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乓球正手攻球怎样发力,小臂怎么挥?
有关乒乓球正手攻球如何发力的问题似乎特别多,多到了无以复加,无休无止一一真的是无言以对!
尤其是还要关乎到小臂怎么挥(收)的问题,实在是:问题一大堆,一团乱麻,不知哪里是个头绪。
这无穷无尽的正手攻发力问题,恰巧说明了:乒乓球的正手攻,已成为广大业余球友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困惑的问题。
这问题的确是由来已久,甚至是历史悠长。
没错,从乒乓球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正手攻球如何发力的问题。而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演变,随着乒乓人一代又一代的探索、改进,如今已发展到了以乒坛世界高手所代表的正手发力攻球模式。
什么模式?
发力协调,引拍充分,可拉可打。
可突击,可爆冲,可弧圈。
因此乒乓业余界所学的正手攻发力,应该向世界最高水平看齐。换句话说:马龙、樊振东、许昕等世界高手的正手攻发力即是当今最标准动作。
既然如此,照着学不就结了吗?为什么还没完没了的问:正手攻球如何发力,小臂怎么挥(收)?
那光辉榜样就在那立着呢,照葫芦画瓢只管学就是了,可偏偏就是死活学不会!
为什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鬼?
原因有二。
一、根本就没学。
没错,根本就没有学,上哪去学会呢?
1、充分引拍学了吗?
2、降低重心,两脚站立大于肩宽学了吗?
3、由下到上,由大到小的协调发力打学了吗?
4、中、远台的拉冲学了吗?
5、集中全力打学了吗?
通通没有学。
不但没有学,反而还被视为禁区,不得学习!
你说那真东西你不学,上哪去知道乒乓球正手攻如何发力,还有那小臂怎么挥(收)呢?
二、学了些跟正手攻毫不相干的东西。
什么东西?
1、竖着球拍正手推。
2、夹着大臂正手推。
3、不得引拍,木偶一般的转腰。
4、脚下来回踮,屁股两边扭的所谓重心转换。
5、死守近台磨磨唧唧的打泡泡球。(毫无质量的正手攻)
6、以及种种奇谈怪论和条条框框。
那气贯长虹的正手攻球不去学,却学那不三不四,不明不白的正手推;还幻想着照此练下去,突然有一天便成了高手。
有这等事吗?
事实证明:那全是幻想!那种泡泡球训练法实际上什么也学不会。不但学不会正确的发力,反而会以偏概全,桃僵李代。
乒乓球的正手发力打,那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的高难动作。就如同用力扔石头,用力打陀螺一样一一自然而然的动作。
世界乒坛高手正手发力的各种动图,已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照着学就完了。
如果不学,偏要去打泡泡球,谁也拿你没辙!
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发力问题。是每一个打乒乓球的人都要过的一个坎儿。发力不合理,力量不集中,作用到球上的力就不大,球的飞行速度就会慢没有杀伤力。
要做到发力合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一个要讲的就是站位, 乒乓球的准备姿势很讲究。两脚打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相差半个脚。双膝微曲,收腹含胸,身体前倾。重心放在前脚掌上。
其次是引拍,要转体引拍,肘尖儿朝下,拍面与地面垂直,前臂与地面平行。重心放在右脚上。
第三是力的传导。力从脚下起,动力源在脚下。前脚掌的内侧向后捻地,膝盖向前压。宽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全部锁住,把力传到手上作用到拍子上。此时由于膝盖向前压,身体左转向前冲,大臂带动小臂向前发力,在高点期击球的中部,前臂内收,压住弧线,重心转到左脚上。挥拍轨迹是拍子从体侧腰跻高度向前上方挥动到眼前,完成顺势挥拍,此时拍型与台面或地面夹角成45度。然后还原,准备下一板。
顺便说一下,由于大球时代球速慢了,旋转弱了,重心降低了,需要自身发力撞击了。所以不需要收小臂了,小臂在大臂的带动下向前挥就行了。
正手攻球可以分一下几步:
1.准备姿势,马步,收腹,身体略向前倾,重心压在胸前位置。
2.引拍,这里强调用身体引拍,而不是用胳膊引拍,引拍身体右侧,把重心压至右脚。
3.蹬转,力从根生,发力顺序是右脚蹬地,顶胯,转腰,用身体带动大臂向左前方挥拍,切忌抡胳膊。
4.击球,击球瞬间收小臂,产生加速度,这里强调挥拍一定要到位,击球要制动,到左眼前方即可。
5.还原,击球后把动作回到准备姿势即完成一个回合动作。
乒乓球犹如浩瀚的大海,博大精深,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想出成绩没有捷径,只有一拍一拍打出来,数量不到其他都是妄谈!
什么时候能达到用手腕和手指发力击球,水平就不低了,小臂、腰、腿只是起个辅助发力的作用,击球的瞬间还是要靠手发力,不过要达到这个境界不是很容易的。
兵乓球正手攻球怎样发力,小臂怎么挥?
乒乓球讲究通过身体重心的转换实现用身体打球的目的。攻球的要点是:引拍、蹬转、挥拍击球(快打)、随势挥拍。
发力不够凌厉的原因可以有:
1、不会用身体打球
2、击球瞬间,不会快打,是挡球
3、击球位置不佳,失去了击球的最佳位置
4、连续击球时,还原慢,无法发力。
5、击球动作不对,抬肘,用大臂打球
攻球是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攻球包括来球的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等不同时间的攻球技术,近台、中台和远台的技术、定点和全台不定点的攻球技术,通过攻球,掌握手和脚的协调,做到用脚找球,用手击球,掌握球感,熟悉球性,为掌握弧圈球、挑打、拧拉等高级技术打下基础。
建议你看看唐建军的教学视频,会用帮助的
乒乓球正手攻球首先要有正确的站位,两脚错开,左脚稍前半脚距离,身体前倾,放松。握拍不要太死,要自然。
正手攻球,横向收小臂,腰随大臂动,沉肩坠肘,小臂向前向上向里收的同时,带动大臂向前走,肘尖朝下架住,画四分之一弧,高点击球,拍面照回。
肘水平运行,沿拍子外缘的弧线击球,手腕放松,身体前倾,两脚与肩同宽或略宽左脚在前二分之一脚错开。
腰随手动,顺势跟着走一下就行。小臂横向走,略向上,大臂前后走。左脚略前,右脚内脚掌抓地,脚带腰,腰帶手,重心右到左,还原腰带臂放松即可,不要硬拉臂。
切忌大臂带小臂,而是小臂带大臂,小臂发力,如果不会发力,先不发力,自然做动作,一定时间就自然会一点点用力了……
乒乓球正手攻球是难点,要循序渐进,最好开始时找个教练,或自己自学一下理论,找个明白的师傅带一带,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一旦形成肌肉记忆,就很难改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先说下发力要点。重心有左到右→再有右到左。这是身体躯干的整体协调发力基础。不能只转腿不转腰,也不能只转腰不转腿。
将转腰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大臂固定手手肘向下,小臂左前方挥拍到左眼眉(右手执拍),这是引拍的过程。起点和终点。发力的点留在这个中间,这个挥小臂的时机是当转腰到个球台端线平行的时候就是要挥小臂的时候,击球点是在自己的身前的三角△区(两张手臂伸直,指间相交上下举起的这个空间就是你的三角区)。
这个挥小臂在触球那一瞬间有个提速或者爆发,或者摩擦或者撞击!就是你发力时机。
经常出现的问题1。拍型。(和球台橙45度∠最佳)高级阶段可以根据旋转,落点,上升期,下降初期等调整拍型
2。夹大臂,这个可以在腋下夹一盒球来解决,劲量放松肌肉,外松内紧!
3还原问题,有的人还原的时候吧小臂或者大臂都还原到臀部之后是不对的,要和自己的肋骨成直线。
你还可以去搜一点视频,来看!
正手攻球的动作,跟您抽冰尜儿一样,正手挥拍到左肩。
没事经常打乒乓,不用问而自知!
正手攻可以不挥小臂,小臂角度根据来球高低,调节到与球同高(略低于来球),固定住,球拍角度七十到八十度角,只将肘关节向左前方挥动即可,自己领悟,阁下可以试试
这就需要基本动作的合理性,小臂在完成击球动作中至关重要。有点像拍手,形成合力,找到击球点,持拍手在体前划弧,完成前臂内收的击球动作。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发力方式都不同,即便是国家队运动员,正手的发力方式也有区别。
正手发力,不要在意那些所谓科学发力“教条式”的条条框框
同样都是正手拉球,但却不是完全一样的动作,打出来的质量、力量、旋转也都不同。比如有些运动员正手拉球力量大、速度快,以凶狠为主,也就是所谓的“暴冲”。
王励勤
代表人物有:陈玘、王励勤、柳承敏,他们的正手发力十分集中,力量很大,威胁极强,集中全身的力量到手臂、手腕处,采用类似“鞭打”的发力方式,用最快的速度瞬间撞击+摩擦球。
柳承敏的正手重心低,属于全身发力
而还有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正手以追求质量、旋转、细腻为主,多以大臂、小臂为主要发力,腿部及腰部主要做为支撑。虽然力量不是十分大,速度也不是快得离谱,但是胜在球的质量非常高,也同时会给对手造成极大的威胁。
波尔的正手动作,多以摩擦为主
代表人物有:波尔、瓦尔德内尔、马琳等。
老瓦打球总是这么随性
马琳的正手多以小臂、大臂发力
世界优秀的顶级运动员们,发力方式尚不相同,所以你也不必太在乎条条框框,怎么发力舒服就怎么来
很多业余的乒乓球爱好者,当正手出现失误的时候,就会把甩锅于“动作不科学”的上面,正是因为被这种所谓的“固定法则”所禁锢,一直处于自我怀疑的状态去打球,所以业余爱好者一直打不出自己的风格。
上面已经说了,世界优秀的顶级运动员们,发力方式尚不相同,所以你大可不必在乎那些条条框框,怎么发力舒服就怎么来,因为每个人的打法不同,风格也不同,对球的理解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