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清朝很爱封太子少保,太子少保是干什么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0关键词:清朝

问题补充: 清朝除了康熙不设太子

点赞1、贺州市 网友:别逗朕



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明、清为正二品。

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比如乾隆四十七年,和珅就被加为太子太保。



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衔;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衔;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衔;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在古时皇族中,因太子常居东宫,“东宫”便成了太子的别称,此为“宫”



到了隋、唐之后,“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职异,只作为赠官加衔的名号,约等于当前的“军衔”,并非实职。如宋代的岳飞、明代的于谦、袁可立等因军功标炳,亦曾加封过“太子少保”的荣衔。到了清代,又自雍正朝起,实行秘密的建储法,不公开立太子,但官衔仍沿古代制度,给某些有功的大臣加上虚衔,以示恩宠,如丁宝桢、袁世凯、岑春煊、文丰等先后加“太子少保”之衔。 示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熹朝上宾,以殿工加(袁可立)太子少保,恳辞不受,时论韪之。”

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比如刘墉),刘墉在嘉庆朝时做过两年老师,有的皇帝根本就没太子,也封别人做太子太保。有的皇帝还是小孩,就封别人做太子太保。

点赞2、成都市 网友:吃辣条吗

【少保】官名。古代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孤”。北周以后,历代沿置,地位次于少傅。一般作为荣誉头衔加给高级官员,没有实际职掌。又,历代太子少保也简称少保。

点赞3、阜新市 网友:我好难瘦

清朝设太子太师、太子太傳、太子太保,秩从一品,为荣誉性加衔,不任以职事,称为太子三师。以太子少师、太子少傳、太子少保为太子三少,正二品,为大臣荣誉性加衔,习称宫保衔。并设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师,坐而论道,不任以职事,为荣誉性加衔,清朝三师极难获封,汉臣尤其难得,范文程以佐命之功,受封太傅兼太子太师,此后汉臣很少除授。以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又称三孤,秩从一品,坐而论道,无职守,无权限,为大臣加衔。

点赞4、诸城市 网友:雨轻弹

太子少保,这源于古代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称为三师,从一品,太师是教太子文化的,太傅是教太子练武的,太保是保护太子安全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分别是他们的副职,称为三少,正二品,所以太子少保字面意思是保护太子安全的官职,太子太保是正职,那少保就是副职了,为正二品,是妥妥的高级别职位。

但很多皇帝在位时没有太子,或者不立太子,官职又都封完了,为了提升某些人的级别,于是封了无实职的三师或三少,于是隋唐以后三师和三少渐渐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衔,明清时更是作为赠官加衔的代表,荣誉称号。

李卫墓碑“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直隶总督谥敏达公李卫”。

太师和太傅,虽然一个教文一个教武,实际都是老师性质,这也是现在“师傅”的由来,只有太保和少保是保卫安全,动武打仗的,而古代想建功立业,最常见的就是保卫一方或打胜仗,最适合的职位就是加少保衔,如果再进一步就到大学士,加太保衔了,或者死后赠太保衔,所以这是我们经常听到封太子少保的原因了。

图为丁宝桢。

顺治时击败郑成功的苏松镇总兵梁化凤授了太子少保,康熙时河西四汉将之一的孙思克加了太子少保,乾隆时平定回疆叛乱的参赞徐元梦加了太子少保,道光时武官出身在广州办差的耆英也是加的太子少保,说实话,立了功都要升官加爵,但实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了功勋的不能不给,于是虚衔就派上用场,实职不变加少保虚衔,彰显了皇恩浩荡。

图为致远舰官兵合影,图中双手交叉站立者为舰长邓世昌。

像我们熟悉的宫保鸡丁主人翁丁宝桢,他任山东巡抚时,率兵与捻军作战,受到光绪嘉奖,封了太子少保衔,巡抚是从二品,太子少保是正二品,算是升了一级;民族英雄邓世昌,他是副将衔的管带,从二品,在甲午海战时壮烈牺牲后,朝廷赠太子少保,死后正二品;袁世凯也是任山东巡抚时,李鸿章死前推荐袁世凯为直隶总督,这个位置太关键,慈禧不敢马虎,先是署理,也就是试用,但为了方便袁世凯展开工作,加了太子少保衔。

点赞5、吴川市 网友:梦三国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太子少保是干嘛的?其实这个问题一般的小伙伴猜也能猜的出来,不就是太子的老师吗?

您这说的也对,但不完全正确,今个俺给大家伙捋捋这档子事。

作为建设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大家伙都听说过,咱做小朋友的时候,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成。

俺记得小时候,每次小学搞运动会的时候,俺们家那班主任就特别的忙乎,也没啥,俺们班属于那种呼啦圈纵队,不是摇着花,就是晃着花进场,这场地往往就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条幅。

一说这场景,俺是暴露年龄,其实俺是特别怀念那段日子,太舒坦了,现在年龄上去了,但这生活没那么多天真烂漫了,哎!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疑惑了:“你这好端端的,扯到这嘎达去了,没边没框的,这要飞了咋的?”

您别着急,这还真和题主说的问题有联系。

您看咱作为小朋友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去作为皇帝的儿子,那就得更加讲究了,不过他们没咱全面,只讲究个德智体,至于美劳就不用别人操心了,毕竟太子的娘亲个顶个的漂亮,这不用太美,至于劳这事,一帮子大小太监也不用动手。

所以太子的老师,就负责三个方面的教育,就是德,智和体。

那么这三方面,就被分成了三个类别的老师。

您比方说太子太师教授太子文化课,什么大道文章啦,帝王之道啦等等,这一个帝王智力的开发就是打这位师傅出来的。

太子太傅,这就负责监督太子的行为的,您比方有啥过失啥的,这就必须早早的提出来,给太子一点提醒让他改正过来,这不就是德吗?

太子太保,负责让太子把这身子骨照顾好一点,别整出岔子来,按照咱的理解教授太子舞枪弄棒,整个太极啦,玩个五公里武装越野啦等等,这体不就出来了。

所以以上三个那叫三师,也叫东宫三师。

那么这少保是干嘛的呢?

您这说的,老师蹲那教育呢?你还不兴人家请个助教啊!毕竟这是太子,档次您就得上去不是,所以这太子少师,太子少傅以及太子少保,这都是副职。

这三位叫三少,有时候也叫东宫三少。

这职务最开始开发的时候,他确实是干这个的,西晋时候有的,这不后来时间长了,就变味了,成了一些个官职挂衔的存在。

您比方说这宋的时候,就这三师那是宰相和亲王才能加的,这要是没到那位置,这就加上了,得咧,用不了多久您这宰相就差不多了。

三少再低一点。

所以这六个职务,后来发展的就没啥事可干的,就是一个荣誉头衔,至于教授太子啥的,压根就没有这档子事,在往后,这就是皇室和官员以示亲近的一个表达。

最开始,您这三师还是正一品,这三少是从一品,到了明清的时候,就给人家克扣了,变成了从一品和正二品,分别给削了一级。

所以后来,您就可以把他看成是一种荣耀,就跟咱现在弄个奖杯啥的,人家就挂个衔是一样的。

您比方说当年和珅加的就是太子太傅,就他教育太子去?那那成啊,这么大一贪官能教好了。

还有鳌拜,这货加的太子少保,就连康熙都被气的够呛,还少保呢?当然那会还康熙还没有太子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点赞6、玉溪市 网友:暗月苍穹

太子少保是负责教导、辅佐太子的官员,东宫“三少”之一。亦简称为“宫保。

此官职最早出现在汉代,但其源头,却要追溯到周代。

周代设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

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就是“三公”的副职。“少”就是副的意思。

其后,汉代沿袭了周代的官制,于“三公”系列外,又增设了“太子六傅”之职,负责辅导和教育太子。

因为,太子居住在东宫,所以,“太子六傅”是东宫的属官。

分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东宫三师” 。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称“东宫三少”。

虽然,“师”“傅”“保”都肩负辅佐和教导的双重责任,但三者仍有一定的分工:

“太子太师”负责教太子文化,“太子太傅”教太子武功,“太子太保”负责保卫太子安全。

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东宫三师”为从一品,“东宫三少” 为正二品。

到了隋、唐之后,“太子六傅”已是名存实亡。只是作为荣誉称号,赠官加衔,提高待遇,并非实职,不负责实际工作。

如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清朝的丁宝桢、袁世凯、岑春煊等,都曾加封过“太子少保”衔。

点赞7、邳州市 网友:℡小情绪

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明、清为正二品。

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比如乾隆四十七年,和珅就被加为太子太保。

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衔;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衔;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衔;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在古时皇族中,因太子常居东宫,“东宫”便成了太子的别称,此为“宫”。

到了隋、唐之后,“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职异,只作为赠官加衔的名号,约等于当前的“军衔”,并非实职。如宋代的岳飞、明代的于谦、袁可立等因军功标炳,亦曾加封过“太子少保”的荣衔。到了清代,又自雍正朝起,实行秘密的建储法,不公开立太子,但官衔仍沿古代制度,给某些有功的大臣加上虚衔,以示恩宠,如丁宝桢、袁世凯、岑春煊、文丰等先后加“太子少保”之衔。 示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熹朝上宾,以殿工加(袁可立)太子少保,恳辞不受,时论韪之。”

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比如刘墉),刘墉在嘉庆朝时做过两年老师,有的皇帝根本就没太子,也封别人做太子太保。有的皇帝还是小孩,就封别人做太子太保。

点赞8、佛山市 网友:孤萧弄影

人一生下来,要吃要喝要睡,还什么都不知道,需要有人来教育。所以出现了教师。

皇帝也不例外,也要跟人学习。因此出现了“师傅保”。

师,就是老师,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天地君亲师,所以地位很高。

傅,教育的次要承担者,还要起辅佐的职责;

保,保育、保养、保姆、保护,也是教育的再次要承担者。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其实都是老师,但是地位还是有差别,“师”最高,“保”最低,“傅”中间。

后来,这些慢慢变成了官职名称。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担任,基本也是具有皇帝老师身份或者相当于老师身份的人才能担任。

再后来,这些不再是官职,只是加衔,是个荣誉身份,而没有实际的职责和权力。

如果是皇帝的老师,那就是太师、太傅和太保,他们的副手是少师、少傅和少保。地位也是越来越低的。

皇帝有老师,作为皇帝候补的太子更有老师了,名称就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他们的副职当然就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这其中,太师的地位最高,一直就是百官之首,比宰相都高。

这些官职在明清基本都是荣誉加衔了。比如岳飞岳少保、于谦于少保。

清朝的时候,除了康熙帝有太子,其他皇帝都没有立过太子。本来太子手下也是有一套官僚机构和官员的,比如太子詹事府、太子洗马等,太子师傅保也是这种情况。清朝没有太子,那这些机构和官员是不是也不存在呢?不是,清朝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些机构和官员全是虚的,没有具体的事做,就是给相关人员加资历用的。

太子师傅保地位比较崇高,经常被清朝皇帝用来给有功人员或有资历威望的官员做加衔,当成一种荣誉。

那为什么清朝皇帝爱封太子少保呢?

第一个原因,“保”比不得“师”和“傅”,文臣能封,武将也能封,年纪大的能封,年纪轻的也能封,是“师傅保”中的“万金油”荣誉衔;

第二个原因,清朝皇帝都比较抠,皇帝的师傅保+太子的师傅保,一共六等12级,太子太保最低,清朝皇帝最舍得。

点赞9、林州市 网友:神秘天蝎

太子就接皇帝班的儿子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