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老上海市民中很流行盐城方言俨然是上海的第二普通话?
盐城,因汉武帝时期“遍地皆为煮盐场,到处都是运盐河”而设县为“盐渎”,至东晋七年(公元411年)改名盐城,使用至今。从地理上划分 ,盐城隶属于江苏,地处长江北,俗称江北,也叫苏北。
老上海市民中流行讲的盐城方言,通俗来讲,他们说的是“苏北话”。要说“流行”有点牵强,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舍弃普通话、上海话,从而去学习使用了苏北话,而是他们本来就是苏北人,说苏北话那是习惯与本能。
苏北是有名的里下河地区,是全国地势最矮的地方,在旧社会几乎年年发大水,黄河也多次抢淮河入海,所以苏北地区的灾民迫不得已一路南下求生存。民国时期,这种现象犹为严重,只1931年苏北就有至少7万人逃难到上海。而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没有多少文化的赤贫农民和城市边缘人物,并伴有方言差异,在上海只能做简单的劳工和当地人不屑的低等职业,因此倍受“歧视”。导致苏北人只能聚集在城郊和苏州河以北地区(如今是上海的四大中心城区),住用竹席、毡布土块搭建而成的“棚户区”,通婚也只和自己人。
试想,在这样的“家乡”环境里,老一辈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又会有多少用苏北话之外的语言机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的流动,思想观念更新,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冲击,如今的上海,再没有“上海之外都是‘乡吾宁’”的偏见了。随着新生代的成长、普通话推广,这种“半个上海”在讲苏北话的现象终将成为历史。
答,盐城方言,在上海老市民群体中,是仅次于母语的最常用语种,没有之一。它的使用频率,超过被老上海人称之为国语的沪调普通话。老上海,苏州河岸边有很多苏北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讲,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上海人,无论男女,基本上都会说几句盐城方言。七零年前后,一个成年上海人,假如无意中踏入苏北人集中居住的地界,如果不会说几句盐城方言,头上戴的军帽,可能会被人抢走。这不是段子,不到63岁的上海人,不会理解。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旧上海以盐城为主力军的苏北人,在上海外地人的人口中,占比最大的群体,大多生活在旧上海的最底层。造成旧上海苏北人口比例高的原因,是因为旧中国交通不发达,出行不方便,而苏北仗着京杭大运河这条水上通道,很多盐城宿迁淮安普通人家,划着小帆船,沿运河,穿过长江,经太湖,从苏州进入上海市区的苏州河,落户上海。其它地方都是少数有钱人到上海,唯独苏北,穷人也能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所以量大,所以盐城方言在那个年代,能够成了老上海人首席普通话,一点也不奇怪。回答完毕,仅供探讨。
附:讲一个盐城方言的段子。上世际六十年代末,年轻人热衷全国串联,有一对陌生的沪上青年男女,从上海坐火车去北京。那时候年轻人,比现在的年轻人保守多了,也没有手机。为了解闷,男子拿出一副牌,从中抽出两张12点(皮蛋),放在女子面前。女子从牌中抽出一个12,一个10,一个2,男子抽出一个12,一个2,一个1(A),女子连续抽出两个8、12,男子甩出大小王。这是盐城方言对话,翻译成普通话是这样的:
男:谈谈?
女:谈什么?
男:谈恋爱!
女:不谈、不谈!
男:乖乖!
蜿蜒流淌在上海城乡那条母亲河,叫做黄浦江;黄浦江沿岸流连通内河与外海长41公里、有11个装卸区分布黄浦江两岸叫做上海港,在当时的码头工人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没多少文化的来自江苏盐城一带的赤贫农民和其他地区的边缘人物,并伴有方言差异,在上海只能做最简单的劳工和当地人不屑的低等职业。这批移来上海的,例如1939年苏北发大水,就至少有7万苏北人移往上海。当时这批人中绝大部分男性成为码头工人、黄包车夫、工厂工人、面粉厂搬运工等等繁重底层劳动力的主力军,所以,在上海港的浦东港区比如:民生路码头、新华码头(就是今天的杨浦大桥地区),东昌路码头、杨家渡码头、(就是今天的陸家嘴地区),白莲径码头、开平码头、(就是今天的世博会地区)的周边地段居住着大批讲苏北方言码头工人,上海港码头工人的前尘往事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居民的主体。尤其是国内的中下层移民,他们纷纷背井离乡,带着各自的梦想汇聚上海,渐渐的各种方言,尤其是苏北方言流行至今。我在上海港工作已有四十几年,可以说,讲苏北话比讲普通话或上海话还要好!
新中国成立之后,码头工人们都归属上海港务局,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进程、港口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已逐渐被机械替代,特别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港得到了着实的发展,目前,黄浦江两岸原装卸港区为了母亲河的清辙和干净均相继退出。随着集装箱的发展,外高桥港区、洋山港区均成为装卸集裝箱的现代化港区,洋山港区有些集装箱码头有的已是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港区,上海港确实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但殊不知盐城方言俨然是上海港的第二普通话!
上海其实就是移民城市,祖籍江苏、浙江居多,也融入了上海的城市当中,经过时代的变迀现在已是真正意义的上海人了,但口语延续了上辈江苏盐城一带的方言,所以就不足怪了!
我家也有上海亲戚,老一辈的他们在家里都是既说上海话又说盐城话的,小一辈八零后基本只听得懂不会说了吧!03年我去上海读大学,上海的亲戚开车去我学校接我去家里吃饭,对我很好!那时候大姑奶奶还在世,因为我是姑奶奶唯一脉娘家人,所以姑奶奶的儿子女婿女儿也是我的长辈都对我挺好的!毕业后我在上海还住在亲戚家一年多呢!最近十年盐城的变化真的太大了,我相信我们的上海亲戚也会越来越以作为盐城籍贯而自豪,不过他们60年左右那一辈开始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上海人了,更不谈他们的后代了,更是完全融入上海!以我的观察,在上海杨浦虹口宝山普陀这四个区的盐城籍上海人是最多的,现在盐城发展的很好!很多方面不输于大城市,苏北不再是贬义词,盐城可以让他们自豪啦!我也从11年开始回到盐城发展,我为我的家乡自豪,而我去过的大城市南京,上海,武汉,北京,等等这些城市,我最喜欢的还是上海!比南京还喜欢!相信我们很多盐城人都有这种想法,和上海亲近,因为有上海亲戚,而现在在上海打工工作的盐城人也非常多,在普陀江苏饭店附近可以通用盐城话,哈哈!希望盐城到上海的高铁早日开通,我们盐城人以后可以坐高铁去上海买过年衣服!
我是建湖的,在我眼里上海是个复杂的地方,好像谁家没个上海亲戚都不行似的~我们村里在解放前有不少人在上海混帮派的,经常听到老人们说有谁家老几打架受伤回来养伤的,还有就是直接人没了~反正现在过年过节村头路边上海牌照的车子在外地车中比例是最高的!
在人们眼里上海的“好”主要是改革开放后,那个匮乏的年代,亲戚带回的一包旧衣服都是莫大的惊喜~小时候看到穿上海旧衣服的人脸上的表情都是自豪的,仿佛上海就是流行时尚的最前沿,当地裁缝还把上海旧衣服当流行款复制出来~那个时候上海仿佛就是天堂一样
工作以后有了去上海的机会,住在亲戚家里,其实是打地铺,因为弄堂里房子空间不大,感觉在上海挣钱还行,就是生活有点缺,大街小巷的叫卖及其它吆喝声倒是一道风景,也许喜欢呆在上海的乡亲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文化~无论苏北也好皖南也罢,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
我的印象是宁波话,因为自清末民初,有不少的宁波人到上海去拼搏,后来他们事业有成,还成立了宁波旅沪同乡会,把好多乡亲都带到上海。在上海有不少商界名流宁波人占了好大一部分。虞洽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说法很牵强。上海城区的居民由四大群组成:宁波浙北群,上海本地群,苏南群,苏北群。还有些较小群,如广东,福建,山东,安徽,外侨等。从上海滑稽戏中所最常用几种方言,可以佐证。
早期来沪大量苏北人群,主要是因失地,灾荒,战火而逃亡,居住地相对集中苏州河以北区域,一是荒地多,二是靠河网近,可随便搭个竹棚柄身。由于无文化,无技艺,只能靠到各工厂打工或卖苦力糊口。相当长时间内,苏州河以北的闸北,普陀,杨浦一带苏北藉居民常使用苏北方言交流,包括公共场所,公交车上,方便且亲切。随着城市改造动迁,青少年长大,生活交际圈的扩展,苏北方言流行的必要性大为下降。但说,盐城话为上海第二普通话,太夸大了,而且苏北区域很大,扬州,泰州,兴化,盐城,东台,射阳,如皋,南通等,各处方言明显不同。
瞎三话四,提问者是哪里听来的。是以前盐城老乡回家过年的时候自夸的吧!盐城方言以前在普陀,闸北的部分地段流行象药水弄,番瓜弄这些地方的年纪大的来自于苏北地区的人之间日常用语。他们都是他乡遇故知,用家乡话交流,就像两个中国人在国外碰到,用中国话交流。由于历史的原因,苏北来沪的人多数是遭遇自然、战争灾难逃到上海,集中在闸北,普陀的一些地段,自己动手搭建很多棚户房,形成了大片的苏北籍人员为主的棚户区。因为三教九流,人员混杂。治安混乱,生活设施缺乏,人员素质的底下,形成了上海人俗称下只角。大量来自相同地方的人聚居在一起,使得人们懒于学习新的语言,再加上部分人年纪大的,没有学习动力。就这样苏北话在这些地段用到老一批来自苏北的人凋零,才退出舞台。他们的后裔出生在上海,上海话说的比苏北话遛,也就慢慢的不再讲了。
官方统计数据,截止2017年上海常驻人口2,418万,高峰时总人口曾达到过近3,000万,而上海年末总人口(户籍人口)是1,455万。
那么,上海真正的“本地人”又是多少呢?
大众对“本地人”的主流观点,是自上海开埠(晚清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出生并取得上海户口的人。本地方言“上海话”是江南吴语的一种。
据1953年的统计(第一次人口普查),上海人口约572.63万,其中约85%为客籍人口。也就是说,自开埠以来到建国初期的土生土长本地人,只有约86万。而接下来的四次人口普查,上海人口分别是1964年的1,081万,1982年的1,186万,1990年的1,334万,2000年的1,674万。
数据可见,在53年至64年的约十年间,上海户籍人口将近翻了一倍。这当中除了人民生活安定人口迅速增长外,更多的是江浙一带人口的大量迁入。按现在的比率来看,有近2/3沪籍人口都不能算“本地人”。
60年代后,户籍制度建立,上海严格控制人口迁入,开展计划生育,因而后几次的普查数据也直接显示了新沪籍人口的增速趋缓。
而近十年来,由于更多限制政策的出台,沪籍人口增速已经控制在0.3%~0.5%的速度。而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出现,未来一二十年间很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那十年间,改变了人口规模,也丰富了上海话构成
据《上海通志》记载,1949年5月以前,上海主要是以松江府是核心的黄浦江西/北岸区域,包括松江、青浦、长宁、普陀等。1949年7月,苏南行政区嘉定县的诸翟镇西半部划入上海市。而到1958年,江苏的嘉定、宝山、上海、川沙、南汇等10县划归上海,在面积扩大的同时,人口等进一步增加。
1925上海老地图
而此前后,还有大量江苏及浙江人口迁入上海。其中以苏北盐城和浙江宁波占比最高。
苏北盐城话属于江淮官话,很多苏北人是顺着苏州河顺流而下在两岸定居,相对比较集中,因而比较好的保留了其方言的特色。
宁波方言也是吴语的一种,与“上海闲话”略有一定差异。但宁波人更多是顺着黄浦江往下散开,与本地人相互交织。因而本土的上海话受宁波方言影响更大,在长期的交流中双方互相影响,相互交融。
其实,上海话又分市区方言和郊区方言两大类,而郊区方言又细分浦东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11个区县语种。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也慢慢弱化。对于外地人来说,上海各区方言没有区别,但真正本土上海人或许是可以区分的开的。
不过就我碰到的几个上海同事,据说他们也不是很能分的开!
应邀回答。
问对人了,笔者就是出生在上海,生于斯长于斯几十年的上海人,而且对语言文字颇有兴趣,对此有点发言权吧。
上海方言与盐城方言是明显不同的两种方言。上海方言是上海市区方言 ,又称上海闲话,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具有历史形成的特点。上海旧属松江府,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主要在松江到黄浦江外滩和苏州河一带。上海方言的特点体现在它的发音上, 老派上海话有入声、有浊音,拥有“四声八调”(具体不展开了),具有吴侬软语的特色。上海滑稽戏就是用典型的上海市区方言、上海闲话,与盐城方言根本不同,大相径庭。
为何盐城方言在上海流行比较广,这自然取决于在上海的苏北人比较多的原因,以前他们逃荒到上海的比较多,还有他们到上海的职业也有利于盐城方言在上海的流行,如走街串巷磨剪刀??的、捡垃圾的、收废品的,还有开理发店的等等,容易传播,大多都是说苏北话的,“这块、勒块、小把戏……”发音用舌头特出,相当干脆,上海方言称是“剛北话”。经常满街吆喝,不是苏北人也被她这么一吆喝也耳濡目染,不会也会说个三五句。虽然苏北话说起来很生动,毕竟还是苏北话,不是上海方言、上海闲话。
苏北人在上海地区分布很广,南市区、闸北区、虹口区以及卢湾区、普陀区等多多少少都有,尤其是苏州河以西的桥洞、防汛墙边、光复西路等地段,是他们居住、生活工作(收集废品垃圾)的地方,这就容易被误认为上海第二方言。
苏北人真的膨胀了!在上海,苏北话真的是下只角人讲的话!一般老上海人以讲苏北话为耻!能讲上海话,绝不讲苏北话!最好上海话带点宁波腔,如刘翔,讲话带宁波腔,貌似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