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九成宫两年,感觉进入瓶颈期,下一步该如何进步?
问题补充: 水平如何?
看了题主写的字,笔力上感觉已经很好了,很扎实,但是整体上来看,两年时间写成这样并不算好,很多字的笔画和结构并没有写对,还有很大的进步的空间。
问题:
1、题主的字在结构上是有问题的,字形结构写的不稳,整体向左上方倾斜的太过于严重,虽然欧体本身就是左低右高,但是欧阳询楷书的重心是稳定的,而题主写的明显有点倒了。
2、笔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点从题主“钩画”的写法就可以看的出来,钩画写的并不对,这是对于笔法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出钩的时候写的太飘,没有能够把毛笔调成中锋就开始出钩了。
另外一点就是题主把欧阳询的楷书写的太粗了,还有很多田楷的味道,初学书法临帖还是要忠于原帖的好,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3、虽然题主用的是田字格,但是仍然可以感觉的到题主在对于书法章法的控制能力上不够好,短短的一页纸就写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给人的感觉比较乱,不够整齐,这是写楷书的一大弊病。
建议:
1、希望题主再仔细的揣摩笔法,逐个突破,把钩画处理好。
2、还是需要大面积的临写,可以换一些大纸去写,比如四尺整张或者对开的纸,自己去叠格子,不要只用带格子的毛边纸了。
3、可以尝试做一些欧阳询《九成宫》的通临,让自己的写字量上去,整体上感受一下欧阳询楷书的风格特点。
4、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书法创作,对于你书写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5、可以尝试写一写欧阳询的行书,比如他的行书《千字文》、《梦奠帖》,感受一下行书的笔法,这样不至于自己写的太板。
6、可以尝试学习欧阳询其它的楷书作品,比如《心经》、《化度寺碑》,分析一下者二者和他的《九成宫醴泉铭》有什么异同点。
喜欢书法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这位友临(九成宫)书法已两年,遇上瓶颈,这是很自然的。看了你的书写习作,还觉得不错。只是有一些字的结构上的小问题,时间长了慢慢就体会到了。建议有三,仅供参考。一,放下笔,休息十天半月,四处看看,逛逛。二,如果有其它兴趣的爱好,可以参杂。例如乐曲,唱歌,舞蹈,象棋之类的文艺。三,选择其它的字用欧楷笔触写一写,这也叫脱临练习,你的信心肯定会倍增,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一试。
其实不论学书法还是学任何一样技能,有时候到了一定阶段都会碰到瓶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要回归初心,再次思考练习书法的目的。练习《九成宫》两年了,你是准备一辈子都练《九成宫》或者说欧体,准备成为欧阳询第二呢?还是说以《九成宫》为书法的敲门砖,进入书法的殿堂后,悉学诸家,最后化古为新呢?这要想明白。
《九成宫》
很多人做事情都是,在寻找玫瑰园的路上,往往被路旁的野花吸引,而忘记当初的目的。这只是打个比方,不是说欧体不好,欧体就是路边的野花,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学习某一家书体的时候,往往会越学越觉得费力,进入一个瓶颈期。首先恭喜您,这是一个好事,是书法水平提高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书法训练,往往会达到一个阶段就是“眼高手低”,就是说你的审美能力高于你的书写水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到一定阶段你开始思考了,我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也是书法水平精进的表象。
《皇甫诞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时不时跳出来,不要老是一味的闷头苦练,不妨多跟书友交流交流,多看看名家书展,多读点书法史方面的书,对各代书家多些了解等。有句古话说的好“功夫在诗外”,那么书法到了一定时候,功夫在“书法之外”。
而从你给出的练习中可以看到,确实“田楷”的痕迹比较重,缺少欧阳询的那种挺拔、瘦劲的感觉。所以不妨把《九成宫》放一下,练练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此碑笔法和姿态与《九成宫》相比较没那么呆板,更加灵动,《九成宫》学多了容易落于呆板。
王羲之《黄庭经》
再或者换一书家学习一下,不妨学习一下二王、钟繇,魏晋名家是我们不能不学的,欧阳询也是以二王为法,然后自成一家的。当你“跳出”原来的这个阶段后,过段时间再回头看看时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了。
依本人愚见,你的毛笔字还不够舒展,其问题在于练习的时间还短,没有高人指点,走了些弯路,只要刻苦练习,善于琢磨,请教书法老师,和书法爱好者相互切磋,找出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再逐步提高,我想很快就会立竿见影了,不要着急!
只学九成宫两年了吗?
这分执着,先给您来32个赞。
很多时候,自己写的水平如何,对比原帖,自己都知道哪里没写好,楷书是没法骗人的,写不好,小朋友都能看得出来,何况您问我们这些键盘书法爱好者呢?
我觉得,你遇到了瓶颈期,可以尝试这样来做:
第一,暂时放下欧体,往上找,这一段时间魏碑,如《元显俊墓志》《董美人墓志》,或者近一点的《等慈寺碑》,毕竟欧阳询是南北书风的集大成者,学学它们有好处。
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再写《九成宫》,会有新的体会。
第二,假如,你就不愿意换贴,那么,可以写写欧阳询的《皇甫君碑》,这个相对于《九成宫》更自然一点,有着初唐时得瘦劲时风。
之前我问过恩师,他建议学《皇甫君碑》,至于《化度寺》,多少有点残破。
或者,写写欧的《卜商》《张翰》等墨迹。
第三,如果您说:“不行,我就只学九成宫,其他的不学。”
如果这样,那就好好的吃透每一个字吧,一个一个的过关,您写了两年,相信√九成宫已经不陌生,若要再精益求精,那只能从细微处着手改进。
至于您的临帖作品,我也不便评论,自己对照原帖,得失多少,自然明了。
学习书法创作书法,有两大瓶径:一是入帖瓶经,二是出帖创作瓶径。写书法遇瓶径问题,是正常的。题主学习书法遇到的是入帖难瓶经,这个阶段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形要象,第二神韵律美要象。不知道你写《九成宫》两年,在那个阶段遇到了问题。解决临帖字的形态象的问题,一是懂得笔法的运转规律,二是弄懂入、收、拐笔法的细节之奥妙,三是提高对汉字造型的认知度。这三书法写字常见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再临写《九成宫》,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和特大的惊喜。如果解决第二个书法创作瓶经一一神韵神美问题,是一个综合书法能力问题,谈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题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此作虽有欧体的几分特点,总体显得平而无险、不古、少韵。 通篇观之,结体宽肥欠瘦劲,点画匀停少险峻,线条迟软缺利朗,笔势平正无向背。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其最大特征是结体险劲、平中寓险,用笔劲健、硬朗凝重,体势清瘦、神气灵动。
欧楷虽无颜楷、柳楷笔画粗细对比明显,但亦不是粗细一致、刻板单调,通篇结字宜大小错落。一般笔画少的,字形略小,笔画较粗;笔画多的,字形略大,笔画较细。无论笔画的粗细,一笔之中要蕴含变化,富有弹性。
有“楷书极则”之称的欧字,虽为临习唐楷的优秀入门范本之一,但欧字难写,学欧不当,十之八九易滑入板滞一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谢你的提问。看了你的《九成宫》临摹,只学习了两年,就有这个成绩,还是可以点赞的。
你的好处是 笔画结构基本没有严重问题。问题在哪里呢?就出在点画之间的呼应不够自然,这个问题,学习书法叫“接笔”问题。
学习书法,要注意“四法三笔”问题。
四法就是起笔、行笔、收笔、接笔。可能前面的三法,即起笔、行笔、收笔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这个没错。
但是,学习书法要对起笔行笔收笔作为法度的法度来研究,这个我们可能没有这样做过,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四法三笔”的问题。
如果你临摹书法作品,把每一个字的笔画,都看作是由“起笔行笔收笔”组成的,那么,我们检查写得对不对的时候,就要看笔画的那个部位,有没有问题。
比如,我们容易忽视的“收笔”,要对照字帖,是如何完成收笔的。
学习书法一定要首先在笔画上过关,也就是起笔行笔收笔,要写出字帖的意思。
书法出现瓶颈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把起笔行笔收笔,看作是有法度的。
事实上,书法的法,最基本的就在笔画,笔画就在于有准确肯定对起笔行笔收笔。如果没有写好字,检查这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批评你的问题是“接笔”问题,是怎么回事?
接笔不神秘,就是一个字的第一个笔画完成以后其它笔画的安排问题。
比如写一个三点水,第一个点,不能出起笔行笔收笔问题,第二个点的起笔位置在哪里,就是“接笔”问题,第三点的起笔位置定在哪里,也是一个“接笔”问题。
假如一个字有八个笔画,除了写一个笔画,所有的笔画都叫“接笔”。
我们且不要说为什么叫“接笔”,我们只问你,如果“接笔”的位置不对,那么,你这个字的结构肯定要出问题,轻了是结构松散,重了就是比例错乱。
假如你处理好“起笔行笔收笔接笔”这“四法”问题,那么,你就会自觉的进入“不惑”的书法学习了,尽管不是一下子就进步了,起码是“不惑”了。
下面我们看看《九成宫》的“之”写法。《九成宫》中有31个“之”字,这31个之字,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用“起笔行笔收笔接笔”的四法去分析,你一定会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看这6个《宫》字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
再看看《九成宫》中“勾”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不一样,因为欧阳询的收笔方法不一样。
所以,一定要研究“起笔行笔收笔接笔”这四法。
那么,“三笔”是什么呢?
如果说,“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是怎么写出来的方法,那么“三笔”是检验写得对不对。
我们主要从“笔法、笔意、笔势”去分析。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目前,如果学会“起笔行笔收笔接笔”这四法,“三笔”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