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十三临死前为什么说当年的算命先生没说错?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不仅神机妙算,还上知天理,下晓地理,除了给周围的人善意的敲打,还多次给周围的人算命,不过像这样的剧情自然被删除了,唯独交代出邬思道给十三爷算的命数,邬思道明知十三爷胤祥活不长,为了不扫兴致,顺嘴胡诌了个“九十二善终”,这也为十三爷后来的命数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
邬思道第一次算命:被年羹尧嘲讽
原著中,邬思道的第一算命,是在十三爷被抓之后。邬思道当着年羹尧的面给四爷看相,这次的话邬思道给的比较虚,说“四爷是龙骧虎步,鹰隼雄鸷,为君则理乱龙泉,为臣则是治世英才,四爷命系于天”。
结果年羹尧仰头奸笑,接着一顿嘲讽:你这君臣都说了,纯粹是江湖骗子的把戏。
这下,更激出了邬思道要给他算一卦了,邬先生渡着拐杖向年羹尧缓缓走过来,说:“你自幼无赖顽皮,读书不成打走了三位先生,南京玄武湖练水军,血洗了一个村子;西征时一个小小偏将,杀掉陕西总督葛礼。”
邬思道又说道:这些是不是你年羹尧的黑历史?
年羹尧哈哈大笑:这都是人人皆知的事了!
邬思道又指出:比这些黑历史更黑的是你年羹尧的心,你视别人命为草芥,少时有杀婢之事,赶走先生是假,嫌他们多事过问是真,你血洗一村,操练水军是假,用赃款犒赏劳是真,你杀葛礼阻碍军粮是假,私下有过节是真。
年羹尧的背脊骨一下阴凉,差点吓废了,此时年羹尧起了杀心,就差对邬思道动手了。邬思道虽然是带有敲打年羹尧的成分,但也夹着几分小心。
邬思道说:“劝你别玩火,我是一番慈心相劝,你别和我这个残废人怄气,我们都是为了社稷,为了四爷。若存良知,你能和古之良将媲美;若灭良知,地狱就是专门为你准备。”
所以你看年羹尧后面干的事情,不管是血洗江夏镇,还是手撕孙嘉诚,这都是有做铺垫的。
邬思道第二次算命:十三爷活到92岁
邬思道第二个算命,是给十三爷算命。当时,十三爷胤祥在四爷胤禛府上,和邬思道、四爷胤禛在饮酒畅谈,边喝边聊,几杯酒就下肚后,十三爷开始感慨:听说邬先生不仅才智绝佳,而且还会占卜之术,劳烦邬先生也给我胤祥算算,我能活多久?
邬思道也是一时兴起,让十三爷伸出手。设想邬思道看了看,心里咯噔一下,心里犯嘀咕:十三爷这侠王怎么只有四十六岁命数!再细看手相,一生是劳碌之命,算没错的话,十三爷是活活累死的,看到侠肝义胆的十三爷竟如此短命,邬思道心中不免替他惋惜,不过,为了不扫大家的兴致,就顺嘴胡诌“十三爷是高寿之人,能活到九十二岁”。
也有一种可能,十三爷的命数确实能活到92岁,邬思道说的也是真话,只不过十三爷的命数被人动了手脚。
所以邬思道也强调命数不好算,还提醒十三爷有个大坎,不过无伤大雅,一跳就过去了。
此时十三爷兴致盎然,并没有在意邬思道的话。所以要求邬思道给四爷看相,邬思道虽然嘴上说自己算不准,但实际上他还是说出了,跟上次和年羹尧说的差不多,说:“四爷上应天象,四聚内敛,胸藏山川。”
一顿的酒足饭饱后,在四爷的授意下,邬思道也说出最牛的预言家。说宋末元初有个星相家,叫黄孽师,做过一首黄蘖禅师歌,前面几句是这样说的:“日月落时江海闭,青猿相遇判兴亡,八牛运向滇黔尽,二牛丹成金谷藏。”这说的是清兴明亡。
又接着是“黑虎当头运际康,四方戡定靖乘裳,唐虞以后无斯盛,五五还兼六六长。”这说的是康熙老爷子。
“有一真人出雍州,鹡鸰原上使人愁,须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岁一周。”这说的是他们兄弟相争。
“乾卦占来景运隆,一般六甲祖孙同,外攘初度筹边策,内禅无渐太古风。”这说的是小弘历。
当然,据说这是后人在黄蘖师老和尚诗句中不断修修改改,才俨然一副预言家的样子。
而在原著中,二月河把邬思道写的虽不算什么预言家,但堪称“神算子”,众人无不钦佩,邬思道总结陈词:“天予弗取,反手其咎,天命并不钟爱一人,知天命是一回事,顺天命还要做事,不然一样白瞎。”
不管怎么说,十三爷和四爷都认同邬思道说的。而给十三爷胤祥算能阳寿活到92岁,就这样也被大家记在心里了。
老十三临终前:没错,就是92岁
随着夺嫡愈演愈烈,十三爷胤祥也因太子胤礽的牵连,被圈禁了整整十年。之后,四爷胤禛在邬思道的指点下,脱颖而出,成功坐上了宝座,十三爷也因此得以释放,圈禁十年的猛虎出笼,第一手笔就是勤王护驾,威慑全场,为雍正化险为夷。
但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十余年后,在八爷胤禩撺掇关外旗主王爷来京恢复八王议政,企图让雍正交出皇权,而十三爷的及时赶到,再一次出手为雍正化险为夷,八爷宣告彻底失败,就在雍正气得咬牙切齿骂老八他们是“阿其那,塞思黑”时,久病的十三爷因这次的突发事件,心力交瘁,累得在朝堂之上当场吐血。
十三爷也知道自己命已不久矣,对雍正说:四哥,我要去了。
雍正心慌不已:十三弟,邬先生说过,你阳寿有92岁,92岁啊!你知道吗?
之前,雍正是很忌讳提及邬先生的名字的,十三爷有一次跟他提过一次,雍正黑着脸,吓得十三爷都不敢多喘气。而此时,雍正竟脱口而出邬先生算命的事情,可想而知,雍正是多么爱惜这个十三弟了。
此时的老十三已经命在旦夕,他对雍正说:臣弟明白了,明白了,邬先生说的没错,连日带夜这样算的话,正是四十六岁。说完就昏厥过去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十三爷阳寿真的尽了,还是被人动了手脚呢?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细节让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关于十三爷的身体情况,老九胤禟竟然了如指掌。在雍正除掉乔姐以后,老九还能准确地掌握十三爷的具体信息。
比如雍正继位初,选择西北大将军王之位,老十四跃跃欲试,他认为老十三会跟他争大将军王之位,岂料老九说:诶,老十四你还不知道吧,过不了多久,老十三只怕连路都走不了,你说怎么带兵去打仗呢。
那么这老九是怎么知道的?
在原著中,阿兰和乔姐都是老九派来的眼线监视老十三的,只不过和十三爷朝夕相处中,逐渐被他的正直侠义感动,不忍再伤害十三爷,所以都想除掉对方,这俩女人双双毒发身亡,只因为都深爱着十三爷。
这就是为什么在电视剧改编了以后,我们还能发现阿兰身上还是有着或多或少眼线的影子。
在雍正为老十三数次请太医诊治之后,病情反而越来越加重,想必也只有阿兰有这个机会动手脚,借着御医开的药方这个掩护,加一些慢性的毒药,对十三爷进行毒害。
后来十三爷病入膏肓,也的确是老九先知道这个消息的,正是八爷党知道老十三已病入膏肓,雍正也耗尽精力,八爷党一伙才敢八王议政的,阿兰表面看着对老十三知恩图报,百依百顺,但谁曾想她的心如蛇蝎般呢。
因此有一次,阿兰拿碗药劝十三爷把药喝的时候,被十三爷打掉了,想必十三爷在一次次的喂药中,多少能感觉出不对劲,只是慢性毒药一时难以察觉,当十三爷发现的时候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十三爷比较重情义,阿兰又是陪自己十多年的妻子,不好责怪她,只能接受了现实。
当雍正说邬先生说他的阳寿有92岁时,他为了保住阿兰,谎称说邬思道说的没错,就是92岁,日夜相加刚好就是46的两倍。
可见,十三爷真的是侠肝义胆,有情有义!
结语
当然,综上只是个人的推测,不代表剧情的准确性。不过历史上,十三爷其实只活了四十四岁,康熙五十年胤祥开始腿上生长了毒疮,无法治愈,加上被康熙圈禁十年,患上抑郁症、暴躁症。在雍正继位后,十三爷又是雍正最得力的臂膀,没日没夜替雍正操心军国大事,以至于身心常年过度劳累,难以得到休息的焦虑症。也就是说,腿上的毒疮、心里的抑郁症,暴躁症,焦虑症,这才导致十三爷胤祥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
—End—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幕:八王议政事件中,早已病入膏肓的十三阿哥胤祥拖着病体亲自去了一趟丰台大营,把已经被八爷党控制的兵权又重新夺了回来,紧接着胤祥又拖着病体赶到宫内,控制了八爷党和隆科多,替雍正挽回岌岌可危的局势。
胤祥本来已经病得很重了,而此次为了帮雍正挽回局势,拖着残躯来回替雍正奔波,这无疑加剧了他的病情。当雍正当着众朝臣痛批八阿哥胤禩是“阿其那”,九阿哥胤禟是“塞思黑”时,半躺在躺椅上的胤祥猛地喷了一口鲜血,头一歪倒了下去。胤祥还想挣扎着站起来,但奈何有心无力,在场的人都吓懵了,看着歪在躺椅上的胤祥,嘴角还在汩汩地流着鲜血。
还是雍正反应最快,看到胤祥一倒,可急坏了他,雍正顾不上其他的,从龙椅上蹦下来赶紧扑上来托住胤祥,一只手臂插进他的后颈,将他抱住大声喊道:“十三弟!十三弟……”
雍正一边大声呼喊着胤祥,一边命人赶紧传太医,在雍正的呼喊声中,胤祥慢慢地,费力地睁开了眼睛,然后有气无力地对雍正说道:“皇上……臣弟要去了……”
雍正听完胤祥这样说,既心疼又着急,他也顾不上有许多人,眼泪不觉夺眶而出地哭着道:“不会的!不会的!邬先生说过,你有九十二岁的阳寿!九十二岁啊,你明白吗?十三弟!”
听完雍正的话后,胤祥费力地浮出一丝苦笑道:“臣弟……明白……,邬先生说得对,我今年正好四十六岁,连日带夜......正好是九十二啊!”说完,胤祥头一歪,倒在雍正的手臂里!
那么,邬思道何时给胤祥算过命?邬思道是饱读诗书之人,并不相信算命之类的,他为何还要给胤祥算命并说他有九十二岁的阳寿呢?邬思道是在怎样的情势下说出这样的话的?是顺嘴一说还是煞有介事?为何雍正在关键时刻拿出了邬思道的话?胤祥为何又感叹邬先生说得对?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废太子后,公开推举新太子时,八阿哥胤祀势大,胤禛心灰意冷,邬思道为了帮胤禛提升信心来了一场拆字游戏,在胤祥的追问下顺嘴给他卜了一卦,才有了胤祥九十二岁寿命之说。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高深莫测,是智近于妖般的存在,不但帮胤禛出谋划策,还能在关键时刻给胤禛提升信心,早在一废太子之前,邬思道就已看出端倪,所以才阻止胤禛接刑部冤案,还规劝胤禛从太子体系中分离出来。
在热河狩猎事件后,太子胤礽被废,康熙发明诏公开推举新太子,一时间,各位皇子,众朝臣奔走猜测圣意,互通消息,八阿哥胤禩对于太子之位觊觎已久,为了拉拢人心,胤禩与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合计一番,弄了个术士张德明,邀请了一大帮朝臣,搞了一场盛大的相面。
八阿哥胤禩等人为了把这场戏做足,还找了几个心腹演了一场戏,提前告知张德明这些人的履历爱好等等,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让张德明假装算出发生在这些心腹的事情,一时间众人无不惊的哑口无言。看到时机成熟,主角八阿哥胤禩出场,张德明适时地配合演出。
张德明当众吹嘘八阿哥胤禩乃是:“白气如虹似霓,缕缕纷纷,聚合不定,乃是王气!”接着以“美”字做拆字,说八阿哥胤禩是“八王大”,又以“佳”字拆字说八阿哥胤禩为“一人执圭之象,八爷命相确乎是贵不可言!”
总之是吹嘘胤禩:“王爵加身,白气护顶,为极贵之兆,天命悠悠,人力不可更移!”
经张德明这么一解说,众人纷纷深信不疑,料定八阿哥胤禩乃是真命天子,于是,都决定保举八阿哥胤禩为太子。胤禩看戏演得差不多了,顿时变了脸,说张德明妖言惑众,然后,把张德明锁进宫,又跑康熙那里去演了一场戏。
胤禩当着康熙和一众朝臣的面义正言辞地斥责张德明“妖言惑众,混乱人心。”但康熙并没有打算处置张德明,他只是淡淡地一笑道:“八阿哥能有这个态度,足见他襟怀磊落。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朕没有说,像这类江湖术士说的这些话,也不要一概视为妖言,因为有时候他们的话也多少代表一点民意嘛……”
康熙说完“多多少少代表一点民意”之后,众朝臣无不惊讶,于是,八阿哥胤禩的身价水涨船高,保举他都折子满天飞,八阿哥胤禩自以为目的达到了,也是飘飘然的傲娇起来,好像他已经是太子了一样,岂不知,康熙早在此之前给他的评语是“其心可诛!”
而在推举新太子后,胤禩并没有如愿,于是,胤禵还有胤誐等人不服气,当众质问康熙说:“您当时不也说代表民意吗?”康熙骂到:“愚蠢,什么‘八大王’,还有什么‘王’上加‘白’,朕还没有死呢,就有人想当皇帝了,朕是说过,朕不这样说,还不定你们更要弄出什么花招来呢?”
四阿哥胤禛知道了张德明给胤禩相面的事,再加上朝臣都是推举八阿哥胤禩的,因此,胤禛心灰意冷,没什么精神头,邬思道看出了胤禛的心思和状态,于是,出言开导他,并说张德明说的是鬼话,不必当真。
但胤禛却灰着脸说:“可是鬼话说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信的人一多,鬼话也就变成了神话,这不,连皇上也说多少代表一点民意”,胤禛还质疑康熙是不是老糊涂了。
邬思道听完胤禛的话后,脸色异常庄重严肃地道:“四爷,这话可就大错特错了。当今皇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儒学的各门各派更是深究其理,入木三分,而对左道旁门历来就深恶痛绝。这一次为何对张德明这个术士如此宽容?真的是觉得他的话代表民意吗?什么是民意?难道‘八王大’就是民意吗?”
邬思道又接着说道:“天命攸关,四爷有疑虑,这是人之常情。什么叫天命?观星象、打八卦、拆字谜、游戏子平之术我都略懂一点,但唯其懂了,就知道这些把戏观近而不视远、见小而不见大,自古以此成事的谁见过?坏事的倒史不绝书!所以我从来不抖落这些。”
胤禛在回味邬思道的话,一时没有回话,但一旁的胤祥来了兴趣道,把张德明如何当着众人的面给八阿哥胤禩相面的事情说了,邬思道听了,失笑地道:“这种拆字的小儿科游戏,我十七岁就精通了!张德明那么能耐,怎么没算出八爷把他卖的了呢?”
胤祥说张德明有点门道,当着众多人的面说八阿哥胤禩白气贯顶,邬思道立马讥讽道:“白气贯顶?哈哈,荆轲昔日西行辞秦,燕太子丹在易水之滨为其送行,荆轲仰天而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有白虹贯日,这是史籍记‘白气’的第一笔既悲且丧,哪有半点好处?按五行之理,白气为西方金气,主刀兵凶危,王上加白绝无吉利可言。张德明欺众人不知典,捏造得偏偏连你们这些精明人都蒙了鼓里去!”
邬思道又接着说起了“美”字的拆法不光有“八王大”,皇子们都是金枝玉叶,说个‘大’字有何妨?美字还可以拆为“八大王”、“大八王”、“王大八”、“王八大”、“大王八”,胤禛和胤祥被邬思道的话逗得差点笑倒了,顿时开心了起来。
邬思道又解说了“佳”字,一人执圭乃是宰相奏事,古时相臣入朝,担心紧要政务遗忘,将要目记载于圭片上,当胸秉奏以示诚敬,谁说过执圭的就一定是皇帝?观此字形‘圭’字似‘主’易非主,乃是‘不成人主’之意,张德明妖言媚上,一笑置之的事,很多人却当了真。
胤祥听邬思道说的在理,于是,乘着高兴劲让邬思道给他来卜一卦,邬思道不想扫了胤祥的兴致,于是说道:“既是游戏,说说无妨。十三爷宇间英气勃勃,眉剔目朗、心胸开阔,嘴角隐起断纹,原主杀气,十三爷喜读兵书,正是因此。但十三爷土星柔腻如脂,心中慈和良善,因而好兵知兵不能带兵。命中无有,不可强为。”
胤祥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急切地问道:“我的寿数呢?”邬思道看了看胤祥面上下停甚短,不是长寿之相,但也不能当着面扫了胤祥的兴致,于是,含糊其词说道:“九十二善终,昼往夜复循环周流,生死事大,其理难明。船行中流,十三爷有一劫,尺水之阔,一跃可过。敬天畏命小心惴惴,可保无虞。”
胤祥高兴地道:“我生在皇家,荣华富贵不在话下,能有九十二岁的寿辰,我知足了。”
胤祥还乘着兴头让邬思道给胤禛看看,邬思道笑着道:“四爷我看不准,但四爷鹰隼雄视、虎步龙骧,上应着天象,气凝内敛胸藏山川。皇上今以仁育天下,四爷以义正之,或者是此中壶奥?”
胤禛听邬思道说的玄妙,于是也忍不住说道:“你说‘上应天象’,请道其详。”
于是,邬思道说道:“宋末元初有一星相家,名曰黄孽师,他作过一首谜歌,说的就是四爷你。有一真人出雍州,鹡鸰原上使人愁。须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发一周。”
邬思道这么一说,胤禛和胤祥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胤禛不再为八阿哥胤禩人气旺的事情发愁了,他也是当局者迷,其次邬思道则是旁观者清,康熙能释放十三阿哥胤祥就是一个信号。
邬思道接着又进一步劝之前信心不足的胤禛参与夺嫡,他劝胤禛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天命并不钟爱于一人,知天命是一回事,顺天命又是一回事,知天命而不能顺天命,天命就要改,阴阳顺逆反复之理不穷古今,道理就在这里。”
此次经过邬思道的解说,胤禛信心暴增。所以说这是一场由相面、拆字引发的趣闻,邬思道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四阿哥胤禛提升信心,不要为了一个江湖术士的话心灰意冷。
同时,邬思道借此机会劝胤禛参与夺嫡,给胤禛增加了一种使命感,至于给十三阿哥胤祥算命,完全是不想扫了胤祥的兴致。
胤祥在二废太子之时,也被康熙给圈禁了起来,这一圈就是十来年,而胤祥的身体就是被圈禁时郁闷熬坏的,雍正继位后,对胤祥又大加重用,胤祥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拼命夜以继日地为雍正忙前忙后,终于熬垮了身子,在“八王议政”事件后,胤祥的身体熬垮了,彻底的倒下了。
写在最后
雍正在看到胤祥倒下后,为了安抚他所以才拿当初邬思道说他有九十二岁的阳寿的话来宽慰他,但胤祥又岂能不知雍正的用意,他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他最清楚,早已无药可医了,于是他才感叹地笑着说:邬先生说的没错,连日带夜,正好九十二。
邬思道本来游戏性的说胤祥“九十二善终,昼往夜复循环周流”,但没想到竟一句成谶,其实,十三阿哥胤祥主要是操劳,夜以继日的工作累垮的,而邬思道说的“昼往夜复循环周流”,使胤祥感同身受,所以,他才在临终前感叹邬思道说的没错。
这里的算命先生是指的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最重要的谋士邬先生。
邬先生在雍正潜邸时说过老十三拥有92岁的阳寿,而老十三临死之际才46岁。但老十三却说明白了,却说知道了,说邬先生没有说错。
老十三为何这样说,其实剧中交代的很清楚,但隐藏着很明显的深意。
下面宋安之来为大家说道说道。
八王议政是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剧情,剧中各路大神将演技发挥的神乎其乎。可以说是九子夺嫡之后的又一大高潮。
这个高潮剧情的收尾人是老十三,也可以说是老十三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出手了。(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这次出手也是够惊艳,彻底将老八为首的八爷党在雍正朝的最后反抗或者说垂死挣扎粉碎,使雍正扫除了新政以来的不稳定局面,将真正有威胁的八爷党连根拔起。
在完成这次回光返照的大手笔以后,久病的老十三终于支持不住了,在朝堂之上当场吐血,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老十三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给雍正说自己要走了。雍正心慌之下说不会的邬先生说过你有92岁阳寿的。
老十三稍微一思索,笑着说自己明白了,说连日带夜下来算的话正是46岁。意思是没日没夜的为帮助雍正而操劳,而且经常是带病处理政务,一天一夜的处理事务下来46岁就相当于干了到92岁的工作量。所以46岁时病逝正符合92岁阳寿的说法。
老十三接下来还想要说什么,张张嘴却痛苦的说不下去了。(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让人感慨当年意气风发的侠王,如今也是英雄迟暮啊。
老十三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其实综合雍正王朝的整体剧情就可以明白,九子夺嫡时老十三虽然是太子一党,但更是老四的铁杆支持者。两个兄弟当时一起共患难过。后来老四成为雍正皇帝以后,一个是君一个是臣,老十三经过多年的囚禁,也从直言不讳变成小心翼翼。使雍正对于这个亲密无间的兄弟是着急无比,后来通过下和棋发火之际重新调整与老十三的兄弟之情,使老十三尽心尽力的帮他,这个具体可以看我之前两期分析的下和棋文章。
老十三也的确是为了帮助雍正而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他说邬先生没有算错,其实隐藏的深意很明显,雍正也是心知肚明。意思就是我老十三也是为了帮你尽心尽力了,可以说是死而后已问心无愧了。
雍正自然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给了老十三诸如铁帽子王的诸多殊荣。两个九子夺嫡时一路走过来共患难的兄弟也算是完美结局了!
第48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很显然,这里的算命先生不是真正的算命先生,而是雍正在潜邸时候的重要谋臣邬思道。邬思道是雍正登基最得力的助手,也是雍正和十三阿哥的好朋友,那么为什么十三爷在临死前,会说邬思道说的果然不错呢?
第一,邬思道劝十三爷推辞铁帽子王,否则后患无穷。
在邬思道看来,登基前的雍正和登基以后的雍正,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人。所以在确认雍正可以安然无恙地登基的时候,邬思道主动选择了离开。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他是帮助雍正登基最有功劳大人,所以应该留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才是。然而邬思道并没有这么做,他知道此刻如果不走的话,将来就走不成了。所以十三爷在送他走的时候,他告诉十三爷,一定要把铁帽子王的爵位给推辞掉,否则后患无穷。
但是邬思道不清楚,铁帽子王对十三爷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因为这是可以世袭若干代的王爵,等于就是找到了一份可以让子孙后代吃喝不愁的工作。十三爷并没有听邬思道的话,最终落得英年早逝。他为雍正操碎了心,可是在关键时刻,雍正更看重的是权力,绝对不是他这个弟弟。所以老十三在去世前,直言邬思道说的对。
第二,邬思道说十三爷有九十二岁的寿命,其实是白天一天晚上一天。
邬思道曾经给十三爷看过相,他告诉十三爷,千万不要担心寿命的问题,因为他有九十二岁的寿命。这么高的寿命,这可是一件好事。但是十三爷在四十六岁的时候,身体就支撑不住了,他知道自己是要走了。这么算下来,刚好是九十二岁的一半。因为十三爷为了雍正的江山,没日没夜地忙活着,活活把身体给忙坏了。而这个时候白天算一天,晚上又算一天的话,恰好就是九十二岁。
第三,邬思道提前离开,证明这是明智之举。
雍正登基后的当天晚上,邬思道就感受到了深寒的杀气。他知道如果再不想搬走的话,可能就再也走不了了。这个时候的雍正已经准备向邬思道动手,但是他必须要找个理由才行。邬思道实在是太聪明了,如果留在世上,对自己可能就是一种无形的威胁。而且雍正的所有秘密,邬思道基本上都是知道的,这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出发,雍正都会杀掉邬思道。可是邬思道却用一段三不可用的话,彻底感动了雍正,使得雍正放了他一马。后来我们发现邬思道始终不让雍正找到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担心,因为他担心雍正这个时候忽然改变了新意,那就完蛋了。
第四,最是无情帝王家,雍正的情感在登基的前一天晚上已经用光了。
九龙夺嫡的事情,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所有人都将目光盯在龙椅之上。所以雍正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对他的几个兄弟已经丝毫没有了感情。他现在只想达成自己的目的,做到了这一点以后,他快速回到了家里。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以后,便把府上所有参与夺嫡的人,都给杀掉了。在此刻的雍正眼里,已经没有感情,只有权力。邬先生说的不错,无情最是帝王家,如果能够给十三爷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的话,那么他或许不会选择生在帝王家。
八爷允禩逼宫失败,十三阿哥功不可没。十三阿哥在军队德高望重,将四个旗主王爷带来共管丰台大营的将军绑到了大殿上,宣告了八爷党在与雍正斗争的彻底失败。
允禩在走以前嘲讽了雍正一波说,满朝文武就只有老臣张廷玉和科举考试时雍正给掌过灯的状元王文昭替雍正说话。雍正气到大骂朝臣,十三爷病入膏肓,再也忍不住一口血喷了出来。
十三阿哥说自己命不久矣。雍正疼惜的的对十三阿哥说“不会的,不会的,算命先生说过你能活到92岁高龄呢。”这时候十三阿哥说“算命先生说的没错,白天和黑夜一起算,确实是92岁,不多也不少”。十三阿哥为了自己四哥的江山夙兴夜寐,尽心尽责,这一为拼命三郎式的“侠王”,最终还是累倒了。
文/红雨说历史
《雍正王朝》电视剧里不记得有这样的话。似乎二月河《雍正皇帝》里有过。仿佛是邬思道在雍亲王藩邸时,因为辅助雍亲王胤禛夺嫡,所以在胤禛失去信心的时候用天命之说鼓励他。
邬思道的意思是天不予强取是不对的,天予弗取也要反受其咎。如果天命在你,你反不敢领受要遭天遣。胤禛倒是被鼓舞起来了,但同时参予密闻的胤禛患难兄弟胤祥也兴趣盎然,于是就随口问邬思道自己的命运。
小说里的邬思道是个神人,他看出来胤祥命运坎坷,但为了不让胤禛泄气就没明说。胤祥又问自己的寿命。邬思道看出来他不是长命的人,但当时说他能活到九十二岁。邬思想深知这个时候不能说泄气的话。胤祥志不在夺嫡,所以觉得自己如果能长寿,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小说写到胤祥临终的时候,雍正去看他,为了安慰他而旧话重提,说邬先生说胤祥能活动九十二岁,他料事如神不会错。胤祥却已经领悟于胸,告诉雍正邬先生是连昼带夜计算寿数的。也就是说把一昼夜拆成一天加一夜算成两天,所以胤祥的寿数在邬思道当年说起来加了一倍。
历史上的胤祥其实只活了四十四岁,他是雍正继位之后最得力的臂膀。胤祥不只辅助雍正的新政,关键是以特殊的身份在雍正面对种种复杂的朝堂关系、宫廷关系中都起到了中间调济者的作用。对于胤祥,雍正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老十三说的算命先生其实就是邬思道。邬思道曾经对13爷算过命,说他的寿命是92岁。但等他活到46岁的时候,却病入膏亡,就快要死了。在弥留之际,老十三说:“如果连日代年算正好46岁”!也就是说,他明白邬思道的的意思:白天和黑夜加起来一块算,46年×2正好等于92岁!
老十三爷死后,雍正亦亲自为他送行,并赏赐他黄马褂。 是夜,雍正夜祭自己的这位老十三弟弟,想起他与自己在一块的情景,以及他为自己坐上皇位的种种帮助,情不自禁伤心落泪。
在诸多的皇子之中,老十三的结局算不上好,也不算太坏。我们在剧中看到,康熙还在世的时候,他就被圈禁了。这一进去,就是十年。可怜的十三爷,豪气磨尽,华发满头。到雍正的时候放出来,但这时的老十三已经不复当年的潇洒。
而且,出来之后,没还没过多少好日子。又赶上老八老九老十等人逼宫,要求恢复八王爷议证。这时候雍正又着毛了,因为他的皇位岌岌可危。这时候十三爷又勇于出手,上下周旋,终于力挽狂澜,逼退了老八一行。但他也因此劳累过度,心里交瘁,患下重病,导致肺痨(就是现在的肺结核,这个病在当时是无法医治的)。在临死之前,他告诚雍正要小心弘时。
可以说是十三爷,位四哥雍正的皇位,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及一生。
其实在康熙,把老十三圈进起来的时候,就是对他最致命的打击----康熙为了培养一代帝王,不惜牺牲了其他的儿子。
这大概就是帝王家在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与荣华富贵的时候,也不得不承受的万般的无情与无奈吧。
很多人会觉得,老十三胤祥讲的是邬思道说他有九十多岁寿命,实际只有四十多岁,是讲他日夜操劳而亡,其实这样理解并不错,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毫无疑问,《雍正王朝》是一部主要讲男人的历史剧,但其中也穿插着一群为命运争斗的女子。
包括看起来只会哭哭啼啼的郑春华,跟李卫鬼混后成为一品夫人的翠儿,被老十四胤禵拯救并最终爱上雍正帝的乔引娣,一心想嫁给邬思道但最终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年秋月……
而在这些女子当中,有一名女子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位女子却堪称全剧最大的心机婊,悄无声息地酿成了全剧最大的悬案——老十三胤祥之死!
一、
在二月河的原著小说《雍正皇帝》中,江夏镇的阿兰确实是刘八女养的间谍,是刻意安排到老十三胤祥身边的眼线。
但在《雍正王朝》剧集中,这个人物设定进行了重新演绎,并在后期成了老十三胤祥身边最重要的人。
阿兰跟老十三胤祥的首次相遇发生在江夏镇,并在不久后进京找到老十三胤祥府上求救,从而掀起了刑部冤案大戏。随后阿兰留在了府上,在热河狩猎之后,随着老十三胤祥被圈禁,而阿兰也如偿所愿,跟老十三胤祥爬上了床单。
咋一看,阿兰的行为合情合理,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一直跟在老十三胤祥身边,直到他去世,俩人的爱情也成为了剧中少有修成正果,且被人祝福的一对。
但,我们绝不要被阿兰清纯的外表所蒙蔽,其实她才是全剧最大的心机婊,老十三胤祥之死,可以说也拜她所赐!
在老十三胤祥身强体壮之时,阿兰便一直跟在其身边,直到老十三胤祥倒下,阿兰说了这么一句话:
“爷,不能再拖了,得赶紧告诉皇上,请太医来诊脉。”
记住这句话,难道老十三胤祥堂堂的铁帽子王,府上没有医生吗,为什么阿兰一直强调要通知皇上派太医来诊脉?
老十三胤祥拒绝让雍正帝派人来诊脉之后,阿兰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难道,一定要等瞒不住的时候,那不是太晚了吗?”
二、
要想解释阿兰说的这两句话背后的真实意义,我们必须结合当时的剧情来看!
在剧中老十三胤祥有两次病重,一次便是在年羹尧被杀掉,新上任的岳钟琪接连打败仗之后。一次则是老八胤禩联合几位王爷,搞了场八王议政逼宫之前,这两次发病的时间着实蹊跷。
先看第一次病重,当时老十三胤祥已经病重,但他是一直瞒着雍正帝的,而面对岳钟琪的败仗,朝廷有意更换大将军。在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老十三胤祥,所以雍正帝才会突然出现在老十三胤祥府上。
雍正帝尚不清楚老十三胤祥的病情,为什么老九胤禟却十分清楚呢,他在年羹尧尚未被杀掉时,就对八爷党成员说了一句:
“等到年羹尧一倒,这大将军的位置,还是你老十四的!”
他这么肯定地说,就等于直接否定了老十三胤祥会出任大将军,显然,他是知道风声的:
“你们还不知道吧,老十三,再有几个月,恐怕连床都下不来了!”
他为什么敢这么肯定地讲,老十三胤祥的病情会继续加重,甚至于到下不了床的地步?
而且在八王议政逼宫时,雍正帝都在一直问弘昼老十三胤祥去哪了,难道策划周密的老八胤禩,会忽略具备扭转乾坤之力的老十三胤祥?
显然,在老八胤禩的潜意识中,他就不认为老十三胤祥还有能力到丰台大营搬兵,那么他的底气来自于哪呢?
没错,就是来自于老十三胤祥身边的阿兰!
三、
也就是说,阿兰一直是老九胤禟设在老十三胤祥身边的卧底,也是她在给八爷党们递送着情报。更是她在两次关键时刻,给老十三胤祥下慢性毒药,一方面希望大将军职务回到老十四胤禵身上,一方面,阻止老十三胤祥破坏八王议政逼宫大戏。
也正是阿兰清楚老十三胤祥在雍正帝心中的地位,才会催促去请太医来诊断。只要有太医开的方子,她才能狸猫换太子,掩饰自己下毒的事实,从而全身而退。
一句等到瞒不住了,其实是担心自己的事,一旦太医没有诊断,老十三胤祥就一命呜呼了,雍正帝必然会起疑心。
而且你以为太医是谁的人?
弘时生病时,老八胤禩随手就给了凌太医一千两银子,让他买两只鸟玩玩。在举荐新太子时,老九胤禟在拔牙,同样是老八胤禩,示意手下给这个拔牙的太医两个金元宝。
所以,老十三胤祥在这种已经被老八胤禩收买太医的治疗下,病能治好,那就真奇了怪了,只会越治越差,最终会一命呜呼。
在老十三胤祥跟雍正帝下棋时,老十三胤祥自己就说了:
“皇上,您看看我这头发,一多半都白了,您想过没,我今年,我今年才三十七啊!”
仅仅因为被圈禁,老十三胤祥就老得这么快吗?
显然不是,老十三胤祥好歹是习武之人,而且清朝的圈禁,并不限制吃喝,反而更修身养性!
那么阿兰是什么时候暴露的呢?
其实早在刑部冤案之时,阿兰就已经暴露,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阿兰一家是怎么跟老十三胤祥结识的?
张五哥一家人一开始就是豪赌,遇到一伙满嘴京片子味的人,且谈吐不凡,立马就判断出这是贵人。所以,张五哥才会暗示他们把死人扔到屋后的河里,待嫁闺中的阿兰才会出头露面伺候他们。
四、
刘八女明明猜出了面对的这伙人就是老四胤禛,即使当时没有猜出来,回头给任伯安写封信,也自然就明白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还选择跟老四胤禛关系密切的张五哥当替罪羊呢?而张五哥明明得罪了刘八女等人,为什么还敢答应他们去顶罪呢?
后来审理刑部冤案时,刘八女和任季安爽快承认罪行,并迅速签字画押,由此可知,他们俩是知情的,但不知道自己会死。但从老八胤禩翻脸不认人的态度来看,刘八女和任季安显然成了老八胤禩的一枚替死棋子。
所以,这一切都是老八胤禩的主意,在得知刘八女等人得罪了老四胤禛之后,尤其是一封信被老四胤禛截了,他就决定舍掉这群人了。舍掉归舍掉,如果舍掉的同时,还能把太子胤礽拉下马,那何乐而不为?
所以,他才会训斥老九胤禟:
“什么任季安、刘八女全是些为富不仁的小人,而你老九居然把他当作了心腹!这下好了,这样的事也做出来了,连你也脱不了干系!”
其实就是为了让老九胤禟下定决心,牺牲掉刘八女和任季安,通过刑部冤案之事把太子胤礽拉下马。
而整个计划,最关键的一刻,便是要阿兰找到老十三胤祥,为什么偏偏是老十三胤祥?
就因为他号称侠王,找到他诉冤,他绝对会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来没进过京的阿兰,能猜出当晚住宿的是皇子,还能顺利找到老十三胤祥府上。
五、
而且,在阿兰跟老十三胤祥汇报情况的时候,窗外就是乔姐在偷听,其实就是确定他们的计谋是否成功。
其实张五哥身上也疑点重重,他被康熙帝选为御前侍卫之后,被问及众皇子中谁最好时,他举荐的便是老十三胤祥,是否存在捧杀的嫌疑?还是弄巧成拙了,没有考虑到康熙帝心中对老十三胤祥的爱?
后来老十三胤祥去世,他执意要去守墓,是否有内心的愧疚在里面,还是说担心老十三胤祥的真正死因被发现?
单说这个阿兰,她一开始就是抱着献身的目的来的,比如张五哥被救之后,她是这样说的:
“十三爷,您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我没有什么能够报答您的,这辈子就让我当牛做马的伺候您吧!”
说完就扒自己衣领,一下子就刺激到了老十三胤祥:
“你把十三爷当成什么人了?”
而十三爷是怎样的人呢?
在热河狩猎时,邬思道曾经说过:
“还是十三爷德行好,坐怀不乱,真君子也!邬某佩服,佩服!”
这里提到的坐怀不乱,其实就是特指阿兰,邬思道是在暗示老十三胤祥,这个来历不明的阿兰,需要提起注意。
等到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之后,朝廷又要举荐新太子,在老八胤禩一马当先之时,隆科多却把阿兰给老十三胤祥给送来了。
老十三胤祥不傻,整个佟氏家族都站在了老八胤禩身边,他当然不知道隆科多是在烧冷灶,这个隆科多葫芦里装着什么药,为什么要来巴结自己呢?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作为一名坐怀不乱的真君子,老十三胤祥竟然接受了阿兰:
“你们都听着,争去吧,争去吧,我有阿兰在这,我一辈子都可以不出去!”
他之所以要喊这么一句话,其实就是暗示老八胤禩一伙,自己就是沉迷于酒色,没有什么上进之心。只有这样,才能以退为进,保存实力,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以肯定的是,张五哥后来一心跟着皇上走,阿兰也用真心换来了老十三胤祥的信任,但是老十三胤祥刚刚四十多岁就蹊跷死亡,实在是让人惋惜。
而老十三胤祥临死前说了一句,当年算命先生算的命,并没有算错。其实就是暗示当年邬思道提醒他要注意阿兰,但侠王毕竟是侠王,虽然怀疑,但最终并没有说破。
或许,这背后就是阿兰搞的鬼,毕竟只有她一直跟在他身边,而这些疑点,也就注定成为疑点了。
每个故事里都有个神机妙算的先生,这大约是中国小说的一个套路。
中国曲艺中,有个唱段叫《罗成算卦》,太平歌词,二人转都有这个唱段。
大唐年间,神机妙算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曾给罗成算过命,说他能活七十多。
降唐以后,罗成履历战功,锁五龙一役罗少保更是出尽风头,这天志得意满的罗成在街上遇到个算卦先生,此先生名曰袁守城。
罗成听说袁先生很牛,请他给自己算一卦。
袁先生掐指一算,说:你能活23岁。
罗成一听就急了,因为这一年他正好23岁,照算命先生的说法,他今年就得死,过去生命按天算个,算完命就得按秒了。
于是他和算命先生理论,说牛鼻子徐茂公给自己算命说能活73,到你这儿,为啥直接给我折了五十岁?
袁守城一条一条给他掰扯,和秦琼传枪递锏时藏了一手,减寿十年,当年打了程咬金一拳,减寿十年,七算八算减了50岁。
当年罗成就马陷淤泥河,被乱箭射死。
袁守城连龙都能算,何况是人。
罗成算卦这种算是铁口直断,有一说一,但是有的算命先生比较厚道,不忍心让北算的人直面惨淡的人生,于是他们就说的很委婉。
比方说算命先生算出你能活多少岁,但是不直接告诉你。比方当年刘伯温给常遇春算命,说他能活78岁。
后来常遇春39岁就死了,人们事后琢磨才回过味儿来,原来刘先生是白天晚上一起算的,知道常遇春只有不到四十的阳寿,用话来安慰他而已。
刘伯温是写出过命理学神作《滴天髓》的人,可算此中绝世高手。
邬思道的套路和刘伯温一样,算老十三也是一样的套路,白天晚上一起算的。
所以才说他有92岁的阳寿。
这其实跟医生一个套路,对着一个癌症晚期病人说医生会说:没事,你这是小病,吃两天药就好了。
转头就告诉家属,赶紧准备后事。
十三爷死前大约明白了邬先生的苦心,如果邬思道一早告诉他你四十六就完了,大约十三爷会消沉下去,能不能活到四十六都难说。
邬先生婉转的说,让他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信心满满的去干自己爱做的事情,他死之前明白了邬先生的好意,所以才说,邬先生没说错。
文/ 薛白袍
欢迎关注,谢谢点赞。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一代“侠王”老十三胤祥的人生真可谓是精彩而悲壮。他早年混迹于军队,戎马倥偬;后来被父亲康熙圈禁了十年,黯然神伤;接着他被老四胤禛用金牌令箭赦出,在夺嫡之夜拿下丰台大营兵权,助四哥顺利继位;最后他勤勉为国,鞠躬尽瘁,终至病入膏肓,并在粉碎了八爷胤禩的阴谋后,吐血而死。
题主所说的这一情节就是在胤祥赶去夺取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并由此粉碎了八爷胤禩企图架空雍正的图谋后,在朝堂上当场吐血,雍正情急之下说:“邬先生说过,你的阳寿有92岁,92岁啊!”
只见胤祥微笑着看了看雍正,说:“邬先生说的没错啊,连日带夜整是46岁。”
也就是说,普通人只是白天工作,而胤祥则是白天工作,晚上也得工作,所以胤祥的一天是普通人的两天,胤祥的92岁也就是46岁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十三胤祥在雍正继位后辅佐新君,推行新政,刷新吏治,闯过了无数的沟沟坎坎,处理了不知多少政务,连日带夜的工作使他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病态缠绵,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真不愧是:无双国士,一代侠王。
文/酒翁(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谢@忆忆酱的邀请~
首先公布一下,这个算命先生就是胤禛身边的大谋士,邬思道是也。
至于为什么胤祥在临死前说道邬思道对他的算命没说错,那就得展开来说一说了。
说道胤祥的去世,那就不得不提雍正朝的一大事件:八王议政,而这八王议政的背后主谋就是八爷胤禩,胤禩联络关外的铁帽子王们,带兵进京,准备逼迫雍正,释放一部分权力,但很可惜,此阴谋被胤祥发现,并最终力挽狂澜,提前破除了胤禩以及这些关外王爷们的阴谋。也正是这次八王议政,让雍正得以对胤禩等人连根拔起,彻底解除了八爷党这股势力。
然而,正当雍正准备歇一口气时,自己的好兄弟胤祥却在此时病倒了,在胤祥知晓自己即将命不久矣之际,对雍正说自己无法在协助皇上了,雍正忙说:不会的,邬先生曾说过你有92岁的阳寿。
然后胤祥稍一思索,笑道:邬先生果然没有说错,倘若连日连夜的计算的话,刚好是92岁。可也正因为胤祥为了辅佐雍正,而日夜操劳,提前掏空了自己的身体,以至于在46岁的年龄就病倒了,而这时间刚好满足邬先生说的92岁。
老十三胤祥作为雍正最好的兄弟与最得力的臣子,为了辅佐雍正,可谓尽心尽力,不管是年轻时的形影相伴,还是一君一臣后的辅佐相伴,都能看出胤祥对雍正的感情,而从雍正无论是胤祥生前给予胤祥的帮助,还是在胤祥死后给予的殊荣,都可以看出雍正一样爱惜这位弟弟。
在胤祥死后,雍正下旨胤祥可以将名字改回“胤”,无需为避讳皇帝,而叫“允”,这乃是大清朝的唯一特例,再加上雍正给予胤祥的铁帽子王,世袭罔递等殊荣,都可以看出雍正对胤祥的喜爱。由此,也可以看出,胤祥应该是雍正这些兄弟里,下场最好的一位。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