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和吴国的分界为什么不是长江?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一般都是沿秦岭淮河对峙,如南宋与金朝。不过也有沿长江对峙的情况,比如隋朝与南陈,国境线就是在长江。但是凡是也有例外,三国时期的曹魏和东吴的国境线就是既不在长江,也不在淮河,而是在长江和淮河的中间地带。
其实曹魏和东吴最早的分界线是在长江,但是后来东吴多次北渡长江偷袭,甚至几度还派兵到江北劫掠人口。曹魏由于不掌握制江权,便主动向北回撤,在长江北岸划出了一条东西长约千余里,南北宽约百余里的无人区。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阻止东吴北上抢劫人口。
最终,东吴和曹魏的分界线也就划到了长江以北约百里的区域。
赤壁之战前后,曹操的势力范围曾经一度达到了两广地区(桂阳郡),但是由于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于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又被迫回缩到了长江一线。
随后,孙刘联军乘曹操败退,迅速沿长江一线对曹操展开反击:
孙权率东吴的主力北渡长江攻合肥,但是由于孙权没有成功拿下合肥,没有在江北找到前沿支撑据点,所以江东地区与曹操的分界线,也就固定在了长江一线。
周瑜刘备沿长江向西攻南郡和荆南四郡,打赢了。在成功拿下江陵城后,将曹军驱赶到了襄阳,所以荆州与曹操的分界线也就定在了江陵与襄阳之间的区间内。
没过多久,周瑜病死。孙权考虑东吴暂时没有大将能镇守南郡,再加上刘备娶了自己妹妹为妻子,跟孙刘两家结成了姻亲关系。于是孙权便将南郡以及周围的武陵郡等地都借给刘备,形成了孙权和刘备共同沿长江防御曹操的军事格局。
后来,荆州方面没有什么大战,维持了孙权借南郡给刘备之前的军事分界线。而江东方面则爆发了多次大战,曹操和孙权来回拉锯战。曹操打江东时,孙权就退回江东,沿长江与曹操对峙;曹操的主力去打其它军阀的时候,孙权就渡江北上抢地盘,在江北建立前沿基地。但是一般都长久不了,等曹操卷土重来时,这些江北基地又会被曹操重新再夺回去。
孙权在多次谋求合肥失利后,吕蒙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吕蒙认为:现在东吴和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我们跟曹魏死磕合肥不明智。不如现在乘刘备没有防备,偷袭荆州,削弱刘备对东吴的威胁,并且还能加强东吴自身的实力,缩小与曹操的差距。
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成功的偷袭了荆州西南四郡。这一步棋,可谓是毁誉参半。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之处。
说它成功,是因为孙权在拿下荆州后,确实削弱了刘备,缩小了自己与曹操的差距;说它失败,是因为刘备被削弱后,同样也不再对曹魏构成威胁了。从这之后,孙权要独自沿长江与曹操对峙,独自承受曹魏对他的军事压力了。
也就是说,孙权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但是开支也相应增加了。
面对异常严峻的防御压力,孙权改变了东吴的战略:由攻城略地改为劫掠人口财货,而谋求土地已不再是东吴的第一诉求了。为了落实这种非常猥琐的策略,孙权实施了两套非常恶心方案。
一是屯田,把国内能当兵的全拉去当兵,把当兵的能屯田的都拉去沿边境屯田,整个东吴的劳动力,基本都在干这件事情。孙权完全就是拿人当牲口对待;
二是反复骚扰江北。由于曹魏不掌握长江的制江权,孙权的人贩子大军几乎就是如入无人之境,把长江以北百里范围内的人口牲畜抢的连人烟都见不着了;
面对孙权的这种海盗抢劫式战术,曹魏方面被搞得非常头疼。
青龙元年(公元 233年)时,魏国扬州都督满宠实在是受不了东吴的骚扰了,便主动上疏曹叡,请求把合肥旧城烧掉,另在旧城西边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因为合肥新城离长江水系比较远)
那个让孙权伤心、张辽扬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飞烟灭了。而东吴与曹魏的分界线,也就正式从长江一线,变成了长江以北约百余里的淮南地区。(没有到淮河)
然后,曹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孙权也开始实行抢劫计划!难道就你孙权能抢是么?我们大魏国也会抢劫!
据史料记载,曹魏北撤后,孙权派人在江北搞屯田。但是每当孙权在江北想在长江北岸展开大生产活动时,魏军的起兵就会以老鹰捉小鸡的方式闪击江北,把孙权布置在江北搞屯田的老百姓也劫掠一番。
后来,这种相互劫掠变成了常态。曹魏在魏吴边境搞屯田,孙权会跑去劫掠;等孙权也搞屯田时,曹魏也会跑去劫掠。这抢来抢去的,双方也就不怎么打仗了,只剩下这种非常猥琐的相互劫掠。曹魏和东吴这两国国家,俨然变成了两大人贩子集团。
三年春,权遣兵数千家佃于江北。至八月,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遣长吏督三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三国志·满田传》
再后来,东吴和曹魏互相比烂,各自在国境线搞无人区。按《孙韶传》的记载,曹魏和东吴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条长达几百里的无人区。双方都在比狠,就看谁狠的更彻底。
这种比狠,看谁更猥琐的战略,一直持续到了西晋灭吴,中间没有隔断过。对淮南和襄阳地区,孙权是既无力,也无勇气去尝试占据。因为占了也守不住。所以孙权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淮河长啥样;而曹魏方面由于水军不行,始终过不了长江,每次都是望长江而兴叹,也懒得再伐东吴,只是偶尔起大军伐吴,通常也持续不了太久。
最终,魏吴双方的国境线也就稳定在了长江北岸约百里的地区。孙权不过淮河,曹魏也不到长江,就这么对峙了五十年。
总结:曹魏和东吴的国界线,以双方的实力变化而变化。当曹魏攻吴时,国界线就是在长江一线;当曹魏兵力收缩时,国界线就在长江以北(东吴水军够不着的地方),淮河以南的地区。而这种奇怪的国界线,主要是因为曹魏没有能与东吴匹敌的水军,水战方面没有什么优势。而东吴的鼠辈也成不了大器,没有吞并曹魏的野心。总是搞点偷鸡摸狗的小动作,沿着长江水系抢点人口钱财就撤军回去。
因此,魏吴的国境线也就不在长江,也不在淮河,而是长江、淮河中间的淮南地区。
一直想了解魏吴分界,看到了题主这个问题,就根据我的了解说一下看法,敬请指教。
01
汉置十三州
州是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非东汉十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最初汉代的州就是一个监察区,州设刺史一人,负责督察该州官吏。权力很大,但品秩不高,俸禄六百石。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罢部刺史,改为州牧,俸禄为二千石。待遇跟郡守相当,但位在郡守之上。哀帝时期“罢州牧,复刺史”,后又“复为牧”,来回折腾。东汉中前期经常出现来回折腾的事情。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接受刘焉建议,选派朝廷重臣出任州牧,并自请出任益州牧。从此,州逐渐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也成为了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
这个想法很好,但却导致了地方诸侯权力太大,视自己的地盘为独立王国,苦心经营,不允许别人染指。
曹操统一北方,占据了司、豫、兖、徐、青、凉、并、冀、幽等州全部和一部;
孙权占据了扬州、交州全部;
刘备占据了荆州一部、益州。
魏蜀吴三国实际控制地域,以十三州为基础,互有交叉,犬牙交错。
赤壁之战以后,三足鼎立局势形成,彼此之间相互攻伐,更为混乱。特别是荆州地区,魏蜀吴三家瓜分,分界线更为复杂。
02
魏吴边界
蜀汉占据益州,孙吴占据扬州、交州,曹操除了荆州、徐州、豫州、司州与蜀吴交界地区,控制了北方各州。
先看一下荆州所管辖的各郡:
郡: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
这是历史上所存在过的,曾经属于荆州管辖的区域,以后经过多次调整。最初的治所是在汉寿县(今湖北汉寿县北),后移治襄阳,再到江陵。
刘表单骑赴任,时荆州七郡,他占据了除南阳郡之外的六郡。在张绣投靠曹操后,南阳郡基本被曹操控制。
赤壁之战后,曹操将南郡北部地区设置为襄阳郡、南乡郡,这就是荆襄九郡。
湘水划界以后,曹操实际控制南阳、襄阳、南乡及江夏郡江北地区;
孙权控制了长沙、桂阳、江夏郡江南地区;
刘备控制了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这基本确定了魏蜀吴三国辖区,在关羽失荆州之前的分界线。
赤壁之战后,曹操北还,留曹仁、徐晃守南郡;由原来刘表大将文聘守江夏;
乐进守襄阳;满宠守当阳。
一年后,周瑜击败曹仁、徐晃,曹仁等撤走,东吴占据南郡。之后刘备从孙权那里借来南郡,关羽驻守。
这就是赤壁之战后,三国基本的地域控制范围。
03
不以长江划界
十三州的划分,是根据历史渊源和地理特征为主要依据的,也是出于行政、军事、经济管理而确定。所辖郡县都有很深的归属感,不是人为随意就可以调整的。
长江是自然形成的地理分界线,但行政区划要遵循历史惯性。
就以特点鲜明的荆州来说,其管辖的地域跨越长江南北。从秦汉郡县制建立一来,本地区交往密切,认同感很强。
曹操没有对刘表用兵之前,其实力没有染指长江流域。
赤壁之战以后,如上面所说的情形,分界线自然以自己控制的范围划分。
荆州地区就形成了三国瓜分的局势。
再来看一下扬州地区。
郡:蕲春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
汉末时期,扬州的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江苏长江以南、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与北部豫州、徐州形成一条基本是平直的界线。其江北地区也基本是长江流域的范围。
孙吴控制了扬州,也就基本控制了这一地区。
同样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魏吴的划界也是遵循行政区划固属的这一原则,并不是自然以长江地理为界。
从军事方面来看,北方曹魏集团以陆军和骑兵为主,水军基本没有,很难越过淮河、汉水,进攻到长江岸边。即便是暂时取胜,也很难守得住。
而孙吴以水军势力为主,陆军力量偏弱,很难攻破淮河一线染指北方。
由此形成了以秦岭--淮河一线的分界线,以北为曹魏牢牢控制。
长江以南由 孙吴凭借长江天堑死死把守,曹魏无法染指。
在长江与秦岭---淮河之间,形成了频繁交战的军事区。
曹魏凭借陆军、骑兵强大,进攻到长江边,就如强弩之末,望江兴叹;孙吴进攻到淮河以南也就失去了锐气。来回交战,犬牙交错。
孙吴多次进攻合肥,都没有取得成果;曹魏在濡须口多次交战也难有收获。
文聘凭借一人之力,多次击败关羽、孙权的进攻,保住了江夏郡所辖江北的地盘,的确不简单,但这仅仅是一个小范围的特例。
三国时期,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治所初治石阳县(今武汉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云梦西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今武汉市江夏区),后治武昌县(今鄂州市)
总而言之,魏吴划界遵循了历史习惯及军事势力的辐射,并没有以长江自然天堑作为分界。
一个国家的国界除了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外,还取决于国界处的地形,和历史上政治与文化的原因,比如说魏国与蜀汉的交界是八百里的秦岭,这是地形决定的,再比如说汉中历史上一直属于陕西,却与四川离得更近,而是政治原因决定的。
魏国与吴国的分界线确实不在长江,而是长江以北约50~100公里的范围内,而且是吴国占据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地盘,这是一个综合原因,既然历史原因,也有地形原因,还有魏吴两国的实力原因。
东吴的开创者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当年孙策带领数千人开创江东时,从来没有想到会形成日后的三国鼎立局面,孙策在经过近十年的征战,占据了江东六郡,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
江东六郡的大概位置就是长江以东和以南的现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全部、安徽南部、江西全部,西与湖北交界,也就是当时的荆州江夏郡,东边直达大海,南至交州,北与徐州交界。
你可以看到江东六郡大概的走向就是沿长江从今湖北武汉开始,一直到入海口以南的地盘,这是一个沿长江走向的经济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东六郡与长江紧密相连,于是长江就成为江东六郡的天然屏障。
在没有桥梁技术的时代,想要越过长江,就只能坐船,又因为东边靠海,因此江东六郡造船业发达,但最早的造船业基本上民用的,直到孙权意识到长江是江东六郡的天然屏障和唯一天险。
同时,孙权大兴建造战船,游弋于长江,拱卫江东六郡的同时,积极对外开拓疆土,孙策被刺身亡后,孙权接过了江东的重任,开始将江东的地盘发扬光大,向东攻打荆州江夏郡,才在赤壁之战前一年杀了东夏太守黄祖,向北越过长江攻打淮南及合肥一线,兵至淮南流域。
赤壁之战时,曹操战败,原投降于曹操的荆州水军毁于一旦,曹操退至襄樊一线,原来荆州的地盘大部分发被孙刘联军占据,刘备后来向孙权借来了南郡,成为与曹魏直接交界的势力。
刘备势力管理荆州时,与曹魏的国界线大概是在当阳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门市一带,与曹魏重兵把守的襄樊地区相距并不远。
南郡治所江陵在长江以北,为什么曹魏一退百里,不能控制长江以北呢?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军,曹魏荆州水军覆没,失去制水权,刘备主政荆州时,治水权在刘备手下将领关羽水中,而江陵紧靠长江而建立,曹魏没有治水权,永远守不住江陵城,一座守不住的城池,曹魏自然要放弃。
你想想,江陵依水而建,就算曹魏占据江陵,孙权刘备三天两头派出水军来袭击和封锁
长江,曹魏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看着,长此以往,只能退往江北更远的地方,比如襄樊地区。这是曹魏军队不能在靠近长江附近生存的根本原因。
关羽的北伐其实是水陆并进的,关羽能在襄樊之战中擒拿于禁,斩杀庞德,根本原因就是关羽有治水权,当汉水猛涨时,关羽有水军,于禁和庞德没有,只能被擒。
孙权偷袭荆州后,整个长江中流控制在自已手中,大概的地盘与之前刘备时期一致,并打通了长江中流与下流的通道,控制了长江中下流,使长江更加成为孙权集团的命脉所在,没有长江,就没有东吴政权。
于是孙权就更加重视水军,东吴水军就更加强大,在孙权重视水军的同时,难免轻视陆军,或者说东吴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陆军,东吴军队的主力就是水军,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善长水上作战的军队,在陆地作战,实力自然大打折扣。
所以你看孙权的北伐,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因为脱离了水系,就等于吴军失去了防护一样,从而决定于东吴军队只能在水系附过百里之内活动,太远了,补给与后勤跟不上。
孙权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还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古濡须水口修建了濡须坞,濡须水直通长东,孙权的战船可以从长江沿濡须水直达濡须坞,正因为孙权依靠水军,曹操怎么也无法打下濡须坞,这是孙权的优势。
对于曹魏来说,根本没有水军,最怕的就是水上作战, 只要远离水系,东吴军队就无法与曹军作战,因此曹军的驻守,都离水系较远,以防止东吴军队利用水军攻击,这样就造成了最终的势力范围划分。
于是曹魏军队很自然的在远离长江的北方驻守,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固定的国界线,就是地图上看到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地图。
有一句话叫做“守江当守淮”。正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纵观中国的历史,发生南北对峙的时代不少,比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南宋。我们会发现南北政权大多分界线以淮河划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从地理环境上说
淮南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虽然江南大多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但是,淮河与长江之间也是河道遍布,水运交通便利,占据制水权的一方会在后勤补给以及兵员输送上占据极大的优势。南方政权以水战为主,北方政权以陆战为佳。淮南地区遍布的河道网络使得,南方军队占据了极大的“主场优势”。对于北方的军队一方面要忍受潮湿的空气,以及各种热性疾病。再加上河道遍布极大影响了军队的移动、配合与救援。其实就是大多数情况不是北方政权不要淮南地区,而是想打拿不下,拿下也受不住。毕竟这对于北方政权而言就是一块“鸡肋”。
从战略意义上说
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中心都集中在长江沿线。中国的战略思想一直有“拒强敌于国门之外”如果真的将战线压缩到长江边,且不说过了长江真的就是无险可守,漫长的长江防线终究会有漏网之鱼。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很可能对长江南岸的经济重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守住淮河一线,北方的陆军即使到了长江边上没有水军的配合也只能“望江兴叹”总不能指望他们游过江吧。所以,守住淮河对于南方政权后方的稳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真是因为这些原因。三国时期,吴国拼命要保住淮南地区,魏国却也无意争夺这里。
魏国和吴国的分界如果是长江,可能吴国早就灭亡了。
守江必守淮
从战略布防来看,东吴实力不及魏国,如果想要长期与它分庭抗礼,仅在长江南岸布防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东吴失去长江以北的领土,那它就必须沿着整条长江布防,这就意味着东吴每年必须支出一笔数额巨大的军事开销,你可别小瞧这笔钱,数目惊人。
举个例子,北宋为了防范西夏和辽朝,常备军达120多万,每年军费开支最多时竟然多达一年税收的80%。宋朝战事少,老百姓可以安心发展生产。而东吴从初创到灭亡,也没安生过几年,其经济远逊于宋朝。因此,东吴显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那么,为了减轻长江防守压力,东吴就必须在长江北岸站住脚。
其一、占领长江北岸的入江口,就能遏制对手战船下水。
别看长江很长,真正可用于大规模渡江的北方支流也就那么几条,例如,汉水,巢湖濡须水、广陵中渎水等。因此,占领了荆州南郡,便能阻止曹魏从汉水入江;而占据了九江郡,便可防止对手从濡须水;占领广陵郡,便可阻止对手从中渎水入江。因此,无论是江淮地区,还是荆州南郡,对东吴来说战略意义重大。
其二、占领长江北岸沿江地区,可保东吴在长江畅通无虞。
仅仅占领几个军事关隘还不行,还得进一步占领长江北岸地区。但是,长江北岸从东到西有广陵、九江、庐江、江夏、南郡这几个郡县。从三国版图来看,你会发现,这几个郡县大多在东吴的控制之内,具体可以参考下图橙色地带。
正是有了这个缓冲区域,东吴才能有效发挥长江漕运的优势。无论是东线濡须口,还是荆州战事告急,东吴都可以通过长江水路,迅速向那里征兵。这也就是曹魏那么多年攻不下东吴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时中原之地,还是淮水以北为主
五胡乱华之前,中原王朝还是以淮水以北为主。经过数千年的经营,中原的财富、人口都集中在那里。因此,无论哪个王朝兴起,都将目光锁定在淮水以北地区。
曹操也不例外,他起事于陈留,在兼并了兖州、徐州后,他的北面是袁绍,南面是孙策和刘表。虽说后面两者的实力远不及袁绍,但是,曹操仍然选择了不避锋芒,先与袁绍决一雌雄,因为那里才是真正的中原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曹操吞并了河北之地,几乎可以说得到了大半个天下。
曹操无力顾及袁术的地盘
我们知道,江淮之地原来是袁术的地盘。当曹操忙着兼并兖州和徐州时,孙策也在致力于拓展江东之地。袁术倒台后,其旧属刘勋便趁机占领了江淮之地。按理来说,此时,曹操和孙权都有机会攻取它。那为何曹操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孙策去吞并了庐江郡呢?
那时的曹操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袁绍即将统一河北之地。也就是说,曹操必须在袁绍挥军南下之前,做好防御准备。如果说东吴要守长江防线,那么曹操此时必须守住黄河防线。守黄河就必须重点防守几个渡口,因此,曹操令曹仁攻取黄河之北的河内郡,又令臧霸清除青州残余割据势力,并让于禁屯军黄河南岸。同时,他还必须保留部分人马,以防刘表和孙策的偷袭。
别看曹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其实当时人马不过数万,四管齐下后,他已经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什么实力来与孙策争夺袁术留下的地盘呢?
因此,当曹操得知孙策平定江东后,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猘儿难与争锋也!”
除此之外,孙坚过世后,孙策曾投靠袁术,孙权也先后生活在九江寿县和庐江舒县数年,两人颇受当地豪杰尊重。不说别的,当老百姓得知曹操要攻打东吴时,数万人便主动从江淮迁徙到江南,可见孙氏在江淮之地的人气要高于曹操啊。
结语:
魏国和东吴为何不以长江为界?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 守江必守淮,守不了淮也得占领长江北岸,如此实力较弱的东吴才能真正利用长江防线。
- 曹操发展壮大时,东吴也在崛起。相较于江淮之地,曹操更热衷于争夺中原之地,当然在袁绍的威胁下,他也无力与孙策争夺江淮之地。
宋朝的时候,有人一句话总结了宋朝的防御战略: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
一个江南政权,想要守住自己的政权,如果在长江一线拉锯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敌人一旦突破长江就会直捣南京,南京沦陷,南方政权基本也就没啥抵抗的必要了。所以一般江南政权抵抗北方入侵,一定要在江北作战。
具体的说,就是淮河流域。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东吴的合肥大战,还是后世东晋的淝水之战,太平天国的安庆之战,成功守住南京的战争,都是在安徽地界打的,不会在长江流域打。
对于东吴政权而言,现实要求他们必须向江北扩张,因此东吴虽然心里明知道自己陆军不行,却还是屡次向强悍的曹魏合肥兵团发起进攻。无奈东吴陆军确实太次,孙权本人数次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每次都被张辽打回来。要知道,夷陵之战吴蜀加一起都不到十万人,孙权发动这种规模的兵团都啃不下合肥,可见东吴陆战是真的不行。
但是东吴并没有放弃扩张的步伐,他们大规模进攻不能胜利,就在江北进行劫掠,将淮河一带洗劫个遍。而且东吴的劫掠跟土匪打劫不一样,土匪只打劫钱,东吴不仅劫钱,还劫人,抓了不少江淮一带的百姓回国。
在抢人这件事儿上,整个东吴集团就是一个大型人贩子集团。
东吴由于地盘广大,人口稀缺,所以对人口和劳动力过于渴望。在东吴历史上,经常有某年某月某将领带人去山越(浙江福建一带)抓野人的记录。他们不仅抓山越,连两广一带的野人都不放过,还派人去交州抓人。
就这么抓来抓去,曹魏把百姓撤出一部分,东吴抓走一部分。从长江到淮河一带的数百里沃土,在两个军阀集团的争夺下,居然变成了一大片无人区!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东线,西线也一样。曹操在汉中之战战败前,搬空了汉中所有的百姓。不仅如此,他还撤走了雍凉一带的百姓,给蜀汉集团留下了数百里的白地。
这样的无人区,对于古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后勤制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没有人,导致蜀汉北伐不能因粮于敌,只能从成都平原运粮出秦岭,巨大的后勤压力让蜀汉每次北伐都为粮食所困。
而东线的江淮无人区,也是战争的产物。几百里的沃土,两家谁都不敢在这里种地屯田,谁只要屯田,对方就会迅速的来抢劫拔钉子,所以宁可抛荒。
不过,东吴过不去,曹魏也进不来。虽然东吴陆战不行,但曹魏水军也的确不行,长江上想跟东吴交手,是妥妥的没戏。
曹魏水军不行,士气、训练只占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曹魏没有大船。
《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那种曹操巨舟弥江的盛况,在赤壁之战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因为曹魏没有掌握任何一个长江的船坞,只能用一些小船跟东吴去拼,结果自然是悲剧。
所以,当后来西晋掌握了益州,大船能开进长江以后,东吴一下就不行了。所谓“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当西晋的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时,东吴在江北怎么经营都没有用了。
吴国以长江立国。可是,魏吴的边界却并不是长江。
魏吴双方都不是吃素的,大家都想突破这条边界,可是,谁要越过了这条边界,谁就秒变“吃素”的了!
西线博弈:江陵-襄阳,谁也突破不了谁
魏吴边境,最西面是魏上庸郡与蜀建平、西陵接壤。
这一带崇山峻岭,又紧邻蜀国,不适合大规模用兵。
因此,在蜀国灭亡前,魏吴的西线,主要是指魏国的襄阳到吴国的江陵一线。
这片战场的的核心要点是襄樊与江陵。
襄樊是汉水段最主要的据点,江陵是长江北岸最主要的据点。
襄樊在魏手中,吴军水师尽管能来回汉水,但没有立足点,站不住脚;江陵在吴手中,魏军在江北站不住脚。
魏国曾尝试过攻取江陵,但很早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曹丕第一次伐吴时,曾重兵打过江陵。
当时,吴蜀还没有和解,陆逊一直在夷陵一带,没有参战。江陵城中又正流行浮肿病,朱然能战者不过5000人。
但是,云集了张郃、徐晃、曹真、夏侯尚的魏军仍然打不下来。
因为:江陵城坚,不可能迅速攻取;而他背靠长江,你根本围不住,人家能源源不断得到支援。
此后,孙权对西线制定了一个主动防御的策略。
一旦魏军南下,吴军水师进入沔水,出魏军后路。
速战,不可能破坚城;持久战,后路有忧,魏国后来不再来这条线玩了。
同样,孙权也尝试过攻襄樊。
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魏明帝。
诸葛瑾曾攻襄阳,但是很快就被司马懿所败。
襄阳,离宛、许昌太近,魏国能迅速调大军来救,吴国在襄樊用兵,一点好处也没有。
所以,襄阳-江陵一线,双方都没什么机会,没有成为魏吴交兵的重点。
中路博弈:巢湖风云
从武昌往东,江北为大别山脉所阻,双方都无法大规模用兵。
因此,魏吴的中线战场在淮南一带。
从曹操时代开始,这一带就是双方角力的主要区域。
巢湖与淮河,是双方的作战目标。
魏国希望控制巢湖以南,直逼长江。
以石亭之战为例。
当时,曹休进军皖城,仗还没打,满宠就上书天子:曹休背巢湖,傍长江,后路有危,易进难退,危险!
果然,陆逊出曹休后路,夹击曹休,曹休被围,遭遇大败。
事实上,尽管孙吴未能控制淮河,但淮南河网纵横,魏每次用兵都破费周折,非常吃力。
因此,曹操深感很难保护该处人民、财富,已迁徙当地人(不过这些人很多都逃到了吴),制造了无人区。
因此,魏吴在淮南地区,基本上以巢湖为界(当年的巢湖比今天大得多)。
吴国也希望将战线推到淮河。
合肥,正位于长江入淮河的水道上,不攻取此处,东吴水军不敢大举入淮。
所以,孙权多次攻合肥,但均未得手,甚至还打出了逍遥津之战这样丢人的战例。
事实上,合肥南临巢湖,距寿春约200余里,吴军依托水路来攻时,魏军需击破吴军才能解围,吴军在这里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除了逍遥津之战孙权直接被守将张辽所破,一般孙权攻合肥,魏国都会赶紧组织增援,消耗颇大。
后来,魏国烦了,在满宠的建议下,合肥筑了新城,迁到了险要处。
此后,主客易势。诸葛恪曾率20万大军围攻,魏军援军并没有急急忙忙来救,而是计划等诸葛恪疲劳了再来,压力不大。
因此,在这条战线,吴国进不了淮河,魏国也无力控制巢湖以南,双方基本以巢湖为界。
东线:基本以长江为界
长江下游,双方基本以长江为界。
由于长江下游渡河的只有采石和京口,东吴在此驻大兵,基本压力不大。
曹丕曾两次观兵广陵,但曹丕只是先后留下了“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以及“固天所以隔南北也”的感叹,基本上没搞出什么名堂。
而吴国方面,除了早期孙策曾尝试攻过广陵外,后面也没有在此线作文章。
因为:一来不好打,二来打下来也守不住,打着有什么意思呢?
魏吴的边界,正是彼此能力圈的边界。
能力圈之内,对手再怎么强奈何不了自己;能力圈之外,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奈何不了对手。
虽然不是以长江为界,但也差不多了。因为基本是以长江以北的汉江和淮河为界。
三国时期,长江对于孙吴政权是北边的一道天险。不过在262年三国鼎立正式成形的时候,可以发现魏国和吴国的实际分界线是在长江以北。
从三国时期的地图来看,魏吴的分界线其实大致的走向还是沿着长江在走,武汉这座长江上的城市就在这条分界线上,分界线的东部沿海一段也只是微微向北拓展;而这条线比长江往北明显拓展的大致有两片区域:武汉以西是荆州七郡周边区域,以东则是大别山以南以及庐江周围的一块区域。
为什么最终会多出这两块区域呢?
可以从三个政权从东汉末的活动轨迹上入手。在群雄割据时代,上文提到武汉以西区域属于刘表,以东区域属于袁术。
刘表与刘备是同宗,所以刘备在这块地区后来活动得非常积极;袁术则在江淮割据,孙策的父亲孙坚就曾是袁术的部将。后来在西边,在刘表的统治下荆州平稳避战,成为了许多人的避难所,刘氏政权颇得人心,刘备也在此期间于荆州混了不少声望;在东边,孙策年少有为、声名正盛,袁术先收留孙策,后来又把手下曾跟随孙坚的部将还给他,还总是想让孙郎给自己做儿子。再之后,刘表这边因为蔡氏献州,几州之地归于曹操;孙策已经建立了江东基业,袁术却面临着因称帝众叛亲离的情况。最终西边的区域因赤壁之战曹操败退而被三家瓜分,刘备凭借兵力和在当地积累的人望顺利得到了这一块,包括了南郡和荆州南部的另四郡;东边的区域在袁术兵败以后被孙策拿下。在夷陵之战以后,上述西部的荆州区域就从蜀国到了吴国手里。
从上述的演变来看,这两块区域在三国前期分别归属于刘备和孙策有几个共同原因:两者都在这两块区域里活动过、两者都与其原本的主人有较为密切的往来、两者都在当地具有相当的声望。另外,赶上赤壁之战后曹魏南部防线收缩,这两个地区就在军事上没有面临北部的巨大压力,由此留在了孙刘两家。而东吴夺取上述的西部区域时,正是刘备全胜与曹操对峙的时候,双方都无暇南顾,确实不可不称时机绝妙。
这样一来,这条线就基本定型了。
而这条线稳固下来的因素可从蜀国和魏国两方面来看。
先说蜀国。进入三国时代的蜀国国力本在三国中最弱,还一直与魏国有着军事冲突,所以就军事实力上讲,吴国在这一带守成绰绰有余。而政治策略上,蜀国与魏国的立场矛盾是最尖锐的,魏国最为强大,联吴抗曹策略不可更改,那么就更不能与吴国交战从而陷入两面受敌的最为被动的形势,所以确实也没有在荆州这里再打什么心思。
那魏国就是这条分界线面临的最大威胁了,为什么魏国不将这条线南推呢?
第一是因为两国的军情。魏国居北,善陆战而不善水战,吴军则相反。在长江上作战的后果曹魏不是没有体会过,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这条分界线倘若真推到长江,对魏国作战未必有利,这也是这条分界线稳固的一个大前提——魏国短期内是不可能打过长江的。
江淮平原则不然,吴军陆战不如曹军,孙权在位期间曾四次北伐,都没能攻下江淮的军事重镇——合肥,否则淮河以南就得并入东吴了,而正因此为据点曹魏得以坚守这一地带,但又不能南征,吴国也无法北伐,故而形成了一种制衡。
第二则是曹魏采取的战略。首先曹操放弃汉中的时候就曾将汉中人口迁出,留空城给刘备,在江北也采取了同样坚壁清野的战略。在那个时代,战争的本质是争夺人口,人口是生产、作战的基础。虽然魏国在江北收缩,但人口北迁,本质上并不吃多少亏,而且没有人口的地方就没有物资生产,吴国只能拉长补给线。另一方面,三国鼎立的情况也确实给魏国也造成了一定掣肘,当时两面作战对任何一国始终都是不利的。
第三还有之前的历史遗留影响给魏国带来的内部倾向。之前的赤壁之战是魏国的著名败退,基本证明魏国的水军作战力根本不足以跨过长江,在魏国本身占有北方、经济自足的情况下,朝野上下也没有什么动力去冒巨大损失发动南征。
魏国不打过来,吴国也打不过去,这条线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平衡点。虽然它不在长江上,但它的意义就是背靠长江;若无长江天险,身后一马平川,那这也不会存在。所以,魏国和吴国的分界,本质还是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