是师长的别称,满清的话,他称呼的时候想称呼的文雅一点,所以就叫作镇。
这都不碍事,关键问题就是北洋军一开始有六个师。
可能看了后面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大家觉得一个师能够干什么事情,在战场上面一个师都快成一个炮灰了,其实大家进入了一种误解,认为在当时尤其是在民国初期的时候,一个师是一个临时编制的一支部队,这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低下,装备地下,所以不成气候,当一个师长有什么前途要当就当一个总司令。
对于当时的军阀来讲,能够掌握一个师,实际上,这就算是权势滔天了。
怎么说呢?可能是因为袁世凯对于北洋军的训练太过于深入骨髓了,所以在北洋军内部,最大的部队编制就是师,而北洋军掌握的资源又是全国顶尖,(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石塘网)所以北洋军内部的一个师,那当然是通过重金打造出来的一支精锐部队,掌握了1万装备精良的士兵,你在中国可以横着走了。
这不是吹牛,袁世凯为什么能够逼迫革命党把大总统的位子让给他?(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石塘网)为什么能够逼迫清帝退位?不就是他手里掌握着6万多精锐的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吗?有着6万多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就能够称大总统,而当时掌握了一个精锐师的师长,就能够成为一个省的省长!
其实对于北洋军来讲,能够成为一个师的师长,总好过去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大总统,军队的兵权才是所有权利之中的重中之重,成为一个能够直接掌握一个师的师长,比起什么军队都没有的大总统,这当然高下立判,如果你这个师长的头衔被其他人给抹消掉了,那底下的士兵又不认识长官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只认谁是师长就听谁的命令,那这支军队自然就划拨给了其他的人。
而当时的北洋军对于更高级别编制的军队,又没有具体的代称和名称,所以一个师的师长那当然部队的编制算是最大的,掌握的军队算是最多的,所以当时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北洋军的大军阀都会挂着一个师长的头衔。
后来随着军队的扩建,以及对于军队编制的不负责任,几千多个拿着木棍的部队都能够自称自己为师长,那这师长头衔确实也烂大街了,再加上更高等级的编制开始出现儿师长自然也成为了大家眼中一个类似于炮灰一般的角色,一个高级炮灰。
北洋时期普遍重武轻文,有了兵权便是有了话语权。而北洋陆军的最大编制,也不过是中央直辖的陆军师而已,所以,也就出现了督军紧抓师长职务不放的怪现象。
又如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新直系独掌北京政权,直接统领新直系军队的副首领吴佩孚为加强对各省军队的控制权,曾提出一个统一军权于中央的建议,即规定各省巡阅使、督理一律不再兼任师长。这个计划对各省武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有兵才有发言权,剥夺各省军政大员的兵权,不亚于剥夺其饭碗。
他们表示情愿不做督理而要求保留师长的职位,但吴佩孚志在必行,先后下令解除了萧耀南(两湖巡阅使、湖北督军兼省长、中央第25师师长)、王承斌(直鲁豫巡阅副使、直隶督军兼省长、中央第23师师长)、陆锦(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中央第9师师长)、张福来(河南督军、中央第24师师长)、马联甲(安徽督军兼署省长、安徽第1旅旅长)、郑士琦(山东督军、中央第5师师长)等一批巡阅使、督理所兼的师旅长职务。吴佩孚的做法激起直系内部诸将的公愤和内讧。1924年5月,王承斌、冯玉祥、齐燮元先后提出辞职,想用“同盟罢工”的方式来倒吴。就在4月30日,上海《新闻报》曾发表时评分析说:“直系诸将同盟示威,迫曹氏制裁洛吴耳!为曹氏计,安能允其所请?假如曹听诸将辞职,彼等必将假部下拥戴之名,起而反抗,则直系之分裂立见;或曹迎合诸将之意,告诫洛吴,洛吴不甘受,分裂亦见;即使曹模棱两可,敷衍其间,彼等知曹无能主持,必自起而与洛吴争,则分裂仍不免。”
编制搞不好,打仗很烦恼。
中国近代以来在军事上无疑是落后的,这一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都能看出来,但是本文想表达的那种落后,不是武器装备上的,而是组织形式上的。
中国古代兵法讲究出奇制胜,一般都推崇“分进合击”,也就是几路兵马分兵来袭,最终的结果就是,部队容易分散,往往几百人就形成一个战术单位,一直到湘淮军时,还是这样。
比如淮军,一个营只有五六百人,在1864年打败太平天国后,经过裁撤的淮军还有五万人,一百多个营。
到三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时期,还是这种军事组织形式,几十万清兵在朝鲜战场上形成几百个营,因为军队是临时成军,指挥起来难度是相当的大,结果就是各自为战,稍微有点状况就变成了溃败。
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的时候,按照西方组织形式进行编排,才逐渐将淮军那种勇营制度逐渐废弃。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将能够直接控制的军队变成武卫前后左右中五个军,每个军都在一万人之上,聂士成的武卫前军(1.3万人),曾在天津强烈抵抗八国联军侵华,展现了当时中国最高军事水平。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痛定思痛,进行深度改革,命袁世凯全面主持编练新军,袁世凯因此创办了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前期打算编练六镇,后期推广到全国,建立三十六镇,每一镇辖1.25万人,具体编制上就是每镇辖步兵两协,每协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目兵十四名,基本完全和西方师一级的编制接轨。
如果全国建立36镇之后,那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跟当时的西方强国相对比。但是直到清朝灭亡前,也没有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根据资料显示,清政府倒台前,一共编练了14个镇。
1912年民国建立后,军队就换了个名字,以前的镇就成了师,以前的协成了旅,以前的标成了团。
到这里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北洋时期的一个师长这么牛叉了,在全国拥有的师比省份还少,拥有一个师,那可是比省级行政官员还牛叉的存在。北洋六镇就影响了近代几十年的历史,你说一个师长得多牛叉。
在整个袁世凯当政的北洋时期,迫于当时全国混乱的局面,袁世凯对军队进行了扩编,巅峰时期大概形成了33个师。
当时的一个师长有多难得呢?冯玉祥部下好几万人,费尽心血才混了个师长的职务,辛亥革命爆发前,老冯就已经是营长级别,到1914年因为镇压白朗起义有功,被任命为混成旅旅长。
这个混成旅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师,因为师一级的作战单位要求有点高,够万人才能上编,因此在当时一直有一种混成旅的编制,人数从三千到七八千不等。
有意思的老冯当时兵力已经过万,因为不是直系嫡系,而且与直系大佬吴佩孚有矛盾,遭受吴佩孚的各种打压,就不给你师长的职务,一直到1921年,直系因为用人,冯玉祥的部队才被编为陆军第十一师,担任师长,然后接任陕西督军。
老冯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短短几年发育成一股连整个北洋军阀都忌惮的“西北军”,1924年发动北京事变,让直系直接败家,1927年老冯响应北伐,直接导致北洋政府的败北,在当时,老蒋都以兄弟相称,在中原大战时,也打得老蒋极为头疼,虽然最终战败,但是老冯的历史还是很光辉的。
可以说,在当时的北洋大佬中,几乎没有没当过师长的,段祺瑞和曹锟都是北洋六镇时期的统制(相当于师长),吴佩孚早期追随曹锟,1918年取得陆军第三师(前身为北洋第三镇)的指挥权,以此为根本,使得吴佩孚在后期比曹锟还有影响力。
当时美国时代杂志称吴佩孚是“中国最强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只不过被老冯在北京事变的时候倒戈那么一下子有点伤,后来很难再起来了,但是吴佩孚在民国时期也是相当传奇性的人物。
当然,也不是哪一个师长都有这样的辉煌历程,比较窝囊的是一个师长应该算是张宗昌了,很多人都知道张宗昌是张作霖手下的五虎将,其实并不知道,张宗昌早年的“光辉”经历,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张宗昌在陈其美部下担任光复军的团长,1913年担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只不过他这个师长并不是北洋系统的,而是南方革命军序列的,水分比较大,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压根无法抵抗北洋军,张宗昌随即在前线倒戈冯国璋,成为北洋直系一部。
说起来,张宗昌是成也冯国璋,败也冯国璋,冯国璋担任代理总统后,张宗昌曾担任江苏暂编第一师师长,结果1921年的时候,被打成了光杆司令,这个时候冯国璋已经挂了,张宗昌只能拿着所有的身家去投靠直系新大佬曹锟,本来收礼的曹锟要给他安排个职务,结果吴佩孚看不惯张宗昌的出身,就不给他职务。
张宗昌是一个师长的职务,因为手里没有兵,竟然成了光杆司令,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最后只能投靠奉系,从营长开始做起。很多人都认为张宗昌不能打仗,其实,也是一种蔑视,能那么早当上师长的人,也不可能是饭桶,肯定是有点绝活。
在奉系的阵营中,张宗昌如鱼得水,兵力不久就上万,后来成为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一,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立下不少战功。
那么,民国的师长是从什么时候不值钱的呢?是从奉系当政期间,在皖系和直系当政期间,对于师一级的编制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很多队伍是够了师一级的实力,但是没有师一级的番号,比如冯玉祥就在此列。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为了压制地方的势力膨胀。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混成旅遍地都是,有的混成旅俨然比师的建制还要大,尤其在两次直奉大战中,北洋军阀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编制必须重新调整。
1925年奉系彻底掌握北洋政府后,因为奉系本身的混成旅就很多,所以就着手将混成旅改编为师,大大小小的混成旅一下子改编为师,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不满万的混成旅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师,后期在抗战的时候也有弊端。
到这个时候的师长,应该是遍地都是了,但是师毕竟是最大的常规战术单位,在任何时期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一般来说,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规模较小,只有两次直奉大战,作战规模较大,这就导致军事组织也停留到师一级,等到具体作战的时候,设个剿匪总司令或者总指挥,就可以了,结果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因为缺乏大兵团作战时的组织机构,又吃了大亏。
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已经是师团编制,一个甲级师团人数接近三万,到全面抗战的时候,我国的万人编的师压根无法对抗日军的一个师团,在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国军是投入兵力总数不下六十万,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以及各种兵团,而日军则是5个师团外加一个1个旅团,在指挥协调性上,日军是完胜国军。
结果国军是一边开向战场,一边进行军队改编,将两到三个师凑成军,来对抗日军,淞沪会战打到最后十分惨烈,最后的“转进”,也变成了“溃逃”,淞沪战场上国军伤亡18.7万人,结果“转进”的时候也损失了10万人左右,说到底就是建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军队就是吃了没有大规模兵团作战经验的亏。
北洋军阀集团源自于清末的“小站练兵”。当年,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最终成军六镇,即人们所熟知的“北洋六镇”。而这六镇的北洋新军,也成为了袁世凯安身立命的最大政治资本。后来袁世凯为逼清帝退位而玩出的把戏,正是由北洋新军来完成的。北洋直系的“大佬”冯国璋、曹锟和皖系的“大佬”段祺瑞等等,都出身于“北洋六镇”。
▲北洋“大佬”合影(前排正中为袁世凯)
镇这个建制并非北洋新军独创,在清王朝的绿营和水师中就已经有镇这个建制。绿营、水师每镇设总兵一员,归提督统辖节制,每镇下辖绿营兵一万五千至数百不等。清王朝全国置陆路总兵七十员、水师总兵十三员,共计八十三员,统辖约六十三万兵力。
北洋新军在编练之时,虽然使用了西式操典,但建制却保留了浓厚的清王朝特色,采用了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对应西方的师、旅、团、营、连、排、班。镇是北洋新军非战时的最高建制,其主官称统制,品级为武职正二品,与八旗副都统、绿营总兵平级。
▲北洋新军军官与士兵(小站练兵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下令改镇协标为师旅团。此后,师依然是北洋政府常备军在非战时的最高编制,只有在战时才会临时组建军以上建制单位。换言之,师长是北洋政府常备军在非战时直接统兵的最高级别将领,也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给地方实力派将领的最高实权军职。
▲北洋士兵(民国初年)
以民国初年的东北为例,北洋政府只给了东北的地方实力派两个师的“正式编制”——27师和28师。27师的师长就是后来的“北洋末代大当家”张作霖,而28师师长则是张作霖的盟兄兼对手冯德麟(冯庸大学创始人冯庸的父亲)。张作霖与冯德麟这对把兄弟之间互不统属,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而北洋政府则利用这种权力平衡来控制东北的局势。后来,冯德麟因为支持张勋复辟、战败被段祺瑞扣押,经盟弟张作霖的运作才得以获释,从此不问世事、做起了寓公。张作霖这才最终得以吞并28师,一家独大、成为了真正的“东北王”,继而又挥师南下、当上了“北洋末代掌门人”。
▲北洋28师师长冯德麟
说起来很多人或许会不信,张作霖民国初年在东北“占山为王”之时,身份仅仅是北洋的一个师长而已……可事实就是如此!在冯德麟被段祺瑞拿下之后,张作霖手中也仅仅只有两个师的“正式编制”。直到“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与直系彻底翻脸之后,他自己给自己封了一个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才算是跳出了原来那两个师的圈子。而在此之前,无论是奉天督军兼省长,还是东三省巡阅使、蒙疆经略使等等,都只是些虚名而已,张作霖手里只有北洋政府给的两个师的“正是编制”。
▲北洋27师师长张作霖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败北之后,张作霖于东北实行“整军经武”,不久便组织起来六个军的兵力、对直系发动了“第二次直俸战争”并最终击败直系,成为了“北洋末代掌门人”。您说北洋军阀为什么非要抓住师长这个职位不放呢?因为这是“合法”的名分!只有有了这个名分,地方实力派们才能利用这个名分去“合法”地去发展自己的私人武装!如果没有这个名分,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土匪”“山大王”!其他势力要灭你,那就是“理所当然”“替天行道”……有了这个名分,虽然名义上只是师长,却并不影响张作霖扩充出几个军、甚至更多地的兵力!北洋时期的其他地方实力派亦然。这其实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冯、阎等新军阀为什么要接受老蒋“招安”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张作霖出任“北洋末代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