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与郑春华私通受孕,为何是被打胎而不是被处死呢?
因为要脸,因为节操很贵。
在《雍正王朝》一剧中,郑春华本来是康熙的妃子,肯定是年轻漂亮,有一点姿色的妃子,甚至还有点母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血气方刚的太子。
但是你再优秀,无奈康熙国事繁忙,身边妃子又众多,所以难以受宠。康熙年龄大了,郑春华又年轻又不受宠,那么一旦康熙去世以后就很尴尬了,自己难免成为活尼姑,而太子坐了四十多年冷板凳,很可能自己老爹没挂自己就挂了,所以一天到晚心烦气躁,这两个孤独而燥热的心碰一起估计就是干柴烈火了,所以郑春华就和太子胤礽开始了愉快、刺激而又叛逆、潇洒的鬼混。
多次鬼混以后,郑春华怀上了太子的孩子,这就比较尴尬了,康熙好久都没翻她牌子了,突然怀孕了......康熙喜当爹,后果很严重。
康熙围猎的时候,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还败露了,同时太子被八爷党栽赃谋反,导致被废,康熙命人打掉了郑春华的孩子,把她贬到辛者库浣衣局去从事重体力劳动,赐死了郑春华的父母。
康熙作为千古一帝,雄才大略,一言九鼎,老了老了,还没入土,就被自己的接班人儿子绿了,这个说出去是要贻笑大方的。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龙种,就意味着太子的血脉万万年,康熙自己应该是当爸爸呢?还是当爷爷呢?还是王叔叔呢?康熙也凌乱了。
康熙不能惩罚太子,因为如果公开惩罚太子,那就是说明自己这个父亲不称职。你自己从小培养的儿子睡你的媳妇,子不教,父之过。这一点王掞在朝堂上咆哮的时候,就已经拐弯抹角地提醒过康熙——你不能公开说你太子的不是,因为他再不是,都是你给选的,你说他就是打脸自己,那么你的权威就没有了,朝局就要乱。
但是同时,康熙也无法公开处理郑春华,宫里面康熙千古一帝的妃子,登记在册的,每天吃喝拉撒,起居用度都是有无数人忙前忙后的,不管是康熙突然下令整死,还是意外病死,都会引起宫内宫外的猜忌。
其实不弄出人命,直接打入冷宫圈禁起来,或者惩罚到其他部门从事重体力劳动,其实比死了还可怕。封建王朝,皇帝最大,某个妃子昨天没把万岁爷伺候好,万岁爷一脚踢下床,第二天就直接册封去扫厕所,那么相当于活着活着就消失了,这个说出来是冠冕堂皇的。
在这里足以见得康熙对郑春华的恨,因为古代浣衣局是宫中最苦的部门,康熙没有直接弄死她,是因为爱面子,但是又把她下放到活地狱里,慢慢累死。
最厉害的方式是康熙的方式,对付他最恨的人,就是不生不死,生不如死。
接下来,是一般狠,就是太子。
和人家滚床单的时候只图自己一时爽,后来出了事,就是姘头全家火葬场。太子被复立以后,立刻下令十三爷和四爷去想办法弄死自己的老情人郑春华。
然后最不想郑春华死的,是十三爷、四爷,还有八爷。
十三爷暗中买通自己手下,让郑春华吃下了假死药,申报她死了,然后用冒名顶替的尸体送到左家庄化人场焚化,就这样把郑春华换下来,暗中保护。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侠气,另一方面是处于自卫,因为四爷和十三爷只要有了郑春华,以后太子要是疯了的话,他们手上还有一张制约的牌。而且这时候四爷也已经开始准备夺嫡了。
而对于八爷来说,也不希望郑春华死,因为八爷又可以用这个女人制约四爷。
所谓红颜薄命,红颜祸水,一点也不假。
最后王师傅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也是从朝局利益考量,一段白绫直接了结了郑春华,保四爷上位。
注意,王师傅是让郑春华自己上吊的,这算是给了郑春华一个妥善的人道的解脱,其他的人不是想把她放在地狱里折磨,就是想毁尸灭迹,或者是想利用,最终结果都很恶心,只有王师傅果断让她自行了结。
礼义廉耻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是正好也应正了一句话,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你鬼混的时候不怕恶心,那么很有可能就只有一辈子恶心地鬼混,陷入无间地狱,不得超生。
《雍正王朝》郑春华就这样告诉我们,原来节操很重要!
(日尧居k古史解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06
写这个题目首先说两个字“惨烈”,康熙朝的太子胤礽与其父皇康熙帝的嫔妃郑春华私通不但被康熙帝抓个现行,而且这位康熙帝的嫔妃郑春华竟然意外受孕。
从一位宫女混到嫔妃的问题多不容易,为了图一时之快而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对太子而言属于乱伦淫乱,对这位嫔妃郑春华而言属于淫乱后宫,无论怎么说她也是太子的小妈,虽然说不明白是谁的错,可毕竟是天家的丑闻,此事不但害了太子胤礽丢了太子位,自己也被强制残忍打胎,最后被发配到辛者库准备让它自消自灭,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康熙帝嫔妃郑春华)
在历代的封建王朝后宫这个混乱不堪的地方,是一个最难管理的是非之地。作为皇后,不但是天下之母,更是后宫主管生杀大权并掌握后宫所有人命运的最高权力者,所以叫六宫之母。
关于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演绎的康熙帝嫔妃郑春华,在《清史稿》中没有记载这个人的资料。但是在深宫大院的皇宫后院,必然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宫闱秘事,这些丢人现眼的皇家臭事,不可能记载于正式的史册。
关于太子胤礽与康熙帝嫔妃郑春华私通一定是这位花花公子的太子图一时之欢做下了苟且之事。可是这位嫔妃郑春华倒霉了,从电视剧中的演绎我们看到他竟然受孕,还被康熙帝在热河狩猎中的行宫抓了一个现行,本来康熙帝对太子监国不利就十分不满意 ,所以大怒之下把太子位废了。
(专管后宫女人的敬事房)
太子胤礽废与不废,不是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这位康熙的嫔妃郑春华竟然一个不慎怀孕了!
我们说的是后宫康熙帝的嫔妃犯下了如此苟且之事,必然要交友皇后进行按照宫规责罚,可为什么没交给主宰六宫的皇后处理?因为这牵连到了太子,所以就等于动摇了国本,可想而之,处理他们的难度相当棘手。
首先是康熙帝废了太子!
康熙帝废了太子的名位不可能说是淫乱后宫与嫔妃郑春华行苟且之事,康熙帝是以太子胤礽失德,疯谜,遭小人魇镇所致,包括连带上调兵围困八大山庄的假调兵符,这足可以至于太子死地。
处理嫔妃郑春华:
在后宫能做到嫔妃的位置,那就说明这位郑春华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可以肯定,她的娘家人不是一个奴才出身,或者说它的本身必定有一定的姿色还能让康熙帝如此宠爱。能做到嫔妃位置,那在后宫必定有一定的地位。
太子胤礽与嫔妃郑春华苟且并且怀孕,这最丢人现眼!所以给她发配到辛者库,这是对她最好的处置方式。幸运的是没被赐死。
不过由内务府给他打开这段戏,让人看着嫔妃郑春华非常残忍。
(被内务府打胎的郑春华)
为何留郑春华命而打胎?
康熙帝的这种处理方式,想必康熙一定十分喜欢这位嫔妃郑春华,后宫也有个别嫔妃,因为犯下大错而被打入冷宫,或者辛者库,而又幸运的恢复她的嫔妃位置,也大有人在。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康熙皇帝已经到了晚年,动了恻隐之心,又不想杀人太多,所以留下了嫔妃郑春华一条性命。
还有一种可能;所有进入嫔妃这个名号的女人,在皇帝的后宫嫔妃当中一定要在内务府记录造册,所以嫔妃郑春华必定要记载于史册。如果大张旗鼓把她杀了,史笔如铁,康熙帝不想把这等丑闻流传于世,息事宁人是上策。
所以郑春华被发配到辛者库是最轻的处罚。虽然因为皇子们夺嫡的争斗 ,郑春华被十三阿哥胤祥保护起来,最后还是没逃过厄运,为保护雍正的继位,还是被太子师傅王掞羞辱致死,下场不错!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了猜想,故事为主,有不同看法欢迎网友们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猜想雍正王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首先要说的是,《雍正王朝》这是一部电视剧,电视剧里面是什么情节都会出现的,仅仅是导演一句话的事,就可以颠倒黑白,混淆历史。而《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的郑春华也是如此,历史上并没有郑春华这个女人存在,电视剧中的郑春华说是康熙的一个妃子,只不过是一个虚构人物。郑春华身为康熙的女人,但是由于后宫妃嫔众多,郑春华即便美貌如斯也是不得康熙宠爱。在后宫中,一个女人想要活的舒坦,唯一的依靠就是找个男人。而这个男人还要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庇护她,郑春华的第一选择是康熙,可是康熙不待见她。于是郑春华将目光瞄向了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康熙的男人,当朝太子胤礽。
从理论上来说,郑春华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毕竟当时康熙已经年迈,只要胤礽不犯大的错误,等到康熙百年之后,胤礽必将是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那郑春华就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但是郑春华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他找到的第二个靠山太子胤礽战斗力实在是太弱,而且还极度作死,关键时刻总能把康熙气个半死。再加上他又与继母郑春华搞在一起,这种乱伦大罪,别说帝王家,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是该死之罪。
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原本有可能不被康熙发现的事,皆因太子之前作死次数太多,导致噩耗频传,太子心惊胆战之下,以为康熙要废了他,就想着见郑春华最后一面,哪知道这一见刚好被康熙撞个正着。之后,太子胤礽没想着认错,反而去找救兵,而郑春华就惨了,虽然表面上看,郑春华没有被康熙杀死,但是有一种死叫生不如死。康熙盛怒之下,不仅废掉了太子,还将郑春华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之后,郑春华被流放到辛者库去洗衣服,康熙还命人杀死了郑春华的父母,难道这不比死了还严重吗?从人生命运上来说,郑春华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只是王权争夺战之下的牺牲品。康熙没有杀她,不是康熙仁慈,恰是康熙的残忍,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杀其子,害其父母性命,世间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刑法吗?而争夺皇位的诸皇子们,也是有意让郑春华活着,以此来做文章,对太子形成不利局面。
晚年的康熙皇帝,宽纵有余,威严不足,因为陷入到“九子夺嫡”的巨大苦恼之中,故而心神疲惫,焦头烂额。《雍正王朝》中,胤礽犯下大不敬的罪过,居然与庶母郑春华私通并受孕,康熙皇帝知晓后打胎但是没有处死郑春华,这是何意?以下总结来自于多方的原因解释,一一分析。
1.不甚靠谱的原因:康熙复杂的情感因素
大清唯一的太子胤礽,掺杂着康熙皇帝诸多情感因素。胤礽的母亲赫舍里氏,在胤礽难产的时候去世,赫舍里氏和康熙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在赫舍里氏留下唯一血脉的情况下,遇上大清道路上重重困难,三藩叛乱,天下动荡,朝局并不稳定。为此,在考虑国本的问题上,立下了大清朝第一个皇太子,嫡长子胤礽。
大清王朝本来没有立皇太子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是以八旗最初的推举制作为挑选皇帝候选人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大清入主中原,受到明朝先进政治制度的影响后,康熙皇帝为了适应新生王朝的规制,所以立了胤礽为太子。这是康熙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做出的决定,那一年,康熙皇帝才20岁。
为了培养胤礽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储君,康熙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以一个父亲和皇帝的面孔,为胤礽走向储君可谓铺满了鲜花和掌声。
在《康熙王朝》里,皇太子胤礽与郑春华有私情,康熙皇帝难道真的只是在八大山庄秋猎的时候才最终撞破吗?显然不是,康熙善于设置密探,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从擒鳌拜,除朋党就能看出来。
但是康熙皇帝并没有因此提醒胤礽,这可能在于:一是郑春华并不得宠,因为她说康熙皇帝“一年都没翻过她的牌子”,故而一个不得宠的女人,也就随她去了;二是对胤礽很纵容。黄河发大水,胤礽举止无措,康熙没深究,肖国兴案,康熙没有深究,追欠款卖官鬻爵,康熙还是没有深究,直到一废太子后,康熙还以牺牲佟国维推胤礽复立,这充分说明,康熙皇帝对胤礽的这种纵容已然没有了底线。
所以,康熙在这种复杂情感之下,对胤礽纵容几乎毫无底线的情况下,同时也就反映到对郑春华的态度上来,太子无德也许关系不大,但是他毕竟是太子,就由着他们俩吧。这是一个父亲无底线的溺爱造成的后果。
2.不甚充分的原因:康熙有意警示皇太子
皇室妃子和东宫有染,在汉族王朝里,一定是一个天大的丑闻。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胤礽与郑春华有染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形成流言蜚语?后来一想可能是因为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满清有传统,对于这样的事情本身就不甚感冒,郑春华不得宠,说不定就是康熙故意纵容为之,只是还没有寻得好的时机赐给胤礽;二是康熙管控压制口实厉害,没人敢做声;三是在“九子夺嫡”复杂的情况下,人人以此为棋子,故意不做声,看戏不怕台高。当然,这种说法颇有些矛盾,既然康熙不重视,又何必如此忌惮呢?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康熙作为皇帝,要利用郑春华,来牵制和警醒太子了。太子到底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康熙也知道自己对他的宽容有过,但是不管怎样,还是难以矫正太子的问题,怎么办?一旦郑春华和胤礽的关系被戳破,胤礽的太子之位就难保。八爷党还有其他想要争夺储位的皇子都知道拿郑春华作为要挟太子的手段,难道康熙皇帝不知道么?当然知道,只不过,他是为了拿郑春华警示太子,不戳破,太子要是知道好歹,就会迷途知返,要是不知道好歹,那就让大家一起丢脸。康熙认为胤礽应该知道好歹,迷途知返。当然,这只是康熙一厢情愿罢了。
3.最为可能的原因:康熙的钓鱼“诱饵”
康熙皇帝对皇太子两废两立,也算得上是对得起他胤礽了。可以说,到第二次废黜太子,康熙都还心存不甘,这位皇帝兼父亲也算是够意思了。那么,康熙留下郑春华,也许是另有打算。
康熙最忌惮的事情就是皇子们争夺储位,即或是皇太子胤礽,康熙都非常害怕他对自己形成压力。在西北发生叛乱的时候,王掞有意推皇太子复出,康熙就说出“好让他又带兵前来逼宫吗”这样的话,这说明,由于大清王朝太子制度特殊性,皇权受不得半点干扰,就更不说大伙儿一起来争夺储君之位侵占皇权了。
所以,康熙皇帝向来就是对夺嫡的皇子们给予打击,甚至包括太子胤礽。一废太子的时候,大阿哥胤褆建议除去太子,被终身圈禁,三阿哥胤祉举报胤褆诛魔太子,也被严厉批评,八阿哥胤禩甚至已经被举荐为新太子,康熙还是一口否决,给予他更深重的打击,历史上这次打击胤禩还被剥夺爵位,只是不久又恢复了。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康熙皇帝想将那些参与夺嫡的皇子一网打尽,警告他们不要夺嫡,夺嫡于国家,朝政不利。那么,郑春华就是一个“诱饵”,可以钓出那些意欲夺嫡的皇子,同时也能发现那些无意夺嫡的皇子,为寻找新的继承人打基础。
这却是是一招好棋(尽管也是一桩被压制的丑闻)。十三爷胤祥,因为刺杀郑春华,被圈禁,八爷党暗中调查,知道郑春华被四爷胤禛藏匿,坐等时机搞倒四爷胤禛。八爷党和四爷党的较量之间,最后就隔着一个“郑春华”。
所以我一直认为,最后王掞去骂死郑春华一定是康熙皇帝在背后作祟,因为除了八爷党之外,就只有康熙皇帝知道郑春华的去处了,他不得不在最后一刻除去郑春华为胤禛铺路。
综上所述,康熙打掉郑春华肚子里的孩子很好理解,谁也不会留下这么一个会给皇室带来丑闻,有损皇室脸面的种。留下郑春华,最可能靠谱的原因,在于康熙想以她为“诱饵”,钓出夺嫡的皇子进行打击,为真正的储君铺路。
作为皇帝,就算他纵容太子胤礽过甚,感情上过不去,也很难说一定要留下郑春华来警示太子的行径。所以,说他以郑春华警示太子的理由不是很充分。
至于说晚年康熙宽纵过度,威严不足,与胤礽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深刻,倒是不错,但是也不至于用一个不得宠的女人来故意败坏皇室的脸面,留下不尽的隐患。故,这点原因不甚靠谱。
《雍正王朝》中对于太子胤礽和郑春华私通桥段的演绎,一方面为了突出胤礽的“狂悖不法”,另一方面也为了突出自幼缺失母爱的胤礽尚有可怜、可叹之处。康熙皇帝在得知胤礽乃系“花钱买命”案的背后主谋时,快刀斩乱麻,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保护了太子胤礽。但在随后的“木兰秋狝”中,康熙皇帝撞见了胤礽和郑春华私通的丑事。
郑春华乃系康熙皇帝后宫嫔妃,胤礽作为康熙皇帝的皇子,和后宫嫔妃私通对于皇家而言绝对是一件莫大的丑事和对康熙皇帝极大的羞辱。胤礽身为太子,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皇权,代表着大清皇室的脸面,所以他不能被公开处理更不能因为这件丑事而被废黜太子之位甚至不能因为和郑春华的丑事而受到任何处罚。但郑春华已然有孕,清朝皇帝对后宫嫔妃的宠幸都有敬事房会留有详细记录,以备后宫嫔妃怀有身孕时用作核对,这一做法就是为了保证皇嗣的血统、预防后宫嫔妃同皇帝之外的人私通。
郑春华和胤礽私通有孕,这个孩子绝对不能生下来,但康熙皇帝为什么不直接处死郑春华而是费力将其的孩子打掉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胤礽和郑春华的丑事必须掩盖
郑春华再是康熙皇帝后宫中位分较低的嫔妃,但其毕竟是久在宫中的嫔妃,如果她被贸然处死,肯定会引起皇室、朝臣乃至天下子民的注意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议论。这样一来,太子胤礽和郑春华的丑事也就掩盖不住,这将极大的损伤康熙皇帝的名声乃至整个大清皇室的脸面。
2、这件丑事的主要责任在于胤礽而非郑春华
作为位分较低的后宫嫔妃,和身为太子的胤礽之间本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不是因为自幼缺失母爱的胤礽对郑春华百般追求和纠缠,郑春华肯定不会也不敢和太子发生丑事。一面是皇帝,一面是太子,郑春华谁都惹不起。所以郑春华之所以和胤礽发生丑事,最初阶段肯定是迫于胤礽的权势和地位才无奈听从。英明如康熙皇帝肯定明白这里面的缘由,所以郑春华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
3、对太子胤礽的保护措施
撞破胤礽和郑春华丑事的康熙皇帝暴怒之下,肯定有严惩胤礽和郑春华的想法,但随之而来的“胤禵假传太子手谕调兵造反”对于康熙皇帝的强烈冲击,让康熙皇帝暂时忘记了两人的丑事而只关注于自身的安危和胤礽太子之位的废除与否。对于郑春花的处理则是暂时关押,搁置一旁。
被冲昏头脑的康熙皇帝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黜后,在发现太子手谕有假的时候,便开始后悔过于着急的废黜胤礽。也就是说,没等到康熙皇帝处理郑春华的时候,康熙皇帝已经开始准备重新恢复胤礽的太子之位。但郑春华和胤礽的丑事毕竟被好多人一块撞破,如果将郑春华处死,不就做实了胤礽的“狂悖不法”而再无恢复太子之位的可能吗!所以,为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皇帝也会留着郑春华的活口,以堵住悠悠众口,以备将来证明胤礽“并无过错”。
所以,郑春华虽然给康熙皇帝的名声带来了损伤,给大清皇室脸上抹了黑,但作为胤礽明面上的罪过,康熙皇帝也只能依靠郑春华来洗脱胤礽的罪过,以恢复胤礽的太子之位。另外,郑春华在整个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也是被动承受的可怜人,所以直到胤礽二次被废的时候,康熙皇帝依然没想除掉郑春华。
我是@正说请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说,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郑春华是康熙的妃嫔。自己的妃嫔与太子苟且,这是皇家的特大丑闻。所以,康熙肯定要掩盖住这件事。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杀了郑春华。但这不是常规操作。清朝的皇帝一般不会处死妃嫔——这是一个大的前提。妃嫔犯了错,常规的操作是打入冷宫。那么,郑春华是不是被打入冷宫呢?
当然不是。
郑春华所犯的错,肯定不是打入冷宫就能让康熙息怒的。她是被送去做苦役了,洗衣服,刷马桶。
对于一个做过妃嫔的人,这个惩罚算大吗?算是非常大了,甚至比处死都大。因为它羞辱了郑传华。
郑春华为什么不自尽呢?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她是不敢死,她怕皇帝哪天查起此事,她要为太子胤礽作证:是她主动勾引了太子,与太子无关。
从这个侧面看,郑春华不是个坏人。她忍受着屈辱,忍受着下人们的欺凌,悲惨地活着,为的就是以后为胤礽说句话。
郑春华的人品,康熙应该也是了解的,所以,他不杀郑春华,也许有一丝不忍。他也许就是故意留着郑春华,以后太子登基后,可以把她放出来。
这种事,虽然是特大丑闻,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它毕竟不是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大事。而太子第一次被废,其实与这件事的关系也不太大。如果真是与这件事关系重大,康熙也就不会复立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