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朱高炽和朱允炆是同一辈的,怎么一个是“高”,一个是“允”?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6关键词:朱高炽

朱高炽和朱允炆是同一辈的,怎么一个是“高”,一个是“允”?

点赞1、兴安盟 网友:刀狂剑痴

这与明朝朱氏子弟的起名规则有关,朱元璋在洪武年间规定,朱氏子弟的名字都必须是三个字,第一个字肯定是“朱”了,第二个字由朱元璋亲自确定,朱元璋根据每一个分支定了20个字顺序表,比如说朱标这一脉的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允炆作为朱标的儿子,那么第二个字就只能是“允”,而朱允炆儿子名字第二个字则只能是“文”,以此类推。

燕王朱棣这一脉的20个字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所以朱棣儿子名字的第二个字只能是“高”,而孙子名字的第二个字则是“瞻”。

所以,朱高炽与朱允炆虽然是同一辈的,名字中一个是“高”,一个是“允”,这两个字代表着他们不同的宗分支。

另外,朱氏子弟名字的第三个字,朱元璋虽然没有规定是啥,但也设定了一套基本原则,即必须是符合五行相生的原理,比如说朱高炽的“炽”是火字旁,属火,而在五行中火生土,所以朱高炽儿子名字的第三个字必须是土字旁,朱瞻基中的“基”就是这么来的,以此类推,土生金,所以朱瞻基儿子名字的第三个字是金字旁,朱祁镇中的“镇”也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朱氏子弟越来越多,找不到这么多符合要求的字,于是朱氏子弟就开始自己造字。大家可以发现,明朝朱氏子弟越往后名字越难念,就是因为他们名字的第三个字都是自己造的缘故。

后来,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专家找不到对应的字来翻译,后来一看朱氏子弟名字的第三个字很符合要求,而且用的人不多,于是就采用了这些字。这也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明朝朱氏子弟起名字起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

点赞2、哈尔滨市 网友:?婉儿

朱元璋每一房子孙的“字辈”都是不一样的。

朱元璋祖父、父亲、兄弟的名字都是用数字编列而成的。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叔叔朱五六,哥哥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朱元璋当皇帝了之后,他的家族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的贫苦无依了,以后肯定是万子万孙,再用数字来叫那肯定是要丢大脸了。


于是,朱元璋就想给他的每一个儿子起不同的字辈,既好听,以后子子孙孙多了也好居分。

朱元璋的一生共有女儿16个,儿子26个。其中太子朱标这一系,是嫡系,以后肯定是要坐皇帝之位的,可惜朱死得早,但留有皇长孙朱允文。

第九子赵王杞也是少年矢折,最后的小儿子朱楠,生下来一个多月就死了;而长大成人的儿子之中,第八子潭王朱梓因为犯法被朱元璋从皇室谍谱中除名。

剩下的这二十三个儿子,朱元璋都给他们起的“字辈”如下图(部分):


朱元璋规定了“字辈”之后,还搞一个有意思的规定。每个子孙的名,都必须由汉字加上一个“金木水火土”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新字,一来可以彰显皇室的荣耀,二来也可避免民间的避讳。后来这些字还被选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这个做法还行,古人避讳皇帝的名字,因此多有古书被改得乱七八糟的。比如《德道经》里的“名可名,非恒名”,为了避免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被改成了“非常名”,这一改意思就天差地远了。

而“虎符”为了避讳唐朝先祖李虎的名讳,也被改成了“鱼符”,这也太难听了,鱼符根本没有虎符那样的威武。


回题主所言:朱高炽和朱允炆两个人的“字辈”虽然不一样,但仍然还是平辈,是叔兄弟的关系。在小户人家里这种做法肯定是奇怪的,但谁叫别人是皇室呢,皇室那可是天下里最大的大户人家。

平常人家,追求个儿孙绕膝、五世同堂,算是不错的了。但朱元璋要的是子孙千千万万与国同休。我们去看他是怎么分封的就知道了。

首先,每一任皇帝的亲儿子,都是亲王,十岁之后就授于金册、金宝,年龄大了就要赐于土地建封国。

而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以后接替亲王之位,而次嫡子、庶长子可领郡王爵。


郡王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都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明太祖实录》

按这个操作,只要明朝不灭,就会继续出现大量的亲王,可谓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了,亲王封在哪个地方,以后那个地方就要养皇室的那一支了。

而这些人,国家都是要给奉禄的,因此明朝的农民苦啊。明朝宗室个个有权有势,并且还都是“铁杆庄稼”。

因此,明朝穷啊,天下税赋除了要养百官,要养军队之外,还要养着这一个庞大的群体。张居正等这些名相搞改革的时候,就是遭到这一批人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些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反对的声音也很大,所以改革都会无疾而终。


虽然朱元璋曾经说过,“我本布衣,在地主家做过打工人,放过牛,养过猪,但祖宗有德,保佑我,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所以你们要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以后去了地方,除了工作之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出城远游,不光要骑马,但也要走路,去体验民间疾苦,这才能懂得守业。

初心是好的,但是没用,明朝宗室成了扒附在国家之上的吸血鬼,因此明朝也灭亡了。

说一句实在话,如果明朝不灭亡,那过百世千世之后,这天下人就全部是姓朱的了,所以多造“字辈”是合理的!

文——千古

点赞3、自贡市 网友:我太丑

朱允炆,太子朱标次子,明朝第二位皇帝。朱高炽,燕王朱棣嫡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他们在位的时间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二人都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

在所有的孙辈中朱允炆伦序第三,朱高炽伦序第四。排在两人上面的分别是太祖嫡长孙、太子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和晋王朱棡嫡长子朱济熺。

大家可以发现同为太祖之孙,燕王的儿子是“高”字辈,晋王的儿子是“济”字辈,而太子的儿子却似乎一个是“雄”字辈,一个是“允”字辈,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呢?

迷恋五行学说的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靠“开局一个碗”起家的超级雄主,小时候应该是没什么文化的。毕竟家中糊口都困难,哪有钱给他请先生。但是朱元璋本人在三年的云(要)游(饭)生涯中颇开阔了不少眼界,而在起兵反元之后又十分注重文化的学习,摆脱了文盲的称号。不但如此,朱元璋还渐渐成为一个狂热的星象爱好者,这在《太祖实录》中有无数的佐证。

因为热爱星象,连带着也对五行学说十分迷恋,朱元璋决定让他的子孙后代世世符合五行相生的原理。吴元年(蒙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12月24日,大明建国前夕,吴王朱元璋祝告太庙,正式为七个儿子、一个侄孙起名。

丙寅,命世子及诸子名,祝告太庙曰: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一人曰炜,敢告知之。—《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八下》

仿南京太庙而建的北京太庙

这一年,老朱的长子朱标已经13岁了,合着之前只有小名,没有大名。当然大家可能都很好奇像朱标、朱棣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小名都叫什么?很可惜,笔者也不知道。目前唯一有记录的是朱元璋的从孙,也就是侄孙的小名叫铁柱。

朱铁柱是大都督朱文正的嫡长子,朱元璋大哥朱重四的嫡长孙,在本次命名仪式中被赐予“朱炜”的名字。根据本次命名透露的信息来看,朱元璋的儿子们五行属木。至于原因,有说明朝属火德,木生火。也有说是因为朱字的五行属木,本文不做引申。

既然确定了儿子辈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的原则: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朱家第三代的五行属火,而此时的侄孙朱铁柱被叫做朱炜,说明朱元璋现在还认他是一家人。

但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大封诸王的时候,朱炜的名字变成了朱守谦,其爵位靖江王属于郡王,和朱棣等人的亲王不同。说明为了区分正支和旁支,朱元璋将大哥那一脉子孙划出了自己后代的五行体系。

靖江王府银印

巩固皇太孙地位的举措

实际上朱元璋的孙辈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也是只有小名。太子朱标的嫡长子,也是老朱的嫡长孙名字是朱雄英。从这个名字我们解读出两个信息:

  • 第一是朱元璋已经决定孙辈的名字都用三个字,侄孙名字从朱炜到朱守谦,大孙子的名字叫朱雄英,都可以作为例证。
  • 第二是五行相生的那一套理论,似乎仍处于犹豫之中。因为朱雄英名字中的“雄”字到底有没有用来作为字辈,没有证据。而最后那个“英”字,五行属火吗?有说英字的五行属木的,也有说 “英”是花的意思,而花为木所生,所以其五行属火。

但随着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的去世,至少太子次子朱允炆没有用“雄”字作为字辈。笔者以为最迟在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皇太孙册封大典举行之前,老朱的孙子们应该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字辈也应该是不同的。

二十八日,监生唐辅、张默钦赍诏书前来,开读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曩古列圣相继驭宇者,首建储君。朕自甲辰即王位,戊申即帝位,于今二十九年矣。前者抚将练兵,平天下乱,偃天下兵,奠生民于田里,用心多矣。及统一以来,除奸贪,去强豪,亦用心多矣。迩来苍颜皓首,储嗣为重。嫡孙允炆以九月十三日册为皇太孙,嗣奉上下神祇以安黎庶。告尔臣民想宜知悉。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太祖皇帝钦录》

上文是由明代晋王府史料所保存的皇太孙册封诏书,里面清楚写到了朱允炆的名字。朱允炆成为接班人,是因为他爹朱标英年早逝。作为一个根基浅薄,毫无班底的未来皇帝,他皇爷爷朱元璋为他顺利登基操碎了心。蓝玉、冯胜、傅友德等开国勋贵,都成了确保朱允炆地位的刀下冤魂。

朱允炆剧照

而且由于朱元璋本人子嗣众多,为了打压勋贵又给了亲王们极大的兵权。老朱在深思熟虑之后,从进一步加强太子系后代地位的角度出发,觉得有必要把处女座精神发挥到底,干脆把后代子孙的命名规则全部制定,谁是大宗,谁的小宗,一目了然。

癸巳,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根据《皇明祖训》的记载,太子一房的二十字世系为: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一方的二十字世系为: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而且从太子一房的字辈第一句“允文遵祖训”,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本人对于《皇明祖训》作为后代皇帝纲领性指导文件的重视程度。同样根据五行相生原则,二十字世系相对应的五行为:“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

换句话说,太子的儿子字辈是“允”,第三字五行属火,于是就出现了“朱允炆”。而燕王的儿子字辈是“高”,第三字五行属火,于是就出现了“朱高炽”。

结语:朱元璋给每个儿子的后代都取了二十字世系,并规定必须五行相生。一来是为了子孙后代名字有重复。二来是为了区分后代子孙都出自哪个先祖,目的是严格限定大宗和小宗的区别。因此虽然都是太祖的孙子,但是建文帝的名字是朱允炆,而仁宗皇帝的名字是朱高炽,这下清楚了吧?

点赞4、拉萨市 网友:星空寂云

都拜朱元璋所赐,他给每个皇子都定了字辈,每家的都不一样,“允”和“高”是同辈人,分属太子和燕王家。这个问题也让我想起老朱家的姓名有多奇葩。

众所知周,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饭都吃不饱才去当和尚,后来投奔起义军一路开挂,当上了皇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多么土的名字,啥意思呢,生在八月初八。不仅仅朱元璋,看看他的祖辈: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初一、父亲朱五四,基本都是以出生日期取名,多没文化啊,不过作为底层人民也没办法,能活着就不错了。


朱重八发达之后,对数字取名深恶痛绝,首先给自己改名叫元璋,字国瑞。当了皇帝后,一来担心后代子孙取名俗气,二是为了避免取名重复,于是就给所有皇子定了字派。

《明史》卷一〇〇《诸王世表一》有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一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金木水火土为序。” 详见下表。

皇家宗室制定固有字辈,朱元璋不是首创,赵匡胤才是第一人。但拥有强迫症的朱元璋,把字辈取名玩出了新高度。

第一、不同支派使用不同的辈分表。朱元璋共生了26个皇子,除了自焚无后的潭王朱梓、幼殇的赵王朱杞、早夭的朱楠之外,剩余的23个皇子都定了字辈谱。

第二、每一支辈分表中的字孤立看似乎互不相关,连起来看实际上都是一首含义丰富的五言绝句。

第三、双字名的取法别出心裁,中间字取自辈分表,最后一个字则以五行为偏旁,循环往复。

这不仅彰显了皇室地位尊贵,表明了皇家宗族制度严格,最主要的是表达了朱元璋对老朱家皇位永继、子孙绵延传承的美好希冀。

尤其双字名最后一个字用五行做偏旁,意义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

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代表水德他的儿子名字都是木字旁,第三代都是火字旁,继而土、金、水……用五行顺势相生比喻父子传承,意思是希望老朱家香火永续,大明江山万年长。


这个辈分表的好处是,皇室后代的关系远近、辈分高低一目了然,比如一看“允”字辈就知道是太子一系,“高”字辈则是燕王家的。时至今日,这些字辈仍在用,湖南长沙安沙镇和平村“棠坡朱氏”就是朱元璋第18子岷王的后裔,其第17代孙镕字辈出了个大人物。

问题是,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子孙后代太能生。到后来,带有五行偏旁的常用汉字都被用完了,孝子贤孙们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翻遍字典里的生僻字,甚至不惜造字,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譬如: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均钚、朱奉镅、朱成钯、朱勤烷、朱颙炔、朱志堩、朱恩鑙、朱见灂等等。


愁坏了朱家子孙,却乐坏了一个后来人。

清末科学家、我国化学启蒙者徐寿,在翻译元素周期表时遇到了难题,很多金属元素找不到对应的汉字。

直到有一天,徐寿翻看《明史》,偶然发现上面那些奇葩的明朝王爷的名字后,问题迎刃而解,立马根据元素的谐音选用了合适的字

因为朱元璋是这些奇葩名字规则的制定者,所以有人戏称他是我国的“化学教父”。


说回正题,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后来他四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权,成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允炆被迫退位22年后,小他1岁的堂弟也就是朱棣的皇太子朱高炽登基,成为明朝第四帝。


尽管帝系转到燕王家,但朱高炽最后一个字是和朱允炆一样的,属“火”,朱高炽后代分别属土、金、水、木……直到第三轮“木”字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为止,到底是没打破一代王朝覆灭的周期律。

点赞5、海城市 网友:寻树人

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孙子,因此他们是叔伯兄弟。他们是平辈,但是名字中间一个是允字,一个是高字,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辈,因为我们一般人印象中一个爷爷的孙子都是辈份都是一个字。之所以他们平辈,但是辈份用字不一样,这的追溯到他们的爷爷朱元璋。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长大成人的有二十四个。考虑自己儿子众多,孙子辈乃至在往后的子孙越来越多,极有可能出现混乱,无法分辨的状况发生,朱元璋制订了一套简明分辨子孙来历,分属哪支的办法。

朱元璋充分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优越性。他给自己二十三个儿子(八子和朱元璋闹翻,最后被朱元璋除名)和一个侄孙,各拟了二十个辈份。

朱元璋规定从孙子那辈开始,每一代都要用这个字辈取名。同时第三个字要用金木水火土做偏旁。以至朱元璋的子孙的名字都被朱元璋订好了可供后代发挥的空间不大,为了凑名字只能造字这也就是为什么朱标的儿子是允字辈,而朱棣的儿子是高字辈。

这个取名方法非常好,只要一报名字,马上就知道这个人是朱元璋哪个儿子的后人,是多少代,和皇帝关系的远近,非常清楚,没有一点混乱的地方。

点赞6、锦州市 网友:三万余年

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元璋早就给自己的每个儿子,甚至还包括他唯一的侄孙朱守谦,都预先想好了足够他们二十代子孙使用的字辈。而且,这些字辈还能排成一首首顺口的“打油诗”。比如下图:

事实上,明太祖朱元璋可是中国历史上对子孙后代最上心的开国皇帝。他对自己子孙后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尤其是开枝散叶方面,更是无微不至,堪称是大明绝世奶爸。

按照朱奶爸的规定,每一位“朱宝宝”的降生,朝廷都得赏钱、赏粮、赏官爵、赏宅邸。关键是,朱奶爸不光制定了包吃包住计划,甚至连“朱宝宝”们的取名,都不用自己的后代操心了。因为,朱元璋在世时,就很用心的提前给自己的子侄们规划好了后二十代的字辈,这些字辈足够他们用好几百年。

此外,正如粤语俗话所说,“唔怕生坏命,最怕改坏名”!因此,为了能让自己每位“朱子朱孙”都能获得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名字,朱元璋奶爸甚至还自创了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大明皇族起名大法》

这套起名大法,成功的把道家的阴阳五行和儒家的文字智慧融会贯通,从而让每位“朱宝宝”都能取到一个好名字。所以,明朝自第二任皇帝起,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跟“金 木 水 火 土”有关。

而为了遵循朱奶爸这套起名大法,也就导致过分“枝繁叶茂”的朱家皇族发展到后期,其皇族子孙们的取名就不得不大量采用生僻字,使得他们的名字越发的怪咖。以至于有不少藩王旁支的皇族成员,他们的名字不光读音奇特,甚至连打都打不出来了......

下面,小编再给大家配一张图感受下:

也正因如此,明朝皇族很多子嗣的名字都是晦涩难认,甚至被广大网友调侃为一张“元素周期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真相只有2222个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