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7关键词:刘邦,项羽,章邯,名将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

点赞1、淮安市 网友:安陌夕◥

章邯率领由囚徒组成的秦军,从周章开始,一路击溃田儋、魏咎、邓说、伍逢、蔡赐、陈胜、项梁等人。可谓是所向披靡!

直到遇见了项羽,这才碰到真正的对手。章邯原本想和项羽来一场巅峰对决,却没有想到自己却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看到陈余送来的书信,章邯内心不断地挣扎着。最终章邯趁着项羽粮草短缺的大好时机,与项羽缔结了盟约。

到了会盟的时候,章邯这么一个堂堂的汉子,在看到项羽的时候居然放声痛哭!一个铁血的汉子,居然痛哭流涕!

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章邯见到项羽,涕泪交下地向项羽诉说赵高的种种行径,这是多么大的委屈!

面对这个涕泪纵横的对手,项羽自然能够体会到章邯此时的心情。一个是备受楚怀王打压的项羽,一个是满腹委屈的章邯,两人不免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项羽把关中地区分封给章邯及司马欣、董翳,事实证明项羽的做法是正确的。

司马欣和董翳先是投降了刘邦,之后又重新投靠了项羽。司马欣与董翳在汜水兵败后自刎而死。

刘邦把死去的司马欣枭首悬挂于栎阳市。一方面是出于对司马欣反复无常的痛恨,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收买秦地的人心。

汉军击败了章邯,把章邯困在了在废丘,章邯一直与汉军在作战。刘邦久攻不下,最后采用水淹之计这才将其攻破。章邯誓死不降,最终拔剑自刎而死!

当年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都是因为章邯而起。项羽固然残暴,但是刘邦也不是没有没有干过屠杀的事。

章邯在见到项羽之时,只是控诉赵高的罪行,丝毫没有言及秦二世胡亥。这就是章邯的底线。在章邯的心目中,刘邦才是那个大逆不道的反叛者。

当年的白起在自刎的时候,把罪责归到在长平杀了四十万降卒。

不知道章邯挥剑自刎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起了那二十万秦兵?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点赞2、十堰市 网友:安小念

章邯是秦末最后一个名将,也是一个极具实力的人物,他临危受命组织骊山囚徒,在短短数十日内将一直散漫无秩序的临时军事集团,组建成一支虎狼之师。

当时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称楚王,派周文带几十万兵力赶到戏水,胡亥吓得不行,赶紧问群臣对策,有人就提到了章邯的名字。

当时诸侯并起,除了陈胜吴广这样的泥腿子,还有沛县起兵的刘邦,会稽起兵的项梁,在几十万联军逼近函谷关时,章邯先败周文,后破齐楚联军,击破楚军统帅项梁,杀之定陶。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迫陈胜遁走至城父……

正是因为章邯屡战屡胜,才给秦朝喘息的时机,更重要的是六国再一次看到如“黑衣死神”般整齐肃然、战无不胜的大秦虎狼之师,也是“地狱之师”。

然而这一切都是昙花一现,不是因为项羽的出现,而是因为掌权者又蠢又坏。

纵观历史,很多统治者资治都不同,有的精明能干,但过于心狠手辣,在让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因对功臣的斩草除根,导致后来的江山不稳,子孙互相残杀,说起来也是祖先作孽的惩罚;有的统治者虽然资治愚钝,但善良,能够以“仁义”治国,这样的君主容易成傀儡,朝政被又精明又坏的权臣掌握,也闹得国家不得安宁,但一般不会闹到亡国的程度。

当蠢和坏集中在一个统治者身上,那国家就要倒霉了。胡亥是集蠢和坏于一身的统治者,这点不服不行,一般人还不能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

章邯是有血性的,但绝非贪生怕死之辈,章邯投降项羽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出在胡亥和赵高身上,他们二人本就忌惮章邯功劳大,尤其是赵高就是一个嫉妒和谄媚的小人,天天想弄死这个弄死那个。巨鹿之战,章邯败了,就后退驻扎跟项羽军队遥遥相望,此时赵高上蹿下跳,说要派人责让章邯。

“责让”是什么意思?就是罗织罪名。

章邯手下有个叫司马欣的,他劝章邯说:“那个赵高嫉妒心强,这一次我们仗打赢了,将军免不了被他找个罪名杀死,打不赢,胡亥也要杀我们,请将军深思熟虑吧!”

这时候有一个叫陈余的人,给章邯写了封信,信上说——

“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杀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最后竟然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竟然斩于阳周。”

他说:“现在的形势危急,赵高到处找人推卸责任,他早就盯上将军了,将军你有功也是死,没功也是死,你看着办吧!”

此时章邯也只是心动,并未允诺,尤其是对手下提出的“签订合约,割地为王”,其实他是向往的,但只是有所顾虑。他顾虑什么呢?名节。

自古名将都看着名将,叛将、降将会让他们生不如死,背负一辈子的心理负担。所以章邯走出这一步是无比艰难的,心里必定经过激烈的煎熬。

真正让章邯走出这一步的是项羽又一次击败了他,从项羽的英姿勃发和惊人的军事天才中,章邯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当时认为项羽这样的人,才配当天下之主。

所以我们说,章邯之所以会降项羽,有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上文所说的,形势所迫。胡亥和赵高这两人,算是臭了,满朝文武包括百姓没有不恨他们的,而章邯是个英雄,他不瞎,当然知道“良将择主而侍”的道理。

人不怕死,就怕死得不值。死在一个小人手里,倒不如跟随英雄,哪怕战死沙场,也能成全一世英名。

第二,项羽的出身和个人能力。项羽是贵族出身,古代非常注重门第,“项”字自古就尊贵,原本是西周时期皇帝后代的封国,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变成一个姓氏。项羽是名门望族之后,极具号召力,其个人也有过人的军事能力,所谓“英雄惜英雄”,章邯真心佩服项羽。

第三,刘邦低微的出身和为人处世的流氓手段,章邯是鄙夷的,在章邯眼里刘邦赢在运气好,他完全没资格为天下之主。章邯也是心高气傲的,即使项羽兵败,刘邦真心邀请,他恐怕不会屑于与市井之人为伍的。

第四,章邯的人生不能再有污点了。章邯的人生只有一次背叛的机会,而且必须是形势所迫,这次背叛已经让他被人戳脊梁骨了,如果再次背叛,不仅刘邦未必信任他,他自己那一关首先就过不去。

第五,秦军降卒,首先并非都是秦人,而是六国的人都有,原本是劳工被临时征兵,所以就无所谓给秦人报仇;更重要的一点是,坑杀一事项羽很可能是背锅的,其实并没有。

章邯投降项羽后,被项羽封为“雍王”,和塞王、翟王一起成为项羽精心设计的“屏障”。

至汉二年,刘邦久攻废丘不下,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

章邯是个悲情英雄,他到临死那一刻,仍然期待项羽的军队如同天降神兵一样到来,然而等了半年也没等到,他所信仰的一切和崇拜的一切,都随着一个朝代的覆灭而灰飞烟灭了。

点赞3、娄底市 网友:语岚。

章邯是秦朝末年的一代名将,当时残暴的大秦王朝已笈笈可危,陈胜、吴广的起义已经让秦政府难以支撑。而在这个危急关头,章邯挺身而出,亲自率领一支由囚犯为主体的军队,开始了对大秦朝的挽救之旅,先是打败了进军咸阳的义军,随后又打败了陈胜吴广的主力义军,最终逼迫陈胜兵败被杀。可是在刘邦攻入关中时他却死守孤城不愿投降,为什么最后却归顺与项羽?

章邯先是打压了项梁、项羽和刘邦,后来,盖世英雄项梁更是死在了章邯的屠刀之下。对当时而言,章邯凭一己之力挽救了秦朝,但是后来夺掌实权的楚怀王派刘邦宋义兵分两路进军咸阳。途中,作为副帅的项羽刀劈停军不前的宋义,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军队领导权。随后又率军进军巨鹿,而当时守巨鹿的秦军主帅正是章邯,项羽依靠"破釜沉舟"的策略逐个击灭,他先是切断秦军的粮道,然后把章邯的秦军主力围困在巨鹿孤城,最后秦军大败。

失利后的章邯希望得秦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结果朝中手握大权的赵高却想把他当成"替罪羊"。因此对秦朝政府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章邯最终选择了归顺项羽。而项羽也不计前嫌,大度地接纳并重用章邯,这使得章邯由衷的感谢项羽,也是被项羽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后来在项羽分封天下诸侯时,给章邯的封地也是地位非常重要的三秦之地,以便于扼守刘邦东归。(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4、柳州市 网友:单于歌。

章邯死心塌地追随项羽其实说不上,既然被项羽封为三秦之王,成为一方诸侯,那就是给他一方地,他守得住是王;守不住,有气节的人就得殉死,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理,是贵族时代的理,就是那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且那时候项羽在齐国正跟田容纠缠,他不可能远距离从齐地奔袭到咸阳来援助章邯。

至于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结合历史事实,可以做如下分析:

其一,章邯是秦末的一个悲情名将,他不可能投降韩信这样没有士人底线的将领。

先秦时期最让人着迷的就是那种贵族精神,可以打,可以杀,但是决不受羞辱。那是士人的底线,但是后来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演化歪了,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什么“忍辱偷生”种种托词为贪生怕死找理由,这些“蝼蚁”精神的渊薮就是刘邦和韩信,他们是鼻祖。

以前的士人是可以不要命但一定要脸,到刘邦一帮人崛起时,这个时代的精神就彻底扭转了“没有命,要什么脸?”



韩信起初在哪儿都不受重用,尤其是项梁、项羽那。不是因为韩信没有才华,而是他连基本的士的精神都没有,他被乡里认为“贫而无行” ,他受“胯下之辱”,是被主流的士人所鄙夷的一种人。因此章邯失败后不可能投降像韩信这样的将领,这是其一。

其二,章邯不会投降刘邦。因为章邯被迫投降项羽导致二十万秦军被坑杀,其实跟刘邦是有直接关系的。

当时刘邦进逼武关时,赵高就已经像刘邦暗送秋波,并派使者与刘邦谈判,赵高希望杀死秦二世胡亥投降,与刘邦共享关中。

正是这一阴谋,实际上导致秦王朝开始放弃章邯的这支军队,国家一旦有这样的决策,章邯就面临政治上孤立,物资无法供应的窘迫。试想一只二十万的大军一旦粮草无法供应,要么等死,要么兵变。



章邯也算是秦末的一位悲情英雄。他在镇压秦末农民起义中表现相当卓越,镇压了反秦第一波声势浩大的浪潮——陈胜吴广,而后又打败了天下反秦的核心力量楚国的项梁军。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

章邯率领临时组建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里面应该有宿卫咸阳城的秦军精锐,就像汉朝拱卫京畿的就有南军北军。骊山临时征召的囚徒,有可能主要是做后勤运输补给用的。

不然没法解释章邯组织的一帮囚徒能无往不胜,如若是,说不定早像当年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临时组织的奴隶阵前倒戈。



试想骊山的囚徒大都是各国因罪被处罚的罪人或服徭役的普通百姓,这些人即便有战斗力也称不上训练有素,顶多是散兵游勇,他们对于秦朝统治只有怨愤,战一开打估计直接跑光了,谁还会去卖命。

后来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在巨鹿包围赵王歇和陈余时,章邯其实已经被靠边站,直接只是负责运送粮草了。

前期章邯军一直作为主力镇压起义,并连连获胜,在巨鹿包围赵国时,章邯军突然从主角变成配角,成了王离主攻,章邯辅助,其实里面暗含了秦王朝的政治角逐。

赵高设计杀死蒙恬后,王翦的孙子王离代替蒙恬成为长城军主帅。王翦、王贲父子在秦灭六国中可谓居功至伟,在秦始皇琅琊刻石中王翦(史记记载是王离,可能有误)是居首位受封武成侯,王贲是第二位受封通武侯。

《秦始皇本纪》记录的琅琊刻石: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于海上。

王翦王贲父子在秦国一统后可能功高震主,开始退隐了,因此到二世时只有王离在冲锋陷阵,可这家伙的军事才能真没遗传好。



秦二世胡亥和赵高让章邯靠边站,本意是想让王离来坐收镇压农民起义胜利成果的,借机笼络王氏军事集团。谁知半路杀出了一个项羽,把王离打败,彻底扭转了秦末战争格局。

《张耳陈馀列传》记载: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

在咸阳的赵高听到王离战败的同时,刘邦已经带一支军队进逼武关,在这种局势下,赵高就想自保,偷摸与刘邦暗通款曲。

天下群雄并起反抗秦王朝,胡亥不反思自己的罪过和自责自己的无能,反而问罪重臣,导致冯去疾、冯劫不愿受辱自杀,李斯具五刑而死。秦始皇留下的治国帮底被毁坏殆尽,秦帝国最后柱石倒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问罪重臣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秦二世这个蠢货,国家危难时杀良臣,自毁长城不说,还气急败坏地派使者问罪在前方打战的章邯,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求见赵高,希望澄清误会,赵高连着三日拒不接见司马欣。司马欣赶回章邯身边,劝他投降。因此章邯投降绝对是情非得已,而不是贪生怕死。

点赞5、武威市 网友:落の葉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章邯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陈胜属将周文率兵向西,等到他到达戏水时,兵力已有数十万。而戏水距离咸阳城,也不过一箭之隔。面对义军的到来,赢胡亥及赵高等人都惊慌失措,而这时身为少府的章邯却挺身而出,说现在义军兵强势壮,现在调发附近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骊山刑徒很多,如果能够赦免他们,发给他们兵器,我愿意率领他们迎击义军。

赢胡亥只好听从章邯之计,而章邯率兵而出,大败周文,最后还大败项梁,项梁战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章邯是个具有超人的军事才能,且敢于担当之人。

其次,像章邯这种敢于为国担当之人,为什么偏偏投降了项羽?这一切,其实都是被形势所逼的。

巨鹿之战,王离主力部队被项羽击破,章邯受挫,还军棘原,项羽驻军漳南,双方一时僵持。面对一时退却的章邯,秦二世赢胡亥派人前来责备章邯。章邯害怕被问罪,派长史司马欣前往咸阳解释,不料到咸阳后,主事的赵高三天都没有接见他。司马欣也害怕,马上跑回军队,并且抄小路逃跑。后来赵高派人追杀,没有追上。

司马欣回到章邯处,对章邯分析说,赵高主事,如果你战胜,赵高一定嫉妒你的功劳,如果战败,肯定成他的替死鬼。

我将心来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章邯已感觉到秦王朝要准备将他抛弃了。

章邯一时动摇,且又加上各方诸侯写信劝降,又加上属将也纷纷劝降。 章邯犹豫良久,终于答应向项羽投降。

从这件事看出,章邯之投降,是形势所迫,也是识时务。因为秦朝大势已去,凭他被奸臣赵高排挤的他,已经不能力挽狂澜,救秦朝大厦于既倒之中。

再次,章邯投降后,项羽坑杀秦卒二十万人时,并没有加害于他,反而将他跟司马欣及董翳分别封为雍王,塞王,翟王。而三人的任务,就是从三个方向防守刘邦,困刘邦于汉中,不让东出。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计策,从古道出兵,袭击雍王章邯。章邯抵挡不住,败走废丘。这时刘邦基本拿下关中,塞王司马欣及翟王董翳已经投降,但章邯誓死守卫废丘城。

汉军见劝降不行,就引水灌城,城破,章邯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如果说,章邯投降项羽,那是被赵高所伤,形势所迫而为之。那么,章邯宁愿自杀而不投降刘邦, 四个字,以身殉节。他没有完成项羽交给他的任务,那就必须履行贵族精神的准则自杀。他要以自杀证明他是有操守的军人,而不是苟且偷生之徒。

后来,项羽也是如此,兵败宁可自杀也不投降。再后来的汉朝,李陵投降匈奴时,汉武大帝大发雷霆,认为李陵没有自杀殉国,是对国家的一种污辱,也是对李广将军世家的污辱。

所以,少府出身富有担当精神的章邯,兵败自杀,以身赎罪,也是合情合理。

点赞6、启东市 网友:々霸氣ぁ

巨鹿之战时,秦军分为两部。其中一半兵力由王翦的孙子王离统领,负责围内线作战。

另一半则由章邯统领,负责外围布防。而由于外线布防,兵力会铺的很零散,所以当项羽和英布率楚军单点突破,并切断了章邯与王离之间联系的运粮甬道后,章邯下意识的就带队撤退了。打算积聚兵力,对楚军发动全面反扑。




实事求是的说,章邯这个时候主动撤退,以守为攻的部署,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楚军控制运粮甬道后,最稳妥的打法肯定是守住甬道,切断王离粮道,最后逼迫王离军团粮尽溃退。

而一旦项羽这么干,给了章邯留出整顿兵马的时间了,主动权就在章邯手上了。

然而令章邯没想到,也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项羽这个杀神会居然这么彪悍。大家都认为项羽肯定会用最稳妥的办法逼退王离,但他却偏偏要用行动告诉世人,我和你们这帮凡夫俗子不同,我就是活生生,硬碰硬的干死王离!

项羽当时率楚军急渡漳河,渡过之后,既不休整,也不休息,并命人凿沉了渡船,打破了锅釜,每人只带了三日口粮,便一头扎进了巨鹿战场

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破釜沉舟”。



项羽不按套路出牌,让章邯很被动。不过这还不是最让章邯被动的。因为只要王离能打退项羽,哪怕是顶住项羽一段时间,主动权仍然在章邯手上。

但是,让章邯彻底绝望的是,王离军团居然被项羽以雷霆之势给干掉了。

当时,秦楚两军一交阵,秦军的阵脚就被楚军给冲垮,王离喝令重组阵型,但楚军所有人都是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动地!打得秦军无法有效回笼重组!

了解古代战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古代打仗就靠阵型。一旦阵型散了,仗就没法打了。

所以,楚军在冲乱秦军阵型后,秦军只能是各自为战。虽然秦军还有兵力优势,但已经无法形成战斗力。

而就在楚军与秦军杀声震天之时,十万诸侯联军也在外围观战。他们见强弱已分,项羽摧枯拉朽击败秦军后,便纷纷加入战斗,与楚军并力作战。

这个时候,五万楚军加十万诸侯联军,兵力上已经与王离军团齐平。而王离军团的阵型又散了。所以最终,王离大军被项羽死死咬住。无路可逃!秦军的几个负责人,王离被擒,副将苏角被杀,涉间自焚而死。十多万精锐,被打得灰飞烟灭。

巨鹿之战后,诸侯联军和楚军汇合。大家各属不同的国家,但却要联合作战,所以此时自然要推选一个带头大哥出来才行。至于是谁就不用多说了,除了项羽,没有第二个人敢在这个时候还自称大哥的。

项羽在接受众人的大礼后(将领们进入楚军辕门时,都是跪着前行,不敢仰视),宣布休整几日,再追击章邯。诸侯军哪里敢说不是,纷纷点头同意。

再说章邯。他听王离全军覆没后,立即撒丫子跑路,退到了棘原,并下令固守,想靠防守寻求战机。不过,项羽当然不会给他机会了。诸侯联军在项羽的指挥下,配合楚军反复冲击章邯的阵地,打得章邯逐渐后撤,又退守到了安阳。



关于为什么退守安阳,章邯有小盘算。因为安阳背靠囤积了大量粮草的敖仓,章邯只要保证敖仓大粮仓不丢,他就可以继续跟项羽死耗到底。而项羽和诸侯联军的粮草都不充足,如果拖下去,项羽肯定会先扛不住。

应该说,章邯当时虽然不敢硬拼,但他的策略是对的。

不过,章邯千算万算,他最终还是漏算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秦二世和赵高这两个猪头。

其实自打陈胜吴广起义开始,赵高就一直在找章邯麻烦。之前一直打胜仗,章邯也不怎么理会赵高。但巨鹿大战后,秦军输得实在是太惨了,章邯想硬也硬不起来了,于是赵高的各种反攻倒算,借机找茬,就全来了。

章邯听说赵高要整他,为了缓和关系,就第一时间就派他的参谋长司马欣回咸阳去找赵高解释,表示自己知道错了,以后一定虚心接受领导的最高指示。

但可惜的是,赵高一心只想搞死章邯,不理会司马欣,导致章邯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章邯就在前有项羽攻击,后有赵高捣蛋的情况下,动摇了自己对秦朝的忠诚度。



秦国内部出了那么大的乱子,诸侯联军当然不会不知道了。所以赵国的丞相陈馀就给章邯写了一封劝降信。大意是说,当年白起打得楚国迁都,打得赵国主力全军覆没,大功无数,但最后却被赐死;当年蒙恬赶跑了匈奴人,开辟河套、榆中数千里,这么大的功劳,最后居然也是自尽。

这二位功劳那么大,最终都是惨死。更何况你呢?我劝您还是识时务的好。你如果现在倒戈一击,还可以算你是起义,少不了给你裂土封王的待遇。再拖一段时间,到时候变成了临阵投降,那你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收到信后,章邯很是纠结。投降吧,他是秦国人,他不信任六国人,他自己心里对投降没有底;不投降吧,内外交困,无论是朝堂还是诸侯军那边,越拖对他越不利。狐疑之下,章邯觉得还是先派个使者去项羽那里谈投降条件。

若是谈的好,就降。谈不好,那就拉倒。

由于此时,章邯已经和项羽已经僵持了将近半年了。项羽在收到约降书后,范增便对项羽分析说:秦军家属皆在咸阳,况且此时的秦军仍然势大,兵力不下二十万之多,所以章邯这番投降未必是真心,我们应该趁其松懈之时,再痛击他一次,逼他下决定。

项羽听罢,表示同意。

也正是在同一时间,赵国将领司马卬和申阳分别从山西迂回,南渡黄河,插到了章邯军的后方,完成了背后包抄。而这一切都意味着,章邯一直凭借仰仗的粮库敖仓,也快保不住了。(其实很早就包抄了,但因为刘邦想让章邯多拖项羽一点时间,就派人放火把黄河渡口烧了。导致联军对章邯的包抄推迟了几个月)。


包饺子成功后,项羽点齐兵马,本着帮助章邯彻底下决心与过去的自己告别,趁着此时章邯约降犹豫之际,对章邯展开了总攻。章邯不犹豫时,尚且打不过项羽。而此时被项羽打了个突袭,自然更是打不过。

所以,章邯在面对项羽这位人生苦主逼他做决定后,终于转身。派出使者表态,正式向项羽投降。至于条件什么的,就都不提了。

当时项羽缺粮,所以见到使者后,他就同意了章邯的投降,并在辕门迎接章邯。

章邯与项羽一见面,哭天抹泪,大骂赵高不是东西。项羽为了展现自己大度的一面,并没有迁怒章邯曾杀其叔项梁,而是封他为雍王,扣在了自己军中。至于投降秦军,则交给了章邯的参谋长司马欣指挥。项羽让司马欣带领着他们去反攻自己的祖国。至此,章邯的部队也就被项羽收编了。

当然,这批秦军最终没有回到关中。项羽在听从英布建议后,把这二十万人坑杀,只留下了章邯、长史欣、董翳等少数人的命。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点赞7、中卫市 网友:幻灭〓

章邯作为秦末时期的秦王朝最后的名将,他从释放骊山囚徒开始,组建了又一个军事集团,三败函谷关外周文,又破齐楚联军,再大败楚国主帅项梁,杀害于定陶。凭借虎狼之师和其战略战术一举而消灭不少的起义军和六国旧贵族势力。在军事上章邯取得的战绩可谓是可圈可点,可是在政治上章邯却被赵高所掣踵,无论是司马欣还是董翳都是朝廷派来监视他的,章邯很明白自己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的角色,别看表面风光,实际上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话说巨鹿大战前夕,章邯军节节胜利,而且加上长城军队的南下,40万大军,黑色旋风令人闻风丧胆,再现秦国军事之强盛,如果不是因为巨鹿大战跑出一个项羽,结果还真是未可知啊。

项羽在打败王离军团之后,气势如虹,而章邯在面对朝廷的迫害和此时所处的局势面前,果断的选择了投降了项羽,而项羽也封其为雍王,为了防止秦军入关中之后复叛,20万投降的秦军最终被坑杀于新安。

话说20万秦军被坑杀,作为秦军主帅,这种大仇,章邯怎么还会誓死对项羽追随,却不投降于刘邦呢?我认为有这么一些原因。

第一,章邯敬佩项羽霸气和能力,能够于巨鹿一战,以少胜多,扑灭精锐的长城军团,活捉王离,而且令得骊山军团大败,最终束手,这是一种对项羽军事的认可,正所谓英雄惺惺相惜,强者是佩服强者的。

第二,章邯被政治所迫害,与秦国已经反目,而且项羽坑杀20万秦军,这令章邯无形中变成了关中秦人憎恨的对象,而刘邦是巴蜀之地进军,肯定要覆灭三秦,以关中为根据地,大本营的,归附了刘邦,刘邦为了笼络关中秦人,就必然要对章邯为20万秦军算账,下场如何,他也知道。

第三,项羽不计较他杀害其叔父项梁的大仇,而且分封其为雍王,拥有三秦之地之一的封国,章邯得到了其想要得到的,自然对项羽很是感恩。

第四,自古忠诚不侍二主,章邯是有血性的军人,如若不是赵高对其迫害,他也不会最终选择投降项羽,很可能会落得个以身殉国的下场,而今他迫于形势而追随项羽,那么就绝不会再次复叛,否则污点必定再增加一条,古人都在乎青史名声的。

第五,刘邦是经过偷袭,在其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而战败他的,章邯未必就对刘邦服气,如此草莽出生,作为秦国最后名将和现在分封的雍王,章邯也是眼观颇高的,能降服于项羽,毕竟人家是战神,而且贵族出生,可是他刘邦凭什么,一个运气不错的巴蜀之地的汉王而已。

第六,章邯被困于都城,坚持长达半年之久,他相信项羽终将会赶来,可是直到死去都没有等来项羽的铁骑,这是其对项羽的一种盲目的自信和崇拜使然。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点赞8、迪庆藏族自治州 网友:肆意张扬

因为除了项羽,章邯没有任何人可以投靠。章邯之所以投降项羽就是因为在巨鹿之战中,章邯及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输给了项羽,章邯面临内忧外患,不得已之下章邯才投靠了项羽。

巨鹿之战中,章邯本部有20万秦军,以骊山囚徒及关中子弟组成的,王离部有20万秦军,以秦国长城军团主力组成的,秦军共40万人,与项羽及整个天下的反秦义军战于巨鹿,这40万人是整个秦朝最后的主力部队。

结果巨鹿之战秦军战败,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首先攻击王离与章邯军之间运输粮食的甬道,并成功断绝了甬道,挡住了章邯军的反攻,接着整个反秦义军眼见项羽绝了秦军的粮食,联合起来一起攻击王离部。

王离部的20万秦军长城军团被击败,主帅王离被俘虏,秦将苏角被杀,秦将涉间被逼自杀,20万秦军或死或降,而章邯部的20万秦军眼看着王离覆没却无可奈何,章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

进,无法击败项羽,退,秦朝廷早已对章邯不满,况且刘邦此时也逼近了秦都咸阳城,章邯已经是前无进路,后无退路,除了投降项羽,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就是战死。

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偷生,又何况是章邯这么个人物呢,此时的章邯不想死,更何况手下还有20万秦军,还有司马欣、董翳等大将也不想死呢,对面的敌人是以项羽为首的反秦义军,不投靠项羽又能投靠谁呢?

章邯原本为是秦朝九卿之一的少府,负责管理皇室的私人财产和生活管理,原本就是一文官,而且能在赵高专权的朝廷中担任要职,只能说明章邯与赵高是一路人,要知道赵高可是指鹿为马的将整个朝廷官员筛选了一次,不服从赵高的,要么死,要么贬。

章邯能出任秦朝的九卿之一,要么是因为战功,要么是因为出身 ,再不就是因为与赵高的关系,章邯能在秦末的反秦战争中一路高歌猛进,打得整个黄河以南的反秦义军销声匿迹,靠的除了自已的能力,还有秦朝廷的大力支持,比如兵员、物资、粮食等等。

但是即使这样,章邯在打出威名后仍然受到赵高的犯忌,其手下的长史司马欣还差一点被赵高派人杀死,对面是生死搏斗的敌人,背面是暗害自已的朝廷,章邯即使英雄一生,恐怕也要发出“天下之大,为何没有我章邯的容身之处啊“?

当项羽由于巨鹿一战成为整个天下膜拜的义军首领,章邯所率领的秦朝最后的20万主力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秦朝中央政府坚定作章邯的后盾,也许章邯会和之后被汉军围攻坚守三个月后再自杀身亡,可是章邯想效忠,却发现已经没有自己效忠的对象,章邯衡量再三,只能选择投降项羽。

章邯投降项羽之后,其手下的20万秦军士兵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项羽之所以选择坑杀这20万人,一是因为粮食不多了,二是因为这些人随时是个隐患,进入关中如果不听从命令,那将会造成严重后果,项羽于是一不作,二不休,坑杀了这20万秦军,这20万秦军绝大部分都是关中子弟。

当时的韩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三秦王是秦将,率领秦军已经好几年了,杀死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手下秦军到新安,被项羽坑杀20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活着,秦人父老非常怨恨这三个人,恨到骨子里。

韩信的说法似乎这20万人被杀,章邯是参与了的,也就是说章邯为了自已的荣华富贵连这20万秦军士兵都出卖了,20万人啊,可是20万条生命,这些人跟随章邯作战已经好几年了,章邯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可能对手下被杀无动于衷,可是章邯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20万人的被杀,给章邯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和压力,项羽入关后,故意把章邯封在秦地成为雍王,秦地百姓的子弟因为章邯的投降而被杀,作为主帅的章邯却活着,秦地百姓对于章邯的作为早就不满意了。

所以之后章邯在面对刘邦出川的生死之战时,没有人支持他了,秦地的百姓显然巴不得章邯被杀,而希望刘邦进入关中,最终章邯也在战争中失败,因为之前章邯曾经投降并出卖了自已20万手下士卒的性命,已经没有人再相信章邯了,也没有人再愿意跟着章邯投降刘邦了,章邯自然也明白。

另外,刘邦手下有大量的原秦朝士卒和将领,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反秦将领,当时秦朝中央全部投降了刘邦,刘邦并没有杀害任何一个秦将和秦兵,并且在咸阳城内约法三章,所以秦人绝大部分都投降了刘邦。

又因为刘邦的名声,秦地的百姓和当地的贵族也都是支持刘邦的,章邯敢投降刘邦吗?再与原来那帮秦将为伍,章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天下之大,已经没有章邯的容身之处了。

其实章邯并非死心踏地跟随项羽,他只是无路可走了,投降项羽却引诱手下20万秦军被杀,这种事已经让章邯无法容身于天下,已经没有人再相信章邯,唯有死路一条,章邯内心很明白,在被刘邦手下围困了几个月后,自杀身亡。

点赞9、嘉峪关市 网友:安筱沫*

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与事实不符。章邯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自然不会投降刘邦。

巨鹿之战中,秦国名将章邯投降项羽并非是逃生怕死,而是秦国政权内部,赵高专制朝政,谗害忠良,结果导致章邯所统领的秦军主力内外交困,最终在司马欣的建议下,投降项羽。

项羽究竟有没有坑杀秦军降卒,这是值得怀疑的。

首先,秦国降卒并非都是秦人,而是来自六国的劳工,原本是要修骊山的。

其次,坑杀降卒的时间是在秦朝灭亡之后,降卒不应该还担心亡秦战争无法取胜。

另外还有秦军降卒在军队中并非占有数量上的优势等原因。

因此,项羽坑杀降卒有很大的可能性与事实不符。

项羽实行分封制后,把关中,陕北和陇西地区分给秦朝三个降将,章邯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三秦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刘邦,防止刘邦东进。

刘邦后趁项羽与东面征讨田荣,无暇西顾之际,采用韩信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其中司马欣,董翳皆投降刘邦,日后因项羽势大,又投降项羽,后二人在成皋之战中被刘邦击败,自刎汜水边。

而章邯因韩信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最终自刎。

其实,章邯作为秦国最后的名将,自然明白不能贪生怕死,投降项羽是因政治所迫,而非本人意愿。更何况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待他不薄,如果他像司马欣,董翳那样投降刘邦,势必让人耻笑。

点赞10、嘉兴市 网友:瑝厔家族

章邯等三王害死了20万关中子弟,关中百姓恨之入骨,不比恨项羽少。刘邦历来受关中百姓爱戴,如果投降刘邦,刘邦会选择誰?

显然不会是自己。那就还是一个死。

点赞11、昆明市 网友:剧终〃

我认为章邯投降项羽而不降刘邦,主要原因是章邯信服项羽或者说畏惧项羽。章邯是秦军统帅,短时间内组建了七十万刑徒军,又快速击溃陈胜百万大军,且将最有战斗力的项梁斩杀,也算是秦末名将了。

英雄惜英雄,名将敬霸王。章邯以四十万之众围困复辟赵军,其余诸侯引兵而观望,莫敢出兵击秦者。唯项羽带三万悍卒九进九出,斩杀秦国九原军团精锐大军二十余万,王翦之孙王离被斩杀,大将涉角战死,项羽取得完胜。

章邯受困于秦二世无道,赵高专权,秦军无法长久;有慑于项羽的惊人战斗力,因此决定投降项羽。刘邦虽仁,但是战斗力低,章邯从内心瞧不起这样的主人。项羽虽暴,但是能打败章邯,且手段毒辣,把他二十万降兵坑杀了,因此章邯对项羽又敬又惧,只能死心塌地为项羽卖命!

章邯跟日本人性格相似,不服仁义,只服武力,谁能打败他,打残他,他就服谁!

点赞12、巴彦淖尔市 网友:今夕何夕

投降项羽,是章邯能活下来的唯一选择。而且,后来证明项羽确实足够仗义,对投降的秦军不咋地,但是对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这三个人确实不错,都给封了王。

01.巨鹿之战中的力量对比

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

所以,按照这个数据而论,项羽的楚国军团应该在5万左右,但不排除还有一路北上、沿途招募的士兵。

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项羽军团先锋出击,派出了英布和蒲将军了两员大将及两万楚军战士。根据这个数据判断,项羽军团有5万大军是不假的。如果低于五万,之后的全军渡河、破釜沉舟,就没啥意义了。

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

巨鹿之战中,项羽军团是第一主力;陈余的常山兵,就得算第二主力。原因这里是赵国,本地人赵军再不努力作战,还能指望谁。所以,陈余之兵,加上巨鹿城中的张耳,保守估计,肯定会超过五万。

另外,燕王韩广派燕将臧荼带兵援赵,后来臧荼在项羽分封之后,带兵回燕国打败燕王韩广、全定燕国。所以,此时的燕将韩广至少带来了燕国一半的士兵,保守估计在5万上下。

然后,就是齐国。田荣开出了出兵的价码,即“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但是,楚赵都不答应,所以,齐国拒绝出兵。然而,背不住有心怀天下大义者。田荣的副将田都以及齐王建(齐战国最后一个王)的孙子田安,带着军队、参加巨鹿之战。对于齐国援兵,项羽一气封了两个王,足见巨鹿来援齐军的重要性。所以,保守估计齐军数量也在5万左右。原因有二,一是项羽分封天下,田都、田安都被封王;二是齐国地大、少遭战火,出得起大军。

另外,还有魏王豹,但是他哥哥魏王咎刚被章邯揍得自焚,所以这时候魏国出不了多少兵。韩国,韩王成之所以被项羽给弄死了,就是因为这家伙要么没出力,要么给刘邦出力了。所以,韩国、魏国就别指望了。主要指望的还是赵国,赵国不支持项羽,巨鹿之战就没法打。所以,除了张耳和陈余之外,赵国的其他将领,肯定也召集了军队,至少可以给巨鹿楚军充当辎重队,否则楚军的粮食问题没法解决。

所以,全部保守统计,楚军五万、赵军五万、燕军五万、齐军五万,总共20万诸侯军是不差的。

诸侯军的统计比较复杂,就是因为隶属太多,不好统计。秦军就好统计了,主要看四十万有多大水分。

这里面确实有水分:章邯手中20万是不回假的,但是王离军团不见得有20万。因为长城军团是秦帝国的正规军,不是临时组建的,长期保有一支庞大的正规部队,花钱太多。再一个原因就是真有这么一支庞大武装,秦人也不会组建什么刑徒军。所以,王离所部应该在5万到10万之间,到不了20万。如果真有20万,王离完全可以10万揍巨鹿、以10万揍作壁上观的诸侯军,不会给这些人与项羽见面的机会。

02.章邯的武功彪悍止于前208年10月

据载,李斯被要腰斩于前208年7月。之后经历了章邯杀项梁、平邯郸、围巨鹿,经历了八月和两个九月(当有闰月),到了前208年10月。

到此为止,章邯自此之后就开始不好好打仗了。

此前,章邯在得到关中卒补充后,重新恢复了秦军锐士的往日荣光,扫荡楚地、扫荡赵国,把邯郸直接给夷平了。但是,之后就死死地钉在了巨鹿城下,爱咋咋地、就是攻不下来。

如果王离的长城军打不下来,那么章邯的20万关中秦卒可以直接上啊。但是,这伙人只是做运输队,就是不打仗。王离攻巨鹿的时候,他们运粮食;王离被项羽干的时候,他们连粮食都不用运了,因为甬道被项羽断了。然后,王离的长城军被灭了,章邯就是与诸侯军相持,一直相持了8个月。两支都是20万+规模的大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就有几次小规模接战,其他时间就是互相瞅着。

这个时候,大家在干什么?就是在吃粮食、熬日子,这个真得没啥可说的。呆时间久了,诸侯军和秦军都处成朋友了。而章邯呢?与项羽书信往来日久,也就日久生情了,大家自然要商量一写打仗以外的事情。

这是秦军前线,秦军后方呢?一直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有李斯在,章邯所向披靡。因为丞相李斯就代表政府,政府支持、政府军才能把仗打好。但是,李斯被杀之后,秦国就相当于换了政府,章邯就得考虑怎么跟新政府合作。司马欣跑了一趟咸阳,回来报告的结果就是赵高这个王八蛋就没法合作。

这个时候,章邯就彻底陷入了两难境地。向前干,干掉诸侯军,然后秦朝堂把自己玩死;向后退,被诸侯军干掉,然后跟秦朝堂一起死。前也不是、退也不是,反正章邯就是一个死地。

章邯说是派司马欣到咸阳求援兵,实际上是去试探咸阳赵高政府对章邯军团的态度。

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秦始皇本纪》有两点更能佐证的地方,就是时间点:一个时间点是“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也就是前208年10月,李斯被杀;另一个时间点是王离兵败的时间,是在章邯与赵高政府彻底破裂之后。

所以,可以证实的就是:李斯被杀、赵高不睦,然后章邯坐视王离兵败、然后坐拥二十万大军不战,再然后就是直接举兵投降。

章邯要投降,项羽不同意。有两点原因支持项羽不同意:一个是天下诸侯仇秦,而且是发自肺腑地仇恨;另一是章邯打遍了天下诸侯,国仇家恨、里子面子全不行,必须得干掉章邯。但是,项羽实在没法不同意,因为章邯不投降,项羽不仅吃不掉这支最后的大秦兵团,而且可能被干掉。

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殷虚上。

诸侯军是因为没粮食了,所以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实际上,诸侯军不仅缺粮食,而且也缺战心,他们熬不住。

章邯的主力秦军,能扛得住,因为他们是一个建制;项羽的诸侯军,可能熬不住,因为他们是联军,以利聚、以义聚,都不是牢靠。顺境之中,诸侯军可以精诚合作;一旦遭遇逆境,诸侯军马上面临分裂。

所以,项羽好像很不情愿,但实际却开心得不得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力证,就是项羽不仅没杀章邯而且对章邯很不错。但是,项羽却有理由杀掉章邯,因为章邯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可以放着杀叔之仇不报,而且还能做到仇将恩报,给仇人封王。只有一个原因能让项羽这么做,那就是:章邯的投降太重要,不亚于灭国之功。

03.章邯还有投降以外的其他选择

宰割天下山河,项羽一共封了十九个诸侯王。

这些诸侯王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个是楚国将军,如项羽和刘邦;第二个是故诸侯王,如燕王韩广、魏王魏豹、齐王田巿;第三个是跟随项羽入关的诸侯国将军,如张耳、臧荼、申阳等;第四个就是三名秦朝降将。

项羽分封,肯定有私心,比如欺负刘邦,欺负田荣等。

但是,总的来说,能封王的人,对巨鹿之战、对项羽本人,都是出力极大的。所以,被封王的三名秦朝降将,发挥了作用。这个作用不次于故诸侯王与入关的山东将军。

否则,项羽真得没必要那么大方,一气把三名降将全给封了王。

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

章邯是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兵团更是大秦最后的兵团。自周文入关之后,秦二世以及丞相李斯的全部心血全都注入到了章邯军团身上。所以,章邯军团,初为刑徒军,但在几番补血之后,已经脱胎成了正规秦军。所以,章邯军团有力量为秦平灭起义军。

公元前208年10月之前,章邯南扫楚地,楚国将军要么杀头、要么逃跑;而后章邯北上赵地,夷平邯郸、包围巨鹿。但是,到此之后,章邯真得就是出工不出力了。原因就是那个二难选择,打败则死于诸侯、打胜则死于朝廷。所以,章邯选择了他投降项羽。但是,在投降之外,章邯还有别的选择吗?

答案是没有!

别的选择只能是自立为王。但是,章邯自立,秦朝堂不支持、诸侯王不答应,秦军二十万也不理解。人心和力量,章邯有力量,但这个力量是建立在秦朝的基础之上;诸侯王有力量,这个力量是建立在天下反秦之心上。章邯呢?徒有力量,却无人心。

所以,章邯投降项羽,就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他别无他路。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