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中的“处”是什么意思?
8月23日,又到一年处暑节气。要问“处暑”节气中的“处”是什么意思,呃......我有个故事要讲~
故事是这样式的~
1.8月23日前后,钦天监观天象,发现暑气未除,依然为祸四方。遂任命“冷空气” 为刀斧手,将之捉拿归案,要将“暑”处决,斩于刀下;
2.然而即将处决之际,“副热带高压”及时赶到,喊出大家熟悉的台词——“刀下留人”!
3.刀斧手不从,“副高”情急之下祭出“秋老虎”,携手劫法场。
4.“秋老虎”凶猛,刀斧手不敌,“暑”被副高解救,此次“处暑”行动暂未成功,但“冷空气”还会卷土重来......(未完待续)
看完四格漫画——《处暑的故事》,“处”是什么意思很清楚了吧。处(chǔ),即处决、终结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将要过去,暑气即将结束,是代表天气从炎热到寒凉过渡的节气。
但处暑期间,冷空气势力不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炎热天气狠容易抬头,出现大家常说的“秋老虎”天气,所以仍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夏天,要过去了呢~
处暑节气中的“处”是终结,停止的意思。
处是会意字。処,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本义指息止。泛指居住,可引申为决断、处置、定夺,再引用指惩罚。处暑的处就是终结停止的意思。
处暑是我国农历上使用的24节气之一,排第十四位,前是立秋节,后是白露节,处暑是阴历七月的中气,从阳历看,处暑多是在8月23号,前后不差一天。处暑时,太阳黄经在150度上,暑热已消了。寒冬数九,炎夏数伏,末伏必在立秋后。暑是指炎夏之热,小暑大暑是一年最炎热之时,热在三伏,末伏必在秋后,数伏以干庚论,秋后庚日起为末伏,立秋到处暑有十五或十六日,所以处暑时已出伏了,暑天终止结束了,故取名:处暑,处就是终止结束停止之意。结束停止了暑热天气。
每年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移动。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也即黄经180度上。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黄经90度上,这时北半球进入暑热天气,然后,太阳向南移动,每一节气移动黄经15度,到处暑移60度,再移30度就又回到赤道上了,已停止终止了暑热,完全入秋凉了。24节气就是体现太阳运动规律,反映春夏秋冬四季冷热寒暑变化的。从其取名上看,就能表示出来。
感谢邀请。今日“处暑”,一个有“离别”意义的节气;所谓的“处”,其实就是“去、过度、停止”的意思,到了处暑,代表着夏天已经停止,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炎热会至此慢慢离开我们。立秋之后的那几天,秋天的感觉其实并不太浓烈;从今天(处暑)开始,树叶会慢慢凋落,温度也会逐渐下降;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做好养生工作,帮助自己远离医生。
我们经常说“处暑寒来”,虽说真正的寒冷还未来到,但这个时间段的“早晚”已经带有凉意,秋天的干燥也会逐步明显起来。
处暑时节,做好“防燥、祛湿和养胃”,不让身体受伤:
- 适当增加衣物,注意防寒:
到了处暑,慢慢的就会增加下秋雨的频次,此时湿气较重,与热同行;这个时节,各位应该根据天气适当增加衣物,别被忽冷忽热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早晚较为寒冷,请您多穿一件外套做好防寒,以自身感觉到温暖为准,但是又不建议出汗。
- 调整饮食,做好“养胃”:
秋天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时间段,保护胃肠是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处暑之后,少吃点油腻、口味重的食物,给你的胃肠减轻负担,饮食偏温热、柔软,让胃处于“舒适的状态”。
此时,饮食应该尽可能偏向“清淡”,烹调出的菜肴应该少盐少油少糖,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给胃肠一个“休息”的时间段。多吃低热量的蔬菜和菌菇类食品等素食,少吃肉,饮食多选择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还原食物的本真味道,减少由于高温烹调产生的苯丙芘等有害物质。
- 防燥热,多喝水:
虽然已经立秋,虽然天气慢慢转凉,但凡事总会有一个过程,处暑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候仍然会比较干燥,白天仍然比较燥热,那么,“多喝水”将是大家应该做到的一个“重要细节”。
在处暑之后的日子里,建议大家的每日饮水量可以达到2000毫升,1700毫升是最低饮水量,还原身体的那份湿润。在喝水这里,我还要重点强调一下,饮烧开煮沸后晾到温热的白开水即可,很实惠且很安全。
- 多休息,避免“秋困”:
秋季,本身是一个容易困乏的节气;此时,多睡一会、睡个好觉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言于此,给自己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无光、空气清新、被褥干净是基本要求,成年人每天应该睡足7—9个小时,适当给自己留出20—30分钟的午休时间。
- 适当运动,预防肥胖:
任何一个季节,都不应该缺少运动的陪伴,秋天更是如此。初秋时节,每日都该有运动,少让自己坐着,没事的时候多运动,单日运动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做家务、慢跑、快走等运动都是靠谱的选择。
不肥胖的你,一定会感谢勤劳的自己。
处暑之后,注意“三忌”:
- 忌“疲乏”:初秋之后别累着,该休整的时间段,过度劳累必然伤身,所以要重视休息。
- 忌“辛辣刺激”:饮食拒绝辛辣刺激,胃肠会更加舒服,避免过分干燥上火。
- 忌“燥热”:多喝水,多吃些汤和粥,刻意增加饮水量,改善秋燥。
处暑之后,该注意身体了;做好身体的保养,你的身体必然会感激自己;秋后养生,您学会了吗?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处暑,炎热的暑气即将过去。处,止也,去之意。】
樹隙凉風,山間淡霧。掠波一鶴輕飛去。洪峰昨日急奔流,泥沙草葉堆堤路。〇 醉裏山河,煙雲寄附。低吟眺望知何處?林中徑遠聽蟬鳴,歸家卧待深宵雨。
一一踏莎行?庚子處暑江行(閬水漁民)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夏将止、秋未满 ?今日处暑
中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2018年立秋为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三,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同时要做好蔬菜瓜果培育管理,及时抢种速生蔬菜。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做好动物秋季防疫工作。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
放河灯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处暑养生要点
1、处暑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这时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在饮食调理方面,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少吃油腻的肉食,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此时的起居也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2、“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清热安神的食物如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以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3、加强锻炼在此时也很适宜,早晚跑步、打拳、做操、慢跑、郊游等,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剧烈,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
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处暑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次序位于秋分之后。
大家应该都会被二十四节气歌吧,其中秋天的那句是:秋处露秋寒霜降。
第一个“秋”是指秋分,秋分之后就步入秋天,而“处”就是这里所说的“处暑”。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原来,“处暑”里的“处”是停止、止步的意思,所谓处暑,也是暑热到这里止住了。从处暑以后,天气会越来越凉爽。
处暑时分,或是三伏天已过、或是接近尾声,所以“暑气至此而止矣”。
在中国,历来就有“处暑寒来”的民谚,这是因为处暑以后的天气越来越凉爽,特别是在长江以北的地区。
当然,并不是说处暑之后就一定不会出现高温天气,只是说处暑是一个暑热、凉爽的转折点。
毕竟,还是很有可能出现“秋老虎”的,只是时间比较短暂,整体的趋势就是向着凉爽转变。
你明白处暑的涵义了吗?
处,是中止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此时节,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老虎”的说法。另外,处暑后,绵绵秋雨有时会提前到来,因此,谚语还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