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离襄阳20里远的隆中被南阳管理?
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而襄阳属于南郡。
所以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说的是南阳郡的隆中。但在地理位置上和南郡的襄阳更近,却远离南阳郡治所所在的宛城。事实上当时南阳郡大部应该在曹操手中。
刘表刘备则占据了南阳郡南部的新野樊城等地。
而后襄阳独立建郡,再之后成为一个和南郡及之后的荆州平行的同级行政区域,原先的南阳郡的南部地区也划入了襄阳郡,一直到后来的湖北省襄阳市。
两汉时期,汉江是南阳郡与南郡的分界线即汉江之北为南阳郡,汉江之南为南郡。襄阳在汉江之南,隆中在襄阳西南。按当时荆襄九郡地图分布位置,襄阳隶属南郡!!!
南阳郡长臂管辖属南郡中庐县的阿头山,即所谓现带古字的隆中!南阳不能代理南阳郡郡治,而跨汉江水南岸的阿头山能替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全国人民都品品,这是何种奇葩之极的定论!南阳真不想管,也管不了襄城西二十里,这是真理!
依据题目,为什么离襄阳城只有二十里的隆中被南阳管辖?反问是,为什么离北京附近的廊坊被河北省管辖。
襄阳南阳之争,是从隋朝宛城改南阳县之后才有的争议。
习凿齿:亮家宅,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陈寿: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有南阳人说习凿齿造假,习凿齿比诸葛亮还牛,知道千年后有襄阳南阳之争,提前造假。
试问,习凿齿说“亮家宅,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话的时候,同朝代宛城人怎么不反驳?不会反驳,因为那时候宛城根本就没有卧龙岗。
这充分证明,三国至晋朝,晋朝至隋朝就没有躬耕地之争。隋朝宛城改南阳县,这之间没有宛城人写诸葛亮在宛城的传记。这段历史是空白,这段时间是真空。
有南阳人又说了,当时的南阳就是指宛城,互为表里。那照南阳人逻辑,河南就是郑州,到过郑州就是到过河南,这似乎说得过去,但郑州不是河南省,宛城也不是南阳郡。拿南阳郡与宛城来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鱼目混珠是站不住理的。
简而言之,那是一代一代襄阳人(自习凿齿始),为了碰瓷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中“南阳”二字的需要。公元前278年设南郡,隆中那个地方本属南郡中庐县管辖。公元前272设南阳郡,两郡的界限就是茨河至东津那一段基本呈东西流向的汉水,这个分界一直持续到两晋时期。你想想,比南阳郡早设立六年的南郡,能给晚设六年的南阳郡跨江预留一块小的不能再小的弹丸之地?就是说评书、写今古奇观,也设想不出来这么离奇古怪的故事情节吧?但是习凿齿偏偏就这么写了,后代的襄阳人也偏偏就这么信了。但研究历史,一是靠文物,二是靠公认的历史记载。而所有官方史书没有一处南阳郡邓县跨江管辖中庐县隆中的记载。那么,习凿齿的那句“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既没有任何史料支撑,又没有考古学支撑,那它的可信度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历史不承认,只有襄阳人认为汉水之南阿头山归南阳,可以推翻诸葛亮自己说的话。
樊城在汉水之北,归南阳郡,汉水之南阿头山捣什乱,不明白。关羽水淹樊城,也没说,水淹南阳,古人地名清楚。
那里是云居寺,被毁掉后建成简王墓,后被改造成古隆中!
扒了一座寺,而建造的坟地,还说什么诸葛亮躬耕地,不知道阴气有多重!
是为争夺躬耕地,让“阿头山”成为南阳郡的飞地[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祈祷]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忧闻辞旧主,不复卧南阳
当时襄阳是荆州的州治(荆州牧刘表的直辖地),故襄阳是孤零零的一座首府城不是下面的郡,出了城墙的郊区都不归襄阳管,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便归南阳郡邓县所辖。
青年诸葛亮随叔父从山东辗转经江西(叔父上任豫章太守)又被弹劾落魄至襄阳城来投奔刘表,于是在此安定下来。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众多同学或要好、岳父家黄承彦……都在襄阳城或附近的乡下,不可能远到五六百里外的宛城去。
当时刘备也暂时依附到刘表这里,被分配驻防到襄阳北边的关口新野一带(距襄阳约一百里),这里就成了对抗曹营的前线。虽然有过北伐出击(例如博望坡之战)但因离后方太远站不住脚很快便缩了回来,长期固守新野。因手下尽是武夫,为了求得军师而去隆中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诸葛亮如果抛离叔父、岳父和众师友孤身跑到北边五六百里外的宛城去了,刘备能去(敢去)三顾吗?所以史学家们几乎一致认定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城附近而不是宛城附近(见慎重审定的官版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