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著名摄影家很少聊器材?还是说器材党很难成为摄影家?
抬一个打一个,本身就是侵犯厂家的知识产权的行为,消费者也没有评级的权力。至于那款机机器性能,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认证。只有档次的高低,没有劣质的产品。
为什么著名摄影家很少聊器材?
我们听到一些摄影家讲座,都是有些摄影相关的机构邀请的。这种公开场合讲什么内容,都是有主题的,不是说你想聊什么就聊什么。主办方给摄影家的讲座主题不可能是讲器材。因为器材没什么可讲的。而且讲器材往往涉及到品牌,有品牌赞助自然会讲。
著名摄影家,很多人都跟器材厂商有关系,出来新款相机,厂商直接联系摄影家送一台来体验。相当于奥运时期,傅园慧的手机丢了,许多手机厂商争抢着送手机一个道理。人家用的都是最顶级的,只要了解机器的各项功能就好了,没必要过多研究哪个型号的器材好,公开场合说一句话就是宣传,也可能是得罪人。
摄影家与摄影家也不一样,摄影家也未必不聊器材,只是很少公开场合聊,跟自己同级别的一些影友聊,不跟你聊,所以你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著名摄影家很少聊器材?”这个设论本身就是错的。
谁说器材党难成摄影家?
这个世界上,著名的摄影家很少,器材党却很多。论坛里、摄影群里到处都是。混迹这里的人,自然会觉得大家都在聊器材。殊不知,著名摄影家曾经也是器材党,也混迹这些论坛、摄影群,只是人家走出去了,器材都门清了,更多时候不屑于聊器材了。
聊器材的是销售商,关注器材的是初学者,成名还聊器材是推销员,聊摄影的是爱好者,聊作品创作是老师,真正的摄影家什么都不聊,只出作品。
真实的情况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外:绝大多数摄影家手上的器材都是最新型号的顶级装备,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器材党。
这个问题问得好,真正的摄影师他会公开聊什么器材?这正像头条里有些人晒高收益一样,头条里藏龙卧虎,谁见过金政委、司马南晒过收益?
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就相机与好照片之间的关系谈了我的观点,我引用了摄影圈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狗头牛头(摄影圈对半画幅和全画幅镜头之戏称),最贵的是相机后面那个“人头”,此话虽属调侃,但具有哲理,说明器材与人的关系,再高端的器材,它是冰冷没有生命力的,最终得靠懂它的人去使用,才能激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就是摄影师与器材的关系。
所以说,整天关注器材的人必定难成摄影师,但这并不是说摄影师就不需要好的器材,好马配好鞍,精良的器材在摄影师手里才真正能发挥出最佳效能。[呲牙][呲牙][呲牙]
攝影,即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攝影就器材而言,是有武器論的,但絶非唯武器論!
著名摄影家,在我看来,不注重摄影器材的好像荒木经惟是一个,以前看过陈曼拍摄,她的设备倒是都是高级单反,最差也见陈曼用5D4。
荒木经惟的相机很杂,最便宜的自动相机到莱卡,各种傻瓜相机在荒木经惟手里都是宝贝,不过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只要你出了名,放的屁都是香的。因为你出名了呀,没必要在器材上面花费太大的经历也不差钱,什么相机都想试一遍,照片基本上怎么拍都有人喜欢,这就是名人与普通人的反差!记得经常看见拍卖会上,一张破布,只要是某某某大师之手,立马拍拍拍,普通人哪怕在一块布上面贴金,顶多金子的钱。
器材党为什么称之为器材党,因为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在设备上面,买镜头,买配件,买相机,这也是有钱人的爱好,毕竟相机不是便宜的产品,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也有一部分人对于照片的不好归结于设备上,有是有一定原因,但是主要还是摄影师自己,好的设备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仍然是自己技术!
每个摄影大师成名前都没有太大心思放在购买设备上,自己生活都困难,怎么会成为器材党呢?摄影不光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我就是靠摄影吃饭,我现在也没有太大心思购买过多的器材,自己够用就行,本着能省则省的心态去玩摄影。在没有赚足钱以前,还是重心在拍摄好一些!
相机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画家从来不问用的是什么画笔,歌唱家从来不问唱歌用的啥麦克,作家从来不问写稿子用的方格纸或横格纸。
摄影器材对于一副好的摄影作品来说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在于摄影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于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摄取能力和构思技巧,就是说决定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是相机后面的头脑,优秀的摄影作品来源于拍摄前对景物或人物的思考,中国摄影第一人郎静山先生所处的年代,尽管他的相机可能是当年上品,而无论如何从各方面的指数也不能和现代摄影设备相比,但是他所拍摄的作品仍不失为经典,那种对大自然美的诠释和描摹,真的是超凡脱俗,能窥见他对大自然深刻的理解和热爱,那一刻,摄影器材是否高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风光商拍离不开器材,扫街人文就没那么高大尚了,拍的到就行。
我们在听一些著名摄影家举行的摄影讲座中,都是听摄影家谈摄影作品的分析、创作思想和创作历程,确实很少听到摄影家对摄影器材大谈阔论。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摄影家之所以成为摄影家,是他们在摄影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而这些成就,都是体现在他们所创作的摄影艺术作品中。例如,我们在听摄影家石广智的讲座时,我们关心的是他对所拍摄的《花非花》是如何构思的,在《船厂纪实中》,我们关心的是他的创历程,是如何深入生活,拍到真实感人的作品的。我们在听“希望工程”摄影家解海龙的讲座时,是要了解作为一个摄影家如何树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如何用摄影去为社会服务。我们在听风光摄影大师李少白的讲座时,我们要学习的是大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从平凡的世界里发现美的存在。至于他们用的是什么器材,已经不是大家所要关心的了。我曾见过解海龙用的相机也并不是什么高端单反,而是一台普通的平视取景相机。
二、摄影家更懂得拍好照片依靠头脑这个道理,深知器材不是决定因素。所以摄影家在摄影讲座中更多的是谈创作思想。
三、摄影家是名人,说话有一定的权威性,讲话会更慎重。因此,摄影家在讲座中,除了谈自己的作品和创作以外,对器材并不多谈。如果谈器材,一方面容易对摄影爱好者产生误导,认为摄影家谈的器材就是好器材;第二方面,如果轻意地对摄影器材评头论足,也会对品牌产生不良的影响,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摄影家在讲座中也不是完全不谈器材。有的摄影家在讲作品创作过程时,也会谈到自己是如何使用相机,利用相机的特性进行创作。但并不会推荐你购买什么样的高端器材成为器材党。另外,有的摄影家因为有厂家或商家赞助,承担宣传任务,这时也会谈器材,但谈的往往是指定品牌。这时的摄影家不仅是摄影家,同时也兼据品牌代言人的身份,就象一些明星为商品代言一样。
著名摄影家在讲座中不聊器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懂得器材只是一个工具,作品才是摄影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会更多地谈作品而少谈器材。正如一位书法家,如果举办书法讲座,放开作品不讲却大谈什么样的毛笔更高端、什么样的砚台更有价值,那就偏离了讲座的根本宗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