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对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吗?
这个还真不好说,明史也没有记载代宗为英宗下圣旨的事,英宗被瓦剌放归后,二人在东安门见过面,代宗要拜接,英宗忙答礼,此后二人再未见过面,即使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也没去见病重的代宗,直到代宗死。
至于如果代宗给英宗下旨,英宗会跪接吗?如果按二人的身份,代宗不应该给英宗下旨,英宗也不应该跪接。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所俘,明朝为了不受制于瓦剌,以于谦为首的大臣,向孙太后进言要推举英宗的弟弟代宗暂登皇位,做代理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或上皇,孙太后虽不太愿意,但为时局所迫,也不得不答应。既然是太上皇或上皇,那就在皇帝之上,按礼节皇帝得给太上皇或上皇行跪拜礼,尽管太上皇或上皇是个有名无实称呼。因此当英宗被瓦剌放归时,在北京东安门迎接的代宗要对英宗行拜见礼,而英宗也赶忙还礼,不愿受代宗礼拜。为什么不愿接受代宗礼拜呢?土木堡一战,二十万明军战没,皇帝被俘,自大明开国以来,对外战争都是大明取胜,哪里失败过啊!土木堡一战,可以说丢尽了大明的脸,更别说英宗又被俘了。经过一年多的俘虏生活,英宗哪还有脸再去摆太上皇或上皇的谱?只要能让他有个安稳的地方生活就求之不得了。原本代宗朱祁钰只是代理皇帝,英宗回来了就应该还位英宗,但做了一年多皇帝的朱祁钰,却再不愿还位了,不但软禁英宗于南宫,不让见人,还派锦衣卫日夜监视。经过八年的软禁生活,英宗由原来的羞于复位,变得想要重新夺位了,终于朱祁钰的病重给了英宗夺位之机,英宗在徐有贞、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的谋划下,发动了夺门事件,英宗复辟成功。原本英宗、代宗从小关系挺好的哥俩,因皇位争夺,成了没有一点亲情的仇人。英宗被囚南宫,代宗一次没去拜见过,代宗病重,英宗复位,也没去看病重的代宗一眼,第二年代宗去世,英宗废除了代宗帝号,还给了他一个“戾”的恶谥。
难怪崇祯帝临死手刃自己的儿女说:“以后生生世世再不要托生于帝王家!”的确,一旦生在了帝王家,为了帝位利益的争夺,其同胞亲情就荡然无存了。
要整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就先得知道代宗朱祁钰和英宗朱祁镇的身份,既然题主说代宗是下旨,就默认为他已经当上皇帝了。那么此时土木堡之变已经发生,朱祁镇无论身在瓦剌还是幽禁南宫,他都有一个似乎没啥卵用的尊号——太上皇。
太上皇的来历
太上皇这个职称最初可以追溯到大秦王朝,嬴政横扫六合加冕为皇帝后追封了自己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但是这其实还是死禅,当时庄襄王骨头渣子都凉了,生前并没享受到这种待遇,和朱祁镇的情况不一样。
另外一个模板就是外禅,类似汉献帝把皇位转给曹丕,这种形式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相传尧舜禹就是这么轮流当家的。但传说时代的事儿毕竟于史料无载,最早有记录的外禅应该是战国时期燕王哙禅让王位于宰相子之。但是这个模板依然不符合朱祁镇兄弟的情况。
最后的模板叫内禅,就是将位置转让给自己的宗亲,最早的信史记载是战国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了儿子赵何,自己称“主父”,这个模板比较符合朱祁镇兄弟的情况。在内禅让模板中如果皇帝没有失德被废,那么通常会被尊为太上皇,名义上与现任皇帝同样是国家元首。
朱祁镇兄弟的分析
具体到朱祁镇兄弟来说可以直接套用第三个模板,从朝臣拥立朱祁钰继位那天开始,朱祁镇就获得了太上皇的称号。虽然这个称号卵用没有,但在重视礼教的封建时代,这是享受与皇帝相同礼仪(甚至高于)的位置。
也就是说不管实际权力如何,从身份高度上两人起码是相等的,代宗给英宗写信就不能叫下旨,两人不是君臣。其实也正是这个尴尬的情况,才让朱祁钰把哥哥幽禁在南宫,只要是个人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既然双方不是君臣,不存在儒家礼教第一大义的名分,那么在内禅中就得论第二个关系——亲族关系。好在两边不是父子关系,否则朱祁钰给朱祁镇写信非但不能叫下旨,反而得叫上表了。但是朱祁镇毕竟是朱祁钰的哥哥,论起亲族关系是要优于他的,儒家道德规范里得兄友弟恭,这就比较麻烦了。
正史里的情况
事实上从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那天开始,一直到夺门之变发生,代宗从来没直接给英宗写过一封信。原因不难猜测,史无先例,不知道该怎么措辞。他所有跟哥哥相关的旨意都是发给其他人的。
比如英宗在瓦剌后期给国内捎的口谕,让他们专心操练马军,勿以自己为念。代宗确实收到了消息,但是他没给哥哥回信,而是给往来送心的哈铭下旨,让哈铭通报哥哥朝内的情况。
再比如著名的南宫砍树事件,代宗也是给太监下旨,让他们去砍树,而不是给哥哥写信责备他没事靠着大树休息。有时候吐槽机会有点天真的想,如果这两兄弟能够多沟通,或许后来的夺门惨剧就不会发生。
总结起来吧,题主其实说了一个伪命题,代宗给英宗写信完全不能叫下旨,从制度上将他没那个资格。既然不能下旨,那就完全不存在英宗跪接的问题,即使他真的给英宗写信,英宗施个半礼都算给面子了。扯淡完毕。
朱祁钰在法礼上无法向太上皇朱祁镇下圣旨,相反如果“太上皇”明英宗下旨,景泰皇帝需要跪接。
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属于应急阶段的产物,有明显的“替代性”,法礼上无法撼动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英宗亲征,被瓦剌俘虏后,朝中无主。圣母皇太后孙氏恐皇庶长子朱见深年幼,命郕王(郕戾王)朱祁钰代总国政。
宗室皇亲及公侯文武,四夷朝使恐“”天位久虚,神器无主”上请皇太后早定大计,皇太后以“太子幼冲,未遽能理万机,移命眇躬,君临天下”。
从北方跑回来的亲军俘虏也传回了被俘的英宗口谕(很可能是伪造的):
“大兄皇帝诏旨:宗庙之礼不可久旷,朕弟郕王年长,且贤。其令继统,以奉祭祀,顾痛恨之方殷岂遵承之遽忍,虽避让再三,而俞允莫获,仰惟付托之至重,敢以凉薄而固辞,已于九月初六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公元1449年农历九月初六,受圣母皇太后与与大兄皇帝朱祁镇的“付托”,郕王朱祁钰革郕府官署(升郕府左长史仪铭为礼部左侍郎),未举办登极大典,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景泰(来去是梦)。
尊大兄皇帝朱祁镇为太上皇,免百官贺表。只是将自己和皇子的生日通报天下,“万寿圣节及东宫千秋节日示知诸王府并天下文武诸司”,定期进表朝贺。
正统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这一天是太上皇朱祁镇的生日(万寿节),这一天早上,在京的文武百官前往朝天宫行遥贺礼,各地王府以及在外的大小衙门在这一天也在驻地行遥贺礼。
“太上皇”明英宗还朝与皇帝的见面礼仪
经过北京城保卫战的洗礼,也先退走,京城稳定下来。朱祁钰的帝位也巩固起来。他尊英宗朱祁镇生母孙氏为上圣皇太后(原圣母皇太后),自己的母亲贤妃吴氏为皇太后,封妃汪氏为皇后,皇太子母周氏为贵妃。
在“永结同好”,“赏赐到位”的情况下,也先答应放归毫无用处且天天当大爷伺候的明英宗。但明廷就太上皇还朝与皇帝(今上)相见的礼节问题上的确产生了分歧。
通过君臣的奏疏就可以看出景泰帝对此是十分在意的,以下君臣对话甚是精彩。
一开始,礼部的意思是,用一轿(成败皆空),两乘马匹,设丹陛于安定门内迎接太上皇帝,然后车驾自安定门入城进东安门。在于东上北门南面坐,景泰皇帝出见太上皇。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 然后太上皇帝自东上南门入南城大内。
户科给事中刘福等却上奏说“今用轿一乘马二匹丹陛驾于安定门内迎接太上皇帝”礼仪似乎太薄 ”。
景泰帝则说:“太上皇帝是朕的至亲,太上皇被迫滞留虏庭,宗社倾危,生灵无主,那时群臣进章请命于皇太后,诏告天下立朕为皇帝。保宗庙社稷,我是再三不得已才嗣登大位。
我已经尊大兄为太上皇帝,礼之至极无以加。今刘福你等言所奉太簿,未知其意如何?礼部会同其他官原详细解读一下刘福所言(刘福你什么意思?怎么才叫不薄)”
太子太傅礼部尚书胡濙等赶紧上奏:“刘福所言没有私欲,劝皇上您“笃亲亲之义”乃是臣子尽忠之道,他没有别的意思”。(官员们心里还是向着英宗,意思是您是弟是嗣君,英宗是长兄是天子,您尽弟弟对兄长的孝悌之心)。
景泰帝说:太上皇帝的书信上说,也先送朕回京,言明迎接之礼宜从简,朕遵行不违背就是了。(我哥都这么说了,我是不是犯贱)
礼部尚书胡濙等又奏请景泰皇帝可以按唐肃宗迎接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故事来订立皇上迎接太上皇的礼仪。
礼仪是“景泰帝备法驾至安定门外,公,侯,驸马,伯,五府,六部等衙门的部分官员前往龙虎台(今居庸关内南口镇),朝中的文武百官已经监生,顺天府耆老,生员等人至土城(元都北城墙)外迎接行礼。(您到城外迎接太上皇)。
景泰帝答曰:虏人谲诈(瓦剌狡猾),不能完全相信。如果准备用大礼仪(我出城)远接太上皇,恐坠入贼人的奸计。所以只用车马远迎就行。等到大兄抵达安定门快入城时,宗室上前行“亲亲尊让”之礼。(我不去城外迎接,让宗室先去行礼,尽亲谊之礼)。
朕自会处置,“今太上皇帝车驾入东安门,朕于门内迎接行叩头礼,完毕后,朕同文武百官随太上皇至南城内便殿,太上皇帝升座,朕行礼。礼毕文武百官行礼,“卿等悉遵朕命再不许纷更”。(我在皇城的东安门迎接上皇,我磕头行礼总得了吧,你们大臣们别再争论了)
八月十五日,太上皇帝朱祁镇御驾还京,景泰帝迎见太上皇于东安门(按照之前约定行礼),后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最尴尬的是,瓦剌太师也先反而更怕太上皇英宗皇帝遇害,他派遣鞑子勇壮二十人为明英宗护驾,寸步不离左右。到了夜里,则在英宗御所围宿,连都御史杨善这样的官员都不得靠近,等候太上皇进入南宫后,这些达子勇士方叩头而退。
太上皇帝还京后,景泰帝遣宁阳侯陈懋,安远侯柳溥,驸马都尉焦敬,石璟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山川之神。并遂颁诏大赦天下,这份诏书则表明了他和太上皇的尊卑身份:
皇帝诏曰(部分):
朕奉先帝圣体之遗,适值国家中衰之运,痛几务擅专于权,幸致大兄误陷于虏庭。赖天地 ,祖宗眷佑之隆,荷母后,臣民付托之重,授朕大位。(我是临危授天命,不得已当皇帝的,)
……大兄还京,臣庶交欢,宫庭胥庆,然朕即位之初已尝祗告天地,宗社,上大兄尊号曰‘太上皇帝’,礼惟有隆,而无替义。当以卑而奉尊。虽未酬复怨之私,姑少遂厚伦之愿。爰称恩典……(太上皇为尊,朕为卑)
总结
从身份和地位来说,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其母孙氏由贵妃晋封皇后。所以,明英宗朱祁镇是不折不扣的嫡皇长子,在明太祖定下的宗法祖制上他的嗣君身份无可撼动。
而朱祁钰和英宗相比,他不仅是庶出(生母贤妃),而且是皇次子。所以在明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下,他的命运就是封亲王然后就国。
个人认为,朱祁钰的景泰一朝,他并不是昏君,相反他在正统十四年十一月,遣军调将二十二万,列阵于北京九门。调辽东野战军勤王,封堵京城道路准备城破巷战。下死令,抚百姓,与冲破紫荆关的瓦剌大军准备在都城来一场“君王守国门,一战定生死”国运之战。他努力维护明帝国的尊严对的起他的列祖列宗,同时也震慑了瓦剌和也先的嚣张的气焰,最终同意归还明英宗。
但正如他在大赦诏书里说的,尊就是尊,卑就是卑,他无法撼动明英宗的正统地位和朝臣中明朝礼法的延续,虽然他想了很多的办法和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但最终他还是无法改变人们心中被当做应急阶段的替代品,被称为“明代宗”(朱见深恢复其帝位)。
所以如问题所说,明朝唯一一次二龙当朝,朱祁钰称朱祁镇为大兄太上皇,朱祁镇称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镇正统身份为尊,朱祁钰嗣君身份为卑。虽然朱祁镇被软禁,也无皇权。但依礼法讲朱祁钰以嗣君身份见到朱祁镇依然要行跪拜礼,朱祁镇又怎么会跪听朱祁钰的圣旨呢?否则大明南门之变又怎会如此轻松?
来去是梦,成败皆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以后细谈
蟹邀,这个问题有意思。明英宗朱祁镇在正统14年,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去救被瓦剌包围的大同。结果到了大同,发现也先撤了,班师回朝的路上,在土木堡20万大军被袭击,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因此被也先抓走。
远在京师的孙太后,为了避免出现也先“挟天子”使大明陷入万劫不复,在于谦等人的建议下,拥立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为皇帝,遥奉朱祁镇为太上皇。
所以这个阶段,朱祁钰是明代宗,成了大明的主心骨。而朱祁镇虽然名义上是太上皇,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也无法要挟大明。
朱祁镇被放归大明,实际上大明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状况。那就是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也就是究竟该听谁的问题?
但很显然按照契约精神,朱祁钰应该还政给朱祁镇,自己继续当闲散王爷去;但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形势来讲,没人希望还政给朱祁镇。
所以朱祁钰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以奉养太上皇的名义把朱祁镇幽禁在了南宫。为了防止别人接触朱祁镇,甚至连南宫附近的树都砍了。
朱祁钰到死再也没有和朱祁镇见过面;朱祁镇“夺门复辟”以后,也没有再去见过朱祁钰。
朱祁镇和朱祁钰的“二龙不相见”和嘉靖的“二龙不相见”完全是两个概念。嘉靖是避免自己或者太子短寿;而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完全是尴尬,甚至会影响到权力的合法性。
因为按照道理,皇上再有实权,也得恭敬太上皇。也就是朱祁钰见到朱祁镇必须请安,但如果朱祁钰矮下身份后,那不是证明自己的权力不合法,反而还得听朱祁镇的么?所以朱祁钰是不可能见朱祁镇,也不会对朱祁镇下旨。因为无论如何,朱祁镇原本是皇上,现在是名义上的太上皇。
朱祁钰没有对朱祁镇下旨,因为没有皇上对太上皇下旨的先例,而只能上表。而朱祁钰是不会傻到给朱祁镇上表的。
所以朱祁钰最好的办法,假装朱祁镇不存在。而“夺门复辟”以后,朱祁镇也让朱祁钰躺着那等死,自己也没去探望下弟弟。朱祁镇还是比较烂好人的,虽然恨朱祁钰曾经抢走了自己的皇位,但是如果单从感情出发,还是应该去看下自己的弟弟,但是没有。这也是因为权力,如果自己以太上皇身份可以去看朱祁钰,那没问题。但是现在自己又重新当了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算是继承,还是什么?所以只有打倒朱祁钰,才能让自己名正言顺。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明代宗向明英宗下旨,英宗要不要跪接?笔者先直截了当给出结论:不需要跪接,代宗也不可能向英宗下旨。在阐述理由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代宗和英宗都是什么人。
明代圣旨
昏君和明君?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在大一统王朝以太上皇身份复辟成功的皇帝(此前宋高宗赵构也经历过类似的复辟,但当时的南宋风雨飘摇,和政权稳定的明朝不可同日而语)。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英宗。英宗登基的时候由于年纪太小,朝政一直把控在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的手上。随着太皇太后的去世和英宗逐渐成年,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英宗以亲信太监王振出面不断削弱内阁权力,拔高武将地位,试图乾纲独断,平衡朝政。
因此当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剌入侵之时,英宗本人和王振都认为是借机亲征的大好机会。7月16日,朱祁镇亲率大军离开北京前往大同。明军没有在大同找到和瓦剌军队决战的机会,却在班师回京途中因粮草不济被围困在土木堡。8月15日,断水缺粮的明军发生溃乱,在瓦剌军队的冲击下英宗本人被俘,王振自杀,包括英国公张辅在内的扈从文武大臣全军覆没。
英宗和代宗剧照
皇帝被俘,是大明立国近百年时间内从未发生过的重大变故。消息传到北京后,英宗生母孙太后在和百官多次斡旋之后,最终册立朱祁镇年仅3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同时以英宗的异母弟,宣宗吴贤妃之子郕王朱祁钰监国。但是鉴于英宗的皇帝身份屡屡被瓦剌人用来攻城略地,大明军队为此束手束脚,孙太后终于下定决心让郕王登基称帝,是为代宗。而在瓦剌人手中的英宗则被尊为太上皇帝。
代宗继位后任用于谦和石亨等人,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打掉了瓦剌人的气焰,最终在次年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迎回了太上皇帝朱祁镇。但是如何对待这位太上皇帝,倒成了一个难题。
太上皇帝和皇帝,谁的地位高?
英宗回京之时,代宗只用一顶轿子和两匹马前去迎接,可谓是怠慢之极。两位昔日的兄弟,如今的太上皇帝和今上皇帝只在东安门匆匆见了一面,英宗就被打发进南宫居住。名为回宫,实为软禁。只是代宗虽然一万个不愿意英宗平安归来,即便回京之后也极力切断其和外廷的联系,但代宗绝不会傻到去向英宗下旨。
何谓“圣旨”?简单地说,是皇帝向臣子所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那么太上皇帝是皇帝的臣子吗?当然不是。无论代宗本人是否情愿,在礼法上他都必须以英宗为尊,这在他本人写给瓦剌太师也先的信中也并不讳言。
又书与太师也先曰:…朕不得已,勉尊大命。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诏告天下即皇帝位。尊大兄为太上皇帝,尊居朕上。太师果能送兄回京,朕有大事必当禀命而行。若大兄仍居皇帝位,则为降尊就卑,是罔天矣。…—《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三》
英宗回京
虽然代宗这样写只是不想把皇位归还给英宗,但是太上皇帝为尊,皇帝为卑,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如果有事情,代宗需向英宗禀告,而非下旨。而在英宗回京之后,代宗下诏大赦天下,里面再度强调了他和朱祁镇之间身份的尊卑之分。这是布告全国的诏书,代宗再怎么不待见哥哥,也不会自己打脸,动摇自身的统治合法性。
庚寅,遂颁诏大赦天下,诏曰:…八月十五日,其太师也先果遣五百余骑奉送大兄还京。臣庶交欢,宫庭胥庆。然朕即位之初,已尝祗告天地、宗社,上大兄尊号曰太上皇帝。礼惟有隆而无替,义当以卑而奉尊。…—《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五》
结语:虽然代宗在英宗回朝之后将其软禁在南宫,并进行了严密的看管。但从身份上说,太上皇帝高于皇帝,即英宗高于代宗。故而代宗既不可能向英宗下旨,英宗也不可能跪接。
这个提问有意思,众所周知,明英宗自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后,明朝便拥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待英宗南还之后,景泰帝该如何面对成为太上皇的哥哥朱祁镇也是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如果今上皇帝代宗要对英宗下旨,英宗要跪接吗?
现实当然是英宗完全不需要跪接,谁叫他是太上皇,英宗不仅不需要跪接,作为继任者的代宗还要以殊礼相待。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但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太上皇的特点是前朝皇帝还在世即已禅位给继任者,一般情况下以父禅子继为多。中国历史上内禅的皇帝本来就不多,比较出名的如唐高祖李渊禅位给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太子的秦王李世民、唐睿宗内禅给太子李隆基(原封临淄王)、宋徽宗内禅给太子赵桓、宋高宗内禅给太子(养子,太祖之后)赵眘、清乾隆皇帝内禅给嘉庆。皇位内禅是正常的过渡,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内禅都是父禅子继,而兄禅弟继的例子则极为罕见。在整个明朝,也仅有明英宗、明代宗这一例。
由于太上皇不是中国传统政治中所固有的制度,因此其出现通常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如西晋八王之乱中的赵王伦胁持侄孙晋惠帝后矫诏废帝自立,赵王伦称晋惠帝为太上皇;明朝的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由于太子年幼,为防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立其弟郕王为帝,而英宗于是被遥尊为太上皇。
皇帝位居九五之尊,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禅位,纵贯中国历史,出现了494位皇帝,而这其中被尊为“太上皇”的仅有25人,明英宗就是其中“幸运”的一位。
从国体上看,皇帝乃一国之君,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皇帝的懿旨就是“天命”,谁都不能忤逆。然而,在注重三纲五常的中国古代,皇帝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特别是在繁文缛节很多的皇室,皇帝在朝会之后,还要去看望母后(不管生母嫡母),而且必须行跪礼,这是中国孝道的重要体现。皇帝跪拜太上皇、太后,这是顺应三纲五常之国体,是历史主流,也是中国五千年一直传承的孝道之根本。
然而,历史上的禅位虽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兄禅弟继却是极为罕见的,有明一代,也就出现了明英宗这么一位太上皇,而且,他还是今上皇帝景泰帝的皇兄。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大军包围,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人人自危,由于太子朱见深当时才2岁,为免主少国疑,在兵部侍郎于谦的建议和孙太后的支持下,英宗之弟,当时留在北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是为明代宗,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英宗在关押了一年后被瓦剌太师也先送还,而在迎接的礼仪上,代宗也是减了又减,据明朝文学家刘定之 所著《否泰录》记载:
“十六日,自东安门入。上(朱祁钰)迎拜,太上(朱祁镇)答拜。拜毕,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逊良久,乃送到南内。”
这个场面很有意思,但又合乎体制。英宗抵达北京后,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乘法驾,入东安门,朱祁钰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英宗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 虽然看起来兄弟俩见面充满温情,但客气之中却也是透着一股尴尬。兄弟一年不见,一个成了太上皇,一个成了今上皇帝,这种身份上的改变最失意的恐怕就是明英宗了。
英宗以太上皇的身份回朝,代宗自东安门出迎,还要行拜见之礼。可见代宗虽然是今上皇帝,但英宗的太上皇身份同样无比尊贵,更何况在古代“长兄如父”,代宗对英宗稍有不敬,即会给人留下口实。
最后要说明的是代宗向英宗下圣旨是绝对不可能也不存在的事情。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古代的圣旨分为四个等级,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以下为黑牛角轴。圣旨是皇帝发布政令,向下级传达命令,是君对臣,而非君父、君母。
太上皇为君父,皇太后为君母。太上皇虽退居二线,几无实权,但也是名副其实的君,既然都是君,又怎么会存在君向君下跪呢?另外,皇太后作为皇帝的嫡母,名义上也是君,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皇帝向皇太后下跪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英宗是代宗皇兄,虽都是平辈,但他们并不是君臣关系,因此英宗无须向代宗下跪,相反的代宗还要先行拜见之礼。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率兵阻击来犯的瓦剌也先大军,孰料,二十万大军,竟然反而被也先偷袭,全军覆没。
土木堡之变打掉了明朝的精锐部队,让大明朝失去了利剑,而在这场浩劫中,受影响最大的人当时明英宗,朱祁镇。
在被瓦剌抓走以后,朱祁镇虽然没遭什么罪,但很明显,在蒙古的朱祁镇毕竟是寄人篱下,朝不保夕,也先心情好,朱祁镇还能多活几天,也先心情不好,朱祁镇也只能等待死亡。
幸亏朱祁镇与也先的弟弟搞好了关系,尽管北京方面已经放弃了朱祁镇,但也先的弟弟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暗中保住了朱祁镇,让朱祁镇有机会活着回到大明朝,即使,回到大明朝的朱祁镇过的生活与在蒙古区别也不大。
朱祁镇回朝,最尴尬的人当属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钰还是在朱祁镇被俘以后,为了稳住军心,避免大明亡国,在孙太后的授意下登基的,明面上,朱祁镇才是大明王朝的正统皇帝,朱祁钰毕竟出身卑微,朱祁镇做皇帝无人不服,但实际上,这时候的朱祁镇已经被俘,而朱见深尚且年幼,于情于理,只有让朱祁钰暂代皇位,稳住军心才能保大明之安稳。
朱祁钰登基也引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朱祁镇不回来还好,朱祁钰继续做皇帝,名正言顺,一旦朱祁镇回到了北京,朱祁镇才是正统,朱祁钰只能算是个跑后门的,朱祁钰要不要给朱祁镇让位。
实际的情况是,朱祁钰在朱祁镇回到北京以后,不仅没有给朱祁镇让位,自己做个闲散王爷,反而将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让朱祁镇见不了朝臣,听不见政事,一辈子对自己的皇位没有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祁镇成为了实际上寄人篱下的那一个,也就是说,如果朱祁钰想要暗中使手段拿下朱祁镇的性命,朱祁镇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实际上的朱祁镇,若是真的接到了代宗朱祁钰降下的圣旨,别说跪着接旨了,趴着都可以。
但明面上,打从朱祁镇被关在南宫以后,朱祁钰压根就没有见过朱祁镇,两人的关系是互相视而不见,朱祁钰皇位来历不正,自然不敢跟朱祁镇硬碰硬,而实际上,朝臣也大多支持朱祁钰,一山不容二虎,这时候最好的办法的确也是关好朱祁镇。当然,这也是在朱祁钰不选择退位情况下的最好选择。
朱祁钰不会主动对朱祁镇下发圣旨,因为如果要下发圣旨,明面上,朱祁钰实际上是要跪着给朱祁镇上表的,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因此,朱祁钰对朱祁镇下旨这种事是不可能的。
打从夺门之变以后,朱祁镇复辟,也没有再见过朱祁钰,这时候的两人,也不适合见面,毕竟互相都有不干净的地方,没有任何沟通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涉及到封建礼制问题。由于《大明风华》的热播,又被重新提起。
代宗朱祁钰是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英宗在土木堡之役被瓦剌俘虏后,由孙太后做主,迎立郕王朱祁钰成为新君一一景泰帝(即代宗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太上皇"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称谓。多为父皇退位后,当儿子的皇帝上的尊号,历史上总共也超不过几位。
最早出现在汉刘邦时期。刘邦称帝后每次拜见父亲刘太公,先由刘太公施以君臣大礼,然后刘邦再施以家礼。这是很别扭的事。于是刘邦给太公上了一个"太上皇"的封号,从此不必再向自己施礼。
直到清中期,基本延用。乾隆退居太上皇之位后,儿子嘉庆帝每次见乾隆,都要自称儿臣而向乾隆行君臣大礼。而决不会出现题目中:太上皇接旨、跪听宣诏的问题。
当然还有本题类同的问题,太上皇和皇帝是兄弟关系或叔侄关系。如钦宗和高宗、高宗和孝宗。大多名份已定,不会岀现问题。
本题有点例外,英宗被瓦剌放回后,或可复位,至少应有太上皇的尊重。而他却被直接软禁在冷宫里。代宗的无情终导致英宗复僻,代宗被吓死,也算遭到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