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李世民是第一个查看史官记录的人,所以,玄武门记录历史准不准?谁有靠谱答案啊!
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准!李世民篡改史书不是什么秘密,特别是涉及到他登基即位的前后过程,很多细节完全对不上。在古代帝王制度下,史书需要遵从皇帝的意愿,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凡涉及到篡位、丑闻,多少都会出现一些改动的迹象。
不过,大多数古代史官在记载历史事件的时候,还是会尽量坚持职业操守,如果实在无法违抗皇帝的命令,他们会在文字上下功夫,也就是常说的“直笔”和“曲笔”。当一件事件的真相无法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时,史官会使用“曲笔”,看起来好像掩盖了真相,其实仔细品读,会发现透露出很多信息。过去的事情究竟如何,我们不可能搞清楚,只能借助史官的记载,依靠合理的逻辑分析,尽量还原真相。
有关玄武门之变的经过,史书的记载有很多漏洞,但是通过查证各种史料,以及推测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合理的过程,下面简单做一个介绍。
626年6月初,突厥举兵进犯中原,李渊召集朝会,讨论应对之策。李建成作为太子,主动提出建议,让三弟李元吉领兵御敌,李渊同意了。其实,李渊原本想让李世民出战,老二征战天下多年,军事能力无人能敌。但是有一个问题,李世民的功劳太大了,李渊担心再让他立功,自己这个二儿子就要骑在皇帝的头上了。经过一番权衡后,李渊决定暂时冷落一下李世民,让李元吉统兵出战。
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就结成一党,他们想利用这个机会,调走秦王府的精兵强将,让李世民成为光杆司令。李世民的幕僚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商量后,认为必须要先一步动手,不然就是等死。在李世民的默许之下,秦王府开始进行篡权夺位的准备,他们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又巧妙的计划。
李世民早就握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把柄,两人和李渊的宠妃关系非同寻常,虽然不一定真的有特殊关系,但可以从中做文章。李世民跑到李渊面前告状,指责兄弟二人私通后妃,李渊勃然大怒,决定第二天早朝处理此事。李元吉得到消息后,认为应该先动手,直接带兵攻占秦王府,以绝后患。
李建成认为自己是东宫太子,控制着皇城禁卫,没有人能把他怎么样,兄弟俩决定先上朝见皇帝。
第二天凌晨,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进宫,由于唐朝宫城的特殊设计,他们入朝必须要经过玄武门。两人来到玄武门城楼下的时候,发现亲信守将常何不在,四周一片漆黑,顿时知道大事不好,立即调转马头,想回到东宫。然而,李世民早就带着800名亲随守在附近,他们挡在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退的路上,兄弟三人狭路相逢。
李建成没想到李世民真的敢起兵反抗,他有些懵,呆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时,李元吉张弓搭箭,想直接射死李世民。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李世民一点都不惊慌,他根本不理会李元吉,直接举起了手中的强弓,一箭射中李建成的喉咙,李唐王朝的第一任皇太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在亲兄弟的手上。
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史书没有做交代。李元吉是有名的神箭手,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但是在玄武门城楼下,他死活拉不开弓箭,直到李建成被射死,他也没有顺利放箭,只能骑着马逃跑。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李元吉也没有做好屠杀兄弟的准备,由于过度紧张导致手脚不听使唤;第二,李世民早就知道李元吉的弓有问题,所以根本没有在意他的动作,至于为什么,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李世民既然做了精密的部署,肯定会尽量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早就派人潜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府邸,做了一些手脚。
李元吉看到李建成当场死亡,吓得扭头就跑,秦王府亲随在后面紧追不舍。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的马突然受惊,开始发疯似的奔跑。李世民一不留神摔到地上,李元吉一看机会来了,直接跳下马,用手里的弓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大吼一声,吓得李元吉拔腿就跑,尉迟敬德在后面弯弓搭箭,一箭射中李元吉的后背。紧接着,尉迟敬德拍马赶到,亲手割下了李元吉的头颅。
李世民差点就被勒死了,他定了定神,明白事情做到这一步,还没有完全成功,他们必须要控制皇帝。正在李世民思考对策的时候,东宫和齐王府听说主人遇到埋伏,2000人马一起出动,直奔玄武门而来。秦王府只有800人,如果一直耗下去,肯定不是对手,那么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将会宣告失败。情急之下,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叫来尉迟敬德,交代了几句话,后者直奔皇宫而去。
尉迟敬德提着长剑、穿着铠甲、身上还带有李氏兄弟的鲜血,就这样径直走到了李渊的面前。这时的李渊正和一帮大臣在游船,准备在湖中进行小朝会,一看满身是血的尉迟敬德进来了,他们惊讶得合不拢嘴。尉迟敬德大声说道:太子齐王起兵作乱,秦王已领兵诛杀,恐陛下受惊,特派末将前来护卫。
李渊一听全明白了,他费尽心思调和儿子们的关系,没想到依然无法阻止他们自相残杀,他流下了悔恨和无奈的眼泪,下令把所有军权交给李世民,不打算再做抵抗。随后,尉迟敬德回到玄武门,举起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东宫和齐王府的士兵一看,纷纷放下武器,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完胜告终。
没过多久,李世民就被册封为太子,全权处理朝廷政务,随后接受了李渊的禅位,即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关于这段历史,具体过程就是这样,不过这绝不是一时兴起的杀戮,而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李渊总想做一个好父亲,希望儿子们各司其职、和睦相处,大家一起治理大唐王朝。但是,李渊高估了亲情的价值,也低估了权力对人的诱惑力,导致李氏兄弟的矛盾不断加深,他却始终不愿出面干预。就这样,李氏兄弟从合力打天下,一步步走向手足相残的结局,这是李渊的悲哀,也是李唐王朝的难以抹去的污点。
公元618年,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外,伏击经此进宫的大哥李建成,将其杀死。在这场政变后,李世民逼迫父亲李渊禅位给自己,踩着自己兄弟的尸体,登上了皇位,成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这场政变,就是历史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
而根据正史记载,太子李建成是一个玩弄权术,贪名好色的小人。相反,李世民却是一位胸怀大志,为人坦荡,腹有谋略的正人君子。这场玄武门事变,似乎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事件。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当时在李渊起兵的时候,派李建成西渡黄河。结果是李建成并没有辜负李渊的期望,成功夺得长安,立下了大功。拿下长安之后,又迫使蜀地的势力归顺唐朝,同时使得其他势力也受到了很大的牵制。
但是在我们的历史书中,这一段被写成了“建成献计,乃可长安”。之后的历史上像李建成这种在政治对立的战争中失败的人,即使曾经有多么成功的战绩,也没有详细记载了。
其次,在我国的正史野史中所记载的李建成,都说他是阴谋家,但是每次都是会失败,这个就好像现代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灰太狼无论有多么高明的科技和计策,但是面对喜洋洋每次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对于一个历史上的皇子来说,太戏剧性了。
关于李世民亲手杀害兄弟的举措,常常会被后人们说太过于看重权势,在夺权的路上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自古成王败寇,在这样重大的抉择面前,如果李世民还仁慈办事,只怕最后死的就是他了吧。
其实在历史上皇子们的夺嫡之战中,杀害手足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只不过是因为李世民在历史上实在是太过重要,他在位期间的贞观盛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让人无法忽视这段历史。所以,李世民夺取皇位的这段历史,才会更加被大家所熟知。
或许,史书中多少对于李世民有些美化,但是李世民还是比较坦荡的,人家杀了就是杀了并没有找借口抹除自己所做的事情。由此可见玄武门的事实会是真的,就算是美化,也最多是美化李世民本人形象而已。
李世民年老时曾悲伤地说过一句话:吾死之年,廿六而已!发动玄武门政变那年他二十六岁。可见玄武门政变在他心中留下的烙印有多深。也就是说,玄武门政变对于李世民来说永远是一道抺不掉的伤痕。
贞观十三年,玄武门政变过去十几年了,有一天李世民突然召来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的禇遂良。
李世民问道: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戎耳。
褚遂良回答: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这段李世民和褚遂良君臣之间的对话记载在<<贞观政要>>上,所反应出的意思是李世民要看记载着帝王言行的起居注,褚遂良拒绝了。
起居注是古代记录帝的言行录,从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但是,起居注有一个特点是,帝王自己是不能看的。
那么,以李世民的睿智他不知道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既然知道这一点还要看,说明,他一定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又无法说的心结,他想看一下史官是如何记载的,同时,也说明,李世民怕史官如实记载。那么,这个千古明君究竞怕什么呢?
李世民一生唯一让后世诟病,他自已又念念不忘的,只有玄武门政变一件事。只有这件他不能不干,干了又怕青史留名的事让他耿耿于怀。
接下来,李世民的做法就非常露骨了。
在褚遂良那里碰壁后,李世民并没有罢休。他又问褚遂良:朕有不善,卿必记耶?
褚遂良明确回答: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
黄门侍郎刘洎进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褚遂良和刘洎的话,很直观地告诉李世民,无论你做的对于错,我都会如实地在起居注中记载下来的,即便不记,天下人也会记的。这越发地让李世民不放心了。
一年以后,李世民并没有忘记此亊,他直接找了宰相,尚书左什射房玄龄,其目的仍然是要看起居注。李世民说: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话说的冠免堂皇,理由也光明正大。
房玄龄回答: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回答的话也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
李世民又跟进了一步,他说: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亊,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
君臣对话到这种程度时,房玄龄己经无法阻拦李世民的做法了,李世民完全是命令了。如果一味坚持就是抗旨了,房玄龄没有司马迁的风骨,他放弃了抵抗。
房玄龄等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果然,李世民看了六月初四亊,玄武门政变发生的时间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语多微文,他对房玄龄说: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事情到这种地步时,房玄龄就是再笨也应该知道李世民的意思了。
李世民想让他们记下的历史是他认可的历史,而决非是真实的历史,他就是想把某些历史细节在史书中隐藏起来,让后人记住他心目中认可的玄武门政变。
李世民想要隐藏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让他一而再再二三地去看起居注,甚至不惜更改史书的记载呢?他改的又是什么呢?
看一下历史记载的破绽百出的玄武门政变过程就知道了。
李建成,李元吉的被杀是一个铁证,想要粉饰,无非就是残酷的程度而已。关健是政变的尾声部分。
其一,尉迟敬德浑身是血,全副武装面见李渊。要知道,政变前,李渊并没有大权旁落,大唐帝国的生杀大权仍然掌握在李渊手中。玄武门政变如果只是局限在玄武门这个小范围内的话,李渊还是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尉迟敬德以这种面目去见他是要杀头的。即便,尉迟敬德忠心李世民敢犯冒死之罪去见李渊,他又是如何从玄武门畅通无阻地走到池海的?要知道,皇宫内可是宫禁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呀。在平时,尉迟敬德这种模样有多少也都被杀掉了。
其二,尉迟敬德去见李渊的地点在皇宫的湖边,李渊当时在干什么呢?史书记载,李渊和裴寂,陈叔达,萧瑀等人在池海泛舟。
政变前一天晚上,李世民上奏章称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时,李渊的态度是勃然大怒。难道,第二天早上,李渊就忘了他儿子给他戴了的这顶绿帽子的难堪了?李渊也太没有自尊心了吧!
或者,即便,李渊不记怪此事,那么,玄武门外几支队伍,几千人的喊杀声就传不到皇宫内?难道这些人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撕杀呀?答案是否定的。
皇宫的宫门不只有一个玄武门,至少还有七,八个,李世民政变时兵力有限,只能掌控一个玄武门。如果,李渊想反抗并不难,他只须派人拿着圣旨从其余任何一个宫门出去即可,等待李世民的都将是灭顶之灾,长安城内可是有几万禁军的。
很可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在按照李世民的布署在进行。
唯一的解释是,此时,大唐的第一任皇帝,唐高祖李渊己经失去自由了。
此时的李渊在干什么,恐怕只有李世民知道了。
准不准,大家心里都有数,肯定会洗白自己。
当然了后世的王朝也可能会抹黑
题主也说了,李世民是第一个查看史官记录的人,准不准真的难说了,谁不往自己脸上贴金,问题是贴多少,有多少可信的成份。
无论是怎么篡改历史,有一个事实不能回避:那就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弑兄杀弟,逼父亲让位于自己,这是不争的史实,无论怎样涂抹都改变不了。事实上,聪明的李世民没有在这个环节上过多地纠结,干干脆脆地告诉大伙:人,我杀了,皇帝位,我坐了!真正的公关不在这里,而是事件的起因。
洗白很简单,他们俩要杀我,还要杀死这些开国的功臣,我不得以就动手了。这样世人都可以理解,毕竟兄弟争夺家产的事古今中外我们看得太多了,何况是皇家。谁会眼睁睁看着让别人埋葬自己?一场兄弟夺位的大戏就这样“圆”下来了。到底谁对谁错?谁先动手?这是玄武门这段历史事件中不确定的事件之一。
李世民有可能第一个要修改的就是玄武门事件的起因,他把自己描绘成事件潜在“受害者”,是被迫应战的。而很多史实表明,玄武门之变是一次有预谋、有计划并且成功实施的政变。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唐王朝到底是谁建立的,换句话说,在建国这件事上,谁的功劳最大?我们看到的史料是这样的:惰末,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割据势力纷纷崛起。李渊李世民父子趁乱夺取长安,建立唐。之后,李世民及其所部一干文臣武将用十几年的时间平定了各路起义军和地方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点才是李世民最有可能动手改的,也是坊间传唐初历史最不准的地方。
唐王朝是谁建立的?这才是玄武门事件之后最大的存疑,是最可能动手脚的地方
从今天所能看到的历史材料上看,是李世民打下的江山,而大唐对他封无可封,只能用皇位来奖赏才最合适。李世民坐拥天下也是众望所归,只不过中间多了“玄武门事件”这个小小的插曲而已。而高祖李渊的作用只不过就是临幸了杨广的妃子,不得以起兵造反。细分析这件事,这屎盆子竟扣得如此之大,如此公然!这是一个做儿子的能干的事吗?作为一代高祖皇帝,其形像不堪到何等程度!怎么地,你父亲和你兄弟们在道德上都极不端,而只有你是好人,到最后还把兄弟灭族,妻子霸占?!
弒兄杀弟,还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李世民才是最成功的公关大师。
事实应该是在建立大唐和早期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无论是李渊还是建成、元吉都和李世民一样各有功绩,可能是李世民在这个阶段功绩要大于其它人,相应地他的势力也要大于其它人,最后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李渊一定是喜欢太子建成,世民不服,最终酝成兄弟屠戮的人伦惨祸。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将中国社会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我们看到他所要遮盖的只不过是父子、兄弟间谁更有道理的问题,因为无论以什么理由,屠杀兄弟、逼父让位都不可能在以后的岁月里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所以他要为自己争一个“理”。我们应该原谅他,因为他的“辨解”和他之后作出的贡献比简直微不足道。
一千多年过去了,能记住的是他把中国社会推向最高峰而给我们带来的无限荣光。
更多精彩请关注“金甲战象”。
一家之言,唯恐片面,欢迎留言讨论,共议五千年兴衰成败!谢谢!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