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一副中药一般熬几次?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9关键词:中药

一副中药一般熬几次?

点赞1、丹东市 网友:寒槐。

谢谢!

这个提问好!值得关注!

各位老师说的基本一致,好!。想补充几句:

中药多数是采集来的野生有机物 。也有一些贝类和矿物类药物 。因此煎煮中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花,叶类,芳香类药物一般后下,或单包。如薄荷,苏叶,玫瑰花,檀香等。

2,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 的药,不要煎煮过久 。十分钟左右,即煎煮两次 。

3,修复免疫功能的药 ,一定要浸泡两个小时再煎煮 ,城里人大多用电磁炉,温度应控制在700度。不超过15-20分钟 即可 。

4,贝类和矿物类药煎煮可按医嘱 。

5,其他药方煎煮可按各位老师讲的去做。只是提示性参考 ,原则按各位老师讲的办即可 。

点赞2、扬州市 网友:雨中飞鹭

谢谢你的问题

一副中药一般熬几次?

一般中药先要用凉水泡20分钟后再熬,第一次大火开了小火再慢慢熬半小时,把药水倒出来。第二次又添凉水刚奄过药材大火熬至药水开后,关小火再熬半小时,倒入第一次药水里。第三次又重复前面的方法,但凉水要比前两次少一些即可,20分钟就Ok了,三次药水倒在一起混合起就可以喝了。你去抓中药,药房都会告诉你怎么熬,怎么吃,千万不要自己用土方熬药,伤身体哦。




点赞3、钟祥市 网友:蓝齐儿

看彭子益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讲:“古法煎药,只煎一次,分作三服。今人煎药,一煎二煎三煎,其害甚大。”

我个人认为,一副中药一般熬两次为宜,多而无益。就象空心药材(指药厂提取了药物有效成分的药材,又被不良药商进行售卖)一样,再熬百次、千次,也不会有什么功效,因为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都是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起作用,而久煎没有治疗疾病有效成分的药材,煎煮百次、千次又有什么作用呢?有人说,煎药时出现“夹心”的现象,所以要多煎煮几次。其实,这是你选择煎药的工具太小造成的,和正确煎煮中药次数,毫无任何关系。

中药治疗疾病有很多讲究,治疗疾病的效果,除了诊断准确,用药准确之外,还和服药方法及怎样正确煎煮中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懂得怎样正确的煎煮中药,也会严重的影响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更有甚者,把药煎糊了还喝,喝出了其他问题,去医院急救的情况。这种煎煮糊了的中药,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喝了又怎能不引起药物中毒呢。

那么,怎样正确煎煮中药,以求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呢?

1、要选择合适的煎药工具:以沙锅、瓷器为好,不宜使用铁器。以免药物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工具容量要大一些,有利于翻动药物,以免造成有些药物煎煮不透,发生“夹心”的情况,从而影响疗效。

2、煎煮中药前的准备:先将药物浸泡10-20分钟之后再煎煮,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

3、煎药用水的选择:

干净的泉水、井水、自来水等冷水皆可。

4、煎药的火候:

一般先用武火(急火),后用文火(慢火)。解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的时间:

解表和润下的药物,煎煮时间宜短,火宜急,水量宜少些。第一煎10-15分钟为宜,第二煎5-10为宜;补益的药剂,煎煮时间宜长,火宜慢火,水量宜多点。第一煎30分钟为宜,第二煎20分钟为宜。

6、煎出的药量:成人400-600ml.,儿童100-300ml。

7、服用次数: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

8、此外,熬中药还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单煎等特殊煎煮中药的用法,我们自煎煮中药,心中一定要清楚,具体分类如下:

1)需要先煎的药物:矿物类、动物骨甲类及一些有毒性的饮片,需要先煎。具体做法是:(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应打碎先煎15-2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龙骨、生寒水石、生蛤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紫石英、生瓦楞子、生磁石、生石膏、生牡蛎、龟甲、鳖甲、自然铜等。(2)一些有毒性的饮片:应先煎1-2小时,以降低甚者是消除药物的毒性。如生草乌、生川乌、制附子等含乌头碱类的毒性药物。

2)需要后下的药物:是为了防止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失、挥发没有了。一般后下的药物,是在其他药物煎煮了15分钟之后,再加入煎煮5-10分钟即可。具体需要后下的药物有:

(1)气味芳香类的药物。如薄荷、沉香、降香、砂仁、鱼腥草等。

(2)久煎易造成有效成分被破坏的药物。如生大黄、徐长卿、番泻叶、钩藤等。

3)需要包煎的药物:为了防止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煎煮时糊锅底或含绒毛多的饮片,喝药时引起咳嗽及一些微小饮片,煎煮时易漂浮于水面,影响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均需要包煎。具体需要包煎的药物有:葶苈子、车前子、枇杷叶、旋覆花、六一散、海金沙、蛤粉、蒲黄等。

4)需要冲服的药物:象一些用量小且贵重的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煎煮好的群药液冲服的方法,这样可避免与其他药同煎而导致其有效成分的丢失,从而影响了疗效。具体需要冲服的药物有:琥珀、羚羊角、沉香、三七、鹿茸、雷丸、紫河车、金钱白花蛇等。

5)需要烊化的药物:是指一些含有胶类的药物,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以免影响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和造成煳底的现象。象这类需要烊化的药物,需要加热水溶化或者是加水炖化后,再与其他煎煮好的药液混匀服用。具体的药物有:鳖甲胶、阿胶、鹿角胶等。

6)需要单煎的药物:指一些贵重的药物,为了减少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而影响疗效,需要单煎(另煎)的药物。具体药物有:西洋参、人参、西红花、羚羊角等。

7)需要用时捣碎的药物:指一些果实种子类的药物,为了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而用时将其捣碎的方法。具体的药物有:苦杏仁、砂仁、桃仁、益智仁、牵牛子、瓜蒌子、牛蒡子、决明子、芥子、桅子、草豆蒄、豆蒄、荜茇等。

8)需要对服的药物:指一些液体的中药,为了防止其有效成分与其他药物同煎的损失,从而影响疗效,需要兑服的药物。具体药物有:竹沥水、姜汁、鲜藕汁、梨汁、蜂蜜、黄酒等。

9)需要煎汤代水的药物:是指一些质地松泡、药量较大或者是泥土类的药物,需要先煎15-25分钟后,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具体药物有:灶心土(伏龙肝)、葫芦壳等。

点赞4、迪庆藏族自治州 网友:筆墨初心

熬三次在混合到一起再煮五分钟,分三次吃,天热放冰箱冷冻,吃时再加热。

点赞5、定西市 网友:踏浪狂奔

中药煎煮的具体方法,一般一副中药熬两次,其具体方法如下:

1、先用冷水将调剂好的中药充分浸泡20~30分钟,目的是使药物完全渗透,煎煮时便于药物有效成份溶解。

2、煎中药时,水不足时需再加冷水,以水高出药面两横指许为宜。

3、先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使药液保持较小沸腾即可,从煮沸后算起,时间约20-25分钟,特殊煎法,如需要后下的药,只熬最后5分钟,或请遵医嘱。

4、以上为头煎,倒出煎好的药液放置,等砂锅稍冷却后再加冷水,(这样砂锅不易破裂),量比头煎时稍少,以水比药面略高为宜,大火煮开,再小火煮约15~20分钟即可,此为二煎。

5、头煎、二煎药液混合起来(约300~500毫升),分两次温服,特殊服法,如需频服,请遵医嘱。

6、特殊药物的煎煮,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油腻、生冷。

7、颗粒冲剂,需用沸水冲了以后,分两次服用。

补充一点,有个别人煎药前把中药饮片用自来水淘一遍,然后把水倒掉在煎煮中药是不对的,这样会倒掉一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造成浪费。

点赞6、达州市 网友:嘟U嘟U

我学《伤寒论》时惊奇的发现,书中明确告诉我们煎药法:一副药只煎一次,然后分成两份或三份来喝。

那到底是煎一次科学还是煎多次科学呢?我觉得煎一次科学,因为中药开的是“方”,也就是说是有严格的比例关系的,而且中药是靠“气”和“味”来治病的。

我们煎第二次的时候,药方的比例关系就变了,因为不同药味成份的析出率是不同的,第一煎的时候,有的药味基本全都析出来了,而有的只析出一部分,那么第二煎的时候,那些已经析出完了的,就没什么东西可以煮出来,而有些药还可以煎出不少,这样药方的比例就变了,此其一。

其二,我们都有经验,第一煎和第二煎的“气”和“味”都变了,不单单是味道淡了一点,实际上已经不是那个气味了,那岂不是药方都变了?!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要煎两次甚至三次,可能是觉得要把“成份”全部榨干吧?这不是西医的成份思维吗?别忘了,中医是靠“气”和“味”来治病的,并不是要把那把草吸个精干!

我估计不知是哪代人自作聪明这么干了,居然还变成规矩了!

中医界里有很多类似糊里糊涂的事,就像江湖流言一样传播开来,居然就没有人去考证一下!比如那个3克细辛吃死人的传说,也没有人去考证,结果官方的药典居然还采信!药店里面一副药只给你抓3克!《伤寒论》里人家一副药就三两,也就是45克,写药典人的居然就给否定了吗?不信经典信传说!真的匪夷所思!

点赞7、河池市 网友:突击风暴

煎中药很有学问。第一点有先煎或后下。第二点有取气还是取味。现在一般煎两次。四小时服一次。取气者一滚收火。取味者滚后小火煎3O分钟一碗量。看药量多小。用水多小自已掌握。常服中药的人胜过中药师。古人言久病成医。

点赞8、阳春市 网友:红@豆

科学煎法:一般煎煮两次即可,滋补贵重药品,可煎煮三次。1.将中药用水先泡几分钟,然后加水煎煮至沸,继续煮十分钟后,将药汁到入事先准备好的干净容器内。2.继续往药渣中加水,煎煮至沸后再煎煮十分钟后,将药汁到入第一次煎煮好的药汁中混合。3.如需煎煮三次的,煎煮法同前。4.将煎煮混合后的药汁,分三次服用。

祝君早日康复!

点赞9、铜川市 网友:死挣扎!

一般2-3次!具体熬药时间及火候,可以参考我的微头条

点赞10、广安市 网友:若水依蓝

煎煮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的疗效与煎服方法关系非常密切,如解表药煮的时间要短一些,滋补类的药要煮时间长一些,还要注意先煎、后下入、包煎的药物等。一般调理两煎就可以了(第三次煎的可以泡泡脚),滋补类可以三煎。

煎中药一定要提前泡不低于半个小时(冬天可以适当长一些),然后就用这个水煮,先大火烧开后,关小火煮30分钟,倒出来,这是第一煎;第二煎也是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20分钟就可以了,然后头煎和二煎?在一起,再根据药汁的量浓缩一下,一般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千万记住一煎二煎在一个时间段完成(一般晚上时间充足,分成两份),分早晚服用,每次200毫升左右,小孩可以酌情减到180毫升左右。

一般用陶瓷锅或不锈钢锅;还有不要图省事只煎煮一次,中药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是逐渐由药材内部向汤液?溶解,但是药物并不是一直溶出的,当内外浓度达到平衡时,便会停止溶出或溶出减慢,这时必须滤出药汁,再加水进行二煎,建立新的浓度差,使药物继续溶出,二煎的重要性。谢谢

点赞11、安阳市 网友:乄忧婆娑

一副中药一般熬两次。

具体步骤:

1.泡药,加冷水没过药材2横指,浸泡半小时。

2,煎药,浸泡完毕后上火煎药,大火烧开,然后转入小火慢炖20-30分钟。

3.滤出药液,然后再次加水没过2横指,大火烧开,小火慢炖20-30分钟

4,再次滤出药液,两次药液混合,然后按次分服

注意事项:

1,煎药用具:砂罐、陶罐、搪瓷均可,忌用铁器。

2,用井水,自来水为宜。

3,火候及时间:解表药宜武火速煎,滋补药宜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

4,特殊药特殊处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遵医嘱。

点赞12、晋江市 网友:一口甜

小时候,村里人熬中药时,一般是熬两次。第一次熬的时间长,第二次熬的时间短。

把两次熬的药汁用火纸筆出来,掺在一起,搅匀,分成三次喝。当然,每次喝的药都是温热的。

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认为中药都是熬两次。

后来,自己读《伤寒杂病论》,发现这种熬法是不正确的。

如桂枝汤的熬法,《伤寒论》中是这样说的:“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

而麻黄汤的熬法,《伤寒论》中是这样说的:“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

而小柴胡汤的煮法,《伤寒论》中是这样的:“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绝大多数是煮一次。有一些方子是煮一次后,把药渣取出,再煮汁液。并没有把一副药煮两次的,更没有像一些人煮三次的。

而且,煮药并不是简单的煮几次的问题,而是要根据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麻黄,要先煮把浮沫撇出来,再加其它的药煮。而石膏,因为质地坚硬,很难融入水,要提前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其它的药。而大黄,一般是在其它的药基本上煮好了,再放在里面。

煮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煮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师的吩咐煮药,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要贪图省事。否则,煮出来的药效果不佳,甚至会有一些副作用。

至于一副药煮几次吗?应该是煮一次。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