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道德经》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是否可以应用在生活中?
谢谢邀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道德经》第五章描述“天地不仁”中的一句话。
原文语译“天地无所谓仁爱,将万物当成草狗,圣人无所谓仁爱,将百姓当做草狗。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虽然虚空但不会穷尽,越抽动它风量越大。话说多了,只会加速失败,不如守着虚静”。
认真解读语译便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话说多了,就是加速你的失败不如守着道。“道”不说话,保持虚静状态,但是它的作用并没有减弱,顺从事物规律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发挥出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一经典句,完全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任何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家庭也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自古以来行成的“道”规,守住“道”规,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话说多了,只会加速失败。这里指的失败就是说你不会管理,话说多了确实没有人听,没人听你的话,你就发挥不了作用。反而破坏规章制度。你这个管理者是做不下去的,免了你也是应该的。
对社会中的每个人来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经典句也很受用,少说话,多做事,用实际行动表达个人意愿更受人欢迎,并可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得到重用。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话有能避开是非之事,可以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
总之,天地宇宙自然是没有偏见的,对谁都很公平。在现实社会中常说的就是万事万物不可能绝对公平,但天地是绝对公平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一经典句,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公平的。千真万确!
理解《道德经》中的某一句话,不能割裂地看,否则极容易断章取义。
所以,如果要解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八个字,需要做三方面了解:
这八个字出自《道德经》中那一章,前后文都讲了什么事儿。
这八个字在文中的语境,以及在《道德经》里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
道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到底该如何理解。
第一、八字出处及释义
这八个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也是书里直接讨论治国方法的一章。
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这一章老子用三段论的方式来讲述了一个道理:该如何治理国家、社会。
首句直接提到了“圣人”,要区别于儒家所认为的圣人,这里是指上古时期治理国家的天下共主,比如尧、舜等人。道家把圣人和天地视为同等地位,这种观念叫做: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在道家的观念里,天地这种崇高的事物是绝对公正的,比如羊是吃草的,天地不会因为羊要吃草就创造草这种生物,同样也不会因为草会被羊吃掉就改变羊的习性。万物自有其规律变化,天地绝不干涉。
圣人秉天地之德而生,看破了这个道理,所以圣人治理国家,完全是依靠万物的习性而引导,并不会设置规则来约束。
这就是“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治下,就像天地一样公正,决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次句用了一个比喻来加以说明,圣人为什么会以此观念来治理国家?
老子把圣人的方法比作“橐龠”,“橐”是“囊橐”,也就是柔软的口袋,用以包容万物;而“龠”就是“管籥”,是像笛子一样中空的乐器。这两种事物分别对应“虚而不屈”与“动而俞出”。
用这两种事物做比喻,是因为他们都是中空的,这代表着无为。如果内里有阻碍,就是有为,结果就是“橐”不能容物,“龠”不可发声,失去了本来的功用。
在最后一句,老子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多言数穷里的“数”,要读作“sù”,和“速”是同一含义。前半句是假设,“多言”就是过多地干预事物的发展,结果就是迅速失败,而不如守中的含义是呼应上文“橐龠中空”的说法,即按照规律来引导事物的发展。
第二、《道德经》里不止一次表达过类似的含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在讲不能过多干预事物的发展,只需要顺其自然加以引导即可。这种思维是与儒家相对立的。
儒家讲求设立规则,用创造出来的规矩来治理社会,而道家恰恰相反,它认为儒家的做法最终会导致混乱,这就是“有为”与“无为”的分歧。
道家认为,如果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施以帮助,那么会使得事物失去自我的本真,一旦外力失去,必然会导致失败。这就是为什么道家反对儒家的“仁”,而认为天地、圣人是“不仁”的: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若惠由己树,未足任也。
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得风雨的摧残的,只能在某一段时间好看,但没有实用性。
所以《道德经》中经常会出现反对儒家提倡道德的行为。
比如第二章就说明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就是说如果订立了一个标准,那面必然会让事物的发展受到影响,有了一个比较,一个标杆。有美就必然有恶,有善就必然有不善。
所以在《道德经》第十八章就提出来:
六亲不合有慈孝,国家混乱有忠臣。
慈孝的产生必然是因为有不慈不孝的出现,忠臣的称呼必然是因为有非忠臣的出现,要想树立标准,就必须先将整个社会搅乱。就是人为地给事物发展设立标杆所产生的后果。
第三,道家的“无为”治国可以和现实生活产生联系
道家的“无为”是“不妄为”,而不是什么都不做。毕竟在这一章中,“守中”本身也是一种行为。
但在事物发展的时候,道家认为该如何做呢?其实用八个字可以表示:
卡住关键,顺势而动。
即在事物发展的时候,根据其所需要而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行地去约束。因为如果人为过多地干预,很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这就像如果一个害虫被人类所灭绝了,那么可能会导致以这种害虫为食物的其他物种相继灭绝。
所以,学习道家“无为”的思想,最主要的是如何判断形势的发展,判断出这一发展过程里所必须经历的节点,以此来展开合乎规律的引导。
比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并没有改变三匹马本身,而是利用取得胜利的条件,对赛马的过程加以引导,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胜利的规则就是整个事件最为关键的节点。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等等学派,其与现实的联系都是极为紧密的,几乎没有空谈理论的学说。
所以,学习《道德经》的实践意义,其实就是在总结事物发展的过程,找到可以为自己所利用的节点。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谢邀应答!
我理解的“多言”,指话多到毫无禁忌、说到过分、不计后果的程度。(“数穷”)
如此一来,总会万有一失、招惹是非、引火烧身的那一天。既然如此,就远不如恪守中道(中庸之道、大中至正之道)的“中”一一凡事适当、适度、适中一一“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了。
“中”实乃儒(执中)释(虚中)道(守中)三家信仰的“最大公约数”。基于此,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和平、和谐、和睦的大同世界是一定的。
至于如何将老子的教诲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肯定也就自不待言了。
祝各位“人在旅途”的网友,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执“中”而行、一生平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第五章,它可以用在任何单位和家庭中:因为单位有单位的规章制度,家有家规,无规不成方圆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对这句话用在生活中的理解就是,话到唇边留半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看破不说破,朋友有得做”无论是亲人之间,朋友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都不要把话说的太多、大直白,让自己陷入难堪和危险境地。
这也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说你的话说太多了不如守中,最好保持沉默,“沉默是金”。
言是用来表意的,数指的是变化,中指的是不极端。话说的太清楚,回旋余地越小,倒不如心平气和,等待时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道德经第五章中的话。按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多说话是没有好处的,(遇到事情,与己无关时,不要多评论,与己有关时,不用多辩解,该承担的承担就行了。)不如清静无为的顺其自然。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沉默是金”。这句话难以理解,就在于“数”与“中”两个字上。在中国文化中,“数”大约与命运相关,而“中”就是“中庸之道”。这样,“多言数穷”的意思双可以解释成,喜欢多话的人大多命运不会很好,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你自己猜出了领导有退兵的打算了,自己偷偷做好准备就行了,或者不用表现出来,等命令下了,与别人同时准备也不迟。但他便便抑制不住卖弄小聪明的欲望,终于送了自己的命。这就是“多言数穷。”命运之路中断了。“不如守中”,《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守中,就是不做任何形式上的反应,顺其自然。
以上大约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解释清楚了。下面,和有兴趣的网友一起学习一下《道德经》第五章。我个人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想把晋朝王弼对这一章的解释和大家分享一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王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瞻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天地不仁,是道家与儒家的根本不同。儒家认为天地是有情的,在董仲舒的时候,形成了天人感应的思想。道家认为,天是无情不仁的。天生万物,不是为了给某一生灵提供好处。而万物就摆在那里,生灵各取所需。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王注: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因为天地是无情不仁的,圣人治天下要与天地合其德,故圣人也要顺其自然。以百姓为刍狗。王弼的解释,与现在许多专家们的解释略有不同。现在大都把“刍狗”解释为祭祀用的草狗。王弼解为,兽吃刍,人吃狗,是自然现象,与今天所说的,牛吃稻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相似。背后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圣人治天下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注:橐,排橐也。龠,乐龠也。橐龠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这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龠也。
现在的解释把橐和龠(上有草头)合在一起解为风箱。大约不错,但橐和龠以前是两个东西,橐是风鼓子。
龠是乐器,可以吹出乐声。老子拿这两件东西打比方,是因为这两样东西中间都是空虚的。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鼓出风,吹出声来。表达的意思与十一章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一致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弼注: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龠而守数中,则无穷尽矣。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其吹者之求也。
愈为之,则愈失之是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越想努力干好某件事,越干不好。物树其恶,是说事物越是要表现给别人看,越显示出恶来,做事情也往往因言语上出错。橐龠的例子,其逻辑不太好理解。守数中,今天可以理解为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就会不断有风吹来,有声发出。但王弼之意,还是在于清虚自守之上。因此,多言恐怕还有夸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