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自此天各一方,但每一个人都继承了邓公的爱国之志。
说起邓世昌,人人都知道他是清朝晚期一位难得的爱国将领,而对他以身殉国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那一句悲壮的“撞沉吉野”,是邓世昌在全局失利的情况下,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为国牺牲壮举的真实写照。
“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这就是邓世昌的人生座右铭,而他也用实际行动,生动且又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
那么,在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又是怎么样的结局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百余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
黄海海战: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
光绪二十年,日本联合舰队悍然挑起战端,偷袭了巡弋在丰岛海域的北洋水师两艘巡洋舰,试图借此举夺取黄海制海权。
对于日本的挑衅行为,年轻的光绪皇帝十分不满,最终,在他的授意下,李鸿章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赶赴黄海,展开黄海海域巡航以及驱逐日本联合舰队等行动。
当年九月,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战舰自威海出发,赶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6000余名水师官兵也在护送下,逐一登舰,黄海海战由此爆发。
而邓世昌所负责的“致远舰”,就在此次驱逐行动之中。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之一,当时邓世昌担任该舰“管带”一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攻势凌厉,北洋水师逐渐落入下风,为了挽回局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奋勇作战,虽舰身中弹累累,但无一人退后。
但可惜的是,由于炮弹耗尽,再加上致远舰因为中弹起火,因此,就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恰好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中的“吉野”号战舰出现在邓世昌的视线中,并且还横行无忌,十分的嚣张,见此情景,邓世昌决定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
他当即下令,让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号,意图一举将其撞沉。
而吉野号上面的日本士兵,在看到不顾一切朝他们冲过来的致远舰后,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撞沉,大家都得到海里喂鱼去了。
关键时刻,吉野舰的司令官坪井航三紧急下令,集中所有炮火向“致远”射击。
伴随着密集的炮火,致远舰不断中弹,但包括邓世昌在内的全体致远舰官兵,脸上不仅没有一丝惧色,反而加快速度冲了过去。
就在双方快要接近时,吉野舰发射的一颗炮弹,击中了“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一声巨响,致远舰发生了大爆炸,开始缓缓沉没。
而在战舰沉没的同时,邓世昌被爆炸的气浪掀入海中,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致远舰已经沉没了大半。
见此情景,邓世昌心如刀绞,致远舰是他亲自从国外接回来的战舰,从接手的那一刻到现在,邓世昌已经和致远舰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如今,却眼睁睁的看着它一点点沉入大海之中。
更让邓世昌目眦尽裂的是,致远舰上的官兵,在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部分都落入海中,此时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这些人,可都是邓世昌一手带出来的兵,他们对邓世昌而言,说是属下,其实感情上胜似亲兄弟,但同样,此时这些曾经生死追随他的兄弟,已经牺牲大半。
而此时的北洋水师的舰队,已经被日本打得丢盔弃甲,先前与致远舰一同来的几艘主力战舰,也大多与致远舰的命运一样,被日军击中,沉入了大海之中。
看到大清如此不堪一击,邓世昌也是万念俱灰,在拒绝了随从刘忠的救援后,抱着同样前来救自己的爱犬,沉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战舰在人在,战舰亡人亡,邓世昌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誓于战舰共存亡。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
邓世昌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举国为之震动,就连光绪皇帝,也被邓世昌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垂泪为邓世昌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以表彰邓世昌以身殉国的壮举。
并且,光绪帝还亲自下旨,赐封邓世昌谥号为“壮节公”,又追封他为“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供奉。
除了这些荣誉方面的恩赏之外,清廷当时更是制作了一块重达三斤的黄金匾额,上书“教子有方”,赐给了邓世昌的母亲,又特意拨款十万两抚恤邓家。
当然,再多的赏赐,也改变不了邓世昌已经壮烈殉国的事实,那么,在他离世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呢?
邓世昌的儿子
邓世昌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邓浩洪、次子邓浩洋为邓世昌的正妻何氏所生,三子邓浩乾则是邓世昌的小妾所生。
而在邓世昌牺牲后,这三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邓世昌的长子邓浩洪和次子邓浩洋,在父亲殉国之后不久,便跟随母亲何氏离开山东烟台的寓所,来到了上海一处弄堂生活。
根据邓家后人的回忆,在来到上海之后,邓世昌的妻子何氏在很长时间都处在悲伤之中,曾经每天夜里,都会拿着一个小油灯,在家里走过来走过去,嘴里还轻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直到天亮方才回屋。
由此可见,虽说当时清廷对邓家多有赏赐,但失去亲人的悲伤,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当然,悲伤肯定是有的,但生活还要继续,邓世昌去世时,他的长子邓浩洪刚满二十岁,在料理完家中的事务之后,邓浩洪来到了京城,接受了光绪皇帝的召见。
此次召见,光绪皇帝除了褒奖邓世昌的壮举外,也让邓浩洪承袭了海军职位,据记载,邓浩洪的第一个岗位是“海军慰劳员”。
不过,这个所谓的“海军慰劳员”,仅仅是一个荣誉职位而已,算不得正式的官职,大概在半年之后,也许是光绪帝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又安排邓浩洪进入广东水师,担任“提标”一职。
虽说光绪帝有意照顾,但邓浩洪却志不在此,最终选择离开了海军。
邓浩洪的这个选择,与当时整个大清朝江河日下也有关系,再加上新思想的冲击,因此,在官场上看不到希望的邓浩洪,开始重操祖业,在天津、上海等地经营茶庄生意。
据邓浩洪孙女邓立英回忆,她的爷爷邓浩洪经常不在家,常年都是在天津、上海两地跑,由于勤劳和头脑灵活,邓浩洪的茶庄生意做的很不错,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已经拥有好几家典。
并且,邓浩洪也是一个爱国人士,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邓浩洪曾先后多次,为国民革命军捐钱捐物,身先力行的用行动支持国家。
到了1947年,邓浩洪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他育有一子邓小鹏,同样也是继承父辈遗志的铮铮汉子。
根据记载,邓小鹏年轻时,曾经在“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任职,之后到了淞沪抗战期间,由于日军占领了汉冶萍公司,对祖父邓世昌事迹记忆犹新的邓小鹏,毅然从这里辞职,不愿意再为日本人效力。
但辞职后,邓小鹏失去了收入来源,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活相当困顿,当时曾有人劝他出来在汪精卫手下找个差事做,但被他断然拒绝,表示自己宁愿饿死,也绝对不会吃“三点水”(暗指汪精卫)的饭。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鹏曾主动向国家上交了祖父的部分遗物,其中还包括邓世昌的亲笔诗文,到了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因病去世。
而在邓小鹏的子女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邓立英,她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而关于邓世昌的不少事迹,也都是由她整理出来的。
邓世昌除了长子这一脉之外,还有次子和三子,不过,关于次子邓浩洋的事迹极少,只知道他曾经在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便去世,也没有留下后人。
而三子邓浩乾,身世比较曲折,他是邓世昌的遗腹子,据相关记载,在邓世昌去世百天后,邓浩乾方才出生,也就是说,他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的面。
而他的母亲,不是邓世昌的正妻何氏,而是邓世昌的小妾陈氏。
在邓世昌去世后,陈氏生下邓浩乾不久,就带着他北上,之后又辗转来到上海,并在上海生活了很长时间,因此,邓浩乾的童年时光就是在上海度过的。
而根据邓浩乾的养女回忆,父亲邓浩乾在毕业之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不得已之下,打着邓世昌之后的名号,才在当时国民政府的海军部,谋到了一个编译科科员的职位。
之后由于工作调动,邓浩乾又来到南京,期间结识了妻子梁竹青,最终夫妻二人在无锡落脚,并收养了一个女儿,取名邓孝思。
1969年,邓浩乾在无锡病逝,享年74岁,而他的养女邓孝思,则在2014年去世。
邓世昌的女儿
邓世昌一共有五个女儿,但可能是当时时局混乱,五个女儿中的四个都先后失去了消息,更没有资料记载她们的去向,而唯一能查证到的,只有他的二女儿邓秀蝉。
根据资料显示,邓秀蝉在幼年时,父亲邓世昌就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其对象为邓世昌的挚友之子,也就是当时在南洋水师担任超武舰管带的叶富的儿子叶锦瑛。
之所以邓世昌会在女儿很小时就定下这门亲事,有两个原因,一来叶富与邓世昌本身就是同窗加挚友,两人当年曾一同在船政学堂完成学业,后又在福建水师任职,因此,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双方结为亲家也十分正常。
二来,叶富与邓世昌一样,也是一位爱国将领,但他在光绪六年一次围剿台州匪乱时,不慎被炮火击伤后身亡,年仅32岁。
而根据资料记载,叶富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叶锦瑛大概也就六七岁的样子,眼见叶家遭此横祸,作为同窗,邓世昌在此之后对叶家多有资助,并且还将女儿许配给了叶锦瑛,说白了,就是拿叶锦瑛当儿子去对待。
邓世昌殉国时,叶锦瑛19岁,邓秀蝉18岁,不久后,二人遵从父亲遗愿完婚。
目前大多数关于邓世昌家人的资料,都是叶锦瑛和邓秀蝉的子女以及后人记录下来的,他们二人共生育一子两女,其中,儿子名为叶裕芳,女儿分别叫做叶爱兰和叶素兰。
而在邓秀蝉的后人之中,有一位比较出名,那就是她的曾孙叶伟力,按辈分算的话,叶伟力是邓世昌的玄外孙,也是叶富的玄孙。
叶伟力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战争电影与人类和平》、《千万年的梦——人类和平之歌》等。
如今,距离邓世昌壮烈殉国的黄海海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邓公的后人并没有忘记先祖为民族大义牺牲的精神,正所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邓公的大义,也正激励着新一代的我们要奋发图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邓世昌祖籍广东番禺县,作为清军海军将领,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抗日殉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在黄海大战中,他指挥致远号奋勇杀敌,重创了日军主力舰船吉野号,随后在日军的围攻下弹尽粮绝,在无法突围的情况下,号召士兵跟日寇同归于尽,是一名真正的抗日英雄。
据说,邓世昌牺牲后,其母经常拿着他遗留在家中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教诲子孙说,要继承遗志,精忠报国。在其精神影响下,邓家后代发愤图强,精忠报国。邓世昌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其长子名叫邓浩洪,在父亲阵亡后承袭了其海军职务,供职于广东水师,直到1947年在广州去世。次子邓浩洋不幸英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曾供职于民国海军部,在1960年春天去世。
另外,邓世昌长女名叫邓秀媛,二女邓秀婵嫁给了南阳海军舰长叶富的儿子叶说周为妻。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这7位生活在广州的后人中有6位投笔从戎,五位从黄埔军校毕业,他们始终铭记国仇家恨,走在抗战的道路上。1994年邓世昌纪念馆在广州邓氏宗祠建成,并对外开放。其宗祠是邓世昌为国捐躯后建立的,至今人们还完好的保护着。邓世昌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但激励着他的后人还激烈着今天的人们,并且永远传承下去。(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爆发,“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英勇作战,升起舰队指挥旗帜吸引日本敌舰,遭遇围攻后致远舰多处受伤,危难之际邓世昌决意与日本吉野舰同归于尽。
日本军舰见致远舰来势汹汹,集中炮火打击,一颗炮弹落在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中,致远舰带着国人的希望含恨沉没。邓世昌落入水中后,随从扔给他救生圈,但被邓世昌拒绝,当时邓世昌养的狗狗“太阳”,用嘴拼命咬着邓世昌的衣服,全力拉他上岸。
邓世昌决心已定,毅然按着太阳的头沉入海中,致远舰250多名官兵全部殉国。
光绪皇帝得知邓世昌事迹后,追赠谥号“壮节公”,追封为“太子太保”。光绪皇帝特意赐给邓世昌母亲一块牌匾,上面大书四字“教子有方”,这块匾是用3斤黄金打造而成的。
邓世昌的壮烈殉国可以说是举国落泪,曾有人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见海军威”,有人讹传此联为光绪所作,其实另有其人,有邓世昌曾孙女邓立英保存的老照片为证。
邓世昌出生在广东,邓父是做茶叶生意的,在广东、天津、上海、香港等地都有茶庄。正是邓父的见识,邓世昌才有机会很早接触“蛮夷英语”。
1867年,沈葆桢担任福州船政大臣,机缘巧合之下,邓世昌首次接触军舰。邓世昌勤奋用功,凭借娴熟操作和过硬理论知识得到重用。
邓世昌并没有出国留学过,但他在执行接舰任务过程中弥补未能出国深造的缺憾,仔细研究英国皇家海军能够称霸世界的原因以及战术。
1887年,北洋海军从英国和德国分别购买巡洋舰(致远舰、靖远舰)和装甲舰(经远舰、来远舰),邓世昌以致远舰管带身份前去接收。PS:管带即舰长
邓世昌常年在军舰上,与家人聚少离多,邓世昌曾经三次回家探亲,其中第二次回家时,邓父已经去世数年,邓世昌跪在父亲坟墓前痛哭昏倒。
邓世昌本是汉人,但曾经两次获得“巴图鲁”称号。巴图鲁是满清对勇士的赞扬称号,一般是激励奖赏满清勇士的,比如青年鳌拜因作战一场勇猛才被封为巴图鲁。
邓世昌的事迹感动无数华夏儿女,也让无数国人为之落泪。流泪是因为邓世昌的英勇无畏,也是对落后软弱华夏民族的怜悯,更是对统治者奢华享受的恨。
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一衣带水,日本在明治维新改革后面貌一新,实力倍增,而反观清朝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奢侈的“面子”工程上,却丝毫不重视对海防力量的建设。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的结局其实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邓世昌有一妻一妾,两人均姓何,邓世昌常年不在家,两人相处融洽和谐,在邓世昌去世后,妻子何氏专门请人为邓世昌画了肖像画,每天早晚准时上香祭拜。
邓世昌一生共有三子五女,其中在邓世昌去世时还有一个遗腹子。那邓世昌的后代生活如何呢?
长子邓浩洪
光绪皇帝感念邓世昌的壮烈之举,所以让邓世昌的长子邓浩洪承袭海军职务,在广东水师任“提标”职务。
这个职务更多是象征性意义的,因此邓浩洪并未在这里呆太久,后来就重新捡起爷爷的茶叶生意,经常来往与上海和天津等地。
辛亥革命爆发后,邓浩洪曾经多次给国民革命军捐赠钱财以及物品,一直心系民族存亡和海军发展,1947年,73岁的邓浩洪老人在上海逝世。
次子邓浩祥
邓浩祥英年早逝,所以留下的相关信息非常少。邓世昌的外孙叶裕芳表示邓浩祥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就去世了,这是在邓浩祥短暂生命中的全部记载。
三子邓浩乾
邓浩乾的母亲是邓世昌的妾室,而邓浩乾就是邓世昌的遗腹子。在邓世昌沉海殉国三个月后,邓浩乾出生,但邓浩乾这个名字是邓世昌早就取好的。
邓浩乾曾在北京生活,后来在上海读书,毕业后先是在海军担任文员,又到侨民事务所工作。
邓浩乾有一个养女邓孝思,在邓浩乾晚年时,跟随女儿邓孝思生活在无锡。1969年,邓浩祥在无锡女儿家中去世,享年74岁。
2014年是甲午中日海战120周年,山东威海甲午战争博物馆举行纪念活动,邓孝思表示非常想去参加,但身体条件不允许,在三个月后,邓孝思就与世长辞,享年88岁。
邓世昌长女名叫邓秀媛,她的生平经历暂未发现记载。
次女邓秀婵
邓世昌殉国时,邓秀婵年仅18岁,但邓世昌已经提前为她许配婚姻。
邓秀婵嫁给邓世昌在船政时同学叶富的儿子叶锦瑛,这也是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的一次联姻。
叶富是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第三个能够独立带舰的管带,不幸的是,叶富在32岁时就英年早逝,此时儿子叶锦瑛只有五岁。
叶富是邓世昌少有的好友,在叶富死后,邓世昌对叶家进行帮助和接济,很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邓世昌才促成长女邓秀婵与叶锦瑛的婚事。
1946年,叶锦瑛在上海去世,邓秀婵于1949年去世。
邓秀婵与叶锦瑛共生有一儿两女,长女为叶爱兰、次女叶素兰、长子叶裕芳。
邓世昌的后代中有曾外孙叶兆麟、叶兆泰,玄孙有叶新力、叶伟力。
邓世昌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均没有相关记载。
邓氏满门忠烈
日本侵略者攻占广州后,并没有破坏邓世昌家的邓氏祠堂,邓氏祠堂是邓世昌父亲修建的,在邓世昌死后,邓母用光绪赏赐的钱再次修葺祠堂。
邓世昌在广州的后人中有六人投笔从戎,并且有五个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邓氏一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之士。
邓世昌的后人邓权民在90多岁时曾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就与邓家四兄妹同赴前线抗战。邓权民记忆中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广东博罗县接受日本军队投降,那是他最骄傲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后,邓权民仍然心系祖国建设,在1998年,邓权民向中山医科大学申请捐赠遗体,为医学研究做贡献,最终申请获得通过。
邓世昌的后代生活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乱世之中浮沉飘摇,很多邓家后人的生平经历都没有被记载下来,现在只能通过后人仅存的只言片语推测还原当时的人物踪迹。
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邓家后代都表现出大爱情怀,主动捐款捐物、积极抗战救国,不管身在何处,始终都心系祖国建设。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最后,向民族英雄邓世昌致敬!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12 点 50 分,黄海海战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中日双方一场争夺制海权的决定性战役。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邓世昌看到担任指挥的旗舰被日军重创,黄龙旗被击落,他立即下令在自己指挥的舰上升起旗帜,向日舰连连发炮,吸引住敌舰。
致远舰在日舰猛烈的围攻下,伤痕累累,燃起大火,即将倒下。为了尊严,为了国土的完整,不甘心、不屈服的勇士们决定与日军同归于尽。邓世昌命全舰军兵做好准备,发足马力的致远舰向日舰撞去。日舰在恐惧中向致远舰发射出密集的炮火,鱼雷发射管爆炸,“致远”舰沉入海底。邓世昌被炸落海中,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救他时,他边拒绝边说了上面那句让人至今读起来仍心中澎湃的话。
当时他最心爱的爱犬“太阳”,见主人危难飞快游到他面前,用嘴衔着他的胳膊拼尽全力要拉他上岸,邓世昌,挥手撵它离开,不走,仍用口衔其发辫欲救,看着愈来愈近的日舰,邓世昌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它同致远号一同沉没于波涛之中。邓世昌牺牲时年仅四十五岁,一同殉国的除7名遇救的士兵,还有全舰官兵250余,“舰在人在,舰亡人亡”他们和邓世昌誓与致远舰共存亡。
8年前,在接回“致远舰”等舰的途中,遇到一批被贩卖到直布罗陀海峡的中国人,他们大声呼救,其他舰长都不敢违规救人,邓世昌灵机一动用招收“锅炉工”的办法,让他们乘舰,护送同胞重返祖国的怀抱。
邓世昌,这名北洋海军管带中,唯一一位曾出洋留学的管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因训练北洋海军有功,获封“葛尔萨巴图鲁”(满语“敏捷的勇士”)称号,也是北洋海军中唯一一个获此封号的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聪明果敢。
邓世昌死的伟大、悲壮、苍凉!举国振动,光绪帝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清廷用3斤黄金打造一块“教子有方”大匾赐给邓母,并拨白银10万两抚恤给邓家,邓家用此银给邓世昌修衣冠冢,建邓氏宗祠。书画家、鉴藏家高邕写挽联:“此日漫恢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不过有人误传挽联是光绪帝所作。关于这个陈明福在《海疆英魂》一书,依据邓世昌曾孙女邓立英保存的老照片,已指出。
威海卫百姓沉痛之余亦为邓世昌塑像建祠,永远敬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人。
斗转星移,转眼已过去126年,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邓世昌的后代子孙怎样了呢?
邓世昌两位夫人,妻子何氏,端庄勤劳,懂琴棋书画,擅长厨艺。他的另一位夫人也姓何。
邓世昌一共有3儿5女。
长子邓浩洪一脉:
邓世昌殉国时,邓浩洪20岁。邓浩洪子承父业,世袭了海军职务,任职于广东水师,因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辞职下海经营茶庄生意,多在在天津、上海跑生意。辛亥革命爆发后,经常捐钱捐物支持国民革命军。虽然他拒绝给满清做事,但对中国的海军的发展一直很关心。1947年,73岁的邓浩洪在上海去世。
邓浩洪有二子邓稚鹏、邓小鹏,是在邓世昌去世四年后出生的,女儿邓素娥是养女。
邓小鹏,在上海路矿学校毕业后,对口就业于上海汉冶萍煤铁厂矿总公司。日军入侵后,该公司被日军控制,邓小鹏不甘受辱愤然离开并加入抗战潮流,他积极宣传抗日,去工厂、学校、各街头发宣传单,呼吁“家仇国恨不共戴天”!对汪精卫的卖国行径更是痛斥。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去世。
邓小鹏有一子三女,儿子名为邓立峰,曾在北京农大任教,1987年去世,一生无子女。
邓小鹏三个女儿邓立英、邓立群、邓立庄,也就是邓世昌的曾孙女,如今邓立英、邓立庄都80多岁了,邓立群于1992年去世。邓立英在求学期间曾加入学生运动反抗日军。70年代,邓立英曾和丈夫朱宏道在河北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担任高级经济师。邓立英担任河北省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宣化区政协副主席。她一生不忘曾祖为国为民的遗志。
次子邓浩洋
不幸青年早逝,无子女;
三子邓浩乾:
邓世昌殉国时,邓浩乾尚在母腹中,何氏怀他才100天,是遗腹子。邓世昌提前给三子取好了“浩乾”这个名字。邓浩乾长大成人后继承父亲遗志,在民国海军部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那天,海军总长黄钟英请他来舰慰问,称他为“光复海军第一功”。1969年邓浩乾在无锡离世,终年75岁,无子,有一养女邓孝思。
邓世昌的5个女儿:
邓世昌长女邓秀媛,信息不详;
次女邓秀蝉
邓秀蝉嫁给了邓世昌同窗好友南洋海军超武舰舰长叶富的儿子叶说周,生有一子两女。儿子也就是邓世昌的外孙子叶裕。
邓世昌有曾外孙叶兆麟、叶兆泰,邓世昌玄外孙叶新力、叶伟力。
叶伟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朋友圈大都是关于甲午战争的资料。代表作品《战争电影与人类和平》、《千万年的梦——人类和平之歌》。致远舰在水下被发现后,叶伟力很激动,希望潜入水下摸一下祖先战斗过的地方。北洋海军将士的后人建立缅怀先祖英烈的微信群,没有接受北洋争议人物方伯谦的后人入群。
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资料皆不详。
卢沟桥事变后,邓世昌在广州的后人,有6位后人邓尧民(邓世昌侄孙)、邓渭民、邓光民、邓权民、邓婉红、邓焱民加入抗日军队。其中5人都从中国最著名的军校——黄埔军校里毕业,满门忠烈。日军侵占广州后佩服并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正气不敢对邓氏祠堂下黑手。邓世昌后人90多岁的邓权民介绍,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在毕业后和他的四个兄妹都投入抗战,他说他最开心的是:“抗战时,在广东博罗县接受当地一支日军联队的投降”。邓权民老人决心为建设祖国再立新功,他在1998年向中山医科大学提出了捐赠遗体的申请,申请通过。
邓世昌的后代子孙没有辱没邓世昌的英雄之名,面对贼寇日军,带着国仇家恨,同千万英雄儿女一起积极奋战,赶走日寇,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
邓世昌的后代子孙去了哪里?
邓世昌直系后代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迁移到北方发展,如今大多分布在江苏、河北等地,他们不忘祖训,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让先祖邓世昌精神气节永远流传下去。
邓世昌在中华儿女心里永垂不朽!
邓世昌的子孙自然不是孬种,清廷封了邓家三代一品官,两个儿子后来却不受封;长孙邓小鹏在日本侵华时,毅然辞去沦为日军服务的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又主动向祖国捐献了许多邓世昌的珍贵文物。
邓氏家族,可谓满门忠烈!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源自于一场传奇的海战,一个传奇的英雄!
甲午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撞沉吉野!”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登上飞桥,向甲板上的官兵大喊道。全舰250名官兵轰然应诺,致远号像孤狼一般冲向有着“血缘关系”(都是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设计建造)的吉野号。这艘日本联合舰队最新的高速巡洋舰,当时是大东沟海战日方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少将的旗舰。
坪井航三等人大惊失色,不想“泱泱”大清还有如此英雄,忙叫手下集火致远号。在密集的炮火下,一发炮弹击中致远号的鱼雷发射管,引起连锁爆炸反应,致远号缓缓沉没。
船翻浪涌,致远号上的官兵随波浮沉,绝大多数殉国而亡。只因在出战前,北洋水师各舰长都下令把船上的救生艇丢入海中,以示决死之心。这一点,在后来日军所绘的黄海大战图片中也有体现:图中没有一艘中国军舰上面有救生艇。
然而,或许是天意垂怜,邓世昌养的一条名叫太阳的爱犬跳入水中,咬住邓世昌的发辫就脱出水面,往友军的船舰游去。
可邓世昌茫然四顾,只见炮火连天,船毁人亡,朝廷寄予希望的北洋水师大败亏输,自己的旗舰也一战而亡。他潸然泪下,不愿独活,抱着爱犬一起沉入海底。
邓世昌与致远号一起殉国的消息传来,李鸿章上折道:“ 大东沟之战,致远管带邓世昌首先冲 锋,攻毁敌船,旋因致远船沉同没,业已被人救起,自以船亡不能独存,不肯出水,仍复溺毙,闻者无不叹伤...”
光绪帝有感其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举动,追赠谥号“壮节公”,追封为“太子太保”。对其家人,光绪也不吝封赏:“已故总兵邓世昌,恪遵母训, 孝作忠,力战捐躯,死事最烈。伊母郭氏,训子有方,深明大义。著赏给匾额一方,交谭锺麟等转给收领,以示旌奖”,将邓母标榜成清代“岳母”。
除了名誉加深以外,清廷在物质上也很大方:赐给邓母的牌匾有1.5公斤黄金铸成,上书“教子有方”四个鎏金大字,气派非凡。同时,清廷还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慰。
民间对邓公的英雄壮举也是钦佩敬仰,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在1899年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书画家、鉴藏家高邕也曾写下挽联:“此日漫恢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赞邓公壮烈气节。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出身于怎样的一个家族,他的后代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邓世昌与邓氏家族
邓世昌生于1849年,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特殊时期。大清的狂妄自大和固步自封,让一直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开始落后掉队。
而西方进行工业革命后,急需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曾在《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名扬西方的黄金国度——中国,自然迎来了这群“不速之客”。
结果,两次鸦片战争彻底粉碎了清廷的虚假强大,也打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邓世昌,就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里长大。
邓氏家族世代经营茶叶生意,曾把生意做到广州、天津、上海、香港和秦皇岛等地,邓世昌在同辈六人中排行第四。其父名邓焕庄,字端甫,颇有商业手段。
然而,见多识广的邓父深知,在这个动荡的世道中要想生存,得向先进学习。所以,邓父很早便带着邓世昌到上海学习洋文、还有科学、天文、算术等知识。
邓世昌久居上海,又懂洋务,看见黄埔江边上挂着各种旗帜的外国军舰任意进出,横冲直撞,畅通无阻,不由感叹道:“中西互市久远,人日驭风涛,稔知我国厄塞。若我国不以西法练海军。一旦强邻肇衅,何以御之?”
由此可见,邓世昌早有忧患意识和先见之明。除此之外,他也关心祖国和百姓,他青年时曾作诗:“南楼高耸人云霞, 四面江山壮观吟,傍晚一城空寥阔,炊烟浓处几家人?”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关心百姓的真挚感情。
这样一个人,可想而知在他的教育下子女是什么人。他的儿女虽家庭优渥,却不是酒囊饭袋。资料记载,邓世昌有一妻一妾,一共为他生下了3子5女。
3子承父志,5女无记载,后代为祖国做贡献
邓世昌的三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长子邓浩洪、次子邓浩洋、三子邓浩乾。其中次子早夭,而三子邓浩乾则是邓世昌牺牲后出生的遗腹子。
邓世昌在海军摸爬滚打20年,又有诺大名声,所以他的长子与三子自然免不了子承父业。长子邓浩洪曾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三子邓浩乾长大后,也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
不过,这两个儿子也继承了邓公的气节。两人见晚晴腐败不堪,未免同流合污,后来也不受封当官,反倒捡起了家族的老本行,开起了茶叶庄。
而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两人也曾多次向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捐献物资款项,只望早日重建中国,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两人后来寿终正寝。
邓世昌的5个女儿,除了二女儿邓秀蝉嫁给南洋海军超武舰管带叶富的儿子叶说周为妻以外,其余四女基本没有什么记载。
邓世昌的长孙邓小鹏倒是颇有祖父之风。他曾在“汉冶萍煤铁矿公司 ”工作,后日军全面侵华,这个公司实际被日军控制,为日军服务。邓小鹏不顾亲朋好友劝阻,毅然辞职,在抗战8年中过得非常困苦,子女几次因没钱失学。
即便这样,他也发出了“决不吃三点水的奴才饭 ”的怒吼。“ 三点水“,指的是投靠日本的汪伪政权。然而到了建国后,他却主动向祖国献上了价值不菲的祖父遗物,其中包括邓世昌的四副遗墨。
邓公另外两个比较出名的后代,还有曾孙女邓立英,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宣化区政协副主席;及玄外孙叶伟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战争电影与人类和平》、《科幻电影与未来时代》、《千万年的梦——人类和平之歌》等等。
邓世昌为国捐躯,永垂不朽,而他的后代也没有辱没邓家门楣,无论是辞官支持革命的两个儿子,还是宁愿困苦也不为日军做事的孙子,亦或是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曾孙玄孙,都体现了邓氏一门的强烈爱国情怀。
可见,对中华儿女来说,正面的家庭教育和偶像引导是多么的重要!最后,用邓公曾孙女邓立英的一首诗来勉励自己与诸君:
先祖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后裔自当承遗志 ,为国再奋斗 !
诸君,勿忘先烈鸿鹄志,吾辈奋发正当时!
全文完,觉得写得不错的读者大大,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关注我@叶子听禅,不迷路。
邓世昌有一妻一妾,三个儿子,五个女儿。邓世昌的后人命运也比较坎坷。邓世昌民族英雄,子女也继承了他强大的爱国基因,只可惜子嗣凋零,最后一位直系血脉是曾孙邓立峰,不过他受了刺激,精神出问题,终身未婚,没有子女。
邓世昌娶妾
邓世昌妻子是何氏,生育了长子邓浩洪,次子邓浩洋。邓世昌回家探亲,见一个瘦弱的婢女,挑水累倒,便让弟弟不要苛责,苛待佣人。没想到他弟弟却说:“这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要不然你把她带走。”
这个婢女也姓何,渔家女,自此就跟着邓世昌,后来纳她为妾,生育邓世昌第三子邓浩乾。邓世昌没能看到这个儿子出世,就在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了。
邓世昌常年在军队里,不着家。妻妾相处融洽,相互依靠,亲如姐妹,照顾家里孩子老人,以免丈夫的后顾之忧。邓世昌殉国后,妻子何氏隐居上海,早晚对着丈夫的画像祷告祈福。
长子邓浩洪一脉
光绪帝对邓世昌的牺牲,深感痛心,赐邓母“教子有方”牌匾,是用1.5公斤黄金制成,另拨给邓家人抚恤费白银10万两,邓家人用这笔钱给邓世昌修衣冠冢,扩建宗祠。邓家三代封一品官,第一代由长子邓浩洪承袭。
邓浩洪任一品官,供职广东水师,后下海经商,做茶叶生意,拥护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捐钱捐物,于1947年去世,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邓小鹏,女儿邓素娥(养女)。
邓小鹏1898年出生,跟随母亲在上海生活,毕业于一所教会学校,为人正直,酷爱读书,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在上海狂轰滥炸,邓家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怀着国仇家恨,毅然辞职,绝不当日本,日伪的奴才,吃他们的饭。为了生活,身边的朋友同事劝他不要冲动,以免遭遇不测。但是邓小鹏还是辞职,参加各种抗议游行活动。
回到家,邓小鹏靠着变卖家产维持家用,自己则奔走于社会各界,宣传抗日活动,积极投身共产党的抗日运动,妻子罗氏也曾参加“五四运动”。期间,母亲病逝,子女失学,都没有迫使他为日伪做事,扎实继承了祖父的铮铮铁骨。
邓小鹏教育子女,是男女一视同仁,说:“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婆家对她好是福分,在我们身边更要对她们好点,女儿不像儿子能跟随父母一辈子。”在那个年代,邓小鹏能说出这样的话,着实令人敬佩,可见他是不光有一腔热血爱国,更有进步的思想,而且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境界。
1960年,邓小鹏把邓世昌的一些文物转交给国家,当记者问他:“邓世昌的文物怎么那么少?一把剑也埋在地下。”邓小鹏感叹,很多在抗日战争中被破坏,“抗日的东西”当时都要隐藏的极其隐蔽,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很少。
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去世,育有一子三女,长子邓立峰,3个女儿是邓立英、邓立群和邓立庄。
邓立峰1926年出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之后留校任教,在zz运动中被一位教授牵连,接受审查,他一直想不通,结果精神出了问题。父亲邓小鹏去世后,邓立峰被送往上海精神病医院治疗,由三个妹妹照料。
邓立英三姐妹一直为哥哥邓立峰奔走,邓颖超知道了这事,农大承诺一次性经济补偿,直到1987年邓立峰去世,北农大才落实了政策,申明他没有问题。邓立峰去世时61岁,终身未婚,没有子女。
次子邓浩洋少年去世,没有后人。
三子邓浩乾
邓浩乾曾在民国海军供职,只有一个养女孝思,1969年病逝于无锡。
邓立英大妹邓立群于1992年去世,二妹邓立庄居上海没有子女。邓世昌还有5个女儿:邓秀媛、邓秀蝉、邓秀娟、邓秀婷、邓秀海。
至此,邓世昌的嫡亲血脉只剩下邓立英和邓立庄两姐妹了。
邓立英,1931年出生,东北财政学院毕业,1954年参加工作,在包头钢铁公司工作17年,后在河北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担任高级经济师,“十年”时期,被迫害,在劳改农场呆了3个月,之后被安排去看大门一个月。大女儿下乡,儿子还没上小学。1978年后,邓世昌的后人得以重见天日,邓立英,继续在工厂工作,被评为“先进个人”,过了退休年龄仍在工厂工作到1988年退休。2003年邓立英贫病交加,得到了海军政治部的慰问,并给予5000元慰问金。
邓立英的女儿朱小培因工厂不景气提前退休,儿子朱晓强在合资企业做技术经理。
邓世昌后代中,邓秀婵的曾孙叶伟力是中国电视艺术家。
写在最后
邓世昌牺牲的时候才45岁,子女都还年幼,令人痛惜。如果邓世昌活着,子女的境遇肯定会好很多。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即使处于劣势还是血战到底,令人敬佩。无数像邓世昌一样的士兵,将领,明知道会死,会失败,还是往前冲,他们的牺牲精神可佳,然而,造成这样局面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没钱。
不是真的没钱,根据太监小德张的回忆,慈禧一天的花费是纹银4万两,折算一下,宫廷半月开销就够买一艘巡洋舰,两个月开销够买个艘主力舰,一年的开销够组建当时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海军舰队。慈禧这一年就要花掉一支海军舰队,奢靡令人咋舌。
可悲的是,战舰上水密门的橡皮请换都难,这个也值什么钱,但是关系到战舰的不沉性。当时组建北洋水师舰船都是世界最先进的,现在却年久失修,不更新破败到如此地步。邓世昌和众将士义无反顾的牺牲中也有很多叹息无奈。
1894年,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壮烈牺牲,而他的后人,三代之后,直系血脉就断了。
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爆发,邓世昌在己方巨大劣势的情况下,指挥“致远号”撞击日军主力舰“吉野号”,想要和对方同归于尽,给己方创造胜利的机会。当时邓世昌看着横行无忌的“吉野号”,愤恨地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
但“致远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船将士仅仅只有7人获救,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邓世昌指挥“致远号”欲与敌寇同归于尽,不幸牺牲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举国哀悼。就连光绪皇帝都含着眼泪为其写下了一副悼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追封邓世昌为“太子少保”,赐下了谥号——“壮节公”!
邓世昌生前娶了一妻一妾,原配夫人何氏生了长子邓浩洪和五个女儿。妾氏也是姓何,生了次子邓浩洋、三子邓浩乾,邓世昌牺牲的时候三子邓浩乾还在娘胎中没有生下来,属于遗腹子。因此邓世昌的后人就分为三脉。
一、嫡长子邓浩洪一脉。
邓世昌牺牲的时候,长子邓浩洪已经20岁,因为是烈士后代,朝廷委任其为“海军慰问员”,是个无权无势的小官。后来邓浩洪看不惯晚清官场的腐败,就辞官回家经营祖传的茶庄了。邓家是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受益人,祖上是洋买办,家里的祥发源茶庄遍布上海、广州、天津、秦皇岛和香港等地,倒也是不愁吃穿。
辛亥革命期间,邓浩洪还捐钱捐物,支持革命,属于进步人士。1947年,邓浩洪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了。
邓浩洪有一子两女,儿子名为邓小鹏,毕业于上海路矿学校,就职于上海汉冶萍媒铁厂矿总公司,侵华日军占据上海之后,该公司沦为日伪政权的产业。邓小鹏不愿为日伪政权做事,愤而辞职。此后邓小鹏呼吁抗战,家被炸成废墟,穷困潦倒。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去世。
邓小鹏有一子四女,儿子名为邓立峰,毕业于北京农大,毕业后留校任教。不幸的是邓立峰后来遭到批斗,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1964年,邓立峰的家人们求医无果,只好将其送入上海精神病院,几个姐妹轮番照顾他,直到1987年去世,邓小鹏一生没有子嗣。
二、次子邓浩祥一脉。
邓浩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不久便不幸去世了,没有娶妻生子,次子这一脉就这么断了。
三、三子邓浩乾一脉
邓世昌1894年9月牺牲,邓浩乾1894年的12月底才出生,他的名字是邓世昌在出征前取好了的。长大成人之后,邓浩乾成绩优异,考上了上海江南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海军部门做了编译科的一名科员。
邓浩乾一生比较平淡,他和妻子梁竹青没有后代,只有一个养女,名为邓孝思。邓浩乾晚年定居无锡,直到1969年去世,享年74岁。
综上所述:
邓世昌的儿子辈有子三人,其中次子和三子都没有后代,孙子辈只有邓小鹏一个男丁,曾孙辈也只有邓立峰一个男丁。邓立峰因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无子嗣,邓世昌这一脉的男丁从此断绝。
虽然邓世昌的后代人丁单薄,但是他长子不与清政府同流合污,支持革命。长孙不与日伪政权同流合污,呼吁抗日。都算是继承了邓世昌的风骨了!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一,邓公千古
公元1894,甲午年,一直觊觎中国的小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船坚炮利,它制定了妄图侵略中国的计划,以实现所谓的大陆政策,于是甲午战争开始打响。
由于满清末期的洋务运动,是治标不治本的简单改革,并未让国家民富兵强,因此它创建的北洋水师战力堪忧。
9月17日上午,甲午海战刚开始时,就变成了北洋水师被一面倒的屠杀,日舰“吉野号”性能优越,航速快于所有参战船舰,又装备了4门150mm速射炮,我方战舰多被其肆虐、击毁。
在混战中,我方战舰“致远号”多处中弹,船身倾斜,舰长邓世昌看到敌方“吉野号”仗着船捷炮利,横行无忌,愤恨的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
随后,指挥官兵们抛弃沉重的鱼雷等装备,换取足够的速度,轻身冲上前去,期待撞沉“吉野号”,与其同归于尽!
在此必死的信念下,“致远号”自杀式冲锋,全速撞向“吉野号”,刚撞中“吉野号”的右舷,即被其火炮打中鱼雷发射管,引起大爆炸,“致远号”沉没于黄海海面,舰上全体官兵包括邓世昌在内,除7人获救外,全部罹难。
(船身倾斜的致远号)
当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举国震动,光绪帝留着眼泪为他写下一副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随后,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又拨给邓家抚恤白银10万两。
邓家用这些抚恤银中的4万两,在家乡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宗祠位于今天的广州海珠区宝岗大道中,一条叫龙涎里的古巷里。
邓世昌有一妻一妾,育有3子5女,原配何氏生长子邓浩洪、长女邓秀媛、次女邓秀蝉、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妾(也是何氏)生次子邓浩洋、三子邓浩乾(遗腹子)。
(雕像:邓公千古)
二,邓公嫡子血脉
根据邓世昌外孙叶裕芳所说,他外公邓世昌去世时,大舅父邓浩洪才20岁,被光绪召进京朝见,但未给一官半职,后委任他为“海军慰劳员”。此职位仅有象征性意义,用以褒奖英烈后裔。
然而,邓浩洪并未久居此职位,据邓浩洪的孙女邓立英说,在民国初年时,她爷爷就开始自己接管经营家族茶庄,自谋生计,“天津、上海的两头跑”。
据查,邓世昌祖上原是贫困的水上疍家人,因为满清的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政策被其祖上抓住机会,做了洋买办,由此翻身成富裕的商人,到邓世昌的爹邓焕庄时,已是世代经营茶叶生意的大商人了,他们家在广州、天津、上海、香港和秦皇岛等地都开设了祥发源茶庄。邓浩洪接管家族茶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辛亥革命后,邓浩洪曾多次向国民革命军捐款捐物,到1947年,邓浩洪在上海去世,终年73岁。
(辛亥革命)
邓浩洪育有一子两女,儿子邓小鹏,两个女儿则没有留下详细信息。
邓小鹏肄业上海路矿学校,后在上海汉冶萍媒铁厂矿总公司供职,据他女儿邓立英说,抗日战争时期,他父亲积极奔走社会各界,呼吁抗日,直到日寇军机把他邓家位于虹口的房子,轰炸成一片废墟,邓家只能搬到了卢湾区。
后来日寇占领汉冶萍公司后,与日本有世仇的邓小鹏愤然辞职回上海,辞职后一家人没了收入,生活变得困苦,邓家只得变卖家产生活。
有朋友看到他生活凄惨,劝他出来找个差事干,谁知邓小鹏傲然道:“就算饿死!我也绝不吃‘三点水’的奴才饭。”暗指死都不会做汉奸汪精卫的走狗。
1964年,邓小鹏在上海去世。他有1个儿子叫邓立峰,女儿4个分别叫邓立英、邓立群、邓立庄。
(邓世昌世系图)
邓立峰是邓小鹏唯一的嫡子,后来不幸患上了“分裂性精神病”,1987年9月1日病逝,终年61岁,无后。
邓立英,于1931年7月17日在上海卢湾区出生。初中时,邓立英在上海新本女中读书,高中是在大同大学附中,就是如今的上海大同中学。
1951年,高中毕业的邓立英考上了刚组建的新大学沈阳东北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1954年,邓立英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刚开始筹建的包头钢铁公司。在包头期间,她与丈夫朱宏道一起工作了14年。
1971年,邓立英和丈夫朱宏道被调入河北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担任高级经济师,直至退休。
(邓立英,1931年出生)
退休后,邓立英夫妇生活条件并不好,再加上多次生病,一度处于贫病交加的困境。新世纪2000年,两人每月的养老金也仅只有560元。
有一次,一个四川的记者来采访邓立英,她跟记者说:“有件事让我很内疚。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到银行向红十字会汇去200元。”跟着她拜托记者:“你要跟四川的老乡说,我只有这么大的能力,200块钱只够买点方便面。”
接着,邓立英向记者介绍,她和丈夫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宣化工作,儿子在杭州工作。2010年丈夫朱宏道去世,邓立英搬到宣化和女儿女婿一起居住至今。
三,邓公遗腹子血脉
庶房,邓世昌妾何氏,在邓世昌牺牲后不久,搬去北京居住,并带去了遗腹子三子邓浩乾,至于次子邓浩祥,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不久便去世了,没有娶妻生子,所以次子这一脉断了。
三子邓浩乾,在北京于1894年的12月底出世,由于邓世昌生前便为遗腹子取好姓名,因此,第三子的姓名早被确定了。
长大后的邓浩乾毕业于上海的江南大学,他继承父亲遗志,进入海军部门,做了一名编译科科员,他在海军部任职也和哥哥邓浩洪当年一样,都是一种象征性意义职位,是国家对勋裔的照顾。此事被记载在《中华民国海军史料》一书收录的海军部职员录中。此外还有一封国家照顾他的“呈函”,具体如下:
“原具呈人邓浩乾: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十九日呈一件,为先父世昌于甲午之役在大东沟抗敌殉难,请念忝列难裔处境困难,准予录用由。”——1935年第77期的《海军公报》
1936年9月,邓浩乾的职位变为铨叙科科员,又因实行了军衔制,他的军阶为“上尉”。
邓浩乾与妻子梁竹青只有一个养女,叫邓孝思。
据养女说,抗战前,邓浩乾携妻子梁竹青一家人先去了南京,后来又去了重庆。抗战胜利后,他们一家人又回到南京。
1947年,邓孝思被分配到无锡邮电局工作,并在单位认识了丈夫,与他一起在无锡生活了56年,育有二子一女。
而她爹邓浩乾晚年在“侨民事务所”工作,后来事务所要从南京搬去厦门,他爹舍不得女儿,遂带妻子跟女儿定居在无锡,到1969年去世,享年74岁。
邓孝思在甲午海战120周年后的第三个月,即2014年11月21日在无锡离世,享年88岁。
(邓孝思)
整理邓孝思的回忆得到一个链条:邓世昌去世后,妾室带着遗腹子邓浩乾去了北京。长大后邓浩乾到上海读书,毕业后在国民政府海军部工作,最后随女儿落脚无锡。直至去世。
邓世昌子孙后人,只有这两脉留下的信息比较详细,至于其他子孙,则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渐渐遗忘于世人了。
不管怎么说,邓公的铮铮铁骨皆被其后代所继承,邓氏后人对日寇深恶痛绝,日寇侵华期间,邓氏后人愤然投身抗日战争中。邓氏26世11个兄弟姐妹中,除了超龄和未成年的,有5个是军校毕业生,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就有6人。
笔者想说,邓公千古,邓氏后人好样的!
文:梁生
126年前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舰队“致远”号巡洋舰弹尽粮绝,多处起火,船体严重倾斜,随时都有可能倾覆沉没。管带邓世昌命令全舰官兵回到战斗岗位,开足马力,向着日军“吉野”号全速前进,决意用残破的船体撞击“吉野”号,和它同归于尽。
“吉野”看到“致远”的凛然之举,大惊失色,集中全舰火力对“致远”号疯狂射击。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邓世昌临危不惧,从容站在甲板上高声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不幸的是,“致远”号被一颗炮弹命中鱼雷管,引发猛烈爆炸,迅速下沉。邓世昌落水后并未受伤,他的仆人刘忠随即抛给他一个救生圈,不过邓世昌拒绝了,他铿锵有力地说道:“事已至此,义不独生!”
他的一只爱犬看到主人遇险,拼命游过来衔住主人的衣袖,试图搭救他,依然被邓世昌推开了。爱犬没有死心,再次靠近他,衔住主人的辫子,邓世昌痛惜爱犬的忠义,使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爱犬按入水下,和250 名官兵一道沉入了冰冷的海底,年仅46 岁。
至此,邓世昌成为了中国人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他宁死不屈的精神,敢于亮剑的勇气,被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邓世昌)
邓世昌牺牲后,光绪帝含泪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派钦差大臣荣禄携白银10万两,以及一块金字牌匾“教子有方”,到邓世昌的老家广州,抚恤他的妻妾子女。
那么,邓世昌壮年殉国后,他的后代还有哪些人呢?他们的境况又是怎样呢?
邓世昌一生共娶了一妻一妾。妻子何氏勤劳贤惠,通达明礼,生有二子,即邓浩洪和邓浩翔。他的妾也姓何,本是一个渔家女孩,在邓世昌的一次回家探亲途中,恰好碰见这个女孩正在吃力地挑水,邓世昌怜悯她并劝说其家人,不要让这个瘦弱的女孩儿干如此粗重的体力活,适可而止。没想到女孩儿的家人回应说:“我们不养闲人,干脆你把她带走吧。”
就这样,这个女孩儿成了邓世昌的小妾,替他生下了儿子邓浩乾。邓世昌常年为国驻守海江,何氏姐妹在家抚养儿女,操持家务,还前后替他养育了5个女儿。
邓世昌去世后,长子邓浩洪世袭一品,曾短暂投效广东水师,后来实在看不惯清廷的昏庸腐朽,毅然辞官回家,和家人一起经营祖上传下来的茶庄。辛亥革命爆发后,邓浩洪牢记父亲立下的“做人要正直,要爱国为民”的遗训,积极参与到推翻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多次捐钱捐物,支持辛亥革命。1947年,邓浩洪去世,终年73岁。
次子邓浩翔未及成人就早夭了,死时才16岁。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长大后在民国海军部供职,一生平淡。其膝下有一女邓孝思,定居无锡。1969年,74岁的邓浩乾去世。
(辛亥革命)
邓世昌的孙子辈中,只有邓浩洪有一个儿子,名叫邓少鹏。
这个邓世昌嫡系孙子的基因里有着祖父的铮铮铁骨,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真正男子汉。他从小和母亲居住在上海,喜欢读书,为人正直,有着很强的正义感。
长大后的邓少鹏供职于汉冶萍煤铁矿公司,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期间,他和母亲的居住地被夷为平地,周围的虹口和闸北一带也在日军的炮火中瓦砾遍地,一片狼藉。邓少鹏目睹家园惨遭蹂躏,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毅然辞去了汉冶萍煤铁矿公司的工作,回家自谋生路。
同事们都好心地劝说他不要意气用事,认为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保住饭碗才是最为重要的,但邓少鹏却态度坚决地说:“我宁愿饿死,也绝不吃三点水的饭。”他嘴里的“三点水”,指的就是大汉奸汪精卫。
此后的8年,邓少鹏始终坚守着当初的诺言,再没有外出谋过一个差事。尽管家徒四壁,生活几近陷入绝境,几乎断炊,但他宁愿变卖祖上留下的家产,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为汪伪政权做事。
这期间,邓少鹏的母亲因病去世。子女无钱上学,他都咬牙坚持,经常在最困难的时候教育后代,做人必须要要像曾祖一样正直勇敢,爱国为民。
(邓世昌纪念馆)
邓少鹏有一个儿子,名叫邓立峰,三个女儿分别是邓立英、邓立群和邓立庄。
邓立峰生于1926年,是北京农大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不过,这位颇有前途的英雄后代,却在后来的运动中遭到调查和批斗。由于不堪其扰,邓立峰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在1957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被学校遣送回家。后来,其家人多方求人治疗,但效果甚微。
1964年,邓立峰被送入上海精神病疗养院,直到1987年去世。
邓少鹏的长女邓立英毕业于东北财政学院,就职于包头钢铁公司,在那里嫁人生子,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随丈夫一道调入河北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厂,成为了一名高级经济师。
近年来,邓世昌纪念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人们纷纷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和缅怀这位甲午海战的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旋律,培育民族精神,让这位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永远活在国人心中。
(参考资料:《清史稿》《海军实录》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邓世昌有三个儿子,长子邓浩鸿,次子邓浩洋,三子邓浩干。
其中长子邓浩鸿当时已经成年,承袭了父亲的官职,也在水师就职。
但满清官场极为腐败,邓浩鸿不愿意同流合污,最终辞职回家,做起了祖传的茶叶生意。
当时邓家就是以卖茶叶为生,邓浩鸿成为一个小商人。
虽然只是个商人,又有满清提供的官职,而邓浩鸿却支持辛亥革命。
邓浩鸿寿命很长,直到1947年才以73岁高龄去世。
次子邓浩鸿比较不幸,16岁就染病去世,还没有成年。
三子邓浩干是遗腹子。
邓世昌战死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了邓浩干。
邓浩干年龄较小,成年后参加了中华民国海军,但并没有什么名气。
邓浩干的寿命也比较长,1969年74岁去世。
邓氏大家族第三代也有很多爱国青年。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在广州的七位邓氏后人中有六位投笔从戎,其中五位毕业于黄埔军校。
这也算为国家做了贡献。
不过邓世昌自己却人丁不旺。次子少年时代去世,没有传人。
长子只有独子邓小鹏,三子邓浩干没有生育,只是收养了一个女儿。
而邓小鹏有着爷爷邓世昌一样的性格,为人正直刚烈。
他一直在汉冶萍煤铁矿公司就职。后汉冶公司被日军攻陷,有汪伪政权出面要求邓小鹏出任要职,试图借助他邓世昌后人的名声。
而邓小鹏虽明知道家中房屋刚被日军炸毁,多年积蓄全部没了,仍然依然离开公司:‘我不吃三点水(指公开投靠日寇的汪精卫)的卖国饭!’
结果,邓小鹏失去了工作,全家艰难度日,生活困难,好不容易才熬过了抗战。
邓小鹏在1964年就去世了,活得还没有三叔邓浩干长久。
邓小鹏也只有一个儿子邓立峰,1926年出生。
邓立峰有着曾祖父聪明的头脑,靠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后在北京农业大学担任助教又转为正式教师。
邓立峰本来有一些轻微的精神问题,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遭到审查。
邓立峰在被审查期间,精神崩溃,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农大将邓立峰送回上海的父母家,丢下300元钱后就不管了。
邓立峰的病情非常严重,对于外界非常恐惧,即便白天也要拉上窗帘。
他不分昼夜的写字,写的东西句不成句,话不成话。
由于病情沉重,邓家甚至托香港的亲属寄来最新的药物,用于治病。
由此,邓立峰才好了一些,有时候神志清楚。
到了父亲邓小鹏去世以后,无人可以照顾邓立峰,只能将他送到上海精神病院,由三个妹妹一同承担费用。
邓立峰倒霉的原因,并不是他口无遮拦的几句话,而是他担任助教时,同一位教授关系不错。
结果,教授被打成右派,邓立峰就连带倒霉,曾经参加过对自己的批判会,被迫要交代问题。邓立峰的精神本来就有些小问题,此次被刺激后加剧,成为严重的精神分裂。
到了文革结束以后,开始平反冤案,三个妹妹认为邓立峰没有问题,开始向各级部门写申诉信。
直到1981年,农大方面说自己并没有认定邓立峰是右派反革命,他是自己发病,和学校没有关系,拒不处理。
1985年,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接到邓家的申诉信,特别关注此事。
于是,农大方面开始研究,表示可以安排邓立峰将来的医疗和生活,并且做一些补偿。
然而,这研究持续了2年,1987年没有等来研究结果的邓立峰,颓然病逝,只有61岁。
他一生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由此邓家嫡传血脉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