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事实上,自1979以来,山东GDP总量在全国从未跌出过前三名。但近年来,随着广东和江苏加速经济转型,山东正在逐渐“掉队”。
山东所谓的发展慢是相对来说的,广东和江苏毕竟是现代化经济为主体,从发展初期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而山东早期定位是农业大省,近些年随着转型,也依然是国企和农业为主体,私企和创微企业为辅,目前也只有青岛、烟台、济南、威海四个城市在大力扶植小微企业和创业经济,其他城市虽然经济规模位列国内百强,但是不论经济活跃度还是民众收入水平,都比不了江浙粤闽这些省份。
另外一点就是地域原因,江苏浙江都是围绕上海打造都市圈,而且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南京、杭州、宁波三大副省级城市外加1个直辖市,这样的组合配以江河湖海同步发展,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越性远非山东可比。广东紧邻东南亚,外贸经济自清朝就已经很发达,加之有港澳两城相邻,又有倾国之力打造的深圳,其经济格局起点就很高。所以江浙粤早期开始就是城市群模式发展,其城市群特点又都是以县域经济为主,每个县级市都像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小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化进程快,以此方式将多个地市相连,各城之间的城市化对接程度比较高。
而山东有一半的位置都伸进海里,没有四邻西部有邻居的地方还是河南、河北、安徽,就一边靠着经济强省江苏,结果还是其经济最落后的苏北,周边一个可以依仗的强市也没有。虽有黄河出口,但却无法用于航运。胶东虽看似比较发达,但青烟威之间山地丘陵阻隔,主城区一个在北部海域、一个在南部海域,城市化对接难以实现,最有实力抱团发展的几个城市因此而久久不能齐力发展。江苏虽没有青岛港和烟台港这样的海港,但却有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这样的世界顶级内河港口,其货物吞吐量丝毫不弱于山东的海港。所以山东不论地理位置还是自然资源,都被江浙粤完爆,发展跟不上是很正常的,这不单单的经济转型问题。看看上海旁边的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看看香港旁边的深圳、广州、东莞、中山,哪个不是以经济立足?如果京津所在位置紧邻济南,山东会是现在的境遇吗?
至于未来大的规划,我认为应该先从城市地位提升做起,以山东目前的情况,提升城市地位远比提升全省地位更容易。毕竟济南、青岛、烟台这些城市在国内还是数得上号的经济强市,只是由于吸引力难以抗衡其他巨无霸城市,所以人才吸引力和投资吸引力都处于弱势。但如果以整合的方式,将济南、青岛、烟台扩容,将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等级,这对于强化城市影响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莱芜并入济南就是一个进阶动作,下一步可能齐河也会划归济南。而青岛一直以来就有海阳、高密、诸城划入青岛的传闻,我倒很希望这是真的。而烟台和威海应该重新合二为一。这样山东会出现三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其中青岛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可以正面抗衡成都、武汉、杭州,济南可以抗衡郑州、长沙、西安,烟台可以抗衡无锡、大连、宁波,这样拥有3个新一线城市的山东,会以新的姿态和自信去和其他强省强市竞争。这不单单是GDP数据叠加而已,而是影响力和规划级别对城市自身地位的强化。
实际上,自从刘家义书记讲话之后,对山东的刺激还是蛮大的,引得群情激动,都在议论山东落后的十年,也打破了官场的保守不作为的风气,并且大刀阔斧出台了很多规划和措施。
山东的弊端在于主产业以传统的重工业和化工企业为主,污染严重,效益低下,大型国企多,私营企业少,民营企业活力不足,互联网高科技等高附加值产业落后,人才流失严重。
山东的GDP虽然多年来一直处于第三的位置上,但实际经济指标并不健康,且跟广东江苏的差距逐年扩大。广东江苏实现转型之后,已经占据了电子、金融、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潮头,但山东还是尾大不掉,靠几个重化工企业,钢铁等传统产业维持GDP指标。
痛定思痛,山东还是奋起直追,出台了很多规划和措施的。
一、交通方面
高速公路实现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在202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0公里。
铁路方面,到2035年实现“四横六纵三环”高速铁路网布局,届时高铁通车里程将达到5700公里。
地铁方面,济南青岛已经在积极建设地铁,青岛目前已开通运营线路4条,济南目前已开工建设3条线路,其它多个城市都已发布轨道交通规划并获得审批通过。
二、产业布局方面
由于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经济地位,国家已将山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来对冲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掣肘,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是效果如何,只能在未来进行验收评估。
总的来说,山东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机遇的原因,在发展先机上已经很难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进行抗衡,但山东如果能够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经济提升一个台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能够破解掣肘山东发展的文化和思想,给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加活泼和富于创造力的环境,那才是最大的功业。
(关注山东味儿,关注山东)
山东发展慢腾腾的原因是思想保守,划地为牢,以邻为豁,夜郎自大。例如一,山东是视公务员为最吃香的,万般皆下品,唯为做官高,每年报考或录取公务员是全国最高的。所以在山东以做官为荣,投资创业的气氛不浓。二是过去山东交通状况是较好的,这几年高铁高速发展慢投资少,路网密度小,连河南都赶不上了。三是山东封闭保守观念强,对外开放意识弱,如临沂至徐州,济宁至徐州,济宁至商丘,荷泽至开封等都不通高速高铁,距离百多公里,就是不规划不建设不开通,有的高速都修到山东边界,山东就是不接通,邻省河南江苏安微到山东交通部门协调多次都不买账。这样划地为牢,怎么能发展快呢?山东该醒醒了!
国家级的城市中心群山东不在行列,这也给山东带来新的挑战,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以及淄博形成了自己优先发展的机遇,鲁西,鲁南的经济对比就有点若,后续的城市就应该大力发展工农业,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才会在城市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再者就是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共同努力才会建设一个强而大的新格局
山东人比南方人就不行,山东的官儿更差劲!待要好的话,就得从南方往山东调干部。火车头功率小了,该淘汰不淘汰,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官儿太多了……
把山东的镇,村这一级搞好了,山东的经济就上去了,看看广东,浙江,江苏的乡镇,山东的书记,村长没本事还干一辈子,已严重制约了山东的中小企业发展!
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省份,其经济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来说其实也不慢。
往上与广东和江苏相比的话,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与两个省份的差距相差了一万多亿元,但是与排名第四名的浙江相比,却高出了两万亿元的产值。如果将中国前十名的省份分个类的话,可以这样分,广东省和江苏省为第一梯队,山东省为第二梯队,剩下省份为第三梯队,因为剩下省份相差不会太大,经济总量是呈现依次递减的。
山东的经济发展主要以重工业与化工业为主,这类企业污染较大,利润率不高,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广东和江苏加速经济转型,山东省也开始了其经济转型的新道路。
山东省提出了“四新”经济即,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在2018年四新经济发展卓有成效,2018年山东省新登记的市场主体达到了168.1万户,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2.3%。而新登记的四新经济企业增长率达到了31.0%,是市场整体新增用户增长率的两倍多,足以证明市场正在向着四新经济快速发展当中。
同时在产业规划与调整中,山东省规划了10强产业,这十强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智慧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这些产业与原先的重工业与化工业相比,不仅污染小,而且产业附加值较高,同时这十强产业还覆盖了三大产业各个阶层,而且这十大产业还涉及到山东省的主导产业、潜力产业、优势产业,能够有效促进与引导山东省先进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2017年山东十大产业情况如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17年,山东省的产业规模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在近五年间,山东省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企业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
高端装备产业:
2017年,山东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1%。成为了全省工业主要的增长点,取代并超越了资源、能源类行业。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为60.7%、80.2%和300%。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山东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2017年山东新能源产业总装机份额已占全省总发电装机份额的18.6%。目前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所创造的收入已经占有全国产值的近四分之一。
智慧海洋产业:
201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约1.48万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8%,位居全国第二位。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石油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医养健康产业:
2017年山东省医疗健康行业主要收入超过了46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山东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未来拥有巨大市场。
高端化工产业:
山东省是世界上三大炼化产业集聚区之一。山东省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万亿元、利润164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1.1%。
现代高效农业:
2017年山东省第一产业产值约为2802亿元。
山东农业较为发达,其中肉类、果蔬、海产品等农副产品产量位居中国第一,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同时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已经连续19年位列全国第一。
文化创意产业:
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201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产值约为3030亿元,所占GDP的比重大约为4.17%。
精品旅游产业:
山东作为临海城市,其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2017年山东省的旅游投资额度约为2232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约11%。
现代金融服务:
2017年山东省一共有294家上市公司,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6家,金融服务需求旺盛。
资料来源:201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选择山东官网
山东近十多年几乎是原地踏步了!再不发展确实就成了东四省!
山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2018年山东GDP达到76469.7亿元,虽然与粤苏渐行渐远,但仍能够稳居全国第三。山东近年来经济发展确实在逐渐放缓的,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山东的产业结构偏重,它的主要产业有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等,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40%以上,污染严重,效益低下,而且大型国企多,私营企业少,整体科技创新实力、民营经济实力落后于粤苏浙三省。近年来还要面临产能过剩、生态环保等问题,因此山东发展放缓。
未来山东发展的大方向就是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需要面临“阵痛期”,想必未来几年山东经济发展也不会很快。
除了进行经济转型升级之外,未来山东的发展模式也会慢慢改变。过去山东走的是相对均衡的发展之路,省内经济强市林立,全省16个地级市有15个进入全国百强,但头部城市不强,经济中心青岛的GDP还进不了全国前十,而济南的省会首位度更是全国垫底,其GDP不仅与青岛有着较大的差距,还长期低于烟台。
如今山东似乎也要改变发展思路,打造省内“双核”——青岛和济南。“省会首位度”是近两年山东出现比较频繁的表述,而且不只说说,还付诸行动,济南与莱芜的合并就是其中一步,可见山东做大做强省会的其迫切心情。青岛目前也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的城市升级战。由此可见,未来山东可能会形成青岛、济南“双核”,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格局。
形成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日照-临沂-枣庄-菏泽两条经济带
再辅以现有的济青高速北线和潍日高速相连接,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后续只要抓好机遇其心抱团发展,山东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