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大家都听过很多道理,但有的道理却是读书没办法带来的,更严格一点限定就是只读书的人不具备的素质,有哪些呢?
首先是毅力很重要,梁启超先生在《论毅力》一文中说: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他又说:其事愈大者,遇挫愈多,其不退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善其终者也。
毅力的最大的敌人是诱惑,比如安逸,比如享受……有人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没有机会,往往毁就毁在抵抗不了诱惑。
刘邦进咸阳,面对金碧辉煌的宫殿,面对艳若桃李的美女,他抵抗不住了,当天就要住在宫殿里,后来在樊哙和张良劝说下,才回到灞上。
试想,如果刘邦抵不住诱惑,结果又是如何呢?后来的黄巢、李自成就是最好的注释。
第二是“自知之明”的能力。
即使再聪明的人,能力也是有限的,扬长避短,是取胜之道。问题是,好多人不了解自己。偏偏把自己的短处当长处。
夷陵之战,有人劝过刘备,不可小觑陆逊,刘备说,我打了一辈子仗,还不如黄口小儿吗?
与刘备相反,刘邦却说,谋划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这就是刘邦比刘备的高明之处。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有时比知彼更难。尤其是有了一定成就和地位之后。
第三是自愈能力。
人生多磨难,不如意之事十有六七,遇到挫折时,有人一厥不振,从此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有人却能愈挫愈勇,关键就在于有自愈的能力。
司马迁遭到宫刑,那是一个奇耻大辱。活着比死更难!但他战胜了苦难,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离骚”。
有人说,“心不为境转,便能转境”,当你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时,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面对恶劣的环境,如果你的心情也坏了,只会加剧恶化的程度,如果你的心情不被外部环境干扰,就有可能找到突出重围的办法。
如果任何磨难和错挫,都无法扰乱你的心情时,或者你能用极快的速度调整好心态,然后再去专注你的目标,你将是无法战胜的。
第四是判断能力。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离不开判断,有人在事情刚开始时,就能预知其结果,这并不神秘,而是透过表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或者叫知微见著。
官渡之战,曹操比袁绍的兵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曹操谋士郭嘉却提出了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这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敌我双方综合实力的判断。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为判断错误而全盘皆输的例子举不胜举。
读书的多少,或者说学历的高低,只能说明你知道了多少知识,知道不等于拥有,拥有不等于你会应用。
读书,只是人生的一种能力,要想做事,还需要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能力,比如和人沟通的能力,应变能力,对人的识别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等。
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有字书是别人的经验,无字书是自己的经验。
这两种书还只是“原材料”,要想把“原材料”变成产品,还需要加工。没有好的原材料,加工不了好的产品;有了好的原材料,还需要好的工艺,这个“工艺”,就是上面所说的诸多能力吧。
我个人认为有一项素质是所有人最关键的一个,缺乏这个素质的话,他会在整个社会系统,包括生活里面,面临很多问题。这就是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位置和立场上去想问题。
一旦能够熟练掌握这个能力的话,就相当于很多科幻片里面的那种能够读懂别人内心的超能力。很多时候,某一个人给他人觉得如沐春风,感觉特别温馨舒适的这种nice状态,往往是因为他能够获取对方的内心、当时感情状态以及意愿,他会有相应的状态来配合你的这种情感状态。所以有的人就是走到哪都会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这就是这种素质的表现。
当然,这种配合,并不意味着是拍马屁的那种刻意的迎合,而是在自己也很舒适的状态下的一种自然的展示,做自己的舒适的同时,能让对方感觉到很放松,并且很愉悦,这种能力是一种能量巨大的能力,需要很强的智慧,很多的社会历练,才能站在自己之外,洞察世事、读懂人心。
如果一个人相反的话,他到处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也往往都是因为,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立场单一,只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利益出发,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在乎其他人的诉求跟想法,那么他必然会给他人带来很糟糕的体验,自己也将会到处碰壁。
而这种能力,事实上通过读书根本是没办法学到的,甚至是别人的言传身教也是学不来的,只能靠自己慢慢去体悟,甚至是要碰过更多的壁之后才能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心去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
当然,这个也有比较速成的一种渠道,可以比较快的让大家具备这种能力,即经常的能够跳出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再来想自己,或者说假设对方像自己对待他一样对待自己,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一种反应。这种训练,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多进行的话,也会很快的提升这种同理心的能力。
书本教会我们的是理论知识,可在实际生活中光靠理论知识往往是不够用的,下面有书君就来谈一谈哪些素质光靠书本是学不来的。
一、为人处世的“度”
在有书君看来,就算是和自己的好朋友相处,也不能完全失了度,要把握分寸。举个例子来说,有些人总是标榜自己“心直口快”,特别是与熟人在一起的时候,但有时候你认为的心直口快往往让别人感到反感,说话只在乎自己的感觉和好恶,不注意方式方法,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度”便是一门只靠书本学不来的素质,你要在社会生活中体会和掌握。比如切忌交浅言深,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总是无害的;懂得适可而止,做人留三分,不要强人所难。“分寸”极其重要又极难把握,但人生若想顺风顺水,就要懂得见好就收、恰如其分。
二、行动力
我们一直都是思想的强者,行动的弱者,做什么事情都讲究“谋定而后动”,思考这件事情的优势劣势,失败的后果......尽管三思而后行是件好事,可过分思考往往会错过机会。有书君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读过很多书,书本上教我如何进行swot分析,却无法提高我的行动力,遇到事情总是有些瞻前顾后。
前些日子有书君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要成功就要忍受眼前付出的辛苦和各种与目标无关的诱惑。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并不是他书读的多,而是他对梦想付出了行动,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三、对生活的幽默感
有书君所说的幽默感并非网络上背几个段子就行了,有书君认为,在生活中幽默感和情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个有趣的人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对生活积极乐观,更要有自然的幽默感。
还记得锤子发布会时,罗永浩还没张嘴就引爆全场,这幽默感可不是光读书就能获得的。家庭培养、社会历练、文化积累缺一不可。有的人把讲荤段子当作幽默感,还有的人喜欢拿在场人的缺陷开玩笑,往往得到的结果就是当事人反感,自己落个没有分寸的名声。
读书要与生活结合才能理论指导实践,如果只读书而不注重体验生活,那你得到的也不过就是一堆例子而已,毕竟生活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同样的事情却不能用同样的处理办法,同样的处理办法也不同的人来使用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有书君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读书,用心生活,日子过得既有诗和远方,也有烧烤和美妆。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否学到东西,关键看悟性。
个人拙见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一个读书的岁数占整个年龄3分之2的人来说,有很多话语权。我们在书本里确实可以学到很多。比如三字经里讲了很多道理,香九龄能温席!这是孝顺。比如孟母三迁,这是理智。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是忠烈。再比如,滴水穿石,讲的毅力。同一本书,不同人读,学到的知识不同,得到的感悟也不同,自然素质也不同。
因此并非学不来,而是悟不到。
这个悟,便是指领悟。古时候,打仗练功的时候讲究悟性。学佛问道讲究悟性。那么到底什么是悟性?
我们读书,学习的是基本的知识。那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个知识呢?先学会认字、词、句、段,最后是文章。我们会读了,然后理解了,知道了书中讲的内容,这边是对知识的领悟。通过书中的知识,我们深思和自己的关系,这是对自我的领悟。通过对自我反复的斟酌,这边是对人生的领悟。
人生的素质千千万,若是悟性不够,无法一一领悟。若是悟性到了,便没有不能领悟的。换言之,悟性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0.接地气。鄙人长期在外读书,回家乡后发现与亲朋与曾经好友脱节了,以致于都长期躲在家中,若无要紧事绝不联系,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所以要迈出家门,聊,喝,干活,别怕尴尬。
1.定期整理、清扫书桌。
2.每次到一个地方旅行,给自己和朋友寄一张明信片。
3.雨伞用完折好再收起。
4.脱下来的衣服要及时折叠好。
5.钱包不放屁股后的口袋。(防盗)
6.不要长期每天穿同一双鞋。(对脚掌好,也有利于延长鞋子寿命,减少异味)
7.到陌生地点先找好安全通道。
8.扔快递包裹前撕掉个人信息。
9.打的记下车牌号,下车要发票,万一可以报销呢!
10.睡前准备好第二天早上的穿戴用及文件,这样就不会因着急而丢三落四。
11.怕尴尬不知是否打招呼时先打招呼。
12.洗澡时要把耳朵和后脚跟清洗干净。
13.在外工作学习的桌子使用前先擦干净。(不然弄脏了衣服还要洗啊!)
14.经过门帘要放下时注意后面是否有人,尤其后面有女生时~哈哈………
15.随身带上一包纸巾,方便自己方便他人。
16.睡前饭后刷牙漱口。
17.走路时鞋不要拖地。(不仅磨鞋而且给别人拖拉的感觉)
18.向为你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哪怕你付了钱。
19.朋友吃饭要问忌口,有女生则饮料优先热饮。
20.每天睡觉前回想一遍自己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如果有说错话的,第二天或者当场表达一定的歉意。(我一般手机短信表达一下歉意)
21.开门的时候,如果身后有人,就帮忙扶一下门。
22.想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就用手机记下来。
23.说话的时候尽量注意别人的神情。
24.朋友聚会,或者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不摸手机。(个人很难摆脱低头族)
25.闲下来的时候和好朋友联系一下,多于老朋友调调情~~~
26.许多时候,要听完别人的话再说话。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断一件事情。因为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很多时候对方的价值观看来是错的离谱。
27.不抽烟,少喝酒。(人在江湖,遇知音和好友,也有时不醉不归,我先干了)
28.不交浅言深。(这个一直在努力中)
29.对体力劳动者微笑。(我想表达:闲下来时跟附近的物业工人、环卫工人、小商贩聊聊天,侃一下)
30.坐副驾,同时要系安全带。(我很同意评论中说副驾驶危险系数高的说法,所以去掉好了~~)
31.注册3~4个邮箱,分做不同用途。
32.多享受安静。
你好,很多素质是只读书读不出来的!
总的来说就是:逆商、情商!
无论你读过多少书,没有“走千里路”,那么你的知识也只能说是知识,而不能说是能力!
逆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你遇到不同的困难,磨炼心性,这样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依旧能够乐观地迎难而上!
我想这是我们最欠缺的能力,而这逆商绝对不是读书读书来的!
如果成长过程中“太顺心”,大概率长大后承受不住社会的压力,而出现抑郁、颓废、一蹶不振……
情商——我们永远做不到“独善其身”!我们需要 与人沟通,那么只读书学会了技巧,却没有用武之地依旧算不得自己的素质能力!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能力,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想要好好的与人沟通还是需要很多很多方法技巧的!例如非暴力沟通!
如果没有长时间将自己“孤立”起来,结果必然会崩溃的!
所以,读书多很好,读书少也问题不大!主要是要将你读过的内容与你自身相结合!
你要知道,那些出书的人都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我们只不过是希望不走弯路!
记住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说明,自古以来,书里有很多无法涉及的地方,比如:风景、民俗、社交、心境、认知等等。
以我身边真实的例子来说明:
1、
我小舅子是个学霸,从小学到大学,成绩从来不会掉在前三位之外。他从小就喜欢看书,研究数字。他最厉害的本领是心算和记忆,可以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170多位。考上研究生之后,在他们那个学校里(非常厉害的一个学校,专业领域全亚洲数一数二),他遇到了更多的学霸,这导致他受到严重打击,得了轻度抑郁症,毕业论文晚交一年……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书里面学不到如何释放压力,如何摆正心态,如何学会沟通。现在,我小舅子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收入颇高,但是,在谈恋爱方面非常愚笨,情商不够,很容易谈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书里面学不到恋爱技巧、相处方式、沟通方式等等。
2、
我有一位朋友,做生意的,遇到过很多挫折,大起大落好几次。他的女儿从小就自闭,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画画、看电视,不与人沟通。后来,我朋友放弃大部分生意,留很多时间陪女儿。他陪的方式跟普通人不一样。每到周末或者寒暑假,他都会开车去旅行。目前为止,他带女儿、老婆去过的地方数不清。他女儿现在特别开朗,不怯场,敢在大庭广众下跳舞,还能说出很多至理名言,并能解释得完美!从这一点,足以证明,改变一个人的不是书,而是见识、环境和家庭。
书,作为人类的好朋友,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但是,书里有太多束缚和限制,无法让人的心灵释放。
多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学识。但是,也会让人沉浸在自我世界里,脱离现实,越陷越深。
很多人觉得,只要读书就会变得聪明。我打开摄像头照了照自己,屏幕里这个人好像论钱财没有钱财,论快乐也没有比别人快乐。
我这样子不是傻瓜,谁能比我更傻?
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读书? 是学历不够高吗(但怎样才算高)? 还是没有读文学、社科、哲学、科学书? 食谱算是书吗? 读漫画有没有用?优劣胜负的标准又是谁订出来的?
许多时候,所谓的好书、坏书,其实都反应了精英化的品味。其实,我认为不重要的,像是某些地区的铁路,说不定是其他人生活当中影响最重要的事情; 而我认为重要的,例如阅读这件事情,可能对别人的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
执念是用来囚禁自己的,不应该强诸在社会上,变成别人的牢笼。这辈子,我遇过很多读书人,多数人都很好,但他们坏起来的时候,那种刻薄与无情,绝对让人造成精神伤害。 然后我想想,我过去的行为中,或许也露出了冰冷的獠牙。
我自己是喜欢读书的人,但并不觉得人类求知的途径只有读书,书本并非知识惟一的来源,尤其在网络发达的现代。
读书不见得使人更具理解力与感受力,成为更善良、更正直的好人。纳粹德国时期,制定与执行种族灭绝政策的官僚,及其支持者们,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希特勒有自己的私人图书馆,藏书16000多本。如今博物馆中依然存放着一千多本他遗下的藏书,上头密密麻麻的眉批注解,用功至勤。
我甚至感觉,一书在握、标榜爱读的人往往更容易流于傲慢或冷酷。
知识的来源并不仅限于书本,即使文盲也有他独到的智慧或技术。如果一个人读书,不能使自己更正直、更善良,不能看见并理解比自己弱势的人,不能意识并挺身质疑体制的歪斜,不能护持住最素朴、最柔软、哀矜勿喜的人性,那么读再多书、有再正确的阅读策略有什么用呢?
————————————————————————————————————
关注公众号:“sunzhichaoshuo” 或 “孙志超说” 分享更多干货 若有问题,微信公众号点“有问就提”加入孙志超的知识星球,我会认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